花腰傣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探析
2011-04-11解晓丹
解晓丹
(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1)
云南省的花腰傣族主要聚居在哀牢山下红河岸边的新平、元江两县。而新平的花腰傣人口占中国花腰傣总人口的70%,是名副其实的“花腰傣之乡”。新平花腰傣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没有文字,不过泼水节,保留着中国傣族在未接受印度佛教文化影响之前原有的文化状况。民国21年,《新平县志·民族》载:“摆衣性儒,居炎瘴地,喜浴……分沙摆、旱摆、花腰摆、苦菜花摆四种”。文中所提的“摆衣”,就是今天新平境内红河流域花腰傣的前身,直到今天,当地老百姓还一直延续着这种叫法。花腰傣其实是一种形象的他称,名称的来历和他们的服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女性腰部层层重叠秀有精美图案的多条腰带,因此得名为花腰傣。
一、花腰傣服饰概述
花腰傣内部主要分为傣雅(意为历史上民族大迁徙中被遗留下来的傣家人)、傣卡(意为由汉族融合而来的傣家人)、傣洒(意为在沙滩上居住的傣家人)等三种,分属于新平县漠沙、腰街、嘎洒等三个镇[1]。每个支系的服饰都有共通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傣雅服饰中最为突出的是头顶上的斗笠,帽子边沿上翘,成碟状。戴的时候帽子向前方倾斜,造成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帽子下的包头两端有红色璎穗。傣卡女性头部包头则只在左边有弯曲的红色流苏,傣洒头戴缀满一圈铝芝麻铃①文革前花腰傣服饰中的装饰为银制,文革被没收后改为铝泡。的环形帽,或戴一顶橙黄相接的伞状斗笠,斗笠后部缀有彩带作为装饰。
花腰傣服饰的上装分为内衣和外衣,内衣长,外衣短,仅到胸部。下装为多条筒裙套穿,以黑色为主,裙边有大量刺绣做装饰,傣雅、傣卡的裙子统一向左边倾斜。后部有一条后片,傣语称为“进”。上装和下装之间有一条明显的花腰带,除了美观之外,还可以系裙束腰,外出赶街时可塞入钱物。
花腰傣居住的地方依山靠水,气候炎热,蚊虫较多。下地干活时绑腿能防止蚊虫叮咬,冬天还能防寒保暖。但傣雅的绑腿为黑色自织土布,布块两边有细绳方便系绑在腿部,傣卡绑腿虽以黑色打底,但绣有各种花纹,傣洒绑腿为白色。
花腰傣服饰的装饰品主要由耳环、手镯、戒指、秧萝及其染齿构成。花腰傣耳环一般为银制环形,银手镯和银戒指上涂有红、黄、绿等颜色,是出嫁时必须佩戴的嫁妆。戒指的形状为六方形,在重要场合十个手指都会戴满。
秧箩是花腰傣女性配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地俗称“小芭箩”,最早是傣雅女性下地插秧时装秧的工具。
二、花腰傣服饰的文化内涵
花腰傣服饰是本民族精神和文明的外在表现,其颜色、式样与他们所属的历史文化系统、社会自然环境、经济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审美趣味等方面都具有内在联系,是多种文化因素的综合产物。[2]
(一)亚族群文化的符号
作为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在构成和识别民族这个人类文化共同体的诸多因素中,服饰是最为直观、明显的要素之一[3]。一个民族富有特色的传统服饰,对于别的民族是一种区别的标志,而对于本民族却是互相认同的旗帜。这种观点对于同一民族中的不同支系来说同样适用。花腰傣内部的不同支系最主要的标识也是衣服。三个支系的花腰傣服饰虽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正好是是群体意识的象征,是族系精神的集体表象。过去,花腰傣内部就通过服饰相互辨认,实行严格的内部婚。如今,历久不衰的花腰傣服饰仍然是本族系的重要标识,有强烈的凝聚力,在族系内部形成集体的团结、统一、秩序。可以说服饰就是花腰傣人的“族徽”,在任何时候都突出自己的特点,强调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
(二)充当婚姻的媒介
花腰傣的服饰可以说是婚姻的媒介手段,男女相恋时有“赶花街”的习俗,花街当天,所有花腰傣都要穿上民族服装到街上和自己的意中人相会,一起吃用秧萝带去的秧萝饭。
男女双方准备结婚时,男方便到女方家提亲,用当地话说就是“吃小酒”。男方除了带鸡鸭鹅酒外,还要给女方本人及其父母各一套衣服作为聘礼。结婚当天,所有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都要穿上本民族服饰以示庆祝。
傣雅女儿出嫁离家的时候,要由家里的老者用鸡枞帽在女儿头上拍三下,表示女儿不再属于家里人,同时也是告诉祖先女儿要出嫁,希望祖先保佑女儿的平安。到了新郎家后,新郎家的老者也要用鸡枞帽拍新娘二次,首先是祝福新娘新郎平安,不吵架,不打架。其次,新娘不能压住新郎,不能带来不吉利的事情。从中可以看出民族服饰维系了花腰傣社会中婚姻选择的自由,无疑对花腰傣社会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花腰傣人灵魂的代表
花腰傣中盛行“祭衣神”,(傣语为衣色)各村寨祭祀的时间并不相同。一直以来被专家学者翻译为“祭龙”,主持仪式的“窝色”也被翻译为“龙头”。但据笔者的实地调查,花腰傣民间对龙的信仰并不明显,在所谓的“祭龙”活动中也没有龙的主体代表,而是一棵被认为能保佑生产活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年老树。当地人,尤其是当地的文化人对“祭龙”的说法并不认可。整个“祭衣神”的活动都是衣服做主角,选“窝色”的方法其实就是“称衣服”,每个人都把衣服带来,第一次先称用米塞到衣服中称平,第二次再称,如果谁的衣服突然重起来,他就是当年的“窝色”,“窝色”的意思就是“衣裳头”。祭祀当天,村中所有人都要把自己的衣服背到树下,“雅摩”(巫师)就地对着衣服轮流念祭词,保证每一家的衣服都要念过。
在村中人去世的第二天,所有参加过丧礼的人都要把衣服背到死者家中让“雅摩”念一天的祷告词,祈求死者安息,不要把活者的灵魂带走。从中可以看出衣服在“祭衣神”和死者去世的程序中成了花腰傣人灵魂的代表,代表真人去“竞选”,代表真人去“祭拜”,代表真人去“送行”,服饰对于花腰傣人来说有着重要的特殊意义。
三、花腰傣服饰传承问题
服饰虽然是花腰傣文化最为重要的一个载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花腰傣的民族服饰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步中的蜕变
花腰傣居住的山区坝子,气候闷热,穿着繁复的传统民族服装不仅耗费时间,更不便于生产生活的劳作。如今为了方便,很多女性已经舍弃传统的民族服饰,而转为穿戴新式服饰。新式服饰的便利主要表现在三个地方:一是把包头改为帽子,外观不仅没有变化,还节省了层层包裹的时间;二是把裙子制作为倾斜状的成品,省却了每穿一条裙子就得往左边提起的麻烦;三是把腰带和后片直接缝制在一起,同样是为了省却穿戴时间。新式服饰的出现无疑为花腰傣女性提供了方便,节省了大量时间,但是在工艺上明显粗糙了很多,许多装饰物改用劣质的成品替代,失去民族服饰的价值,在简便的穿戴过程中花腰傣女性感受到的民族意识也随之减弱。
在旅游开发中为游客展演的民族服饰造型夸张,运用大量的化学染料,增加配色,失去了和谐的美感,混杂在民族特色和现代元素中[4]。这些改变都对花腰傣服饰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当今的花腰傣年轻人对自己的民族服饰更加不重视,趋向于对民族服饰的改良,不利于传统服饰的保存和发展。
(二)传统生活装的礼服化
60年代,因生产运动,政府对花腰傣服饰进行过强制改装,要求他们改穿汉服方便劳动。自那以后,改穿汉服的人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民族服饰流失得更为严重,在笔者访问过的青年男性中,都已没有了传统的民族服饰,只有女性还留存着自己的服装,但也只是在结婚那天和死亡的时候穿戴,平日的年轻花腰傣已经很少穿或不穿过去一直引以为豪的作为支系标志的民族服饰,只有老人因为习惯还穿着。年轻人甚至认为自己的民族服装土气,喜欢穿大众化的现代服饰,忽视了自身独特的民族价值。
现在花腰傣的民族服饰由过去人人必须拥有必须展示,逐渐变为人们结婚、丧葬时才穿的礼服。甚至沦为节日、娱乐内容的道具和附庸,失去富足的赖以生存的文化氛围。这就是所谓生活装的礼服化。随着年轻人的轻视和穿戴次数的减少,花腰傣服饰的传统价值也面临着下降的严峻局面。
(三)传统工艺的衰落
随着时代变迁,花腰傣服饰处于急剧变化中,工艺也处在加速衰落中。传统的花腰傣服饰都为自织自染的黑布,这种布密实柔软,透气性好,随着社会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今已经很少人会自织自染衣服,而是直接到街上买加工好的成品,虽然颜色更加艳丽,但透气性、舒适度都不如自己织的土布。
在花腰傣聚居的大沐浴村为了搞旅游开发,建有好几家作衣坊,村中的妇女会自动聚居到某一家作坊缝制衣服和刺绣花边。这些作衣坊的衣料、绣线、染料等都为市场上的成品,纺车、织布机、染缸等制作工具也作为废品搁置楼阁,不再使用;制作工艺由过去的手工缝制改为机器加工。服饰生产者和经营者心理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改变,缺乏对自己传统的理解,没有充分认识到花腰傣服饰的文化特性和内涵。经过实地调查发现,现在制作衣服的都为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手艺精湛的老年人已经无力制作一套衣服,而年轻人因耗工费时,利润低,不愿意学习本民族的服饰制作,这些现实都使传统的民族服饰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四、思考与建议
花腰傣的民族服饰是自然条件、人文背景、传统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综合作用力的结果,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保留在蔽体保暖等功能之上,还承载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但如今,这块“活化石”面临着流失的危险。因此,对花腰傣服饰的保护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护。
首先收藏现有花腰傣服饰的精品,描述记录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环节。对于服饰的收藏政府已做了不少工作,但对服饰制作的相关流程和技术却不够重视,至今还没有切实的资料。所以用文字、影视等有效手段记录花腰傣服饰的制作工艺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民族服饰研究的基础,也是花腰傣服饰艺术得以跨越时空研究的手段,还可成为子孙后代保存一份宝贵文化档案。
其次建立相应的机制,促使民族服饰在一定区域内成为花腰傣人民谋生的一种手段,把政府的保护和民众生活联系起来。有必要给予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技艺传承者认定和支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让花腰傣服饰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当地人的自觉行为,对民族服饰的保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创造民族服饰穿戴的良好环境。其实花腰傣女性自出生父母就会为她准备一套民族服饰做嫁妆,所以花腰傣的服饰其实还是很好地保留着,只是很少外穿。据笔者观察,花腰傣三个支系中,傣洒的日常服饰虽已改良成半傣半汉(上装汉服,下装桶裙,头戴斗笠)的便装,但却是穿戴本民族服饰最频繁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家约定俗成地认为这种半傣半汉就是自己的日常便装。而傣雅因受教育时间较早,在学校环境的影响下,很多人早已改穿汉服。所以,创造一个习惯穿戴民族服饰的环境很重要,即使是经过改良的民族服饰,只要是方便了民众生活,保存了民族服饰的精髓就可以。
花腰傣服饰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的保存,而且关系到花腰傣传统技能的延续。所以保护花腰傣服饰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花腰傣的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 李永详.花腰傣服饰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24-27.
[2] 魏美仙.多重语境中的花腰傣服饰——以大沐浴为例的人类学解读[J].民族艺术考察与研究,2007(3) :13.
[3] 王平.论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内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15..
[4] 周梦.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文集[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