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涝洲地区淡水鱼常见细菌性鱼病的诊断
2011-04-10赵凌恭李玉平毛洪顺
赵凌恭 李玉平 毛洪顺
(1.黑龙江省涝洲鱼种场 黑龙江 肇东 151001;2.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水产系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黑龙江省涝洲地区主要以水产养殖为主,鱼病是影响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而春末、夏季和秋初是鱼细菌性疾病多发季节,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正确诊断,及时有效治疗,是防治鱼病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涝洲地区淡水鱼细菌病的诊断方法,为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的及时确诊提供临床资料。
(一)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一般流行于4-10月份,危害鲤鱼、鲫鱼、草鱼等多种鱼类,鱼种至成鱼均可感染。烂鳃病常与赤皮病、肠炎病并发,称为“老三病”。
诊断:患病鱼游动异常,独游或散游,食欲减退,严重时食欲丧失,常到水上层游动,张口呼吸,严重时呼吸困难,开增氧机后仍在水面游动。体色发黑,头部最明显,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发炎、糜烂,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半透明区域,俗称“开天窗”。鳃丝末端腐烂,呈白鳃或花鳃,鳃丝上肿胀,粘液明显增多,附着大量污物。
鉴别诊断:与寄生虫性烂鳃病进行鉴别诊断,取病变鳃丝置于载玻片上,滴加一滴生理盐水,盖上盖玻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查是否有寄生虫,少量寄生虫寄生为正常现象,如有大量寄生虫存在,可诊断为寄生虫性烂鳃,反之,初步诊断为细菌性烂鳃,确诊还需进行细菌分离鉴定。
(二)赤皮病
赤皮病是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的一种鱼类常见细菌性疾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流行水温20-28℃,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
诊断:病鱼体表皮肤、鳞片、鳍条等部位充血发炎,鳞片常脱落,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条末端易腐烂,形成“蛀鳍”,病变处易继发水霉感染。
(三)肠炎病
细菌性肠炎病可危害多种淡水鱼类,流行水温18-30℃,常与烂鳃、赤皮病并发。
诊断:病鱼食欲下降,散游,腹胀,肛门红肿,剖检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壁弹性差,肠腔内没有食物,粘液较多。
鉴别诊断:应与病毒性、寄生虫性肠炎进行鉴别诊断。病毒性肠炎发病急,肠道损伤小,肠壁有弹性和较多食物,肠腔里粘液少;寄生虫性肠炎:剖检或镜检可见肠壁或肠腔里有虫体。
(四)竖鳞病
竖鳞病主要发生在春季,流行水温17-22℃。
诊断:病鱼鳞片局部或全身竖立,轻压鳞片,鳞囊内有积液射出,鳞片易脱落,病灶处充血发炎。
鉴别诊断:与寄生虫性竖鳞病进行鉴别诊断,取病变处做水浸片,置光镜下检查,可见寄生在鳞囊下的寄生虫,主要包括鱼波豆虫、嗜子宫线虫等。
(五)打印病
打印病是由点状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以皮肤腐烂、溃疡为主的细菌性皮肤性疾病。该病原体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只有当鱼体有损伤时,才会感染发病。以夏秋季节常见。
诊断:病灶主要发生在背鳍以后的躯干部位,以及腹部两侧,病变处呈圆形、椭圆形的红斑,似在鱼体上加盖红色印章,病灶处皮肤充血、出血发炎,形成溃疡,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清楚,严重时露出骨骼或内脏。
(六)疖疮病
疖疮病是由疖疮型点状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淡水鱼常见细菌性疾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团头鲂、鲢、鳙等鱼类。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诊断:病变常发生在背部,肌肉隆起,用手轻按隆起处,肌肉失去弹性、质地较软,严重时病灶处出血发炎、溃烂。
鉴别诊断:与粘孢子虫病进行鉴别诊断,取病灶处制作水浸片,镜检是否有粘孢子虫感染,即可区别。
(七)白头白嘴病
本病可感染多种鱼类,尤其对草鱼夏花危害最大,发病率、死亡率高。本病主要在夏季流行。
诊断:病鱼自吻端至眼球处呈乳白色,严重时口周围皮肤糜烂,隔水观察病鱼呈白头白嘴症状,将病鱼取出水面,症状则不明显,个别病鱼的颅顶充血,呈现“红头白嘴”症状。
鉴别诊断:应注意与大量车轮虫寄生引起的白头白嘴症状进行区别,取病灶处进行镜检是否有寄生虫即可区别。
(八)细菌性败血症
该病流行季节最长,危害鱼类种类最多,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诊断:病鱼眼眶、口腔、鳃盖、鳍条、两侧体表充血、出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胀,剖检可见腹水,内脏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及出血。
讨论
随着水产养殖密度及产量的不断提高,细菌性疾病日趋严重,已逐渐成了涝州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快速准确的诊断细菌性疾病,及时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对保证水产养殖的稳产、高产及健康养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