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
2011-04-10王慧群范春红
王慧群 范春红
先天性梅毒是指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胎盘和脐静脉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的感染[1],一般在新生儿期发病,病死率25% ~30%[2]。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近年来孕妇患梅毒者不断增多,导致先天性梅毒发病率逐年增高[3]。本文将我科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0例先天性梅毒患儿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例中,男6例,女4例;出生体重1 250~2 380 g,低于2 000 g者8例,其中低于1 500 g者2例。胎龄29~38周,日龄为出生后至42 d,治愈或好转出院9例,出院后2 d死亡1例。
1.2 临床表现 10例中出现全身皮肤干燥、手足底脱屑并伴有不同程度皮疹4例,占40%;肝脾肿大2例,占20%;肝损害2例,占20%;腹胀3例,占30%;呼吸急促7例,占70%;血小板减少5例,占50%。
1.3 梅毒血清学检查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均为阳性。
1.4 治疗 首选青霉素,每次10万 U/k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14 d为1个疗程。本组中青霉素过敏1例,给予红霉素20 ~30 mg· kg-1·d-1,连用 12 ~15 d,静脉滴注。常归联合应用头孢曲松钠 100 mg·kg-1·d-1,1 次/d,10 ~15 d。重症加用丙种球蛋白1 g·kg-1· d-1,1次/d静脉滴注。按要求按时给药,剂量准确,药物现配现用,并酌情予吸氧、保暖、纠酸、保肝、退黄、静脉高营养等对症治疗。
1.5 结果 本组选用青霉素、头孢曲松钠治疗效果满意。已证实头孢曲松钠可很好地通过血脑屏障,可减少治疗失败率,并治疗神经梅毒[4]。10例患儿中1例治疗效果不佳于出院后2 d死亡;治愈7例,好转2例。
2 护理体会
2.1 临床观察
2.1.1 病情观察:本病常累及心、肺、肝、皮肤黏膜、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多器官系统[5]。因此要24 h密切观察病情,心电监护每小时1次,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体温、血压,并及时记录。贫血者注意血象及出血现象;梅毒螺旋体可引起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其发病机制为梅毒螺旋体破坏红细胞使间接胆红素升高;抑制肝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的活性使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和结合能力减低,血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它可引起肝脏的广泛炎症使排泄功能障碍致胆汁淤积结合胆红素升高;梅毒螺旋体可引起新生儿肝炎使直胆、间胆均增高[6],护理过程中,护士应注意观察患儿肝功能、肝脾肿大程度,观察皮肤黄染的消退、进展情况,详细记录。遵医嘱及时采集标本及时送检,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和血清胆红素浓度,及时发现肝功能损害程度,并予退黄治疗。注意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出现烦燥不安、尖叫、呕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2.1.2 用药观察:青霉素治疗时要注意吉海反应,其发生机制为:梅毒治疗时大量螺旋体被杀死,放出异性蛋白所致[7]。患儿可出现发热、寒颤、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症状。新生儿由于无法表述不适,多表现为哭闹不安。通常在首次给药的4 h内发作,8 h可达高峰,24 h内结束[8],所以在此期间应密切观察患儿有无高热、寒战、心率增快、烦躁、呕吐、腹胀、皮损加重等症状。本组患儿无1例出现吉海反应。如发生吉海反应用地塞米松注射可减轻或缓解症状。
2.2 护理
2.2.1 口腔护理:先天性梅毒的患儿因长期用抗生素后易引起白色念珠菌感染(鹅口疮),因此要做好口腔护理,予2.5%碳酸氢钠或活性银离子漱口液及0.9%氯化钠溶液清洗口腔,2次/d。
2.2.2 眼部护理: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眼睛分泌物多或有脓血性分泌物。先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眼部分泌物或脓血性分泌物,再予阿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每天4~8次。
2.2.3 脐部护理:脐周用 3%双氧水清洁分泌物后,用 0.5%碘伏或75%乙醇消毒,2次/d,保持局部干燥,直到脐带脱落。
2.2.4 皮肤护理:先天性梅毒的典型表现为皮肤损害,全身皮肤均可见,尤以头面、臀部及四肢末端多见,并可遍及全身。皮肤损害具体表现为疱疹、糜烂和严重剥脱性皮炎。护理上予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根据病情每日进行沐浴或擦浴1~2次,并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及时更换衣物及尿布。皮肤破损处涂百多邦软膏抗感染,皮肤干裂时涂鱼肝油软膏保护。
2.2.5 心理护理:家长得知新生儿患的是先天性梅毒,一般会互相抱怨,产生怀疑、猜忌的心理,不仅影响夫妻感情,引起家庭纠纷,也不利于患儿的治疗,更有甚者会放弃患儿的治疗。护士作为互换沟通的主体,一定要主动、热心对待每位梅毒患儿家属,做好健康教育,首先应提高患儿父母对先天性梅毒的认识,了解先天性梅毒的发生、发展经过,以及治疗、护理、预后等情况。告知家长先天性梅毒不是不可治愈的,消除其悲观情绪,鼓励其勇敢面对,同时积极治疗自身疾病。对于提出的问题与要求,护士要注意倾听并耐心解答,并尽可能地满足。与患儿家属的说话过程中,注意避开公共场合,态度要和蔼,语言要轻柔,注意保护隐私,不能有歧视态度。经过我们的心理支持,有9例患儿的家属能积极配合治疗,但仍有1例患儿的父母放弃治疗。
2.2.6 严格消毒、隔离:将患儿安置在隔离病室,避免与其他患儿接触。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彻底清洗双手,未接触明显分泌物时要用快速手消毒液涂抹手,如接触患儿分泌物时应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为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时要避开皮疹、破损处,动作要轻柔,一般采用静脉留置针保护患儿血管。患儿的所有用物专人专用,如有血迹污染的被服,应先用0.2%的含氯消毒液浸泡后送洗衣房清洗。病室每日用0.05%含氯消毒液湿式拖地2次,病室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时要注意保护自己,实施标准防护。当双手有破损时应暂时避免接触患儿,以免发生职业暴露。
2.2.7 出院指导:出院前向患儿家长重点强调定期随诊、复查的重要性;告知患儿属于临床治愈,并未达到梅毒生物学治愈标准,出院后定期带患儿到医院作母婴复诊,尤其是第1年,必须每3个月做1次检查,若血清反应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度升高4倍,属血清复发或有症状复发均应药物加倍量再治疗。
1 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1-227.
2 诸福棠主编.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80-984.
3 龙翠燕.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301-1302.
4 Steele RW.Ceftriaxone therapy of meningitis and serious infection.Am Med,1984,77:50-53.
5 张志云.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7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1-62.
6 Avery GB,Flecher MA,Mac Donald MG.Neonatology;Patho-physiology and Monagement of the Newborn.5th ed.Philadephia:JB Lippincott Co,1999.765-768.
7 韩国柱.关于梅毒治疗中的几点建议.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31:139.
8 章伟,陈霞凤,丁杨峰,等.梅毒治疗过程中吉海反应相关因素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