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药物流产与继后妊娠胎芽发育情况临床研究
2011-04-10王瑞霞王娜赵素娥
王瑞霞 王娜 赵素娥
胚胎停育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受精卵着床后未发育出胎芽,彩色超声表现为孕7周后仍未见胎芽只见一空胎囊;另一种是曾有胎芽发育但不久停育死亡,超声结果胎囊中有胎芽但发育明显落后于孕周同时没有胎心管搏动,胎囊大小符合孕周或萎陷变形。临床上孕妇可无症状或有少量阴道出血,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值低于正常宫内孕水平或在正常范围内,而孕酮变化也没有一定规律。到目前为止查找胚胎停育的原因除了有明显的环境因素,夫妻双方的血型,精卵,染色体因素,女方体内抗体因素以外仍有50%不明原因。米非司酮作为临床上主要的抗早孕及中孕引产的药物已被广泛使用,但其作用及作用时间还在研究中,而且没有足够的资料显示其远期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3年5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于我院门诊手术室行清宫术年龄为22~35岁,孕7~12周的健康女性因胚胎停育而行清宫术8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B超提示胎囊中有无胎芽发育分为2组,无胎芽组477例,有胎芽组419例,并且2组患者均平素体健月经正常,无不孕史,生殖系统无异常,配偶无重大疾病及其他异常。此次妊娠前后2个月内无明显疾病史,毒物接触史。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米非司酮服用史等。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回顾2组患者的米非司酮服用史,其中有米非司酮服用史者米非司酮服用方法及剂量为:(1)3次/d,每次服用米非司酮50 mg,持续2 d;(2)1次/d,每次服用米非司酮50 mg,持续3 d。均在服完米非司酮12 d后配伍使用米索前列醇0.6 mg阴道用药或口服。无胎芽组共477例,其中有服用史者165例(34.59%);有胎芽组419例,有服用史者119例(28.4%),二者服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8,P<0.05)。
3 讨论
米非司酮不但作为中止早中孕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也被用于避孕治疗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国内外对米非司酮的作用一直在研究中,它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可能是:(1)米非司酮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而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抑制孕激素受体的合成及基因的表达使雌孕激素受体含量均降低,造成蜕膜及绒毛组织变性,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黄体溶解使胚囊坏死[1]。(2)米非司酮通过抗孕激素抗糖皮质激素引起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偏移,使绒毛滋养细胞中的LIF表达下降,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减弱LIF对胚泡着床,胚胎生长发育和分化等作用而中止妊娠[2,3]。(3)米非司酮通过诱导促凋亡基因表达增加抑凋亡基因减少来诱导和促使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凋亡而抗早孕。(4)米非司酮可明显增加早孕蜕膜中子宫自然杀伤(UNK)细胞数量导致局部免疫微环境的破坏,排斥反应增强[4]。(5)米非司酮对人早孕绒毛及蜕膜忠骨桥蛋白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表达均有影响[5]。(6)米非司酮可能影响输卵管上皮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表达,改变了胚胎早期发育的微环境而抑制了胚胎的发育。(7)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有直接作用,延缓内膜发育抑制腺体分泌活性,子宫血运减少内膜变薄或退化,不利于胚胎着床。米非司酮能够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生理功能,抑制卵泡成熟和排卵,从而达到避孕。米非司酮的抗孕激素作用也使子宫内膜修复障碍。米非司酮还有抗血管生成和抗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也已被用于临床治疗中。
本研究设计,经过严格筛选,尽量排除明显的干扰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服用米非司酮可能增加再次妊娠胎芽不发育的风险。口服米非司酮后,其药效会在体内存在多久,从而诸多作用会持续多久,这些作用的负面影响可能多长时间消失还是形成永久性损害,都需要循证医学的大样本研究来系统准确的评定。
1 于佳丽,苏日娜.探讨米非司酮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9,12:153-154.
2 Mikolajczyk M,Skrzypczak J,Szymanowski K,et al.The assessment of LIF in uterine flushing-a possible new diagnostic tool in states of implained fertility.Reprod Biol,2003,3:259-279.
3 唐薇,陈自能,金海燕,等.米非司酮对LIF在早孕绒毛蜕膜滋养细胞表达的影响.广州医学院学报,2005,33:40-43.
4 祝红霞,张武文,黄丽丽,等.低剂量米非司酮对植入窗口期子宫内膜中子宫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及其亚型含量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826-829.
5 张艳,高尔生,朱虔兮,等.米非司酮药物流产与继后妊娠产后出血的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35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