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浅析

2011-04-09李彦熙李保印

河北中医 2011年6期
关键词:病因学浊毒中医学

李彦熙 李保印

(山西医科大学2007级临床二系本科班,山西 太原 030001)

艾滋病现代医学上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当今医学所面临的一个崭新的社会心理医学问题。对艾滋病的深入研究、探讨,不仅是现代医学的任务,也是中医学共同要面临的任务。如何从中医学角度研究探讨艾滋病,直接关系到中医学能否解决新问题,继续服务于大众,它的意义和影响深远而积极。现将艾滋病中医学方面的研究介绍如下。

1 中医学对艾滋病病因学方面研究

1.1 艾滋病中医病因学性质研究 在病因学性质方面,各方面的研究大同小异,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如李佃贵[1]提出“浊毒”的概念,并着重阐述了“浊毒”的形成和致病特点。指出:“浊产生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外感湿邪,由表入里,阻于中焦,湿邪困脾,浊邪内生;二是肝气不舒,木旺克土,脾失健运,湿邪内生,日久生浊。毒之成因,一般有2种途径,或由于外感疠气、火热,从血分而为毒;或由于脾虚湿盛,积湿成浊,久郁化热,热蕴成毒。”还指出:“毒之形成,与‘浊’有密切的关系。”再如彭勃[2]提出“艾毒伤元”假说。该假说认为:“艾滋病是一种新发疫病,其致病原因为‘艾毒’。艾毒是一种疫疠之邪,其性质兼有湿、热、毒、疠等病邪特征,以湿热为主。”并且指出该假说的核心内容为:“艾毒入络,伏气伤元。”从上述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浊毒”还是“艾毒”,它们都具有温疫之邪的特点。目前,关于艾滋病病毒性质方面研究概括起来为:艾滋病病毒为一种“伏气”、“疫疠”之邪,具有湿、热、毒、疠等特点。

1.2 艾滋病的中医病因学归类研究 对于艾滋病的中医病因学归类,未见有文献专门论述。我们认为艾滋病病毒独特的病因性质、致病特点及感染途径,决定了它的病因学归类。《素问遗篇·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温疫论·原病》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而艾滋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及临床证候的相似性等特点。把艾滋病归为“温疫”,顺理成章。但感染艾滋病后有长达数年或十数年的潜伏而不即发病,确乎具有“伏气”致病的特点,把它归为“伏气致病”也无不当。从艾滋病临床的致病特点来看,艾滋病为一种新发疫病,具有“伏气”、“温疫”特点;从感染的途径来看,与其它温疫有明显的不同。正如《温疫论·原病》所述:“疫者……邪从口鼻而入。”宋代陈无择对《金匮要略》“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意,提出了“三因学说”,他认为:“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踒折……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但艾滋病病毒则是通过对皮腠、奇恒之腑等部位的侵袭而染病。根据艾滋病的这些特点,艾滋病病毒在病因学上的归类,我们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伏气疫疠”之邪,应归为一种特殊的不内外因。

1.3 艾滋病病毒侵袭部位研究(即病位研究) 艾滋病病毒侵袭的部位在艾滋病研究中分歧较大,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纵观文献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①彭勃[2]提出的“膜原”说,“论艾毒伤元”一文中提出:“艾毒自破损的皮腠入络或直入血络,伏于膜原,沿上、中、下焦渐进性发展,进而弥漫三焦,布散全身……”②李佃贵[1]提出的“营血”说,“艾滋病从浊毒论治”一文中指出:“浊毒之邪自损伤的皮腠络脉入血后,即内伏于营血……没有卫气营血之传变规律,而是随营血循行,伺机损害脏腑组织。”③何金洋[3]提出的“肠胃”说,提出:“AIDS的主要病位为胃肠道。”并指出:“AIDS疫毒之邪入侵后首先在胃肠道为害,腑泻而不藏。”以上是各研究中颇具代表性的观点,综观所述观点颇不一致,说明艾滋病有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必要性。同时,也说明了艾滋病研究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2 艾滋病中医致病机制及演变规律的研究

艾滋病病毒侵袭人体后,即在人体内潜伏下来,伺机致病。李佃贵[1]对艾滋病致病机制及演变描述为:“故浊毒之邪经血行首先犯肺,导致肺失宣降,卫表失布,而出现肺卫之症状。……而后浊毒自上而下,经上焦心肺,下达中焦,同时因脾统血,浊毒之邪经血行至脾,向外邪伏膜原,出现邪伏膜原的症状。……又肝为藏血之脏,浊毒经血行入肝,肝失疏泄……而后浊毒下趋下焦,累及于肾……损伤元气。进而弥漫三焦,流布全身,损耗元气,导致脏腑气机失调,气化失常,继发痰浊瘀血,虚实夹杂,至此元气已衰,浊毒更盛,互为因果,变症蜂起,进而累及命元,诸脏衰竭,阴阳离决。”彭勃[2]指出:“艾毒自破损的皮腠入络或直入血络,伏于膜原,沿上、中、下三焦渐进性发展,进而弥漫三焦,布散全身,直接损伤并渐进性地消耗人体元气,最终导致多脏腑之气血亏损,从而气化失常,继发痰饮、瘀血、毒聚等实邪,虚实交错,互为因果,终致变证丛生,进而累及命元诸脏衰竭,阴阳离决而亡。”何金洋[3]提出:“AIDS疫毒之邪入侵后首先在胃肠道为害,腑泻而不藏。胃与小肠损害日深,则逐渐损害脾脏与心脏之精气,大肠损害日深,则逐渐损害肺脏之精气,而大肠位于下焦,大肠损害日深,必然损及肝肾之精气。因此五脏之精气俱亏,邪气乘虚而入形成机会性感染而死。”各方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均提出艾滋病病毒对人体的损伤是直接且是渐进性的,且损害的脏腑由上、中、下三焦渐进式发展。

3 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学研究的意义与影响

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学的研究的意义与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①以此为契机推进中医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高学术水平。艾滋病的出现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一个舞台,使中医学在新的问题面前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②开阔临床视野,指导临床实践。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学的研究不仅是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有效指导临床治疗的问题。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带来的是全新的治疗思路和医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③体现人文医学思想。中医学是一个融合了研究、治疗、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相结合的临床实践医学,改善、消除躯体症状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了心理状态的改善和疏导,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给社会的和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医学不仅是悠久的,而且是具有前瞻性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医学。

[1]李佃贵.艾滋病从浊毒论治[C]//中华中医药学防治艾滋病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09:7-10.

[2]彭勃,李华伟,谢世平,等.论艾毒伤元[C]//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国中医药远程教育杂志社,2008:1-5.

[3]何金洋,符林春,张苗苗,等.从胃肠道论治艾滋病中医理论探讨[C]//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2008:60-62.

猜你喜欢

病因学浊毒中医学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基于文献挖掘的浊毒病症及用药规律研究*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学及护理研究进展
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与主动脉夹层的关系研究
饮水
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一个非综合征型聋家系的分子病因学研究
浊毒病机理论探微
ⅢA型前列腺炎浊毒内蕴证采用解毒通淋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