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深部血肿穿刺引流围手术期出血的防治
2011-04-09王建会
王建会
脑深部血肿是指位于皮质下3 cm以上的脑内血肿,出血原因除创伤外,大部分是高血压引起[1]。微创穿刺引流术适用于各部位出血,特别是深部出血。我院2002年5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基底节区等深部脑出血患者343例,行微创穿刺引流术,55例发生围手术期出血,脑内局部灌注注射用蛇毒血凝酶止血剂(巴曲亭)治疗围手术期出血,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2年5月至2010年5月,高血压脑深部血肿穿刺引流围手术期出血55例,随机分成试验组30例,对照组25例。试验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4±12)岁,其中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7例,左侧丘脑出血1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10例。右侧丘脑出血2例。根据多田公式计算,基底节区出血量30~60 ml 16例,>60 ml 8例。丘脑出血5~10 ml 2例,>10 ml 4例,平均(48±10)ml。意识状态GCS评分:3~5分4例,6~8分18例,9~12分8例,平均(10.0±1.9)分。手术距发病时间6~12 h 14例,12~24 h 12例,>24 h 4例;对照组:男18例,女9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56±11)岁,其中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9例,左侧丘脑出血2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12例,右侧丘脑出血2例。基底节区出血量30~60 ml 12例,>60 ml 9例。丘脑出血5~10 ml 2例,>10 ml 2例,平均(46±9)ml。手术距发病时间6~12 h 12例,12~24 h 10例,>24 h 3例。GCS评分:3~5分3例,6~8分16例,9~12分6例,平均(9.7±2.0)分。2组患者术前测定凝血功能正常,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根据头颅CT,利用我院自行设计的简易颅内病变定位法定位确定头皮穿刺点。术前控制血压,维持血压在基础血压稍高水平。采用局麻+静脉应用镇静剂,常规消毒术野,铺巾后,头皮切口约2.5 cm,钻孔,直视下切开硬脑膜约0.4 cm,穿刺血肿最大层面的中心。对于穿刺后有酱油色血液涌出者,不予以抽吸,让其自然引流。非液态血肿予以抽吸,负压小于5 ml,抽吸血肿量小于原血肿量的30%。骨孔予以明胶海绵填塞,引流管从原口引出。术后常规复查头颅CT,以明确穿刺针位置及有无再出血。8 h后引流管内注入0.9%氯化钠溶液2 ml加2~3万U尿激酶,闭管2 h,每日1~2次。术后3~7 d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清除及脑水肿情况。
1.3 药品 巴曲亭粉针,每支1 U,由蓬莱诺康药业提供。
1.4 围手术期出血的治疗 试验组:发现术中出血及术后再出血,立即予以巴曲亭1 U溶于2 ml注射用水后注入血肿腔,保留5 min后开放引流,观察其疗效。有效者在出血停止后8 h,血肿腔注入尿激酶1万U,保留2 h后开放。无效者立即予以开颅清除血肿、完善止血。对照组:不给予干涉。2组手术开始前15 min均予以巴曲亭1 U,静脉注射,术毕巴曲亭1 U,静脉注射,术后给予巴曲亭2 U静脉注射,1次/d,连续3 d。
1.5 疗效判定 有效:局部应用巴曲亭后6 h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稳定;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较术前缩小、同前、增大,但<10 ml;无效:局部应用巴曲亭后6 h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恶化,复查头颅CT血肿较术前>10 ml。
1.6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有效2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有效15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60.0%(15/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围手术期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8.75% ~23.25%)[2,3],本组穿刺引流343例,围手术期出血55例,发生率16.0%。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一旦发生,病死率明显提高。所以,围手术期出血及再出血的有效防治对于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十分重要。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这些患者常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以预防心、脑血管缺血事件的发生,但这些药物可能增加术中和术后出血。抗凝、抗血小板相关颅内出血临床处理时,如何尽快纠正患者的凝血功能或恢复血小板功能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口服华法令者一般需要4 d凝血功能才能恢复正常,口服阿司匹林者如需手术治疗,至少需要在停药7 d之后,但是这个时间对于脑出血患者,可能太长。唯一迅速有效地方法就是口服华法令者静脉给予维生素K、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后者发挥作用最快。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者,术前、术中和术后静脉输注新鲜血小板[4]。长期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者,如病情允许,可适当延长术前准备时间。对于长期酗酒、肝功能不全者短期尽可能予以纠正。
Bae等[5]认为,血肿周围脑组织于血肿清除后快速复位导致脑血流量突然升高,局部自身调节功能失调的血管破裂及原破裂血管处血栓不牢,血肿壁尚未形成,手术时间过早,操作时损伤血肿壁及周围脑组织,血肿凝固时不合理使用尿激酶,术后血肿腔负压,清除血肿量过多,速度过快,术后患者躁动、血压控制不好等是造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主要原因。
对于出血量大,病情危重者,应尽早手术,除此之外,手术应在发病6~7 h后进行。术前术后的血压管理对防止术后再出血至关重要。脑出血急性期血压不稳定、波动大,术前术后注意血压监测,术前血压控制在基础血压稍高水平较合适。
术中选择适当的穿刺靶点可减少术中出血,潘进钱等[6]报道根据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部位多在血肿的内侧壁,对抽吸靶点进行改进,即将原先设定的血肿最大层面的中心或血肿最大层面的中线后1/3改为血肿最大层面的外1/3与后1/3交叉处,从而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再出血的风险。
本组病例围手术期出血部位局部灌注巴曲亭,对术中出血全部有效,可能出血发现早,局部灌注巴曲亭能作用于原发出血点,有效控制原发出血有关。无效者多发生于术后,与术后发现不及时,发现时血肿已较大,局部应用巴曲亭,药物无法作用于原出血点有关。巴曲亭中的巴西矛头腹蛇蛇毒血凝酶能使适量的纤维蛋白原Aα链上的Arg16-Gly17链处降解,释放出纤维蛋白肽A(FPA),生成不稳定的可溶性纤维蛋白Ⅰ单体,是凝血酶及纤溶酶的较好底物。在蛇毒血凝酶的持续作用下,血管破损口处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Ⅰ单体(FIM)聚合成纤维蛋白Ⅰ多聚体(FIP),后者能促进血管破损处的血小板凝集、加速血小板止血栓形成,从而促进血管破损处的初期止血[7]。在血管破损处生理性止血过程形成的凝血酶作用下,可溶性纤维蛋白原Ⅰ单体迅速在Bβ链的Arg16-Gly17链处降解,释放出纤维蛋白肽B,从而生成可溶性纤维蛋白Ⅱ,后者在凝血因子ⅩⅢ及Ca2+作用下交联聚合成难溶性的纤维蛋白丝,交织成网,网罗血浆血细胞覆盖在血小板止血栓及附近,从而加固血小板血栓,起到止血作用;FAX在血管破损处间接促进凝血酶形成,从而促进止血效应。在正常血管内蛇毒血凝酶没有血小板聚集作用,不存在血小板黏附,也不会释放PF3,因此不会激活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故其在正常血管内无凝血作用[8]。
术后血压维持在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难控制的血压可选用硝普钠经微量泵持续缓慢静脉滴注,维持血压稳定。躁动不安者给予安定10 mg缓慢静脉滴注。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脑深部血肿穿刺引流术前充分准备,掌握好手术时机,术中选择适当的穿刺靶点,控制血肿抽吸量,针对术中出血,血肿腔灌注巴曲亭,对大部分出血有效。术后严密观察,控制血压,防止患者躁动,合理应用尿激酶,术后再出血血肿腔灌注巴曲亭无效者,立即行血肿清除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减压。通过综合处理,可以降低术后再出血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1 张剑宁,吴声伶.脑血管病的急症处理.急症神经外科学,2007,3:431.
2 梁思泉,张国福,焦德让,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探讨.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1:432-434.
3 檀巨宁,毕艳华,雷学.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临床分析.河北医药,2010,32:2358-2359.
4 刘兵.抗凝、抗血小板合并颅内出血的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954-956.
5 Bae HG,Leek S,Yunl G,et al.Rapid expansion of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Neurosurgery,1992,31:35-41.
6 潘进钱,叶盛,张宇,等.基底节出血抽吸术靶点设计与术中出血及术后再出血的关系.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20:225-227.
7 Stocker KF.Medical use of snake venom protein.Boston:CRC Press,1990.137.
8 於东辉,步秀云,张远,等.立止血对血液的作用及毒性研究.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4,2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