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性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建设
2011-04-09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413002王迪轩
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413002)王迪轩
1.基地选择 基地选择要考虑自然环境、交通、社会因素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特别是市场条件必须重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还应符合有关要求,如避开造成污染的工矿企业以及垃圾场、医院和生活区,且基地距主干公路40米以外。基地应设置机耕路,方便蔬菜运输及机械作业。
2.生产方向确定 应根据基地特点确定专业化生产方向,城市近郊和远郊、郊县以及农区的基地特点不同,专业化生产方向也有差异。一般城市近郊以生产精细菜、特色菜、叶类蔬菜为主,远郊、郊县以及农区以瓜果类、豆类、甘蓝、大白菜等大路菜为主,或进行特定的加工品种蔬菜生产。
3.灌排系统建设 要建立高标准的水利系统,达到旱涝保高产,要求日降雨300毫米能及时排出,100日无雨能保证灌溉,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南方地区园田建设要求内外“三沟”配套,达到雨过田干,能排能灌又能降。一般要求大排水沟深1米左右,中、小排水沟深至少在50厘米以上,腰沟40厘米,畦沟(距畦面)30厘米,畦长在50米以上的应设腰沟。有条件的应对外三沟进行衬砌。蔬菜灌溉及清洗用水可采用井灌、喷灌、滴灌等,水质必须符合标准,不能使用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被污染的水。
4.土地平整 根据蔬菜生产特点和排灌运输等机械化要求,有条件的要实现菜地园田化,土地平整,利于排灌。但也要因地制宜,不能强求一律。在平整土地后,及时翻耕,耕深一般在25厘米~30厘米,蔬菜栽植前,再撒施充足基肥,翻耕,整土耙平作畦,南方一般提倡深沟、高畦、窄畦(包沟畦宽1.5米左右)。
5.改土培肥 菜田应具有深厚肥沃的土层,水、肥、气、热协调的菜园土壤。蔬菜种植以壤土或沙壤土为佳,肥力瘠薄的地块应多施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黏土可适量掺沙改良,重金属含量高的地块应进行客土改良。蔬菜土壤pH值以6~6.8较为适宜,应采取施石灰等方法创造适于蔬菜生长的土壤条件。
6.菜田设施建设 应建设由大棚、中棚或一般冷床组成的保护地设施区,满足早春蔬菜育苗及保护地生产的需要,一般应按育苗与大田1∶10的比例设置保护地育苗设施区。建设人粪尿发酵过滤池或专门的有机肥料发酵场所,让肥料充分腐熟。有条件的应建沼气池,进行人粪尿水的综合利用。田间应按要求设置频振式杀虫灯、黄板诱蚜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