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治疗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护理
2011-04-09彭红
彭 红
胫腓骨骨折是创伤外科最常见的长骨干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3.7%[1]。腓骨远端骨折常伴有关节脱位、胫腓韧带损伤。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克氏针、解剖钢板等内固定,随着骨科手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并发症少、优良率较高的优点。我科2007年4月~2009年10月,应用此方法共施行29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20~54岁,平均37岁。损伤原因:车祸伤14例,坠落伤6例,扭伤9例。左侧15例,右侧14例。三踝骨折10例,双踝骨折12例,单纯外踝骨折7例。其中合并胫腓韧带损伤23例,粉碎性骨折10例,均为闭合性损伤。骨折类型按AO分型[2],A2型1例,A3型3例,B1型4例,B2型11例,B3型7例,C1型1例,C2型2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成功后先行闭合手法复位,应用点接触复位钳经皮外固定骨折端,经C臂X光机透视证实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后,选择外踝尖小切口(0.5 cm),钻入导针,X光透视确认导针位于髓腔内后,扩髓、推进直径7 mm角度150°的Sanatmetal腓骨髓内钉(匈牙利产,主钉腓骨远端150°夹角,材质:钢、钛)。最后通过瞄准器锁定横向2~3枚锁钉。有10例骨折端为粉碎性。取小腿外侧纵切口,开放复位后再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手术时间40~60 min,术中出血量30~50 ml。术后行石膏托固定2周后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全部获随访,时间4~12个月,骨折复位良好,骨性愈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定[3]:优20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3.1%。无骨不愈合、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手术后6个月~1年取出远端锁钉,无1例发生主钉断裂或弯曲现象。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本组病例多数为青壮年,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承担者,害怕术后出现后遗症失去劳动能力,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存有疑虑。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不仅要讲解骨折的治疗方法、目的及转归,还要讲解这种手术的优点、手术经过、术后注意事项及交锁钉的价格等,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与理解,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问题。
3.1.2 术前准备 备皮,常规检查心、肺、肾等功能,了解有无合并症,皮肤准备目的是在不损伤皮肤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少皮肤细菌数量,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腓骨骨折患者手术备皮范围上至小腿中下1/3段,下至足趾末梢碘酊涂擦,75%酒精脱碘后用无菌巾包扎,术前1 d督促检查做好个人卫生,术前12 h禁食,4 h禁饮,必要时术前晚应用镇静剂。
3.2 术后护理
3.2.1 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呼吸、体温、脉博、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每0.5h或1h测量1次,直至病情稳定为止。(2)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急性心力衰竭或肺水肿。(3)疼痛护理。术前征求患者意见,是否愿意置镇痛泵,必要时可用镇痛剂,如双氯芬酸钠栓剂50mg纳肛。3.2.2 预防并发症 (1)观察末梢血运及神经功能。术后神经血管损伤的症状表现为踝关节不能屈伸,足趾的感觉迟钝或消失,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苍白,皮温降低,小腿、足明显肿胀,待麻醉作用消退后及时检查患肢运动、感觉情况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时发现有无血管神经损伤。本组患者无此并发症。术后抬高患肢,小腿下垫一软枕,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切口渗血,防止患肢肿胀。(2)防止切口感染。严密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以利及时处理,换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扩大髓腔可导致骨内膜血供损伤,增加感染率。术后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正常体温应波动在37.5~38℃,术后3d降至正常。若持续下降或升高,结合切口情况和血象结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保证抗菌药物用药到位,保持药物有效浓度,本组未发生1例切口感染。(3)预防压疮。由于卧床或患肢抬高后身体重心集中于骶尾部或背部骨突部位易发生压疮,每2h翻身1次[4],用0.5%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骨隆突处,每日2次,保持床单平整,做好皮肤及生活护理。本组均未发生上述并发症。3.2.3 石膏固定护理 管状石膏托是创伤骨科常用的一种外固定,起到限制活动、稳定骨折作用。本组患者有10例为粉碎性腓骨远端骨折,术后必须采用石膏固定2周。采取石膏固定后待石膏干硬后方可搬动患者,日常维护应保持石膏清洁,随时观察绷带的松紧度,每隔1~2h观察患肢末梢血运、皮肤感觉及皮温等,如果肢体肿胀或固定松紧度不妥易导致血运不畅,应松开绷带适当调整松紧度,使患者更舒适。
3.3 康复训练指导
(1)功能锻炼以自主锻炼为主,被动锻炼为辅。锻炼时严格实行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原则,防止过猛、过快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2)早期功能锻炼可改善静脉回流和淋巴循环,防止血栓形成,锻炼方法正确则会对骨折端产生机械性刺激,利于骨痂生长[5],防止膝、踝关节僵硬,肌肉萎缩。(3)术后1~2 d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的被动活动、足部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屈伸训练,股四头肌每次收缩持续10 s休息10 s,每次重复 15 ~20 次,3 ~4 次/d[6]。(4)术后3~10 d继续患肢肌力训练,开始踝关节背屈、趾屈训练及膝关节屈伸训练。(5)术后10~14 d开始指导患者扶拐下床,出院后可逐渐负重行走[7]。
3.4 出院指导
(1)加强健康教育,强化出院后的康复训练,坚持膝、踝关节屈伸练习。(2)合理安排膳食,注意补充钙质,多晒太阳,促使机体钙质形成,忌烟、酒、辛辣食物。(3)告知患者应避免疲劳行走或重体力劳动,防止发生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4)术后2~3个月,根据恢复情况,如无疼痛,可弃拐从事力所能及的轻微劳动。(5)告知患者术后6个月~1年来院取出锁钉。(6)定期到医院门诊复查,一般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均需复查X光片,追踪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1] 邱贵兴译.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4.
[2] Ruedi TP,MurphyWM,Colton CL,等主编.王满宜,杨庆铭,曾炳芳,等译.骨折治疗的AO原创[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441-443.
[3] 刘志雄,刘 涛,丁寿勇,等主编.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98-299.
[4] 王海霞.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60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A):1749 -1750.
[5] 郝振海,周东生,张进禄.GSH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康复[J].中国康复,2004,19(2):106 -108.
[6] 周兰英,胡 蓉.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78例[J].现代医院,2006,6(3):78 -79.
[7] 梁洪静,朱 卉,牛艳红.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128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