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监测质量的相关护理

2011-04-09蔡冬梅肖棉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12期
关键词:脑电脑电图癫痫

蔡冬梅 肖棉棉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组以反复痫性发作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综合征。癫痫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分为部分性发作及全身性发作。其中以强直阵挛发作、单纯部分运动性发作及典型的失神发作较为普遍,而特殊类型的癫痫极易引起误诊。视频脑电图(ⅤEEG)是脑电图监测的一种形式,它通过数码摄像镜头装置监测患者行为,将患者发作时的临床表现与脑电图的变化同步录像,是目前癫痫的诊断、分型及用药的调整中最有价值的检测方法[1]。笔者现将52例患者提高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监测质量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科有癫痫或疑似癫痫发作病史患者52例,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5~61岁。其中原因不明癫痫38例,继发性癫痫14例。其中有43例在我院门诊脑电图室做了常规脑电图(EEG)检查,报告痫样放电18例,为进一步诊断或确定发作类型,均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

1.2 监测方法

采用美国Bio-logic公司生产的128导联数字化视频脑电图长程监测系统监测,配有双视频监测装置,一个摄像头为全身监测镜头,另一个摄像头为特写监测镜头,可调整位置,能清楚观察局部症状。按照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以双极导联记录,将盘状电极用3M公司生产的纸胶布固定于头皮,电极凹充满导电膏,外用弹性网帽固定。利用计算机进行脑电和视频的记录。描记初期均进行常规背景、睁闭眼、闪光刺激和过度换气等诱发试验的脑电监测。监测时间一般为24 h,对有异议者延长监测时间48~72 h。记录完成后,利用回放分析系统进行分析与诊断,每次分析均由两人判定结果。

2 护理

2.1 监测前准备

2.1.1 环境的准备 监测室保持干净、安静,窗帘应具有遮光效应。让患者置于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温度控制在18~20℃,湿度50%左右。防止温度太高引起头部出汗,头皮电极容易脱落;室温过低患者容易寒战,产生肌电干扰;湿度过高火棉胶不易干,电极粘不牢固。同时由于电磁波可干扰检查的准确性,其信号造成的伪迹与癫痫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的神经放电非常相似,可以导致误诊,在进入病房前请将移动电子设备置于关闭状态。

2.1.2 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性格特点及病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视频脑电监测的目的和方法,讲解该项检查无痛苦,不影响正常睡眠、饮食,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

2.1.3 皮肤的护理 监测前应彻底清洗头发,去除表面油脂及污垢,禁止使用发油、发胶、护发素等,清洗时应注意保护头皮,避免损伤。清洗后应及时擦干头发。头发长的患者应嘱其尽可以把头发剪短。

2.1.4 检查前用药指导 一般患者检查前2~3 d在医师指导下酌情停用抗癫痫药物。因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均会引起背景波改变[2],苯巴比妥、安定类、水合氯醛等可致药物性快波,检查前最好禁用此类药物。并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停药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取得理解与配合。对智力低下的患者,告之家属要将抗癫痫药保管好,以免患者自服药物造成脑电干扰,停药期间避免单独外出,以卧床休息为主。患者停药后随时都有癫痫发作的可能,在监测室内应备好急救用品。

2.1.5 检查前评估 检查前应重点询问患者以往发作的时间、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观察。

2.1.6 检查前宣教 由于脑电活动信号非常微弱,经过上千倍的放大之后才能成为头皮表面可记录到的信号,患者及家属一切不必要的活动都会对脑电图形成干扰。在整个监测期间除必要的活动之外,尽量保持在安静休息状态,陪护家属不要在床旁1 m内做大幅度的频繁活动或不必要的往返走动[3]。嘱患者要一直在监测范围之内,家属看护时应避开镜头,以免影响监测结果。保持室内安静。告知家属如何使用床栏,防止患者癫痫发作时发生坠床等意外事件。患者癫痫发作时,家属应立即掀开被子,按下信号按钮,并通过摄像头,摄像记录患者肢体抽搐情况,护士立即报告医师给予处理。同时告知患者监测期间应避免过多的活动,少食用零食避免引起过多的肌电干扰[2]。

2.2 监测中的观察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1)入住专设的监测室,设专职护士,该护士应具有责任心、较高的心理素质、全面的护理知识,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有较强的处理各种意外事件能力,同时床旁配备急救用品,以保证患者的安全。(2)监测过程中,患者应尽量使全身一直处于摄像范围内。进行任何抢救与护理时,应先确定摄像头的位置。由于每个电极分别代表各个大脑皮质区的功能,因此在监测过程中要注意电极接触是否良好,导线放置是否适宜,脑电图的基线是否平稳,避免牵拉电极线。

2.2.2 脑电图诱发试验

2.2.2.1 睁-闭眼诱发试验又称视反应,在清醒状态下的脑电图描记中令患者闭眼放松,每间隔10 s左右令患者睁眼3~5 s左右,如此反复2~3次。对于眼球不自主震颤者,可用手指轻压上眼睑。

2.2.2.2 间断闪光刺激 测试应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并应在过度换气结束至少3 min后开始。被检查者呈坐位,闪光刺激置于眼前,患者鼻根至闪光灯距离为30 cm,令其眼睛注视刺激器中心。选择不同刺激频率刺激,刺激频率的变换可采用递增或递减式进行。睡眠状态下进行间断闪光刺激效果不好。此外,患者不注视刺激区、单眼刺激或环境背景光线过强也可能影响诱发效果。

2.2.2.3 过度换气 检查时患者呈坐位或站立位,最好不要采取卧位,否则容易观察到诱发的轻微失张力发作[4]。令患者在闭眼状态下连续做3 min的深呼吸,呼吸频繁在20~25次/min,换气量约为正常的5~6倍。若小儿不能合作时,可试用吹纸风车法进行,即让小儿向着置于其面前的一个纸风车连续吹动风车。

2.2.3 癫痫发作时的护理 一旦有癫痫发作,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面色、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观察肢体抽搐的起始部位、持续时间、眼球活动、头部转动方向等发作情况,注意有无发绀、呕吐、大小便失禁。若癫痫小发作,症状能自行缓解,不影响正常描记,无需特殊处理。若癫痫大发作,需专人守护,防止坠床、跌伤、舌咬伤,松解领口,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咬伤舌及舌后坠阻塞呼吸道,避免强行按压抽搐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脱臼;避免患者拽拉导线电极。发作过后呼叫患者并给氧,保护好患者,注意安全。同时观察有无定向障碍或肢体瘫痪等,并详细记录,以便癫痫定位诊断。

2.3 监测后护理

取下导联电极,用少量丙酮擦干净头皮、头发上的火棉胶,注意保暖,并观察皮肤有无受损。告知患者及家属火棉胶不可能一次性清洗干净,不要太用力,以免擦伤头皮。对正在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监测后应根据医嘱服药。

3 讨论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发作性脑功能异常,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提高痫样放电阳性率,普通常规脑电图受描记时间短的限制,视频脑电图可进行128导24 h监测,对有异议者可进行48~72 h监测,捕获的信息是普通常规脑电图的10倍多。视频脑电图监测解决了癫痫诊断中两个最主要的问题:一是通过视频可直接观察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确定癫痫发作类型;二是通过同步脑电图监测可分析临床表现与脑电的关系,提高了捕捉临床发作率及痫样放电的检出率[5]。

脑电图诱发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各种生理性或非生理性的方式诱发异常波,特别是癫痫样波的出现,在监测中,患者没有癫痫发作或监测仪器没有描记到有定位价值的癫痫波形时,给患者某种刺激,使脑部潜在的异常脑电活动暴露出来或已有的异常脑电活动得到增强,提高脑电图的阳性率。

脑电图是研究癫痫发作特征的工作,脑电图具有高度的时间分辨率,可反映出数毫秒的瞬间电位变化,并可持续记录数分钟、数小时乃至数天的脑电活动,显示脑电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现视频脑电图监测广泛应用于临床,必须确保脑电图监测质量,减少伪差,为医师提供最为直接、准确的视频资料,还可判定癫痫类型,同时指导抗癫痫药的使用。

[1] 王陇德主编.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1-91.

[2] 冯晓燕,丁小华,陈书达,等.癫痫病人行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06,20(2A):329-331.

[3] (日)大熊辉雄主编.周锦华译.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6.

[4] 刘晓燕主编.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4.

[5] 吴丹红,李承晏,潘松青.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癫痫的诊断价值[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4,11(2):97-100.

猜你喜欢

脑电脑电图癫痫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第五章 脑电地形图的临床中的应用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第五章 脑电地形图在临床中的应用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