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8例重症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2011-04-09董丽秀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12期
关键词:瞳孔颅脑病情

董丽秀

颅脑损伤主要是指由外部力量导致的头部直接伤害,其中也包括暴力作用于头部之后,颅内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而重症颅脑损伤主要是指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3~8分,伤后昏迷至少6 h,或者伤后24 h内再度昏迷6 h以上[1]。这是对人体影响最严重的外伤,因为人体的呼吸、循环、运动、消化、神经等重要系统中枢都位于颅脑内部[2]。重症颅脑损伤具有急、重、危、突变、易变、多变等特点,而且死亡率高,后遗症多,所以在临床治疗上需要仔细观察病情,提高警惕,给予合理、适当的综合护理。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于我院急诊及住院部确诊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8例,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19~76岁,平均33.4岁。损伤原因有交通事故伤53例(78%),坠落伤5 例(7.4%),其他 10 例(14.6%)。其中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2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13例,并发颅骨骨折43例。

2 早期病情观察与护理

2.1 病情观察

2.1.1 意识状态观察 意识障碍是脑损伤患者最常见的变化之一,是早期诊断颅内血肿形成的重要指标,观察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协助辨别脑损伤的轻重[3]。损伤严重者可出现持续昏迷,甚至死亡。因此护士应每隔15min观察1次,并仔细观察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和变化。

2.1.2 瞳孔的观察 瞳孔变化是脑损伤的体征,应每隔15 min观察1次。双侧瞳孔不等,大小多变,或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等示原发性脑干损伤;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消失等示脑疝形成。本组有12例患者出现脑疝,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明确诊断后立即给予20%甘露醇250 m l快速静脉滴注,视病情变化采取急诊手术。因为观察抢救及时,为手术赢得了时间,11例患者抢救成功。

2.1.3 生命体征的观察 严密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4]。监测时应先测呼吸,再测脉搏,最后测血压。如出现呼吸减慢明显,或其他的呼吸形式示病危;如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慢示颅内高压;若体温不升或中枢性高热示间脑、脑干损伤;若几种生命体征同时异常,说明病情危重,需报告医师紧急处理。

2.1.4 肢体的活动情况 如观察中新出现偏瘫或偏瘫加重示可能形成颅内血肿,应及时配合医师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2.1.5 其他 观察骨窗张力、颅内压增高的动态变化、呼吸道通畅情况、头部切口有无渗血、患者血糖变化及有无并发症等。

2.2 护理措施

2.2.1 呼吸道护理 专人24 h监护,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污,呕吐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注意开放气道,避免舌根后坠阻碍呼吸道,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患者吸氧、雾化吸入。协助排痰,预防感染。

2.2.2 体位 意识不清醒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病情平稳恢复意识后取头高15°~30°,减轻或防止脑水肿的发生。

2.2.3 高热护理 持续高热者除常规降温退热外,可根据患者状况采用酒精擦浴、人工冬眠药物等方法进行降温,以降低细胞组织代谢率,使耗氧量下降,预防或减轻脑水肿。

2.2.4 注意安全 有精神症状或躁动者,应加护栏或约束,防止坠床。

2.2.5 加强营养 早期可采用肠外营养,待肠蠕动恢复后再过渡至肠内营养支持。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如体重、氮平衡、血浆蛋白、血糖、血电解质等。及时调整营养素的供给和配方。

2.2.6 预防并发症护理 泌尿系感染[5](生理盐水500 ml、庆大霉素12万U日2次冲洗膀胱,导尿管周更换1次,术后留置导尿,3 h计量1次观察色量,会阴护理每日2次)、压疮、坠积性肺炎(若病情允许,需嘱患者定期翻身,并叩击背部,避免发生坠积性肺炎,注意不要磨损皮肤,一般每2 h帮助患者翻身1次,消廋者和高热患者应每小时翻身1次,避免发生压疮等并发症)并做好角膜炎、应激性溃疡的护理。

2.2.7 心理护理 颅脑损伤一般起病急,患者大多会有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轻者具有恐慌,重者厌世,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上的人文关怀,并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惬意的环境,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增强其战胜病痛的信心。

2.2.8 其他 加强颅内引流管护理、脑脊液耳鼻漏护理[6]、消化道护理、康复期护理(语言、肢体功能锻炼)、皮肤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

3 结果

6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经我院治疗共治愈14例,好转28例,植物人状态8例,死亡18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22例。

4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而且病情复杂、变化快,早期需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尿量、颅内压、血气、血常规的变化,根据病情变化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做出相应的处理。颅脑损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仍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某些后遗症的恢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有些后遗症是无法恢复的,终身受其影响。因此要积极做好各项抢救工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为治疗提供有力证据。并根据病情需要循序渐进,积极治疗患者,给予耐心细致的护理,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科中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其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病情变化多,易合并各种致命性并发症,致残率、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变化给予恰当的处理及精心的护理,接受全面的综合性护理,康复训练(言语、智力、肢体),健康指导等方法,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大多数的颅脑损伤发生在各种交通事故、工伤中,是外伤死亡重点的主要原因。医务工作者必须对颅脑损伤的基本知识、急救方法、救治原则、抢救措施有所了解。不仅医师需要熟练掌握治疗手段,护士等也需要熟练地配合医师进行治疗并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这样能够降低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活水平和提高生存质量。

[1] 王忠诚主编.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65.

[2] 高德彰主编.外科护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325.

[3] 王丽英.4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8):154-155.

[4] 孙慧萍,王桂英,盖延芹,等.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河北医学,2006,12(4):374 -375.

[5] 张 玲,李惠云.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6):508 -510.

[6] 魏青春.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0C):2782-2783.

猜你喜欢

瞳孔颅脑病情
“天眼”的“瞳孔保健师”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瞳孔里的太阳
瞳孔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瞳孔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