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生产中的防灾减灾机制建设
2011-04-09Article
文 Article_杨 军 吕 晔
电力安全生产中,电网安全运行面临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和日益增长的供需矛盾,电力安全生产的形势极为严峻,这也对电力企业安全保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电力安全防灾减灾机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本文就如何构建电力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机制作一探讨。
(一)电力灾害分析
电网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受到灾害侵袭十分普遍,究其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电网运行事故
原因主要有:(1)违反了安全生产规程;(2)输、变、配电设备过载;(3)电力生产技术缺陷;(4)人员素质和管理维护缺陷;(5)设备质量缺陷;(6)由用户端事故引发。
2.自然灾害
原因主要有:地震、洪水、火灾以及突变恶劣天气,包括高温、高寒、强对流天气、飓风、龙卷风、台风,等等。
3.人为损害
原因主要有:外力破坏、盗窃电力设施和人为破坏。
以上灾害有些是完全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避免其发生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处置不当的话,有些灾害会发生转化或者造成次生灾害,后果将更加严重。因此,清晰认识灾害种类是做好防灾减灾的基础和前提。
(二)防灾减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电力生产过程中,灾害的发生并不完全是偶然原因导致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志能够控制的,但是科学的防范能达到减灾积极作用,因此,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达成积极防灾减灾的共识极为重要。防灾减灾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科学预测,积极防御,沉着应对,全力抗灾,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防灾减灾的原则是:预想是前提,防范是目的,救灾是首先,减灾是根本。所以,电力企业在面临灾害时,必须坚持,在预想时,宁可信其有,宁可信其大,宁可把灾害的结果考虑得更严重些,决不能掉以轻心,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这样才能做到积极防范,才能为防灾、抗灾和减灾提供保障。否则,没有明确的思路和对策,面对灾害有可能会束手无策,顾此失彼。
(三)构建防灾减灾的保障机制
1.组织体系的建立
电力企业必须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常态组织管理体系,这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条件,这个组织体系应建立高效的指挥系统、信息通信系统、应急处置系统、灾害评估系统、救灾跟踪管理系统等,并有相关的配套管理规章制度、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奖惩考核措施。同时,要建立安全事故和灾害记录档案,借助高科技手段认真分析研究,发现内在的规律性,寻找可控措施。
目前,从省、市公司到县供电企业虽已建立起了应急处理中心,但还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的还与企业的行政管理系统相混淆,一些县局把应急处理值班和行政值班混在一起。因此,笔者建议,从上至下建立一个相对独立且满足电力安全生产需要的防灾减灾机构,把电力调度、安全监察、生产计划、变电运行、科技信息等部门纳入,由负责安全生产的分管领导统一管理。
2.防灾减灾管理机制的建立
电力安全生产过程的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是防灾减灾的基础,管理机制的创新是电力企业防灾减灾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科学有效的、规范的管理机制十分必要。
(1)预警机制在构建各类事故和灾害的数理模型基础上,对电力系统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及即将面临的灾害,科学、及时、准确地进行预测,利用信息网络和通信系统定期或随机发布警告信息,确保逐级管理者能够完整接收到预警信息。
(2)防范机制在日常的电力生产各环节中,从上至下应根据各自的管理职能,编制电网运行方式和紧急供电方案,编制抢险救灾预案,编制协同预演方案,适时组织实战演练,并定期开展防灾教育培训工作,建立起各级防灾减灾常态工作机制。
(3)应急机制上下联动,建立快速反应系统,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当电力事故或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按照事先编制的处置方案,沉着有序地开展事故处理和抢险救灾,有效控制事故蔓延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应急处理的指挥系统要靠前指挥,务必要保证高度统一、指令畅通、信息及时准确反馈、各种措施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
(4)后勤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电力抢险后勤体系,从组织、人员装备、设备材料到现场保安措施等,必须满足应急处理和抢险救灾的需要,特别是设备材料的物资供应系统,必须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送达现场。
(5)灾害评价机制电力事故或灾害发生后,按照有关规程的要求,做好事故或灾害的现场勘察,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完善各种文字记录、影像资料和调查笔录,做好清理登记和损失清单,必要时提取相关物证予以保存,及时对事故和灾害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要分析原因,描述过程、受损情况和损失价值等,并出具合法的评估书,上报上级管理部门备案。
(6)财保理赔机制电力企业按照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以及对应的投保险种,积极联系保险公司开展保险理赔工作,避免理赔风险,减少企业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