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家庭健康教育
2011-04-09缪希红
兰 玲,缪希红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76岁,1988年7月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当时测静脉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h血糖7.6mmoL/L,尿糖(+++),住院进行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控制饮食,1月后空腹血糖降至7.2 mmoL/L,尿糖(+),出院后患者继续工作,始终坚持服药,病情控制较稳定。从2003年开始出现眼部并发症,双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检查提示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随病情波动,视力下降明显。2004年出现肾脏并发症,双下肢浮肿,查尿蛋白(+++),肌酐尿素氮增高,血压升高,再次住院治疗,改用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两个月后浮肿消失,尿蛋白(+),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出院后家中治疗。20多年来患者曾3次住院,第一次因糖尿病,其余两次均因糖尿病并发症住院治疗。目前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未出现心、脑并发症,空腹血糖5.5mmoL/L,餐后血糖 7.2mmoL/L,尿糖(+),肌酐尿素氮各项检查接近正常,其他无特殊变化。
2 家庭健康教育
2.1 掌握健康知识,通过健康教育能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死亡率,促进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刚患病时,患者压力很大,病情始终不稳定,血糖经常反复升高,通过住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关心和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糖尿病,也使患者在多年的家庭治疗中有了一些经验,心情逐渐平静,病情较为稳定。
2.2 治疗原则[1]
2.2.1 要坚持服药,指导患者正确口服降糖药物,必须熟悉药物的性质、目的、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服用双胍类药物可出现胃肠道反应,瞩其餐中服用磺脲类药物,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与剂量过大、饮食不配合、降糖药物作用有关,多见于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需严密观察用药后有无低血糖发作。2004年患者出现肾脏并发症后改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此时也要注意低血糖反应,感觉自己全身无力、出虚汗、心慌、头晕时立即口含糖果,安排好进餐与用药时间,每次注射胰岛素后20-30min内进餐,避免剧烈运动,注射部位不能按摩,以免加速胰岛素的吸收引起低血糖。经常查看注射部位有无硬结及感染。胰岛素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温度在2-8℃)。胰岛素注射的部位在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
2.2.2 控制好饮食:糖尿病患者一日至少进食3餐,要定时定量,限制饮酒,每日食盐摄入量应限制在5-6g以下,注意饮食与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免发生低血糖。烹调口味要清淡为宜,尽量不食腌制食品、煎炸食品。水果一般放在两餐之间为宜,当外出旅游或者参加体育活动时,进食量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或者相应减少胰岛素、口服药物的剂量。
2.2.3 保持良好心态,20多年来,患者住院3次,其余时间均在家中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子女轮流陪床看护,为他读书读报,使患者真正感到每个家庭成员对他的关心,在家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生活做出合理的安排,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现其生存价值,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2]。
2.2.4 坚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时应注意:运动时间每日20-30min,一般不超过1h,每日一次或每周4-5次,运动强度要遵循个体化、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出现呼吸费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避免低血糖。经常测运动后血糖,不再胰岛素作用高峰运动,避免运动肢体注射胰岛素。应注意运动停止后数小时可出现的迟发性低血糖。运动禁忌症:急性感染,糖尿病坏疽,有心脑血管疾病或严重微血管病变者禁忌运动[3]。
3 讨论
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糖尿病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情况下,采用家庭健康教育、认真指导家庭护理方法,使患者不住院也能得到连续、有效的护理和治疗,以达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
[1]姚景鹏.内科护理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
[2]郑新玲.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J].河北护理杂志,2003,8(2):37-38.
[3]袁衬香.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