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球虫病的诊治

2011-04-09吴发平

湖南畜牧兽医 2011年1期
关键词:球虫病球虫犊牛

彭 先,周 园,吴发平

(湖南省长沙县畜牧兽医站,湖南长沙 410100)

肉牛球虫病的诊治

彭 先,周 园,吴发平

(湖南省长沙县畜牧兽医站,湖南长沙 410100)

肉牛养殖是南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入的新型养殖产业,肉牛球虫病也是由产业引进而引入的,通过对本例球虫病的成功综合防治,为指导南方各肉牛养殖场的球虫病防治有重大意义。

肉牛;球虫病;血痢;诊治

2009年7月至9月,长沙县江背镇一肉牛饲养场突发拉血痢、里急后重、犊牛急性死亡、直肠有出血性炎症和溃疡为特征的疫病,肉牛经临诊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为牛球虫病。综合运用磺胺类、呋喃类、氨丙啉等药物治疗,病情得到控制。

1 发病情况

该场于2002年底建场,主要进行犊牛催肥饲养。2008年4月从河南引进断乳肉牛354头,进行催肥饲养。由于肉牛养殖在南方是新兴产业,南北气候差异很大,气温、湿度等影响,加之集中饲养,肉牛到场后,饲养管理不到位,消毒不严格,牛舍卫生状况差,牛只晚间跑栏严重,饲喂鲜玉米秆,搭配少量精料,肉牛生长状况一直不理想,许多牛拉稀不止,治疗效果不理想。到7月8日首先发现2头140kg左右肉牛拉稍带血液稀粪,体温略升40.1℃,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后拉血粪更严重。陆续有肉牛发病,至7月19日,发病达198头,发病率55.93%,死亡犊头9头,死亡率4.55%。开始发病时,误认为是急性胃肠炎,治疗用药不当,造成牛只死亡,后经确诊后,用驱球虫药预防未发病牛、用磺胺类药治疗有症状牛,基本控制了病情。

2 临床症状

2.1 最急性型 犊头突然拉一天血痢,第2天死亡。

2.2 急性型 病牛初精神不振,被毛粗乱,体温略高或正常(39.8~40.5℃),拉稀,粪中稍带血液和黄色泡沫,饮欲增加。约1周后,精神更加沉郁,身体消瘦,喜躺卧,体温40.5~41.5℃,心率80~120次/分钟。听诊瘤胃蠕动和反刍停止,肠蠕动音增强,病牛排带大量血液及伪膜而呈红色或黑色有恶臭稀粪,里急后重,污染尾部及肛门周围皮毛,逐渐消瘦;3~4天后,粪呈黑色,几乎为血液;体温下降;极度贫血、衰弱而死亡;病程一般为5~16天。

2.3 慢性型 急性型耐过后转为慢性,下痢和贫血稍有好转,但反复发作,身体消瘦,食欲不振,生长不良,病程最长达2个月。

3 病理变化

3.1 尸体失水,消瘦,粘膜苍白,肛门松弛、外翻,后躯污染粪便。

3.2 肠内容物糊状带血,呈褐色,带恶臭,有纤维性薄膜和粘膜碎片。

3.3 盲肠、结肠、后段小肠粘膜有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及溃疡,溃疡表面履有凝乳样薄膜,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淋巴滤泡肿大突出,有白色和灰色病灶。

4 实验室诊断

4.1 最急性型死亡的牛,取肠粘膜作压片,以姬姆萨氏染色后检查,可发现不同发育时期的球虫:裂殖体、裂殖子及配子体。

4.2 急性型死亡牛,取直肠刮取物,涂片,瑞氏染色,高倍镜检,发现每个视野(10×10)球虫卵囊达140个以上,每克粪便中有13 000多个卵囊。

4.3 感染牛新鲜粪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可发现大量球虫卵囊。

5 综合防治

采用隔离、预防、治疗、消毒的综合性措施。

5.1 隔离 将病牛与健康牛分区隔离,分别预防和治疗,杜绝牛只晚间跑栏,减少交叉感染。

5.2 对全场牛进行驱球虫

5.2.1 磺胺脒按0.1g/Kg体重加二甲氧苄氨嘧啶按0.02g/Kg体重内服,1天2次,首次量加倍。

5.2.2 复方敌菌净按质量分数200×10-6混饲连用15天。

5.2.3 林可霉素每头每天1g,溶入饮水中内服连用21天。

5.3 卫生消毒 保持牛舍清洁,干燥、通风,消除积水,勤于打扫,及时清除牛粪及残余饲草,每星期定期消毒,用沸水、3%~5%热碱水、消毒威等处理地面、牛栏、饲糟。饲料和饮水保持清洁,严防粪便污染。犊牛与成年牛分开饲养。哺乳母牛乳房经常擦洗。

5.4 治疗

5.4.1 磺胺二甲嘧啶钠按100mg/Kg体重一次静脉注射,以后为每天肌注1次,连用5天,隔一天再连用5天。

5.4.2 呋喃唑酮(痢特灵)每天8mg/Kg体重,内服,连用7天。

5.4.3 氨丙啉按30mg/Kg体重每天一次内服,连用7天。

5.4.4 症状严重牛,配合补液,强心、止血、输血、止泻等对症疗法。

6 小结与讨论

6.1 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艾美耳属的球虫寄生于牛的肠道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该病主要发生于犊牛,临床上以渐进性贫血、消瘦和出血性肠炎为特征,诊断时要注意与牛副结核性肠炎和大肠杆菌病相区别。

6.2 该牛场暴发的血痢为特征的犊牛急性死亡病例,经临床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认为牛球虫病,采用以上综合治疗、预防措施,该场的病情在一星期内得到基本控制。

6.3 肉牛养殖在南方是新兴养殖产业,政策利好,政府扶持,但由于广大养殖户盲目上马,片面追求规模效益,加上南、北方气候差异原因,饲养管理跟不上,极易诱发牛球虫病。由于南方兽医科技人员很少见到牛球虫病临床病例,往往容易造成误诊,耽误治疗而造成犊牛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对他们养殖积极性造成打击,因此科学的养殖技术及严格的牛场防疫、消毒管理措施,对发展肉牛养殖业刻不容缓。

6.4 据报道,感染牛的球虫有11种,其中以邱氏艾美耳和牛艾美耳球虫致病力强,危害大.根据病原的致病情况和形态观察,引起该场牛球虫病的主要为邱氏艾美耳和牛艾美耳球虫。

6.5 群养肉牛易暴发牛球虫病,但散养、放牧本地黄牛、水牛体内经我们取样化验,也不同程度带虫,但因本地牛气候适应力强,又是散养,交叉感染率低,抵抗力强,很少出现临床症状,往往只影响其生产性能。搞好本地牛的球虫病防治,搞好驱虫,也可减少牛只之间的交叉感染及二次感染机率。

[1]宣长和,葛立江,孙福先,等.当代牛病诊疗图说[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2]陈可毅.实用水牛疾病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张元凯.临床兽医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S858.23

C

1006-4907(2011)01-0026-02

10.3969/j.issn.1006-4907.2011.01.015

2010-12-15

猜你喜欢

球虫病球虫犊牛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鸡球虫病及其防治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鸡球虫病的诊治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一列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犊牛腹泻的发生和防治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治疗肉鸡球虫的常见药物及有效投药方法
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