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2011-04-09刘喜平周志军
刘喜平 周志军
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刘喜平 周志军
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各院校办学定位思想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国内本科院校已经形成了几种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但在该模式的实践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与各自的培养目标仍有一定差距。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模式,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经验。
校企合作;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人才培养模式在逐步趋于合理化。但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曾较长时期地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直到今天在某些高校中仍较严重地存在这个问题。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学校和企业基本上处于分离状态,学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教学方案及设置课程体系等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很多课程实用性不强,而企业对学生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却往往又被高校忽视,导致很多对口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还需要企业其他工程技术人员长时间的传、帮、带,使高等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形成了一条鸿沟,导致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这种矛盾在应用型工科院校中尤为突出,因而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压力加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多种挑战”等多矛盾的出现,全国很多高校都在进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及改革尝试,但是各个学校的做法都不相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尤其是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式不尽一致。因而,应用型高校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前提下,掌握好同时具有“技术应用”与“本科教育”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甚为关键。
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与校企合作的联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在高新技术产业链中工作,可使研究工作深化、生产工艺水平和营销管理水平提高的“研究开发型”、“集成创新型”、“工程技术应用型”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1]这就需要应用型本科生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还需具有工作要求的能力。但目前形势下的高校教育并不能出色培养这种双优的应用型人才,大多数刚刚走向社会的本科生仅有较强的知识理论,更有甚者不具备基本的知识理论,在工作经验上更一无所知。由此所产生的断层问题就需要学校在教学环节中将学科知识体系与实际工作过程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结合,竭力培养这种市场需求的双优型毕业生。[2]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该模式与传统高校培养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主体除了高校以外,还有企业的参与。它的培养目标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行业发展,构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企业不仅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同时还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所以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提前经历了企业的锻炼,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进行了有机结合,初步具备了企业需求的毕业后直接能够上岗的能力,从培养效果来看学校培养出了优秀的毕业生,企业找到了合乎自已要求的人才,毕业生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岗位,达到了三者的共赢,实现了最优的培养目标。
二 校企合作的模式
校企合作是一种值得探究的模式。我国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常采用如下几种。[3]
模式一:高校科研成果市场化。高校通过技术洽谈会、交易会等多种形式并最后通过科研成果转让合同实现将科学研究成果市场化、大众化,企业将购买得到的研究成果做成成型的产品向市场推广。这是一种科研型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对于普通的本科院校采取该模式的主要形式为:各个级别的“大学生科技挑战杯竞赛”,鼓励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并将一些有创意、贴近生活的作品申请专利,与校外企业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
模式二:高校是科技孵化的中心。高校是科技孵化的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面向社会和企业的窗口,是高薪技术成果转化和高科技企业孵化的场地。一些重点大学利用自己的学生,创办软件培训中心,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又使学生亲身接触社会,那样他们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就会很容易地融入社会,不容易被其所淘汰。
模式三:高校办工厂。校办工厂是一种特殊的校企合作模式,是由高校自己的科研人才创办的科技企业,同时可以方便地为自己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模式四:高校研究开发基地。这种模式一般由企业投资,高校提供人力资本和部分仪器设备,在高校建立研究开发基地。我校化环学院的环境工程实验室就是这种模式。
模式六:高校和企业签订长期合作用人协议。高校通过与企业签订长期全面合作协议,即所谓的“订单式模式”,在毕业生就业、科学研究、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实验实习等方面进行长期合作。
三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种较理想的培养模式,但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4]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在企业学习的时间过短,目标不明确,无法达到预想效果。第二:进入企业实践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比如认识实习,参观实习,锻炼实习,生产实习的时间安排必须结合理论学习的进度,在实习效果上要达到让学生结合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效果,要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不能因时机不合理,导致学生仅仅是走马观花,想思考但联系不上理论。第三:毕业设计的设计成果很少应用于企业,产生不了效益。比如老师提供给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的实际应用性不够明显,有的课题甚至沿用多年,创新性小,毕业设计的成果由于客观和主观因素也有一定漏洞或错误,不能也不敢应用于实际工程。
2.校企合作的培养目标和措施。
针对这些普遍问题,我们在进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中,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结合企业需求,修订培养计划,改革各实践教学过程的方法及内容,构建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使其更能体现学校特色。
具体实践措施:广泛听取一线生产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全面修订培养计划,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使其更能体现应用型特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在企业中培养和聘用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为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证;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建立稳定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基地;加强与企业的科研合作,为企业发展解决技术难题及对企业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实现“双赢”。
最近几年我校土建专业在与地方企业合作方面做得比较到位,比如教师为企业施工中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如“深基坑支护”,“建筑夹层处理”等问题,同时为企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场所和师资条件,如“造价员”、“施工员”、“资料员、“质量员”、“安全员”、“监理员”、“建造师”等一系列的培训和考试;再者每年为我们市级的建筑施工企业和设计单位输送大批的毕业生,保证了企业年轻人才的输入;而作为企业方面,除了每年给我们提供在校学生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工地外,同时还给我们的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另外在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汉中中航设计院还派专人定期来校进行指导,为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成果提供了保证条件。汉中市建总公司和陕西省第十建筑公司在我校还设置有专项奖学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精神动力。这些举措都是我校土建专业校企合作的典型表现,为学生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 结语
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对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与企业甚至与知名企业合作,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5]学校实现了开门办学,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企业提前为自己培养一批人才,为企业注入了新的血液,保证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学生能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拓宽了个人的发展空间。该培养模式尤其有利于工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定位,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为探索应用型专业办学出路问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经验。
[1]陈萦.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6(3).
[2]向大顺.新形势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运作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30).
[3]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
[4]蒋丹.论我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周伟,李全生.试论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2.
Study of Cooperative Pattern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Liu Xiping Zhou Zhijun
Cooperative pattern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orientation and training target,several major cooperative pattern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have found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But in the practice,there still exists many problems and some disparity with the training target.The exploration of cooperative pattern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would provide us some experiences in deepening teaching reform.
cooperative pattern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model;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G642.0
A
1672-6758(2011)12-0016-2
刘喜平,硕士,讲师,陕西理工学院,陕西·汉中。邮政编码:723000
陕西理工学院校级教改项目(XJG1026)
模式五:高校科研攻关课题。高校和企业合作承担国家、地方和产业的科技公关项目,从而实现校企合作。
Class No.:G642.0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