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突囊内骨折常规术后加用(牙合)垫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1-04-09房洪波
房洪波 王 蓓
河南开封市卫校附属医院 开封 475003
囊内骨折常发生于外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常合并颏部皮肤的挫裂伤和(或)下颌骨骨折。21~30岁好发,男性较女性多。成人常见于车祸,而儿童则更多地见于跌倒[1]。囊内骨折占髁突骨折4% ~35%[2-3]。骨折的具体类型取决于作用力的方向、速度、大小、作用点、牙列、咬合关系以及受伤时的张闭口等情况。Lindahl将囊内骨折分为纵形骨折、压缩骨折和粉碎性骨折,Hlawitschka等则将其分为A型骨折(骨折线通过髁突内极)、B型骨折(骨折线通过髁突外极并伴有下颌升支垂直高度降低)和M型骨折(粉碎性骨折)。髁突骨折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重新恢复损伤前咀嚼系统的功能,包括张口度、咬合关系、骨折段的关系、面部的对称性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年龄4~56岁,平均45岁。单侧髁突囊内骨折(包括高、中、低位骨折)16例中男11例,女5例;右侧骨折9例,左侧骨折7例。双侧髁突囊内骨折16例,男10例,女6例。
1.2 方法 对髁突囊内骨折伴张口受限者,术前经过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均采用在全麻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我们将32例患者分成单侧髁突囊内骨折和双侧髁突囊内骨折2组,其中对照组为术后不加用牙合垫,观察组采用术后加用(牙合)垫,2组患者术后14 d均开始进行张口训练[4],术后1、3、6 个月及1 a随访。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t检验。
2 结果
见表 1、2。
表1 单侧髁突囊内骨折(3个月后)
2组比较,面形,张口度,咬合关系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髁突关节面,关节间隙,关节盘位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比较,面形,张口度,咬合关系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髁突关节面,关节间隙,关节盘位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双侧髁突囊内骨折(3个月后)
3 讨论
表1显示,对于髁突囊内骨折术后不加用(牙合)垫者,其中有1例咬合关系略差,2例髁突囊内关节面吸收,骨面粗糙,变大,1例关节间隙变小,1例关节盘前移,而对于加用(牙合)垫者术后均未出现上述结果。由表2可以发现,5例双侧髁突囊内骨折术后患者,不加用(牙合)垫者,其中有1例张口度减小,2例髁突关节面骨面粗糙,1例关节间隙变小,2例升支高度变低,而对于加用(牙合)垫者术后均未出现上述结果[5]。
髁突囊内骨折术后,应用钛板内固定,此时髁突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但随着咀嚼运动的发生,咀嚼肌的牵拉,使髁突受到了外力,这种外力会增加髁突的负担,而造成髁突的进一步吸收[6],从而会出现髁突关节面粗糙,变小,关节间隙变小,这种情况对骨折愈合是不良的。而术后加用(牙合)垫,会增大颌间距离,使髁突免受一些外力,使髁突处于一个相对缓冲的状态,随着骨折的愈合,上述一些不良结果会得到解决,从而使髁突骨折能更好的愈合[7]。术后6个月复诊,患者咬合关系都恢复了正常,张口度正常,参照组有4例髁突关节面粗糙,1例髁突活动度减弱。1 a后复诊,有3例髁突关节面粗糙。
由此可见,我们认为对于髁突囊内骨折,常规手术后加用(牙合)垫的应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它可以减轻咀嚼肌对髁突的牵拉,减缓或避免髁突的骨吸收。
[1]卢利,白晓峰.陈旧性下颌骨骨折的治疗[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4):111 -114.
[2]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5-306.
[3] Amaratunga NA.Mandibular fractures in children-A study of clinicalaspects.treatment needs and complications[J].Oral Max-Fac Surg,1988,13(5):637.
[4] Dahlstrom L,Kahnberg K,Lindah L,et al.15 years follow-up on condylar fractures[J].Int oral Max-Fac Surg,1989,9(3):18.
[5] Boyne PJ.Free grafting of traumactically displaced or resected mandibular condyles[J].Int Oral Max - Fac Surg,1989,40(9):47:228.
[6]Silvennoinen U,Lizuka,T,Linanquvist C.Different patterns of condylar fractures[J].Int Oral Max - fac Surg,1992,21(12):50:1 023.
[7]邱亚汀,杨驰,王玉良,等.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4(2):97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