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压疮三级监控管理流程降低压疮发生率
2011-04-08李秀珑刘亚平杨嫒苹刘正英张桂清范来凤
李秀珑 刘亚平 杨嫒苹 刘正英 张桂清 范来凤
压疮广泛发生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是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不仅加重病情,增加治疗费用,严重时还可继发感染危及生命。如何识别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压疮,是我们护理关注的重点。我院自2007年开始规范实施压疮三级监控管理流程,提高了护理人员预防压疮的意识,加强预防护理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
1 建立院内压疮三级监控体系
为提高危重患者基础护理质量,有效控制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建立自下而上由责任护士——护士长——护理部压疮管理组组成的三级压疮监控管理组织。
2 压疮三级监控管理流程的实施
2.1 压疮高危患者筛查 患者入院、术后、病情变化时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和压疮高危患者筛查。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采用改良式Norton(诺顿)评分法,评估内容包括5项:每项评分1~4分,总评分范围在5~20分,分值越小,表示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15~19分说明有发生压疮的可能,但可能性较小;13~14分为中度危险;12分以下为高度危险患者[1]。压疮发生中度危险患者护理中应严格采取压疮预防措施,所以对诺顿评分≤14分患者定为压疮高危人群。
2.2 压疮高危、发生压疮报告 对筛查确定的压疮高危患者、自带压疮、院内发生压疮患者于24 h内报告护士长。护士长进行核实,填写《压疮高危人群/压疮发生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2.3 压疮的主动预防 对于确认为压疮高危的患者,责任护士应立即实施压疮主动预防:包括向患者及家属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立翻身卡定时变换体位、保持床单平整干燥及皮肤清洁、应用气垫床等减压设施,同时重视饮食营养和静脉高营养供给等;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并认真察看皮肤状况。
2.4 护理部追踪及会诊 压疮管理督导员定期到病区核查患者具体情况、并负责追踪患者皮肤情况转归。对于护士长提出疑难压疮高危/发生压疮个案,压疮管理组成员到现场会诊,提出指导方案。
2.5 护理质量考评 对于住院期间发生的压疮,压疮管理组成员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同时确定是否属于难免压疮。难免压疮是指经精心护理,但因患者的某些自身条件还是难免要发生的压疮。我院确定难免压疮的具体标准:以诺顿评分≤14分、以禁止体位变化或强迫体位为基础,同时伴有高龄>70岁、低蛋白血症、极度消瘦、高度水肿一项或多项高危因素。对于发生压疮故意隐瞒不报或预先未进行压疮高危人群报告(病情突然变化除外),也未采取相应预防措施而发生的压疮,按护理差错扣除科室护理质量考评分。
2.6 压疮管理汇总与反馈 护理部定期对全院及各科上报自带压疮、压疮高危、发生压疮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促进互相交流。
3 结果
我院2007年10月16日规范实施压疮三级监控管理流程两年来,全院住院51976例,上报院前带入压疮363例、压疮高危患者1008例、住院发生压疮25例,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0.048%,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2.48%。与实施此流程前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6.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P<0.01)。较文献报道一般医院的住院患者发生率为2.5% ~8.8%明显降低。本文结果与莫桂英[2]报告改进管理流程前后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由6.14%下降到2.14%的结果相符。由此说明实施压疮三级监控管理流程能有效预防住院患者压疮发生。
4 讨论
4.1 改变认识误区,做到科学管理 过去认为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并把护理质控标准中压疮发生率制定为零,致使发生压疮不敢上报。近年来,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得到进一步科学规范,认为压疮绝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我院根据上述观点制定压疮三级监控管理流程,实现临床工作中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发生压疮客观分析、科学对待。
4.2 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内涵 全程、动态的监控与考评是做好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通过实施压疮管理流程,真正做到入院评估常规化、报告制度化、管理指标客观化,达到了压疮管理的基础控制、环节控制、终末控制,提高了护理管理内涵。
4.3 强化预防意识,降低压疮发生率 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分析,高危患者实行重点预防,可使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3]。实施压疮管理流程后,护理人员加强了责任意识,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自己的潜能,从单纯执行医嘱转变为主动制订实施预防护理措施。总之,压疮三级监控管理流程的实施从压疮预防、压疮监控、压疮管理方面提供了简单直观、可操作性强的有效预防模式。
4.4 预防压疮措施个性化 强调运用护理程序,重视患者整体情况,翻身前后应评估患者的病情、皮肤、管道、肢体等,预防措施体现个性化、人性化,并及时调整。限制体位的围手术期应作为预防重点;对于禁忌翻身和强迫体位的患者应双手插入患者背部、臀下等受压部位按摩,并使局部透气;对合并消瘦、水肿、低蛋白、贫血的慢性病患者要增加翻身频次,预防性应用新型敷料进行重点部位保护。
4.5 加强健康教育,调动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 掌握压疮危险因素,实施有效护理措施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实施过程中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密切配合,有些患者康复期长,不仅住院期间需要预防压疮,出院后仍需继续坚持,所以对患者和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1 何金爱,林清然.实施预防压疮“四化”管理的成效.护士进修杂志,2004,19:613-614.
2 莫桂英.改进管理流程对预防压疮的效果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4:70-71.
3 刘红 ,鲍霞,苏惠芳,等.压疮的预防性护理新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