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科开展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1-04-08蔡丽萍

护理与康复 2011年5期
关键词:急诊科家属护士

蔡丽萍

(德清县人民医院,浙江湖州 313200)

健康教育能引导人们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急诊科患者具有数量多、年龄差异大、流动性强、涉及病种多、用药范围广、留院时间短等特点,而且其家属的心态和要求亦复杂多样,因此健康教育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急诊科健康教育质量,笔者查阅相关文献,现就影响急诊科健康教育开展的因素及对策综述如下。

1 影响急诊科健康教育开展的因素

1.1 急诊科疾病特点 文献报道[1],我国人群平均急症发病率约20%,其中意外因素导致的急症达10%以上,急诊科病例中以损伤和中毒最多,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2]。急诊科疾病特点为危、重、急,医护人员工作重点为抢救,患者抢救成功立即被送往相关科室,从而使急诊科的健康教育不能有效开展。

1.2 急诊科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 由于急诊科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情复杂,患者及其家属出现焦虑、恐惧情绪,只希望立即得到医生、护士的救治,一旦没有满足自身要求,就认为医护人员没有尽到救死扶伤的职责,很容易发生护患纠纷[3],此时根本无心听取医护人员对治疗护理的解释,配合不足[4],从而降低了开展健康教育的成效。

1.3 急诊工作环境 急诊室24 h对外开放,人口流动量大,工作环境嘈杂,影响了健康教育的开展及效果。

1.4 护士因素

1.4.1 护士的心理状态 急诊工作存在工作环境差、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大、职业风险多等因素[5]。长期高强度、无规律的工作,如夜班、节假日不休等,使护士工作压力大,易产生焦虑、紧张、厌烦情绪,不利于健康教育开展。

1.4.2 护士的知识水平 在我国大多数医院,急诊科护士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大多来自工作实践、院内活动,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这种单纯依靠工作年限的增长、工作经验的积累来提高业务水平的现状,不利于急诊科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6],护士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势必影响健康教育质量。护士大多没有时间系统接受健康教育培训,而较多的急诊科护理管理者又认为护士只需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急救护理技术,忽视对护士语言表述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护士健康教育的效果[7]。

1.4.3 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知 文献显示[8],很多护士虽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对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步骤不熟悉,无法科学、完整地实施健康教育。包家明等[9]调查显示,85%护士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其中92.5%对护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两者的区别点认识不清、87.5%对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不足、84.5%对健康教育程序的基本内容掌握贫乏,从而影响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1.4.4 开展健康教育时间 由于护士人数少,工作量大,每日除完成治疗、抢救工作外,还要承担预诊、出诊等任务,没有足够时间开展健康教育。

1.4.5 健康教育的时机 根据急诊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急诊科患者就诊时因病情急且较重,情绪不稳定,最希望尽快摆脱疾病困扰的痛苦[10],而不是急于想知道所患疾病的有关知识,此时进行健康教育,患者不但不会听取,而且会感到不快。因此,健康教育把握适当的时机在急诊科中显得尤为重要[11]。

1.5 管理因素 方惠霞等[12]报道,由于急诊室护理人员更新太快,急诊管理者不得不把培养年轻护士的急救与护理技能放在首位。文献报道[13],85%医院目前没有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组织管理体系,87%护理人员认为我国缺少规范化、科学化、易操作的护理健康教育管理保证体系。急诊护理人员的合理配备与科学管理成为护理管理的难题之一[14]。

2 对 策

2.1 加强急诊健康教育的管理 将急诊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纳入急诊护理工作的质控指标,作为科室考评的一项指标;采取随机询问患者、跟班检查、发放问卷等方法进行效果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修改健康教育方法、内容,将健康教育纳入急诊科的日常工作[15];要将护理服务从院内延伸到院外、从疾病护理扩展到疾病预防及有关健康问题的保健领域,以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人群的健康水平[16]。

2.2 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需求 在开展健康教育时,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需求,按照需求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邢磊等[17]的调查表明,家属需求综合排序前3位为:护士能通俗易懂的解释病情,告知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希望患者被优先救治;家属对健康教育的前3位需求为: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疾病预防及自我保健知识,定期随访的时间及目的。

2.3 健康教育中重视应用沟通技巧 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掌握一定的传播技巧,是作好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18]。因此,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时,首先注意掌握时机,讲究语言技巧,采用恰当的称呼、患者及家属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同时注重非语言沟通技巧[19],如用微笑博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

2.4 加强急诊护士业务培训 Whelan[20]曾经研究了开业护士执业过程中面临心脏停搏患者的应对措施,比较护士培训前后两个时期对心脏停搏患者抢救的成功率,结果后者明显升高。我国的专科护士正处在发展阶段,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培训成为当务之急。桂莉等[16]的调查显示,急诊科46.4%护士认为医院应该多组织脱产学习,护士最愿意参加的活动是短期脱产进修(60.79%)和脱产学历教育(52.88%)。为促进健康教育开展,医院要安排急诊科护士定期参加脱产学习;急诊科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疑难杂症及新药等讨论;护理部定期举行不同专科的健康教育讲座,鼓励急诊科护士参加。

2.5 合理安排急诊科护士工作 护理人力资源是确保护理质量的基础,急诊护士的人力资源分配应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14],即护士长根据患者就诊分布时间科学排班,避免护士因忙于治疗和基础护理而没有时间进行健康教育。

2.6 健康教育方式多样化

2.6.1 健康教育处方 设计各种疾病健康教育处方,处方纸正面内容为心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某疾病的急救应急处理,背面为就诊指南。将各种急症健康教育处方放在急诊科预检室内,对患者及家属无偿发放,患者对健康教育处方中有不理解之处,由预检护士负责讲解;各科急症诊断室放置适量健康教育处方,供患者或家属候诊时取阅;急诊抢救治疗班护师向患者(家属)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同时进行讲解说明[21]。

2.6.2 实施“三结合”原则 “三结合”的原则即群体健康教育与床边施教相结合、有声施教与文字施教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健康教育时以个体口头宣教为主,配合使用文字、录音、录像,对心理障碍严重、承受能力差或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治疗信心不足的患者近期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22];充分利用医院的各种宣传设备,如电视、宣传资料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

3 结 语

健康教育是临床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带来人们客观需求改变的必然产物。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方式,顺应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趋势,对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纠纷、降低保健费用有积极的作用。急诊室护理人员应根据急诊患者的特点,有的放矢开展健康教育。由于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细致全面而任重道远的工作[23],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1]史自强,马永祥.医院管理学[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133.

[2]于启林,朱士俊.82 598例急诊患者疾病分类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10):599-601.

[3]李群,柯秀柳.急诊科护理特点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与培养[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11):100-101.

[4]毕宾娜.对急诊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与健康,2005,21(10):1580-1581.

[5]张学红,邬淑雁,边如玉.急诊工作特点与思维方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7,24(3):290-291.

[6]桂莉,陶红,张玲.开展急诊护士专业培训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探讨—上海地区急诊护士专业水平及培训现状调查[J].现代护理,2004,10(10):899-900.

[7]陈春芳,俞申妹.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08,7(1):100-101.

[8]张萍,郭爱敏 ,朱为.急诊科护士健康教育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3):27-30.

[9]包家明,顾惠娟.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48-450.

[10]王丽华.急诊患者就诊现状调查对人力资源管理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39-441.

[11]刘小红,白建萍.急诊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6):7-8.

[12]方惠霞,张宁,潘燕珍,等.急诊科开展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42-43.

[13]李雪洁.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8(19):94.

[14]刘杏珍,张玉卿.急诊科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6):108-110.

[15]宋春艳,桂莉,蒋少华,等.诊科护士急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调查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37-39.

[16]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

[17]邢磊,张烨,章惠英.急诊留观室病人家属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护理,2008,14(1):39-41.

[18]张琼.浅谈在急诊科实施健康教育的沟通技巧[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5,6(10):125-125.

[19]郑文静.怎样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能力[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5):641-641.

[20]Whelan Y.Cardiacarrest:the skills of theemergency nursepractitioner[J].Accid Emerg Nurs,1997,5(2):107-110.

[21]周玉芳.健康教育处方在急诊科的应用[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1):60-61.

[22]关旭明,姬卫,陈晓燕.急诊科开展健康教育的尝试[J].山西护理杂志,1997,11(4):157-158.

[23]李晓娟,于兰贞.Fairfax医院急诊部使病人满意的经验[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3(7):315-316.

猜你喜欢

急诊科家属护士
最美护士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