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使者咏柳宗元
2011-04-08彭丹华
彭丹华
(湖南科技学院 中文系,湖南 永州 425100)
越南使者咏柳宗元
彭丹华
(湖南科技学院 中文系,湖南 永州 425100)
《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越南汉喃研究院合编,收录元明清时期越南使者汉文著作。其中咏柳宗元诗十首,均为清朝年间越南使者所作。诗作多吟咏永州山水之美,感怀柳宗元身世遭遇,赞其才情与文名。越南使者咏柳宗元诗,从异国眼光看柳宗元,是柳宗元研究资料的重要补充。
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柳宗元;永州
大型文献丛书《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越南汉喃研究院合作编纂,主要形式为燕行记、北使诗文集和使程图,尤以北使诗文集文学性为高,诗歌为其主要形式,多纪行、咏古、唱和之作。据统计,咏湖南、潇湘的诗作多达700馀首,其中常见于使者笔下的古人文士有屈原、贾谊、元结、柳宗元、周敦颐等。其中明确提到咏柳宗元的诗作共十首,均为使者途经永州所作。
一 黎贵惇《潇湘百咏》之一
序云:“自永州抵长沙半月间,风日恬清,江山明霁,望中欢感俱生,信笔成绝句若乾章,非(敬)[故]衒多,只因遣兴,但期适意,何用忘言。”
湘口关头望永州,江风十里白 秋。
溪山几处逢青眼,遥忆当年子厚游。
见《集成》黎贵惇《桂堂诗汇选》。[1]第3册155-156黎贵惇(1726—1784),字允厚,号桂堂,太平延河人,乾隆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以甲副使身份出使中国,《桂堂诗汇选》收录黎贵惇所作咏潇湘绝句一百首,此选第一首。柳宗元字子厚,曾为永州司马。永州旧有湘口驿,在城北十里。又有白苹洲,今称苹岛。均在潇湘二水交汇处。又有潇湘馆、潇湘门、潇湘楼。黎贵惇《北使通录》卷四载作者回程经永州,云十月“十七日早行六十里至祁阳县城驻。十八日仍驻。自湖以南地丰和暖,草木繁茂,野花山竹,隆冬不凋,风土景物,宛如我国”。
此诗当为作者行至潇湘合流处湘口所作,永州历来被称为蛮荒之地,江山虽美,却淹于荒烟蔓草,无人欣赏。作者对此处山水十分钟情,遥想当年柳宗元谪居永州,曾对此地山水青眼有加。千载之下,二人皆有同感,作者自然为之欢欣,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二 黎贵惇《潇湘百咏》之四
共传老杜擅诗名,夔峡年年秀气生。
点出零陵山水好,元和司马极才情。
见《集成》黎贵惇《桂堂诗汇选》。[1]第3册156-157此首咏柳宗元在永州所作山水游记,即《永州八记》。杜甫寓居夔州两年,是其创作的高峰期,所作诗艺术上更趋成熟,内容多为对自我的关注及对生命的关爱。柳宗元谪居永州十载,同样创作了大量诗文,零陵山水更因此广为人知。汪藻《永州柳先生祠堂记》云:“零陵一泉石,一草木,经先生品题者,莫不为后世所慕,想见其风流,而先生之文载集中,凡瓌奇绝特者,皆居零陵时所作。”二人一诗一文,实乃殊途同归。此诗将杜甫与柳宗元相提并论,盛赞柳宗元才情。
三 吴时位《过永州怀柳宗元》
序云:“宗元以唐永贞元年与韩泰、刘禹锡、陈谦等八人俱坐附王叔文贬远州,时号八司马。按宗元贬柳州而其《集成》多在永州时作,林西仲亦通称贬永,则所贬之地未可执定。宗元博学能文,唐名士也,而身蒙谤谪,流落不偶,投荒十载,终于一官,此可为贤者惜耳。”
闻说宗元窜粤墟,身淹柳永混樵渔。
七州司马文章友,十载炎郊瘴厉居。
党狱已成衰汉后,儒功何补晚唐馀。
八愚别墅今安在?蛇捕民风必变初。
见《集成》吴时位《枚驿诹馀》。[1]第9册302吴时位,生卒年不详,嘉庆十四年出使清朝,此诗作于其使清去程。林云铭,字西仲,号损斋,福建闽县林浦人,有《古文析义》评注。柳宗元永贞元年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十年春回京师,不久再次被贬为柳州刺史,其《衡阳与刘梦得分路赠别》云:“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炎郊,意谓永州地处炎热偏远的南方,多瘴疠,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云:“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昏眊重膇,意以为常。”柳宗元虽与渔樵为伍,不废文字,《新唐书·柳宗元传》云:“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经指授者,为文辞皆有法。”柳宗元有兼济天下之心,其《寄许京兆孟容书》云:“唯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道,利安元元为务。”柳宗元不但尊崇儒学,而且对佛、老、杨、墨、申、商诸家思想持兼收并蓄的态度。
吴时位在此诗感怀柳宗元遭遇,追怀柳宗元遗迹,感其郁郁不得志却胸怀百姓,叹其博学多才而被贬谪蛮荒。柳宗元满腔抱负不得发,虽兴儒学,提倡求实,难挽唐王朝式微之势。
四 阮攸《永州柳子厚故宅》
衡岭浮云潇水波,柳州故宅此非耶?
一身斥逐六千里,千古文章八大家。
血指汗颜诚苦矣,清溪嘉木柰愚何?
壮年我亦为材者,白发秋风空自嗟。
见《集成》阮攸《北行杂录》。[1]第10册32阮攸(1765—1820),字素如,号清轩,河静省宜春县仙田社人,清嘉庆十八年以正使身份北使中国。此诗作于其北行途中,咏柳宗元。柳宗元为永州司马时,前期住零陵城南龙兴寺,后迁寓所至愚溪附近。柳宗元《与杨诲之书》云:“方筑愚溪东南为室”,《愚溪诗序》云:“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故宅今已不复见。柳宗元故址今人一说为娘子岭西麓之吕家冲,另一说为愚溪下游南岸上之荒地,今永州七中校园平地。血指汗颜,语出唐韩愈《祭柳子厚文》:“不善为斲,血指汗颜;巧匠旁观,缩手袖间。”
永州处衡山以南,境内多山,潇湘合流,青山绿水,风景绝佳。柳宗元冠清溪以“愚”名,以“愚”自嘲。此诗感怀其怀才不遇。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其年三十三,正值壮年,然不为当时所用,空有满腹才华。十载流寓,青丝成白发,作者为之扼腕叹息。
五 丁翔甫《过永州怀柳子厚和正使公元韵》
越楚分疆共此区,柳公往迹在江湖。一身去国六千里,千古(是)成家八大儒。自(古)是文章难合俗,□□溪若尽如愚。今来已是文明地,应讶当初说有无。
见《集成》丁翔甫《北行偶笔》。[1]第10册140丁翔甫生卒年不详,此诗作于其嘉庆二十四年北行使清程中,咏柳宗元,和诗《集成》未收录。八大儒,此处指唐宋八大家,即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人均通儒学,尤以韩柳为甚。说有无,意谓永州曾为蛮荒之地,柳宗元《小石城山记》云:“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永州今已文明开化,柳子千载后重游当惊讶。作者认为柳宗元正直而不合于流俗,《愚溪诗序》云:“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此诗感怀柳宗元被斥逐偏远之地,然其文竟成大家。
六 潘辉注《望零陵诸山怀柳子厚》
一带临江郭,千岩郁树云。
苍幽空蕴秀,藻(厉)丽孰描神。
我忆唐司马,宦游湘水滨。
琼琚文字古,山水有清芬。
注云:“韩文公祭子厚文有云:‘玉佩琼琚,大放厥词。’”
见《集成》潘辉注《华轺吟录》。[1]第10册223潘辉注(1782—1840),字霖卿,号梅峰,山西国威府瑞奎社安山邑人,曾两次使清。此诗作于道光五年第一次使清去程,咏柳宗元。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期间居零陵,零陵山水苍翠幽美,潇水如带,岩石耸立,树木蓊郁。然即使辞藻绮丽,也难描难画,空负其内蕴的俊秀风神。幸得柳宗元到此,寻山问水,常得妙处,形诸笔咏,有《永州八记》名于世。韩愈《祭柳子厚文》称其文如“玉佩琼琚”。此诗叹零陵山水之美,赞颂柳宗元文字之妙。其文所记山水虽年久而不掩其美,得到了永恒的生命。柳宗元以其独到的眼光发现了永州山水,永州山水也成就了柳宗元。
七 阮文超《永州有怀柳子厚遗迹》
地是九疑塞,潇湘一碧涵。
江山分岭北,风气域湖南。
名岂愚溪辱,幽宜逐客探。
荒陬馀胜迹,司马旧池潭。
跋云:“湖南当五岭(此) ﹝北﹞,永州府在湖南极南境。五岭居府界二,都庞岭当永明县,甿渚岭当江花县。骑田岭当接府界之柳州,自骑田岭而东则为江西安南府之大庾岭,自甿渚而西则为广西桂林府之临源岭。自西而东,横亘千馀里。分为五岭者,因地而殊名,以志之耳。粤西、东及闽,皆在五岭南,湖南、江南、江西在五岭北。《志》云:‘风气自别,寒燠顿殊。’九疑山在永州东南界之宁远县,亦自五岭分出,九峰如一,故名九疑。潇水自此发源,至府治零陵,西入湘江。府城在潇水右,隔湘口十五里。愚溪当府城西南冠鸡山下。南池、北门塘,凡子厚所游咏处,土人犹系以司马名,云钴鉧潭,《志》云:‘潭形如熨斗,故名。’”
见《集成》阮文超《方亭万里集》。[1]第16册232-234阮文超(1799—1867或1872),字逊班,号方亭,河内青池金缕乡人,清道光二十九年出使清朝,时任乙副使。《永州有怀柳子厚遗迹》当作于其去程中。柳宗元曾官永州司马,其游历之处,后人多以司马名之,道光《永州府志》存司马塘、司马桥。旧有鸡冠山,入愚溪三四里许,冠鸡山应为误作。又有南池,柳宗元有《柳子厚陪永州崔使君宴游南池序》。北门塘或为《志》之司马塘。道光《永州府志》卷二《名胜志》均有记载,均在今永州零陵。“花”,同“华”,今作江华县,属湖南省永州市。此诗追寻柳宗元遗迹,遥想先人遗风。柳宗元虽为逐客却不掩其风骨气度,域于永州一隅而不拘己心,名“愚”而实不“愚”。
八 潘辉泳《望愚溪》
宜人乐处水无情,溪入潇湘一样清。
长得大家文藻在,寒流应不辱愚名。
注云:“溪在永州府城西,唐柳子厚谪居于此,有《记》云:‘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曰冉溪。或曰:可以染也,故谓之染溪。今予家是溪,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得专而名焉。’潇水一名营水,自九疑山发源至永州,与湘江合,谓之潇湘。”
见《集成》潘辉泳《骃程随笔》。[1]第17册278-279潘辉泳(1801—1871),字涵甫,号柴峰,安山瑞圭人。清咸丰三年至五年出使中国,此诗作于其北行途中。永州有愚溪,旧称冉溪、染溪,自唐柳宗元始名愚溪,嘉庆《零陵县志》、道光《永州府志》均有记载。柳宗元曾录诗,并为之作序,引文当出自《愚溪诗序》。潇水,古称营水,自唐始称潇水。
题名貌似咏愚溪,而实咏柳宗元文藻。《任彦升为庾杲之与刘居士虬书》云:“山水无情,应之以会。”山水本无情无感,遇识山水、知山水之人,始成“宜人乐处”。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多有诗文,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曰:“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九 范熙亮《访子厚遗迹》
万里荒陬作逐臣,千秋馀迹在湖滨。
为逢许伯能知己,谁料中郎却误身。
文字非由憎达命,江山何幸得传人。
只今司马遗名处,钴 潭边月似银。
注云:“子厚所游历溪邱诸处,土人皆名以司马云。”
见《集成》范熙亮《北冥雏羽偶录》。[1]第21册44范熙亮(1834—1886),字晦叔,河内寿昌南鱼人。清同治九年以甲副使身份使清。许伯,《全梁文》梁武帝《入屯阅武堂下令》有云:“岂直贾生流涕,许伯哭时而己哉?”中郎,或指蔡邕,《后汉书·蔡邕列传》:“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宴,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曰:‘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相伤痛,岂不共为逆哉?’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遂死狱中。”二者均暗指王叔文。《新唐书·柳宗元传》曰:“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文字非由憎达命,语出杜甫《天末怀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意谓文才出众者大多命途多舛。
此诗感怀柳宗元身世,叹其命途坎坷,虽有满腔抱负却流于荒凉之地。作者以为命途通达之人难有好文字,柳宗元虽被贬永州,但其文得江山之助。《新唐书·柳宗元传》云:“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柳宗元被贬之前,多表、赠序、墓志,居永州期间,始专力为文,创作了大量诗文。江山有幸,后人亦有幸。
十 裴文禩《右怀柳子厚先生》
零陵山水奇而僻,古人当不怨迁谪。
千秋明月满池塘,元和司马旧游迹。
注云:“府城南池、北门塘,凡子厚所游咏处,土人从系以司马名云。”
见《集成》裴文禩《万里行吟》。[1]第21册235裴文禩(1832—?)字殷年,号珠江、海农、逊庵,河内里仁府金榜县人。清光绪二年以正使身份使清,此诗作于北行途中,怀柳宗元。裴文禩文笔既高,又勤于创作,作于永州的诗颇多,今浯溪仍存其诗《祁阳游浯溪有怀》石刻。
南池、北门塘,道光《永州府志》均有记载。又有司马塘,司马桥。零陵山水奇秀,柳宗元为永州司马期间多有游览。作者以为,如斯美景,当舒谪客之郁。然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云:“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不复乐”。
结 语
越南使者咏柳宗元诗在《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中共十首,均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使清使者所作,且均作于去程。其中乾隆年间两篇,嘉庆年间三篇,道光年间两篇,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各一篇。
使者所作咏柳宗元诗,是从异国眼光看柳宗元,触及到柳宗元在永州的各个方面,一是感怀柳宗元身世,叹息其怀才不遇。越南自中国唐朝兴科举,文人由科举入仕,来访使者受中土文化影响很深,熟知柳宗元。柳宗元极富才情,却被斥逐蛮荒,使者虽并不失意,然去国万里,身负使命,推人己及,心戚戚然。二是称赞柳宗元才情,推举其文字之功。越南使者精通汉文,《方亭万里集序》云:“阮子方亭,为人富学工诗。”[1]第16册161又如盛庆绂为裴文禩的《万里行吟》所做序,言其“为诗天才奔放,数十百韵立就”。[1]第21册169又有慕使者文名前来求诗者,文字之盛,可见一斑。同为文人,柳宗元千载之下,文名远播,自然极其钦佩。永州为其放逐之地,柳宗元一生知名著作几乎尽出此地,越南使者到此,自然发言为诗了。三是赞其风骨气度,表现其人格之高。永州被称为蛮荒之地,气候恶劣,又百越聚居,民风迥异。然柳宗元终不失其风神,专力为文,不合于流俗。虽处江湖之远,亦心忧百姓。诗作其中又有吟咏永州山水,表现一己之怀。
从越南使者所作的咏柳宗元诗可以看出,使者对柳宗元的生平事迹、诗文均有相当深的了解。越南抄印的收录柳宗元诗文的书籍,今可查到的有四种。[2]《十科策略》,策文集,由广文堂据中国两广五文楼印本重印于明命十四年(1833),共十卷,分经、传、史、子、吏、户、礼、兵、刑、工十科,集科收录柳宗元的论体文。《古文析义》,古文选本,由林云铭评注,林丰玉、林沅撰有序跋,收录柳宗元的部分文章。《名诗抄集》,中越名家诗选,收录中国李白、柳宗元及越南阮舒斋、陈名案等人的三百九十一首诗。《后汉书》,诗文杂抄本,摘抄部分《后汉书·百官志》,有杜甫、柳宗元诗作约一百首。
[1]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越南汉喃研究院.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刘春银,王小盾,陈义.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M].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
I222.7
A
1673-2219(2011)03-0027-03
2011-02-28
彭丹华(1989-),女,湖南岳阳人,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学生。
(责任编校:张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