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河市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

2011-04-08

对外经贸 2011年7期
关键词:庄河市庄河大连市

郑 磊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

目前,辽宁省正实施“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和把大连市建设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战略。庄河市作为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优先开发地区之一,应紧紧抓住双重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以港兴市、生态型海滨城市战略,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一、庄河市发展的独特优势

1.庄河市的地缘优势

(1)从东北亚发展角度看

庄河市属于东北亚经济圈,因其位于黄海沿岸,背靠辽中南都市圈,所以自然成为我国向日韩等发达国家市场开放的前沿阵地。按照城市区位的中心地理论,庄河地处大连—沈阳—丹东三角形区域的底边中点,距离大连和丹东分别为160公里、140公里,具有承担区域增长中心功能的区位优势。通过庄河与丹东的携手合作,共同构成我国向日韩等东北亚国际市场开放的前沿阵地与战略支撑点。

(2)从全国区域发展角度看

首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珠三角、长江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区。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推进及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东北地区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将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发动机。其次,庄河市地处哈大、辽宁沿海经济带以及发展轴与东部通道二级轴线交汇区域,未来将成为东北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最后,庄河是大连的次级区域中心、卫星城市和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临近我国北方的区域发展极——京津冀都市圈,可以通过接受京津冀都市圈的辐射并与俄罗斯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合作,获取海内外两种资源,开拓两大市场。

(3)从环黄海经济圈发展角度看

黄海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对接,是东北亚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但辽宁黄海沿岸属于环黄海地区比较薄弱的环节,呈现大连市一枝独秀的局面,随着北黄海岸的开放战略的实施,该地区将成为东北地区对日韩合作的前沿地带。有利于庄河市发挥其地缘、资源及空间优势。

(4)从大连市发展角度看

庄河市是大连市重要的组合区域。大连市要建设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和东北亚国家航运中心,其规模及职能相当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而目前大连市与该类中心仍有一定的差距。庄河市无论是在城市功能方面,还是港口建设方面均将作为大连市的建设区域中心及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庄河市的资源优势

(1)淡水资源

庄河市淡水资源丰沛,全市淡水资源总量为17.45亿立方米,有中小河流364条,流域面积2944.6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地表水总量16.68亿立方米。水利工程合计供水量6.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900多立方米,淡水总量占大连地区的60%。2001年5月,大连市政府实施了“引英入连”工程,解决了大连市数百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用水,到2004年7月工程竣工,庄河向大连日输水量增加了66万立方米,占大连市城市供水量的2/3。

(2)海洋资源

庄河市拥有海域面积2934平方公里,其中10米以上海域面积达1267平方公里,占自身海域的近45%;拥有海岸线285公里,其中岛屿岸线70公里,陆域岸线215公里,占黄海北岸大陆岸线总长的1/3,是国内目前惟一未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岸线资源。浅海水域29.3万公顷,滩涂面积2.7万公顷,港养圈面积0.7万公顷。庄河市生产海参、河豚鱼、海胆、螃蟹、对虾、扇贝、牡蛎等200多种海珍品,海产品总产量、渔业总产值均位居辽宁省第一,名列全国前茅。

(3)旅游资源

庄河市是中国东北地区旅游资源最丰富、最具吸引力的城市,是大连市美丽的“后花园”。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质构造和适宜的气候环境,造就了山、海、河、城、林、岛融为一体,相互映衬、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富集,门类齐全,特色鲜明,市场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庄河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事业发展,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全力打造富有庄河特色的旅游品牌,把资源优势变成了强势的旅游产业。2007年,庄河市共接待中外游客246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5.5亿元,被国家旅游局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3.庄河市的经济发展优势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上新台阶

庄河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在辽宁省44个县市评比中,综合竞争力排名第4位;2008年庄河位列全国百强县第66位,被评为“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城市”。由于庄河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与大连市其他两县(瓦房店、普兰店)相比,处于末位,但与境内相邻的东港、岫岩、凤城等地相比发展较快(如图1所示)。2008年庄河市实现生产总值2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7%;第二产业增加值158.2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66亿元,比上年下降17.9%。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21.7:55.3:23.1。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1013元,比上年增长17.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7亿元,比上年增长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农民人均纯收入8100元,比上年增长13.2%;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29元,比上年增长18%。对外经济方面,2007年庄河市实际使用外资43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2%。全市出口总额3.96亿美元。

图1 庄河与周边县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2)工业增长速度快,实力雄厚

随着北黄海岸开发开放战略实施,庄河工业化步伐加快,工业对庄河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2008年庄河工业增加值158.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5.3%;实现工业总产值640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实缴税金比上年增长30.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总数达到333家;实现产值252亿元,比上年增长50.6%;实现增加值80.3亿元,比上年增长57.2%。农副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三大支柱产业2007年共实现总产值375.6亿元,比2006年增长25.4%,占全部工业企业总产值的72%,三大行业分别实现总产值160.81亿元、69.32亿元和 145.51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37.2%、18.7%和23.1%(见表1)。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庄河已有工业园区7个,其中庄河花园口工业园区已被纳入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战略,2009年5月15日,经辽宁省人民政府同意,将庄河临港工业园区、黑岛循环经济园区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和重点支持区域,享受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区域政策。

表1 2007年庄河市工业各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亿元

二、庄河市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外部竞争激烈

首先,从周边地区看,普兰店、瓦房店两市发展态势迅猛,给庄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2008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庄河比瓦房店少32亿元(瓦房店159亿元),比普兰店少7亿元(普兰店13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瓦房店少3.39亿元(瓦房店9.53亿元),与普兰店持平(普兰店6.17亿元)。在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方面,工业经济尤其是规模企业和纳税大户以及强乡强镇上,与普兰店、瓦房店相比,差距明显。

其次,从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态势看,庄河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08年一季度,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超50亿元有四个县,大石桥后来居上,紧跟海城、瓦房店、普兰店之后位居第四。法库县、大洼县生产总值增速达49%和38%,全省 44个县有 25个县增速超过 20%(庄河16.9%)。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现已进入快车道,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咄咄逼人气势。尽管庄河依然保持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集团的位置,但已受到威胁。

2.内部发展基础薄弱

首先,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三次产业中,农业比重偏高,工业支柱产业相对单一,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有限,服务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过多,人均占用生产资料少,大批农民处于半就业状态,客观上造成农村经济发展慢,特别是北部山区经济发展落后,农民人均收入少,生活水平低,“三农”问题仍是发展的一大难题。

其次,经济总量小,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水产业收入比重虽大却无税收,龙头企业虽多但对财政贡献不大,工业发展虽快但规模企业数量较少,缺少支柱性产业和带动作用强的骨干企业,优势产业亟待做大。产业集中程度较低,没有形成地区核心竞争力。财政收入结构不够合理,增长乏力,转移支付能力较低,刚性支出压力大。建设性支出的巨大需求与较弱的财政支撑能力形成反差。

第三,人才匮乏。由于分配体制、用人机制、发展条件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难,人才短缺,特别是缺乏现代管理人才和技术研发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弱。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不能很好地适应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形势和经济国际化要求。

三、庄河市发展经济的战略构想

1.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产业体系

庄河市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间关联度弱;工业、农业实力雄厚,规模较大,商贸、旅游、物流和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因此,在三产业齐头发展的同时,有必要加大三产业间的联动关系,构建推动庄河市发展的特色产业链。

(1)发展生态型农业产业化战略。坚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步伐,迅速普及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使传统农业由一季生产转变为四季生产;重视海洋经济发展,把海洋经济作为最大的经济增长点来培植,构筑规范、高素质、强竞争力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牧业、林业及其产品的绿色加工业,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品牌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态农业及其加工体系;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工厂加工、贸易市场、三产服务系列配套的水产—草料—畜牧—果菜加工产业链。

(2)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根据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现代沿海临港型能源和重化工业;应用高新技术,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品,如生物制药等,增加经济总量,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改造创新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的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家具、能源等传统产业;以庄河电厂和庄河港为平台,推进煤电转化、精细化工、建材等产业发展,把庄河市建成辽东半岛重要的能源基地。

(3)打造特色服务业战略。借助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全面整合开发冰峪沟、海王九岛、天门山、成山古城、步云山温泉等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游、农家游、海岛游,开发旅游高端产品,将自然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依托区位优势、高速公路、铁路、国道和航运等交通枢纽优势,壮大现代物流业,建设临港仓储物流园区和商贸中心;以临海临港为主导,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腹地提供口岸、物流、金融、信息等综合服务,成为引领辽宁及东北经济区对外开放的窗口。

2.建设生态型海滨城市

首先,以庄河市城区为一级区域经济中心;以丹大高速公路和201国道沿线为一级发展轴;以305国道庄河至盖州和庄河至岫岩公里沿线为二级发展轴线,推进产业和城镇布局沿轴带向大连、丹东和营口、沈阳等方向呈扇形开展;其次,在经济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如黑道发电、建材、水产养殖经济示范区;王家岛、石城岛海岛生态旅游、水产养殖及加工经济示范区;花园口工业经济示范区等),企业以高新实用技术代替传统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加快生产速度,通过交通干线、市场网络和产业链,实现生态工业园、生态农业园及生态城镇的循环建设,从而增强产业间的联动效应,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庄河位于大连、丹东间的节点,是辽宁省黄海北岸少有的尚未整体开发的宝地,既有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充足水源与电力支撑,又有集河、海、山、岛、林、城等景观于一体的宜居生态环境,同时拥有深水港的岸线资源。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及北黄海沿岸的开发规划的出台,使得庄河市整体开发开放势在必行。庄河市整体开发开放,有利于辽宁沿海经济带总体布局框架的顺利实施,促进北黄海沿岸经济带的迅速崛起,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黄海、渤海两翼齐飞;有利于促进丹东、庄河和大连实现联动发展,解决北黄海开发相对滞后的问题,巩固大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核心城市地位,对推进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建设,提高大连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起到重要作用。

[1]孙明.庄河推进生态海滨城市建设[N].中国企业报,2008-12-31.

[2]朱丽华.庄河:创优创出“魅力之城”[N].盘锦日报,2008-10-09.

[3]王春阳.庄河:建设黄海北岸新大连[J].共产党员,2009(6).

[4]董锁成.我国东北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辽宁省庄河市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6).

[5]刘焕新.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战略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6).

[6]李靖宇.辽宁沿海区域“五点一线”经济带中的花园口经济区开发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16).

[7]李靖宇.辽宁沿海区域“五点一线”经济带中的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开发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16).

[8]周克坚.辽宁沿海区域“五点一线”经济带中的丹东产业园区开发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9(16).

猜你喜欢

庄河市庄河大连市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祝贺与期待
全国首家“海上盒马村”落户庄河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庄河市农村留守儿童福利问题研究
辽宁省庄河市河长制管理制度问题探析
完善农机监理工作?护航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庄河天门山第二届冰雪节
DALIAN THE SEA IN THE NORTH
西安至南阳段增建二线的古庄河大桥初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