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海区主要海洋产业现状比较分析

2011-04-08于梦璇

对外经贸 2011年7期
关键词:各省市海洋渔业北海

王 波 于梦璇

(国家海洋局北海信息中心,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33)

在21世纪,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国内外沿海地区实现经济振兴的重要举措。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问题事关国家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作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部署,国务院随即又出台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自然和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区划,把我国海岸带及邻近海域划分为11个综合经济区。其中,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辽河三角洲海洋经济区、渤海西部海洋经济区、渤海西南部海洋经济区和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等五大海洋经济区均属于北海区范围。

一、北海区海洋产业总体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北海区海洋产业总体发展现状

北海区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凭借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海洋产业集群,海洋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在2000年以后,北海区海洋产业总产值以年均超过20%以上的高速度增长,高于区域GDP年均增长速度。2008年,北海区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6084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4622亿元。2007年主要海洋产业中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3756.8亿元,占北海区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89.7%。2008年,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在金融危机中未受到严重冲击,三大海洋产业增加值合计达到3681亿元,占北海区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74.1%,继续占据支柱地位。目前,海洋产业已经成为北海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有力地促进了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崛起。

(二)北海区海洋产业发展特点

北海区海洋产业发展呈现以下三大特征:第一,海洋产业结构调整迅速。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35.29:23.82:40.89发展至2008年的6.24:53.01:40.75,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二,优势产业带动作用突出。2008年北海区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三大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3681亿元,占北海区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64%,对北海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明显的主导和带动作用。第三,特色产业地位突出。海洋盐业、化工业是北海区的特色海洋产业,其中全国海洋盐业几乎全部集中于北海区,其海盐产量占全国海盐产量的比重超过90%;海洋化工产业在全国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化工产品产量占全国化工产品总产量的60%以上。

二、北海区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北海区各省市均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实现了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此举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各省市在海洋资源及社会经济基础上存在差异,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的发展过程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北海区三省一市都积极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2005—2008年,天津市的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0.6:32.5:66.9调整为0.2:66.4:33.3,河北省由18.3:35.2:46.5调整为1.9:51.4:

图1 北海区海洋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构成

46.7 ;辽宁省由 47.2:22.3:30.5调整为 12.1:51.8:36.7;山东省由53.2:17.8:29调整为7.2:49.2:43.6,其中辽宁、河北、山东三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效果非常显著。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天津、河北的产业结构较为合理,辽宁、山东的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图2 北海区各省市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情况

目前,北海区沿海各省市均形成了各自的优势海洋产业,其中天津已经形成了以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为支柱的海洋产业体系;河北的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及滨海旅游业在其海洋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辽宁省已经形成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山东省的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海洋交通运输及滨海旅游业在其海洋产业中具有绝对优势。北海区各省市的七大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对比如下:

(一)海洋渔业

从海洋渔业规模的角度看,山东省海洋渔业规模最大,目前其海洋捕捞产量位居全国第二,海水养殖产量位居全国首位,其次是辽宁,其海洋捕捞产量位居全国第四,海水养殖产量位居全国第三,河北的海洋渔业规模相对较小,其海洋捕捞年产量仅为山东的10%左右,海水养殖年产量仅为山东的8%左右,天津的海洋渔业规模最小,其海洋捕捞产量仅为山东的1%左右,海水养殖产量仅为山东的0.3%左右,差距明显。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北海区各省市的捕养比均不断下降,目前山东省和辽宁省的海洋渔业结构较为合理,捕养比分别为0.69和0.56,河北省的捕养比为0.92,还有待进一步调整,天津市捕养比为1.74,与山东和辽宁差距较大,海洋渔业结构明显不合理(见图4)。

图3 北海区各省市海洋渔业生产情况

图4 北海区各省市海洋渔业捕养比比较分析

(二)海洋油气业

天津市海洋油气业在北海区占有绝对优势,其海洋原油年产量相当于山东省的6倍,辽宁省的8倍;天然气年产量相当于山东省的8倍,辽宁省的20多倍。虽然河北省海洋油气业生产规模最小,但原油产量年均增长14.83%,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省市;天然气生产从无到有,增长极为迅猛,2008年河北省天然气总产量达到了1.89亿立方米,是2007年的5.13倍,发展潜力巨大。

图5 北海区各省市海洋油气业生产情况比较

(三)海洋盐业

北海区沿海各省市海洋盐业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山东省是全国第一大盐产区,其海盐产量已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遥遥领先于其他沿海省市。由于近年来山东省海盐产量保持稳步增长,而河北省海盐产量变化不大,天津和辽宁省海盐产量呈现下降的态势,因此山东省与其他省市海洋盐业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008年,山东省海盐产量达2122.71万吨,是同期河北省海盐产量的5.51倍,天津市的8.99倍,辽宁省的11.65倍,差距相当明显。

图6 北海区各省市海洋盐业产量比较

(四)海洋化工业

从海洋化工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山东和河北两省在2006年均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其中,山东省海洋化工产品产量达到了611.44万吨,远超过其他省市,成为北海区海洋化工业的领头羊,表现出极强的后发优势;河北省海洋化工产品产量达到了175.97万吨,超过辽宁,与天津的差距也明显缩小。在2005—2008年,天津海洋化工产品产量变化不大,而辽宁海洋化工产品产量大幅下滑,其2008年的产量仅为同期山东海洋化工产品产量的1/7。

图7 北海区各省市海洋化工产品产量比较

(五)海洋船舶工业

山东和辽宁两省的海洋船舶工业在北海区占据重要地位,而天津和河北海洋船舶工业规模较小,与其他两省存在明显差距。近年来,山东省海洋船舶工业实现高速增长,其造船完工综合吨年均增长75.66%,单船平均吨位由2005年0.03提高到了2008年的0.09,表明山东省海洋船舶建造能力逐渐增强,但与辽宁省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2008年辽宁省共建造船舶46艘,完工385万综合吨,其造船完工艘数相当于山东省的1/27,但造船完工综合吨是山东省3.29倍,这说明辽宁省海洋船舶工业具有大型化、规模化、批量化生产的特点。

(六)海洋交通运输业

图8 北海区各省市造船完工量比较

天津市海洋货物运输在北海区的地位突出,2005—2007年,天津市每年承担北海区40%以上的海洋货运量,山东和辽宁两省各承担北海区20%以上的海洋货运量,河北省海洋运输规模最小,其承担的货运量不足北海区的1/10。在此期间,辽宁省海洋货物运输以年均24.75%的高速度增长,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他三省市货运量均出现了大幅下滑,而辽宁省海洋货运量仍继续增长,并超过天津,成为北海区海洋货物运输的主力。在港口货物吞吐量方面,山东省货物吞吐量最多,且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达23.79%,占北海区港口货物吞吐量的30%左右;其次是辽宁和河北省,在北海区港口货物吞吐量中所占的比重均在25%左右,且增长幅度相差不大,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7%和17.8%,天津市货物吞吐量最少,且由于增长速度相对落后,其货物吞吐量在北海区的比重进一步下降,2008年占北海区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为18.15%。

图9 北海区各省市海洋货运量及港口货物吞吐量比较

在海洋旅客运输方面,山东和辽宁两省在北海区占据主导地位,而天津和河北旅客运输规模较小,与山东和辽宁两省存在明显差距。2005—2008年,山东省海洋旅客运输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达13.76%,远远超过辽宁省,目前山东省承担了北海区3/4以上的海洋旅客运输量。此外,山东省沿海港口发展也明显领先于辽宁省,其港口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19.43%,2008年达到1031万人次,是辽宁省旅客吞吐量的1.59倍,占北海区港口旅客吞吐量的比重达60.86%。

在集装箱运输方面,山东省具有绝对优势,且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其次是天津和辽宁,其集装箱运量在2005—2008年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与山东省的差距逐渐拉大。2008年山东省集装箱运量达1.75亿吨,是辽宁省的11.96倍,天津市的15.59倍,河北省的116.4倍,差距相当明显。与集装箱运输不同,山东、辽宁、天津在集装箱吞吐量方面差距相对较小,且均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河北省集装箱吞吐能力虽然落后,但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三省市,年均增长率高达79.46%,发展潜力巨大。

图10 北海区各省市海洋旅客运输量及港口旅客吞吐量比较

图11 北海区各省市港口集装箱运量及吞吐量比较

(七)滨海旅游业

从滨海旅游业的规模来看,山东省滨海旅游业规模最大,其次是天津和辽宁,河北省滨海旅游业规模最小,2008年河北省接待入境旅游者23.73万人,仅为同期天津市入境旅游者人数的1/5,辽宁省的1/6,山东省的1/7左右,差距较大。从发展速度来看,辽宁省和天津市滨海旅游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2005—2008年,辽宁省入境旅游者人数年均增长20.4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23.38%,天津市虽然在入境旅游者人数的增长速度上落后辽宁2.28个百分点,却在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方面超过辽宁,年均增长率达25.32%。山东省紧跟其后,入境旅游者人数年均增长16.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18.36%。河北省滨海旅游业发展缓慢,其入境旅游者人数年均增长率仅为4.3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6.99%,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其他省市。

图12 北海区各省市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及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比较

三、北海区海洋经济产业发展趋势

首先,北海区海洋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海洋产业将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会有力地促进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崛起。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将继续保持主体海洋产业地位,但随着新兴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优势将逐渐减弱。

其次,随着国内原油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国际合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北海区油气资源探明储量的不断增多,海洋油气业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在促进和稳定该区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将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北海区海洋科技实力雄厚,科研机构不断壮大,海洋科学研究硕果累累,为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可以预计,海洋生物制药、海水淡化与利用、海洋环保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该区域今后发展海洋经济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在该区域海洋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成为紧排在海洋交通运输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带动相关海洋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

[1]国务院.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N].中国海洋报,2004-02-06(2).

[2]国家海洋局.2009年海域使用管理公报[EB/OL].http://www.soa.gov.cn.

[3]刘佳.“一体两翼”模式与山东海洋产业布局调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各省市海洋渔业北海
北海北、南海南
2019年各省市诗词学(协)会换届情况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变与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基于内容价值的海洋渔业生产管理视频数据压缩方法
各省市重点工程科学有序复工
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北海 美丽的地方
应对2018年中考全国各省市67道作文题,高分素材,成就高分作文
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