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家拳的缘起、流派及拳理拳路初探①
2011-04-07杨欣颖
杨欣颖
(湖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南株洲412007)
巫家拳的缘起、流派及拳理拳路初探①
杨欣颖
(湖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南株洲412007)
巫家拳由清嘉庆时期巫必达创立,盛传于湖南,现已传承八代,分李氏、冯氏、唐氏三大流派。其拳劲力内含,动作松柔,拳路多以“六肘”命名。
巫家拳;拳理;拳路
巫家拳,江南之名拳,广泛流传于湖南、湖北等省,尤以湖南湘潭、长沙、株洲一带为盛。自清嘉庆初年(1797年)巫必达来湘创拳,至现今已传承200余年,荣立湖南四大名拳(巫、洪、薛、岳)之首。巫家拳在湖南传统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湖南民间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巫家拳是中华传统武术中的一个著名拳种,自20世纪80年代,全国开展武术大普查被收入中华武术大拳种家谱中后,30年来却鲜有学者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相比其它民间拳种的消亡,巫家拳至今在广袤湖湘城乡间依然保持着活力,可以说相当罕见。对于这样一个优秀的拳种,学界有必要对其展开深入的挖掘、梳理及探究。
一 巫家拳源起
湖南巫家拳源起于巫家拳始祖巫必达。巫必达,字有能,福建汀洲府连城人氏(现址为福建连城县姑田镇洋地村人),生于清乾隆辛未年(1751年)八月初五辰时,逝于清嘉庆壬申年(1812年)五月十七日申时,享年62岁。[1]据巫姓族谱记载,其父巫承辐为巫姓十三世祖,于雍正末年从宁化石壁迁至连城姑田洋地安家落户,生四子:长子宣文、次子宣亨、三子宣吉、四子宣表。三子宣吉后改名为必达。巫必达祖父巫应寿便是少林拳师,其父也精通少林拳术。巫必达少年随父精习福建地方连城拳(连城拳又称“连城少林拳”或“少林独门拳”),[2]青年时出闽,北上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东等省求艺,广交拳师,博纳众长。清嘉庆初年(1797年),巫必达定居湖南湘潭,潜习武学,精研南少林拳法中攻防多变的实用招式与武当内家藏精培神、蓄气发劲的内功心法,再结合自身瘸脚生理及湖南人霸蛮敢死这一性格特征,而创立一种既不同于南少林又不同于武当拳的湖南本土南拳,并在湘潭、株洲、长沙一带传徒授技,以武为生。后辈尊师,以姓氏命拳,尊称其拳为巫家拳。[3]
巫必达终生未娶,死未还乡,葬于湘潭东郊有“青山黑石白泥塘”之谓的荷塘乡青山村黑石头(该地旧为湘潭班毛塘冯家族地),现当地尚有碑墓可考(巫祖墓碑为第6代冯家冯作仕与第6代颜子俊携徒1979年新立,老碑于文革期间破损)。主要传人李大魁、冯南山、唐三等人,李、冯二人为其养老送终,因而各得其真传。巫必达授徒善因材施教,故同一路拳传承下来风格各异。据记载:李家多为种田之人,平素穿短衣长裤,故取矮桩,其讲究矮桩低马,丢臀放掌,劲力偏刚;冯家多为读书之人,穿长袍,为免长袍拖地,故取高桩,其讲究高桩长手,重于身法运用,劲力偏柔。冯、李两家巫家拳风格各异:李氏习低马,稳扎稳打;冯氏练高桩,疾驰巧取。后人诗云:“冯氏鹰凌李虎形,高桩低马各相宜。想是因材好施教,苦心留于后人疑”。[4]
李、冯、唐三氏及早期几代在传承巫家拳方面严把族规门派,少有外姓弟子,因而巫家拳发展缓慢。后历经湘军对战太平天国及近代革命风云,尚武盛行,其间许多将士习练巫家拳。如曾国潘麾下湘军将领郭森林、刘连捷等,辛亥革命元勋之一国民革命军大元帅黄兴(巫家拳第5代传人,《冯氏族谱艺文志》记载:“党国元勋黄克强先生亦出其门下”)、鉴湖女侠秋瑾等都是巫家拳的门人高足。此时期巫家拳发展迅速,尔后随着时势与政策的变迁,巫家拳的传承与发展有落有起,时至今日传承7代、200余年,门徒以万计,其传承播及湘、赣、闽、鄂、豫、川、贵、新、沪、京、粤、港等地及海外,现湖北的巫家艺,便是湖南巫家拳的分支,但巫家拳的传承与发展主要地域仍是湖南的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地区。
二 巫家拳主要流派
据记载:巫必达于清嘉庆初年(1797年)来湘,时年47岁,个子不高,左脚微跛,一身布衣短打,其先抵株洲李家湾(旧属湘潭)教拳。当地龙门拳术已传承一百多年,久负盛名,李氏族人多操习龙门拳术与巫必达较技皆败,并为其技折服,于是李氏族人李三百弃龙门拳接巫必达回家教习拳术。[5]李氏巫家拳谱《少林总论》一文中有言:“三佰祖师自幼学龙门数代,苦功未不善迨,后与巫公交锋不及,逊谢不遑,于是俯首求教,往来数年,用费许殷勤,方得其洪拳枪棍心法。”李家有四子,即大魁、大俊、大秀、大禄(此子后习文),均拜师于巫必达门下,巫必达感其盛情款待,传艺于大魁、大俊、大秀,尤以李大魁学艺最精,李家奉养巫必达3年有余,得其真传,此为湖南巫家拳之嫡传李氏一脉。李氏一支在习练巫家拳时,多取夹剪矮桩教授,其讲究矮桩低马,丢臀放掌,劲力偏刚,近攻短打,稳扎稳打。
《冯氏族谱艺文志》记载:清嘉庆初年(1802年),巫必达到达冯家,冯家以挖窑谋生,冯芳柏(又名冯南山,绰号:柏一先生)初见巫祖身材单薄,又有残疾,非劳力之夫,不愿收留,冯母贤惠,言一人有一人之力,巫祖方留下,然巫祖并非为食禄而依赖于此,实则寻觅传承拳艺之人。巫祖留此数日之后,正好碰见霞湾窑业行内争斗,冯家势单力薄,无力与人打拼,只好龟缩家中。巫祖见此便说:“汝等欺我羸弱,便让愚一人与其相斗,斗死甚好。”说罢扬长而去。冯家家人称奇,尾随观战,只见巫祖左拼右打,不一会,相争之人尽皆倒地。冯芳柏方知巫祖乃世外高人,遂尊其为师,专心奉养。自此冯芳柏与子冯熙台(绰号:灯芯灰)承其艺,又以冯熙台学艺最精。冯家富有,精心待奉巫师10年并为其养老送终,因而得巫必达拳艺倾囊相授。即此开创湖南巫家拳又一嫡传冯氏一脉。冯氏一支在习练巫家拳时,多取夹剪高桩,其讲究高桩长手,重于身法运用,劲力偏柔,手法连击,疾驰巧取。
巫必达在清嘉庆年间于1797年来湘授拳,定居至1812年逝世,主要生活在李、冯两家。但在这16年间,巫必达也时有外出,在湖南长沙、望城、浏阳、醴陵、湘乡、益阳、南县、华容、湘阴等地,巫必达边游历边寻访能授之衣钵的门徒,除长沙的唐三受巫必达悉心传授田字六肘与麒麟六肘外,其他人终究未果。据考证,益阳的刘氏、株洲龙头铺烟墩冲周氏与湘乡的周氏等都师从巫必达,但学其技艺不多,均未承巫必达之衣钵;且其后人对巫家拳套路多有改编,现今其传承也不旺盛,因而刘氏、周氏等家不能算是巫家拳的主要流派。唯有唐氏一支发展较好,特别是在民国时期,巫家拳传人唐徽典力挫群雄勇夺湖南省首届国术考试第一名;此后受聘国术馆,继而破除封建授徒门规,把历来民间族内私密传承的巫家拳带到省、县国术馆,公开传授巫家拳,从而把巫家拳的继承与发展推向新的高峰,至现今唐氏一脉传承一直兴旺,因而也成就了巫家拳嫡传唐氏一脉。唐氏一支在习练巫家拳时,多取夹剪中桩,其讲究中桩,短打、连击,惯使冷腿,弹抖发劲,动作迅猛,以巧取胜。
三 巫家拳技术内容与拳理
湖南巫家拳拳名皆以六肘为名,《巫家秘诀》“十问师”记载:“一问:拳名六肘,如何不名六拳又不名六脚,请师说出原故。师答曰:拳名六肘,大有意味,盖六肘乃打之根源,非别的拳法可以推其至要,打则动其心,心则动其目,目则见之于手足,而手足无身法不能适其运,于六肘,均在身法,有前、有后、有高、有矮、有左、有右、故手足长短高矮,全以身法为主,乃不得不以六肘为名。”因而,民间有“巫家六肘”之称。
巫家拳内容丰富,其拳术以六肘命名:三叉六肘(又名三桩六肘)掐吊六肘(掐吊六肘又包含掐吊1~6桩)、麒麟六肘、摆门六肘、田字六肘(又名护心六肘)、七星六肘、十字六肘、单吊六肘、正平六肘等拳路。其功法包括:爪功、排打功、子午罗汉功、轻功等。其器械有:巫家七步连针棍术、巫家单刀、巫家双锏、巫家四门板凳、巫家六合钯、暗器金钱标。其中七步连针棍为巫家独门棍术,此棍为单头棍,使棍尤为讲究“针力”,其棍法讲究“兜归尾”“尾归兜”和“兜尾归中”与八卦掌诀的运用,其中以“地枪”为最,因其势有“上起下落无所不包之意”。故又有:“七步连针棍中王,万法归宗为地枪”之言。其中以冯家七步连针棍为最,故巫家拳有“唐家拳,冯家棍,李家耙”之说。(见巫家拳《拳棍秘诀》)
巫家拳击法包括:冲、点、劈、搁、抹、扣、盖、撞、卦、托、叉、霸、缠、推、拢、拿、提、穿、搂、锁等。出手时注重长手与短手结合,讲究一出三不归,善长用肘。进攻手法有五吊、六肘、八拳、十二掌。五吊手有:穿吊手、枪吊手、掐吊手、插吊手、泼吊手;六肘包括:擂肘、搁肘、扁肘、滚肘、摇肘、撞肘;八拳为:大、小黑虎拳,三门罩拳,单双罩拳、连环罩拳,连环炮拳,洗手拳,肘子攀拳,太子金拳;十二掌有:三门掌子、吊手掌子、架手掌子、分寸掌子、封面阳手掌子、连环掌子、准手掌子、塞河掌子、步手掌子、满面胡椒掌子、偷路掌子、双掌子。[6]其中“肘法”为巫家拳最奇巧又最具威力之技法,冯家的“林哥”曾一肘“卧”倒两匹马而流传有“林哥的肘子,一卧如泰山,卧人人倒,卧马马翻”的趣事(冯福寿《少林巫家秘传》)。而腿法因巫必达足微跛这一生理特征,仅有:明尖腿、铲腿等低腿法,腿法虽少,但用法奇妙善偷袭,讲究“搭手起脚”多击下盘。巫家拳身法讲究“方、圆、扁、侧、吞、吐、浮、沉”,身法运用起来:身如柳絮轻摇。出手讲究:出手如探脉落手如铁锤,出脚宜轻,回脚如扯绳之猛勇。内力的运用讲究:刚劲不外露,天针对地针,先天翻后天,故传有巫家拳靠“半个圆”打人之说。其拳理讲究:以勇为先,不避生死;乘空而进,见隙必攻,手进身进脚亦进,意动气动劲亦动。举手不离七孔埋伏(即保护头部),踩丁不丁,八不八步型,手打三分,脚进七分。一要练,二要健,三要起手心不善;容情不起手,起手不容情,稍有容情手,便是愚蠢人。巫家拳特别崇尚武德,定下了“狂妄、轻浮、忘恩负义之徒不教”的戒律。(见巫家拳《巫家秘诀》)
本文是笔者根据已掌握的材料对巫家拳开展重新挖掘、整理及探究考证的成果,希望以此求教方家,促使巫家拳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湘潭县政协学习文史文员会.湘潭县文史:第1辑[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231.
[2]连城县政协文史组.连城文史资料:第1辑[C].连城:福建连城县政协,1983:94.
[3]杨欣颖.长株潭地区巫家拳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一)[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5):136-138.
[4]湘潭市武术武术协会.巫必达与巫家拳[EB/OL].[2011-08-06].http://www.xtws888.com.cn/www/HTML/2009/7/2125.html.
[5]湘潭网.探寻“巫祖”之路——巫家拳“根”在湘潭[EB/OL].[2011-08-16].http://www.xiangtanwang.cn/xiangtanxinwen.
[6]《中国武术拳械录》编纂组.中国武术拳械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6.
Analysis on Wujia Boxing Origin,Schools,Boxing Theory and Fist Way
YANG Xinying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Hunan 412008,China)
Wujia boxing,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Wu Bida in Jiaqi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is popular among Hunan and has eight dynasties heritage;such as Mark Lee,Feng,Tang Shisan schools.The fist way of this boxing,which is given a name by“six elbow”,is full of inner power and soft action.
Wujia boxing;the boxing theory;fist way
G852.19
A
1674-117X(2011)06-0103-03
2011-10-18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以湖湘民间传统武术巫家拳为例”(XJK011CJK001);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度成人教育研究项目“成人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有效途径探索”(CJ1113)
杨欣颖(1976-),男,湖南湘潭人,湖南工业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学与武术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骆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