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研究

2011-04-07李丹萍

关键词:马克思人类科学

李丹萍 汪 沅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研究

李丹萍 汪 沅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基本经验,我们党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重大思想战略,体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基础,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

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价值;研究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能动反映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体现。

一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指人的自我意志获得自由体现,人的各种需要、潜能素质、个性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获得高度丰富等。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一个人的全面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在恩格斯看来,个人的发展与完善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社会发展是以个人发展为前提的,人的发展是以人的解放为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缺少的“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条件,“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这就是说一切要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2]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方面,因为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动力,人是构成有机动力的唯一要素,人通过本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创造出新的劳动产品,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只有经济充分发展了,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实现我们党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并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终极方向。人的全面发展所需的物质与精神条件是由社会提供的,社会是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缺少社会经济发展给予提供的条件,人的发展就不存在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不存在脱离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存在脱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二者是构成科学发展观的主体部分。可见,“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人的活动而已。”[3]

总之,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核心价值目标,既是满足人的需要,又是实现人的目的的发展过程,而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二 坚持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新特点。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使人的全面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发展中得以和谐实现。正如马克思指出:“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4]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不断地改造自然界,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图和目的驾驭自然。因此,人与自然界之间必然造成矛盾与冲突。恩格斯曾经告诫过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人类创造历史的奇迹,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人类不仅在地球上改造自然界,而且将科学技术领域的触角伸向宇宙太空,人与自然日益突出的矛盾问题呼唤着科学发展观,在党的指导思想的层面上引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阶段,人们追求的是“人天和谐”的境界。所以,面对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不能及时解决,必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的全面发展,导致和谐社会无法构建。在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条件。

第二,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具有不同的性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我们探索社会发展明确了研究方向,为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6]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为我国继续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指明了方向,要从体制、制度上保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而且“社会的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的完善等。”[7]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阶段,要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个体与社会的和谐为前提的,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还是社会的存在物。加快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建构一个公平、合理、文明的政治与经济是实现和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人类从产生那天起所从事的生产就是一种满足自身生存、发展、享受需要的物质文化生活资料的生产。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人与人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也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主体性建设,它不仅涉及人的精神面貌的塑造、改造和建构,而且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它是社会发展中形成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内部动力,对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发挥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为核心的。所以,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及时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努力促进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诉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8]共产主义作为人类解放的现实运动,是人类的终极性价值诉求,只有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自己执政的目标,才会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指向是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社会,伴随以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基础,社会和谐,改革才会顺利,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会与未来目标相统一,显然,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阶段。正如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所深刻指出的:“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议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9]

我们党在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中国人民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这样,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诉求实现在此宏伟目标上,进而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当代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会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才会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共产主义的价值理想。

[1]马克思.资本论[M].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7.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3.38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11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0.

[6]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

[7]薛得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20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7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1.

[9]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ClassNo.:B0-0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ValueoftheOverallDevelopmentofPeopleFromthePerspectiveofConceptofScientificDevelopment

Li Danping Wang Yuan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s the fundamental appeal to a harmonious society . As a development strategy ,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 All -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s also the fundamental value orientation of socialism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alue; research

李丹萍,在读硕士,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吉林·长春。邮政编码:130118

汪 沅,博士,教授,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邮政编码:130118

1672-6758(2011)03-0030-2

B0-0

A

猜你喜欢

马克思人类科学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点击科学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科学大爆炸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