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籍留日学生群体与河南辛亥革命刍议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2011-04-07杨晓军
杨晓军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豫籍留日学生群体是近代中国社会催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间的紧密关联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目前,学术界关于近代豫籍留日学生与河南辛亥革命抑或与近代河南社会之间关系的探讨还很有限①目前,学术界关于河南留日学生与河南辛亥革命的研究比较薄弱,尚未出版专题研究的学术专著,学术论文仅见王德召《<河南>杂志·河南留日学生·河南辛亥革命》(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该文以《河南》杂志为主线,探讨了河南留日学生与河南辛亥革命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在《辛亥革命史稿》、《辛亥革命史》、《辛亥革命在河南》、《河南通史》(第四卷)、《河南辛亥革命史事长编》(上下卷)、《辛亥革命在各地》、《河南文史资料》(第六辑)、《驻马店通史》、《南阳通史》、《安阳通史》、《河南教育通史》(中)等著述和相关学术论文中有所论及,然无论其论证的深度还是论证的广度均有待进一步的深化,特别是对于留日学生群体的构成、分化与流向及其与河南辛亥革命之间的内在关联颇有一定研究空间。。本文从分析豫籍留日学生群体的数量与特征着手,探讨豫籍留日学生与河南辛亥革命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从留日学生群体的视角,分析河南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
由于交通设施比较落后和社会相对闭塞,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地区的近代留学事宜自然不能与发达地区相比。直至20世纪初,河南地区赴海外求学的留日学生仍然是凤毛麟角[1]244-245。随着20世纪初河南新政的推行,来自河南境内的留日学生数量逐渐增多,逐渐形成一个系统接受过近代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留日学生群体。
关于辛亥革命时期豫籍留日学生的准确数目,学术界缺乏详细而准确的统计。因此,我们只能从一些资料的零星记载中窥其一斑。据记载:1904年底,河南境内“计在东留学者,全省仅十九人,大半由他省派往,自费者寥如晨星”[2]10。又据《大公报》记载,中国留日学生共1199人,其中河南籍者7人[3]。另据《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三次报告》、《第四次报告》、《第五次报告》统计:河南籍学生在日本者共有12人[1]237。1905年,“汴省大吏派学生120人前往日本游学”[4]93。1906年年终,河南省留日学生总数达96人[5]238-241。1908年,河南选派留日公费生92人,其中学务处选送72人,课吏馆选送20人[6]142。此后,由于时局的动荡和档案资料的缺失,河南当局选派留学生数目缺乏详细的资料。民国初年,由于时局动荡和留学欧美教育的兴起,河南境内留日学生的数量逐渐减少。据统计,1916年河南官费留日学生11人,自费留日学生16人,共计27人[7]400。从上面几年的统计数字我们可以看出,这时期河南地区的留日学生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十分有限。当然,这时期河南境内也出现了一批自费留日的学生。由于自费留学比较分散,加之非官方行为自费留学现象的存在,河南自费留日学生的数量较难统计。据记载:1904年10月,寓居开封的江苏人安沼白和朱凤桐两人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踏上了自费留学日本的征程[8],震惊了河南的教育界和工商界人士,成为当时河南境内有志青年学习的楷模和效仿的目标。1906年,在96名豫籍留日学生中自费生仅有20人[4]93。1908年7月至1911年6月,河南当局选派的自费生仅7人[9]。诚然,辛亥革命时期河南留日学生群体谈不上规模宏大,但毕竟诞生了一个具有近代文化知识与浓重革命气息的社会群体。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一经登上政治舞台,其思想与活动注定会对近代河南社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豫籍留日学生群体身处一个新旧交替的社会转型时期,其身上必定会刻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烙印。就近代河南境内的留日学生群体来说,其身上呈现出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1)留学费别以官费为主,私费生所占比例较低。河南地方当局派遣的留学生主要以官费留学生为主,同时也鼓励有志人士自费留学日本。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河南境内自费留学生的数量有限。据1908年《东方杂志》记载:在当时96名豫籍留学生中,自费生仅占20人[4]93。而《信阳地区1949年以前出国留学生姓名表》中,辛亥革命时期留日学生均为官费生,并没有自费留日学生的记录。可见,官费留日学生是这时期豫籍留日学生群体中的主体部分。
(2)留学科别比较单一,仍以军事、师范、法政科为主。在留学日本的运动中,河南地方当局“皆限令学习农、工、水利、建筑等实科”[10]414,理化、警务、经济等学科留日学生数量较少。据统计,在清末信阳地区38名留日学生中,学习普通科18人,军事科5人,法科3人,理化科2人,法政科、农科、警务科、经济科和土木科各1人,另5 人学习什么专业不详[11]576-583。在内忧外患的社会形势下,这时期河南留日教育呈现出鲜明的实用性与速效性特点,留日学生皆希望早日学成归国而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
(3)留日学生年龄结构年轻化。河南地方政府在官费留学生选派过程中对年龄有着严格的规定,因此留日学生群体多以青年和中年为主。在留日学生群体中,除了部分游历的官员和自费留学生的年龄稍长之外,大部分留日学生都是受教育状况达到中等程度的有志青年。据《信阳地区1949年以前出国留学生名表》记载:清末信阳地区留日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为20岁,最大的为38岁[11]576-583。这些有志青年凭借心忧天下和勇于担当责任的宝贵品质,迅速成为辛亥革命时期河南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其不懈的努力与追求逐渐推动了近代河南社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日益高涨。
二
近代河南留日学生群体与接受过传统教育的旧式文人士子不同,因其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熏陶而怀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正如当时某位官员所指出的那样:“时河南乱机四伏,留学日本归来之学生殆一无不主张革命者。”[12]175留日学生在辛亥革命前夕纷纷返回省内,他们以进步刊物和新式学堂为中心汇聚成一股巨大的革命洪流,把河南革命形势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以进步报刊和教育机构为依托,热情讴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前夕,豫籍留日学生在日本相继创办了《豫报》、《河南》、《中国新女界》和《武学杂志》等各种进步刊物,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其中,许昌县留日学生张钟端创办的《河南》杂志 (1907年12月创刊,共出版9期),发出“故欲大告成功,完全以达其要求之目的者,则舍革命军而外,更无他道以处此也”[13]27的呐喊,成为豫籍留日学生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这些进步刊物由留日学生或革命党人秘密携带回国,在开封、郑州、荥阳、巩县、修武 (包括今焦作部分城区)、尉氏、光州、信阳、彰德 (今安阳)等地广为散布,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据资料记载:在辛亥革命前夕,中牟县革命党人曾从日本秘密携回《嘉定屠城记》、《扬州十日记》、《灭汉策》、《排满歌》和《天义报》等革命作品秘密散发[14]60,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河南民众的革命热情。此外,大批返回境内的留日学生相继进入书社、学堂和新军等各个新式教育机构,利用各种途径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启迪下层民众的政治觉悟。1907年,刘纯仁等留日学生在开封创办“中州公学”和中州图书仪器公司,“转(专)与学界往来,鼓吹革命学说”[15]134。同年,南阳府邓县留日学生王庚先赴任邓州高等学堂堂长,在任期内大力提倡改良教育,广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16]150。1910年,留日学生沈竹白在担任河南省督学和法政学堂教习期间,利用开封鸿影庵街自费创办醒豫阅报社和白话演讲所,在讲演中适时融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17]183,这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普通民众的政治觉悟和革命精神。
(2)建立各种革命团体和联络社会力量,汇聚发动反清革命的武装力量。1906年,豫籍留日学生在东京正式组建同盟会河南支部,专门负责推进河南境内革命运动的事宜。1909年,河南支部代表杜潜等留日学生秘密回到开封,以开封、洛阳、信阳、卫辉为中心开展革命工作,逐渐形成了以开封 (开封公学)为中心的豫东地区、以洛阳(洛阳中学、洛阳小学)为中心的豫西地区、以信阳 (南阳公学)为中心的豫南地区,在各个州县均设立同盟会分会的一整套比较系统的革命网络。此外,在各个学堂中还设立各种学生团体,如开封半日学堂“学会”、开封高等学堂“体育会”、信阳高等小学堂“学生自治会”、开封境内出现的“河南学会”等,“自是同盟会势力渐蔓延于河南全省”[18]355。为了汇聚进行反清革命的武装力量,留日学生还积极联络河南境内的各种社会力量。1907年,留日学生刘纯仁曾计划运动军界而未果。1908年,留日学生王庚先、周维屏等人积极运动省城军警而未果。1910年开始,革命党人把争取的对象转向民间秘密会社,诸如豫东的仁义会、豫西北的在园会、豫西南的哥老会、江湖会,甚至一些府县的绿林武装都成为革命党人争取的对象。经过几年努力,留日学生相继组建了洛阳的复汉军(联络在园会的武装)、开封的仁义革命军 (联合仁义会的武装)、柘城的万民团 (联合青帮的武装)等多支革命武装。1910年,刘积学、孙豪、赵伯阶等革命党人,分赴汝、鲁、宝、郏、襄、密等县发动农民起义以策应南阳起义军,不幸因计划外泄而未果[19]110。为了汇集革命力量,豫籍留日学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无论是争取军界、警界的支持,还是拉拢民间社会力量,无不反映出留日学生希望通过整合社会力量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决心与信心。
(3)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响应“武昌首义”,维护辛亥革命果实。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同盟会河南分会负责人刘纯仁在法政学堂召集留汴会员紧急会议,大会决定抓紧时机在开封城内组织武装起义 (即第一次开封起义),后因河南巡抚宝棻从中破坏而失败。大批豫籍留日学生得知“武昌首义”的消息后陆续返回国内,“当时回国的河南士官生有潘荫甫、李捷生、吕烈培、杨鸿品、张子固、文锡宸、夏述唐、陈星枢、胡佐清”[20]22等多人。为了声援“武昌首义”,豫籍留日学生在河南各州县积极组织力量发动革命,形成了“起民军者已30余处……屡仆屡起”[21]157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境内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辛亥革命失败后,为了抵制袁世凯反攻倒算的复古逆流,河南留日学生纷纷组建各类政治团体,诸如铁血监督团、中立敢死团、监督共和团等组织继续斗争。1912年,沈竹白联络程仲雨、曾可楼、暴质夫、张宗周、陈伯昂等革命人士发起组织河南社会党[17]184,以抵制袁世凯复古逆流为宗旨。同时,沈竹白还积极联络在洛阳的革命党人杨少万、刘果(培之)、杨体锐等,在郑、洛招待国民党国会议员,号召同志革命,密谋河南独立,策应孙中山发动的讨袁的“二次革命”,由于计划外泄而失败[22]20。第二次开封起义失败后,刘积学坚持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积极参加讨伐袁世凯活动[17]184-185。1915 年,袁世凯改制称帝,陈伯昂又联合袁仲德、赵铸鼐策划北京新华门侧炸杀袁世凯,后因计划泄露而失败[23]15。诚然,留日学生发动的这些武装起义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却在一定程度上沉重地打击了河南境内的顽固势力,推动了河南革命形势不断地向前发展,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三
20世纪初,豫籍留日学生在河南境内高举“民主”与“革命”的两面旗帜,主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然而,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和阶级本身的弱点,豫籍留日学生发动的河南辛亥革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当然,河南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革命运动发起者与组织者——留日学生群体自身局限出发,探讨留日学生群体与河南辛亥革命失败之间的内在关联。
(1)留日学生群体的构成比较复杂,软弱性与妥协性突出。近代豫籍留日学生群体是一个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因其革命态度较为坚决而成为近代河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坚力量。然而,留日学生群体在内部构成上却十分复杂。在留日学生队伍中,既有对资产阶级革命欣欣向往的激进分子,也有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中间分子,甚至还有混进革命队伍内部的顽固分子。当时的一位河南籍留日学生回忆道:在留学生队伍中“八旗人士甚多,皆其耳目,故言语、行动必须慎密”[24]13。留日学生队伍的构成如此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革命队伍战斗力的下降。反映在发动和领导革命的过程中,就是留日学生暴露出了鲜明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为了声援“武昌首义”,留日学生刘积学曾率领孙豪、刘伯阶等革命志士远赴宝丰一代发动起义。然而,在革命军猛烈攻打宝丰县城的过程中,革命军司令孙豪却被清军将领以“洽谈和平光复宝丰县城事宜”为借口诱骗进城,结果孙在城内惨遭杀害,而革命军也因遭到前来支援清军的合围而惨败[19]110。第一次开封起义前夕,王庚先 (任革命军副司令)只身密入清营,与河南巡防营统领柴得贵秘密联络,却被柴得贵告密。结果张钟端等21人被捕,11人惨遭杀害[16]151。这些血的教训足以表明:以留日学生为主体的河南辛亥革命的领导层存在着软弱性与妥协性的致命弱点。当然,脱胎于近代社会的豫籍留日学生群体身上的弱点是整个民族资产阶级的共性,是所处的时代使然,只不过在社会开化程度和经济发达程度均较为落后的近代河南地区,这种保守性与软弱性显现得更加鲜明与突出而已。
(2)革命方针与斗争策略不明确,存在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为了宣传和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然而,豫籍留日学生在宣传革命思想过程中,过分强调“民族主义”,高呼“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心似豺狼,行同鬼蜮”[25]10。对于与老百姓有直接关联的“民生主义”和“民权主义”基本上没有涉及。就宣传对象来看,留日学生把工作的重点集中在教育界的知识分子身上,对于广大民众缺乏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和方法。因此,普通民众对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毫无兴趣。正如革命党人指出的一样:“辛亥革命是没有明确的思想准备作为基础的。当时武装斗争是抓得紧,而思想建设就比较松了。”[26]19-20在革命斗争过程中,革命军也与普通民众缺乏紧密联系,特别是广大农民阶级没有被广泛地动员起来。1911年,淮阳地区留日学生准备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剪辫运动,以声援湖北“武昌首义”。严泽广等革命党人分赴“各街各校宣传剪发”[27]212,虽然教育界和工商界效果显著,却遭到了普通民众的极力抵制,反映了留日学生在发动群众的工作中存在某些不足。在联合社会各界力量过程中,留日学生虽曾积极联络过在园会、哥老会和绿林武装等力量,也曾秘密组织或联络一些农民起义力量,然而,各地民众力量并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尚未形成一股巨大的革命洪流。实际上,在河南辛亥革命的过程中,河南境内农民运动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据统计:1905年间发生的较大的群众斗争共88起,1909年增至113起,到1910年又增至290多起[14]75。即便是辛亥革命失败后,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依然继续。诸如豫北的仁义会、陈州的秘密会社以及活跃在宝 (丰)鲁 (山)地区的白郎起义,无不一次又一次猛烈地冲击着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可见,辛亥革命时期,河南境内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如果留日学生能够有效地将各地民众武装整合起来,就不会在一次次的反清斗争中陷入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更不会留下“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的令人扼腕悲叹的结局。
(3)广大民众相对保守的社会心理,增加了取得革命成功的阻力。辛亥革命期间,河南境内下层民众的政治觉悟普遍不高,更多的是守旧、盲从和安于现状的心理,加之留日学生和革命党人又忽视了对下层民众的争取工作,河南境内的普通民众对革命至多抱有一丝同情,更多的是恐惧、冷漠,甚至是抵制的心态。当武昌首义胜利的消息传来,革命党人严泽广等在淮阳街头进行革命思想宣传和推行剪发运动时,遭遇的是大多数下层民众的冷漠和抵制。因此,严泽广“极为灰心,认为官吏如此顽固,群众如此昏迷,一人奋斗,亦尽枉然,不久郁愤成疾而死”[27]212。还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下层民众竟直接参与了抵抗革命军的战斗。1912年2月19日,唐河县革命党人韩殿珍、周宏斌等人发动桐柏革命,率一百多人猛攻桐柏县城。在桐柏县令姚瀛挑唆下,城内老百姓有几百人在城隍庙集合,要求与革命军拼斗。当时,城内一个信阳戏班正准备演出“祈年戏”,听闻革命军攻城的消息,戏班的班头“窦尔墩”和武行演员“张飞生”带领60余名演员直接参加了桐柏守城的敢死队。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武装力量竟一举打垮了革命军,并活捉了六十多个,于当天把他们杀死在城西门外的河岸上。“老百姓站在城墙上看杀人,血腥冲天。胆子大的跑近看”[28]213-214。因此,普通民众政治觉悟如此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注定了河南辛亥革命悲剧式的结局。
综上所述,正是近代河南地区独特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培育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留日学生群体。近代留日学生群体是近代河南社会一个重要而活跃的社会阶层,在清末民初这个十分关键的历史时期,他们怀着满腔热情积极投身于河南辛亥革命的宣传、组织与发动工作中,甚至不惜血洒沙场,以身报国,谱写了一曲曲令人钦佩与赞叹的英雄赞歌。由于近代河南地区保守势力异常强大,留学生群体自身建设不足,豫籍留日学生的努力并没有直接实现河南社会的独立与富强。然而,豫籍留日学生为河南独立之贡献却不会随着河南辛亥革命的失败戛然而止。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豫籍留日学生主导下的河南辛亥革命是功不可没的。实际上,这场不算“成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仅推动了河南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初步实现了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而且推动了河南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日趋繁荣及近代新式教育体系的日臻完善和社会风俗的日益趋新,并推动着厚重的河南社会由传统向近代的缓慢转型。
[1] 王天奖.河南辛亥革命史事长编:上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2] 张一麟.心太平室集:第7卷[M].上海:上海书店,1947.
[3] 记日本各学校之我国留学生人数[N].大公报.1904-06-18(02).
[4] 教育[J].东方杂志:第6卷.1908(3).
[5] 河南省教育志编辑室.河南教育资料汇编·清代部分[Z].新乡:河南师范大学印刷厂,1983.
[6] 牛中家.清末至民国河南省出国留学生名录[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河南文史资料:第37辑.郑州:河南文史出版社,1991.
[7] 林子勋.中国留学教育史 (1847—1985)[M].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6.
[8] 遁迹东游[N].大公报.1904-12-9(03).
[9] 佚名.清末各省官/自费留日学生姓名表[M].台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78.
[10] 河南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省档案馆.河南新志:第7卷,上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11] 信阳地区教育志编纂委员会.信阳地区教育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2] 王锡彤.抑斋自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13] 鸿飞.对于要求开设国会之感喟[J].河南.1908(4):27.
[14] 王天奖,邓亦兵.辛亥革命在河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
[15] 程有为,王天奖.河南通史:第4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16] 王梅彩.王庚先事略[M]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河南文史资料:第6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
[17] 沈毅,沈达.沈竹白事略[M]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河南文史资料:第8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
[18] 邹鲁.河南举义[M]//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第7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9] 李静之.刘积学传略[M]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河南文史资料:第6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
[20] 宋庆鼎.辛亥革命回忆[M]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河南文史资料:第6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
[21] 故宫档案馆.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M] //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第8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22] 沈毅.为国献身的祖父沈竹白[Z] //开封文史资料委员会.开封文史资料:第18辑.开封:开封市双兰彩印厂,2001.
[23] 陈淑萍.辛亥义士陈伯昂[Z] //开封文史资料委员会.开封文史资料:第18辑.开封:开封市双兰彩印厂,2001.
[24] 陈伯昂.辛亥革命前后回忆片段[M]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河南文史资料:第6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
[25] 刘积学撰文,宋庆鼎追述.河南留日学生讨满清政府檄[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河南文史资料:第6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
[26] 何香凝.我的回忆[M]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辛亥革命回忆录:第1集.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1.
[27] 段正则.辛亥革命在淮阳[M]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河南文史资料:第6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
[28] 张圣之.辛亥革命在桐柏[M]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河南文史资料:第6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