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Von Hipple-Lindau病3例并文献复习
2011-04-07殷利明钟德泉王文涛徐伟光
殷利明 张 威 钟德泉 赵 展 王文涛 徐伟光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广州 510080
Von Hipple-Lindau病临床罕见,我科收治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Von Hipple-Lindau病来自一个家庭,我们跟踪20年,以相继后颅窝—椎管内多发肿瘤为共同特征,7次入院手术,现将其情况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子),1971年出生,89年9月因头痛、呕吐、行走不稳入院,无视物模糊、肢体运动障碍、视神经乳头无水肿、未见眼底异常,CT诊断左小脑实质性占位,大小约3x2cm2,行后枕开颅肿瘤切除术,病理证实为血管母细胞瘤。术后恢复良好。94年1月因腰痛再次入院,复查头部CT未见肿瘤复发,经椎管造影检查发现占位,行T12--L1椎管内脊髓圆锥部髓内血管母细胞瘤切除,大小约1x0.8cm2,术后恢复良好。2000年起出现四肢无力,行走不稳,视物模糊。2002年6月患者再次因四肢乏力加重,视力下降,明显行走困难入院,查体平衡障碍、肌张力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视神经乳头水肿、眼底见到多个血管瘤并伴有出血,MRI检查示左小脑、脊髓颈、胸、腰段广泛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复发,合并脑积水,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出院后一年死亡。
病例2:患者(女),1968年出生,93年5月以行走不稳,偏側肢体乏力入院,检查有患侧肌张力亢进,病理征阳性,经椎管造影检查诊断后行L2—3椎管内髓外血管母细胞瘤切除术,肿瘤大小约4x2cm2,术后恢复良好。以后患者出现持续视力下降,未到医院诊治,7年后完全失明。于2000年2月再次入院,头部CT检查为小脑中线部位血管母细胞瘤,大小约5x4x3cm3。眼底检查:双侧视乳头苍白,视网膜见到多个血管瘤并伴有大片出血。2000年3月行后枕开颅肿瘤切除术。术后神志完全清楚,但呼吸功能恢复较差,出现呼吸减慢、血氧下降,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一周后因家属要求转回当地医院,经追踪短期内死亡。
病例3:患者(母亲),1946年出生,94年9月以行走不稳伴头痛、呕吐入院,检查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未见血管瘤,头部CT示小脑囊性占位,约5x4cm2大小。行后枕开颅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血管母细胞瘤,术后恢复良好。2001年3月因下肢乏力再次入院,经胸腰部MR检查后行L1-2椎管内髓外血管母细胞瘤切除,肿瘤约2x1cm大小,痊愈出院,随访仍生存。
2 讨 论
家族中两代三人发病,第二代一子一女发病,其他子女二人未见发病;发病年龄为青壮年;三个病例肿瘤均位于后颅窝小脑、椎管内脊髓部位,其中两例为髓外;第二代两例发现有视网膜血管瘤;小脑肿瘤实质性两例、囊性一例;脊髓肿瘤均为实质性,一例位于髓内、复发后呈现颈、胸、腰节段广泛多发现象;临床上以颅内症状首诊两例;肿瘤再发复诊间隔4.3-7.3年、平均5.4年;本组病例均为手术治疗,共行七次手术,肿瘤全切除六次、脑积水分流一次;手术效果良好;疾病总预后不佳,现仅一例生存。
VHL病是一种好发多器官血管细胞瘤的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母细胞瘤,常伴有肾细胞癌、肾囊肿、胰腺肿瘤、胰腺囊肿及内淋巴性肿瘤。发生率为1/36000,通常在18—30岁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有文献1报道,VHL病约占CNS血管母细胞瘤的3-25%。目前已知该病为VHL肿瘤抑制基因(3p25-26)发生突变引起的。本组病例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小脑、脊髓和视网膜的血管母细胞瘤,不伴有其他器官病变;发病年龄在18岁后青壮年,符合本病常态。
1999年Glasker3提出的VHL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得到了广泛认同: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以及[1]任何一个视网膜血管瘤、或肾细胞癌、嗜铬细胞瘤、或附睾囊腺瘤;或[2]任何一级亲属表现VHL病的损害;或[3]基因检查结果阳性。
但从临床工作来看,VHL病的早期诊断率并不高,本组病例亦是如此。据统计4VHL病的诊断平均在首发症状出现后4.5年。原因是多方面的:(1)虽然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常提示VHL病,但大多数VHL病入院时仅表现为单发性病变。本组病例首次入院均仅表现为小脑或脊髓单发性病变。Glasker3统计以神经症状首次入院的VHL病患者只有19%显示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只有36%有预示VHL病的相关肿瘤症状。(2)临床医生往往由于对VHL病缺乏深入的了解,从而忽视了对患者的家族史的追溯,对患者其他各系统的全面检查,更无法想到进行基因检查。据华山外科集团医院1997年-2003年统计97例CNS血管母细胞瘤就有24例未作眼底检查、78例未作腹部检查,显示神经外科医生对VHL病仍缺乏应有的重视5。由于VHL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不同,肿瘤的数目不同,受累的器官数不同,临床早期诊断常存在困难。本组病例也是在先症者出现脊髓发病后才考虑本病诊断,直到家族中母亲发病予以确诊。有临床统计[1,6],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及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年轻患者均与VHL病有明显的相关性,本组病例均为小脑和脊髓的血管母细胞瘤,其中两例年龄在30岁以下。
1993年,VHL抑制基因被发现。目前,通过DNA杂交技术和PCR-SSCP法对患者VHL基因进行分析。据Conway等[7]统计,VHL基因检测的敏感度为86%,且所有基因检测为阳性的患者都被临床诊断标准所证实。突变基因检测诊断VHL病明显优于基于临床表现进行的诊断。对于原发性单发性血管母细胞瘤患者,如果既无家族史又无已知VHL病的其他表现,基因检测可能是唯一可靠的诊断方法。由于基因检测安全简易,价格便宜,199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协会建议对危险人群都要进行基因检测。本组病例没有进行基因检测。
早期诊断有利于提高VHL病的临床预后。建议每一个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患者都应该进行VHL基因检测,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外肿瘤的发现和患者亲属的调查。对先证者的一级亲属要进行筛查,基于筛查结果对所涉家庭可能存在风险的其他成员都应该进行筛查。
Conway等[7]统计67%的VHL病患者平均2.1年就会复发一个新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本组病例平均5. 4年复发一个新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手术全部切除是根治的最佳手段,手术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并不能防止VHL病的其他部位肿瘤再发。本组病例共进行六次肿瘤全切除手术,术后效果良好。本病较高的复发率和多发病灶仍是死亡的常见原因,本组病例术后[4-7]年出现新发肿瘤,其中一例术后出现小脑、脊髓多节段多发性肿瘤复发,因肿瘤复发两例死亡。辅助治疗包括血管内介入栓塞和放射治疗,需进行个体化评估有选择的使用。本组病例未选择辅助治疗手段。由于VHL病都有生发新的肿瘤的风险,因此要求终身随访。随访项目包括(1)半年1次尿儿茶酚胺的测定,(2)每年1次眼底镜检,(3)半年1次CNS增强MRI检查,(4)每年1次腹部CT扫描和超声波检查。
VHL病是VHL肿瘤抑制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VHL基因似乎是血管生成的控制中心,这是一个对氧非常敏感的过程,涉及一种异型二聚体转录因子—低氧诱发因子(HIF)。VHL基因生成产物靶向结合HIF的次体,这是发展HIF及其降解产物抑制剂的基本原理,将导致潜在的新的治疗方法产生。药物的进步能极大提高VHL病的治疗效果。初步研究表明[8]:蛋白激酶受体抑制剂有肯定疗效。
1.Neumann HP,Eggert HR, Weigel K, Friedburg H, Wiestler OD, Schollmeyer P: Hemangioblastoma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rm: A 10-year stud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J]. J Neurosurg,1989,70:24-30.
2.Richard S, Graff J, Lindau J and F Resche F : Von Hipple-Lindau disease[J]. The Lancet,2004, 9416(363): 1231-1234.
3.Glasker S, Bender BU, Apel TW,et al. The impact of 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VHL gene in pations with haemangioblastoma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1999,67:758—762.
4.Maddock IR, Moran A, Maher ER, et al. A genetic register for von Hipple-Lindau disease[J]. J Med Genet 1996,33:120-7.
5. 周旭峰,张丽雅,张璐,等. VHL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罕少疾病杂志,2005,12 (1):1-3.
6.Palmer JJ: Hemangioblastomas: A review of 81 cases[J]. Acta Neurochir(Wien),1972,27:125-148.
7.Conway JE, Chou D, Clatterbuck RE, et al. Hemangioblastoma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 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 and sporadic disease[J]. Neurosurgery, 2001 Jan, 48:55—62.
8.S Richard.Von Hipple-Lindau disease:recent advances and therapeutic perspectives[J].Exprev Anticancer Therapy, 2003,3:21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