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隐喻的语用价值
2011-04-07赵玉娟
赵玉娟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公共英语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31)
语法隐喻的语用价值
赵玉娟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公共英语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31)
通过对隐喻、语法隐喻概念的简述,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语法隐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普遍性及不可或缺性。对语法隐喻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隐喻;语法隐喻;认知;语用价值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指“赋予一个词它本来不具有的涵义或者用一个词表达它本来表达不了的涵义,”隐喻的运用“可以达到用科学和逻辑的手段达不到的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目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是人类能动的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文化心理活动。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也关注了隐喻的研究,提出了“语法隐喻”的理论。从词汇角度来看,他认为隐喻是意义表达的变异,“隐喻通常被描述成词汇使用中的变异:单词被说成是转义使用了。”虽然许多隐喻表现在词汇结构上,但词汇选择只是词汇语法选择的一个方面,其中伴随着语法的变异。他认为,“修辞转义中有强烈的语法隐喻;一旦我们承认这一点,就发现语法隐喻现象的存在,只不过语法隐喻中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形式方面,尽管这些变化常常也蕴含着一些词汇变化。”这就是语法隐喻的由来。
一、语法隐喻
作为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Halliday以其独特的视角提出了语法隐喻的概念,并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书中提出:“一切成年人的用语中都是充满隐喻的,完全没有隐喻语言形式只能从儿童语言中找到;隐喻现象并不仅限于词汇层面,而且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在 Halliday看来,首先,语法隐喻是用某一语法类别和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和语法结构,而不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这两个类别分别代表了一个给定意义的两种表达形式:一致式(即平常所说的“平白体”语言)和隐喻式(即与一致式相对应的,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转义”的语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一致式是语言结构直接反映现实世界的语法隐喻结果,这表现为语法与现实的一致性。隐喻式是语言结构不直接反映现实,而是表现出一种扭曲的关系。这两种表达形式的转换(一致式和隐喻式的转换)是语法隐喻过程。一致式和隐喻式的区别在于信息的展开是否与话语所展现事件的原始状态一致,是否贴近我们的直觉。
第二,Halliday认为,将人类经验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本身就应该算是一种隐喻过程。而对于其过程的认知、掌握,完全是我们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意义的构建,从而形成新的概念和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的纯理功能的理解分三部分,即概念功能、人及功能和语篇功能。因此该学派对语法隐喻的理解和表述也分为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
在概念隐喻中 Halliday显示一个属于元功能的及物性,其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如参与者、过程、环境等)可互相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时又可以从一个形式(如短语和词类等)隐喻为另一种形式。例如:a.On the fifth day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 it.b.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 it.例a的语义是个物质过程,而例 b的语义是个心理过程。
在人际隐喻中,Halliday则区分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前者表现为情态的体现形式可以有多种,如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而语气可以由多种语言行为互相转换。例如:a.Tell me your name.b. Could you tellme your name?其中a句是祈使句,表达一种命令(请求)。B句是疑问句,实际上是表达一种请求。b句是a句的隐喻句。
二、认知语法隐喻
认知(cognition)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学习的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部分,是与情感、动机、意志等心理活动相对应的大脑理智的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行为能力。
语法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语法隐喻是语言认知模式的基础之一,也是语言中极为普遍的认知表征现象,还是词汇转类法中构词最为活跃的方法之一。其使用范围日趋广泛,经常出现在不同语体和不同语言环境中。语法隐喻使现代语言中越来越多的词汇和语法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不仅减去不少笔墨,而且使语言变得更加形象生动逼真,产生极好的修辞效果。隐喻是一种联想机制。它遵循人类的认知规律,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从空间到时间的认识过程。世间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往往是不清晰的,是原始的,是隐喻的;这种隐喻关系只有通过人们自我的主观意识去发现,去构建。人类在认识新事物时总是把自己熟悉的事物特征反映到新的事物中去,甚至以熟悉的事物的特征为基础,充分发挥人类自身的创造思维,映像出新的语义特征。
三、语法隐喻的语用价值
赵艳芳(2002)指出:“如果一种语言没有隐喻,其结果只有两个:要么它的表达力非常有限,只能用来表达非常直观具体的事物和现象,这只存在于低级社会,要么它的词汇和表达式多的惊人。”
隐喻是一种十分普遍的修辞格,隐喻的使用精致而微妙。在使用隐喻时,我们所说的话字面上的荒谬是连我们自己也不会怀疑的。例如“He is a fox”,“He has a heart of stone”等,把人说成是只狐狸,说人有一颗石头心脏,都是明显不合情理的。对这些似乎是荒谬的话语,应该怎样做出合理的解释呢?单从语义的角度去寻求解释,显然是不够的,因为隐喻的使用和理解牵扯到语境的因素,语义学解决的是话语字面意义,在这个基础上考虑语境的细节。语用学把语言文字本身的意义和他们的使用者联系起来。除了弄清一个单词、一个句子本身的意指外,语用学还要进一步弄清谁在什么情况下用了这个词或句子,他要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说语用学要研究一个词、一句话在特定的语境中所具有的交际价值。语用学可对话语的隐喻意义做出解释。隐喻语言常以两事物间的类同之处为基础。例如,之所以把人比喻成狐狸是因为他们之间有性格上的类同之处——狡猾性;人的心和没有生命的石头之间的类同处便是坚硬无情这一属性。这里,需要得到心理学的帮助,在事物的类同之间建立起联想是隐喻的心理基础。
Wilkins(1972:111):“没有语法,能表达的东西很少,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在词汇语义的研究方面,很多语言学家对词汇的“一形对一义”或“一义对一形”这种能指和所指关系提出了质疑。更多的语言学家倾向于认为尽管人类最早在创造语言符号时,这些语言符号只有其最初的表达含义,但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人类又给这些作为语言符号的词赋予了新的含义。从而使词语摆脱了“一形对一义”的桎拷,有了其扩展意义。因此词汇的内涵丰富了,出现了一词多义的特征,也同样出现了词汇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时间所表达的意义不同。也因此出现了词汇隐喻、语法隐喻等。为了表情达意的更丰富和更具内涵,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传统的隐喻概念指发生在词汇层面的隐喻化过程,而语法隐喻则发生于语法层面的隐喻化过程。词汇隐喻在语法形式上没有变化,在意义上有变化。例如:a.The country exports tropical fruit.
b.We enjoy the f ruit of our labours.
例句中的fruit,在a句中是本义的“大地的产物”,在b句中是隐喻的“动作的结果”,这是词汇隐喻。
而语法隐喻的词语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语法性状,如动词或形容词化为名词,连词化为动词。
例如:a.This pudding has two pounds of fresh fruit in it.
b.These app le trees have always f ruited well.
语法隐喻处理的是不同的能指(“动词”和“名词”),同样的所指(“过程”)。因此语法隐喻是在不同层次之间的重新排列,是将语义重新映叠于词汇语法之上。
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人们可以改变语义与语法的对应关系,可以把动词、形容词、转化为名词,把句子转化为词组。这种转化就是语法隐喻,它不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某一种语法类别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
例1.a.If the item isexposed for long will rapidly deteriorate.
b.Prolonged exposure result in rapid deterioration of the item.
2.a.He couldn’t fall asleep.
b.His sleep lessness.
以上两个句中b句都是a句的隐喻。
在人际隐喻中,为了表达更多的情态,情态的体现形式可以有多种,如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等,而语气可以由多种言语行为进行转换。
例如:情态隐喻:
a.Probably that pudding never will be cooked.
b.I don’t believe that pudding ever will be cooked.
情态隐喻表现在原来由情态动词体现的情态语义可以由词汇语法层次的其他形式体现。a句中的Probably和 never由b句中 I don’t believe小句体现。
语气隐喻:
a.You shouldn’t say such a thing.
b.How could you say such a thing.
a句是陈述句,b句是a句的隐喻句,是惊叹句,表达力更强,但它们所表达的语义是一样的。
有时隐喻的喻意和字面意义是完全不相符的。如:Time ismoney.
隐喻的认知理解过程之所以困难,根本原因就在于隐喻的运用造成了语义冲突。而正是这种冲突,表达了仅仅通过文字表面直接陈述所很难甚至无法表达的内容,也因此体现的了隐喻的语用价值之大。
例如:A lso,he had money in his pocket,and; as in the old daysw hen a payday,hemade themoney fly.——Jack London.
在句中,作者用来隐喻他挥金如土,辛辣的讽刺了他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本性。隐喻通过词义的转移和延伸以及想象空间的扩展,言简意赅的构成一幅精彩、生动、形象的画面;充分体现了隐喻的语用价值。
理查兹曾说过:“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每3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隐喻使用者态度和隐喻表达的意义是紧密相连的,隐喻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特定的交际价值。从语言学功能上看,隐喻填补了词汇空缺,增加了表达的精确性和形象性。语法隐喻有修辞、语言学、认知和社会功能。认知语言学更加注重语法隐喻认知的形成机制、工作机制及表征模式(束定芳,2000.)。它体现的是一种抽象思维,需要较高级的抽象思维和脑力劳动。
四、结束语
在语言系统中隐喻的功能主要是“意义扩展”和“意义创造”。它是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桥梁,用于描述一种新的情景,扩大了语言与思想的界限。因此具有创造力,是语言对变化中的现实进行概念和交流的重要资源。对于语法隐喻的认知使语言学习者认识到:它不仅仅是语言的修饰,还有更深刻含义、显著意义的语用表达功能,具有形象生动地传达间接语言,抒发强烈的感情,或者表示说话人的挖苦和嘲弄,进行劝说和训斥、感叹世事等语用功能,其作用是人们在用语言思考所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不同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如同互联网中的链接点,建立丰富的联系,更准确深刻的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1]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3.
[4] 郭明州,董杰.语法隐喻浅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0,24(4):73-76.
[5] 陈向荣.隐喻语用功能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6, 26(4).
Analysis of the Pragmatic Valu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ZHAO Yu-juan
(Shijiazhuang Info rmation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Hebei050031,China)
Based on the brief descrip tion of the metaphor and grammaticalmetaphor,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this paper outlined the universality and indispensability of the grammatical metapho r in the language use.Of grammatical metapho r in language use in the process of pragmatic value is discussed.
metaphor;grammaticalmetaphor;cognitive;pragmatic value
G 642.0
A
1008-6927(2011)01-0068-04
2011-01-10
河北省教育厅课题:“语法隐喻的语用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Z2010867)。
赵玉娟(1964-),女,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英语教育。
(编辑:刘雪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