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农业院校农民培训工作探析

2011-04-07安江燕田兰香安军超

关键词:河北农业大学农业院校农民

安江燕, 田兰香, 安军超

(1.河北农业大学 学生处,河北 保定 071001;2.河北农业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高等农业院校农民培训工作探析

安江燕1, 田兰香2, 安军超2

(1.河北农业大学 学生处,河北 保定 071001;2.河北农业大学 成人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民培训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就地培训、依托农业科技园区、依托科技项目推广、与企业及政府部门联合、开辟特色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成效显著。地方政府与高校共同谋划农民培训规划;建立新技术、新成果推广与农民培训相结合的主导培训形式;加强农民培训的分类指导研究工作是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农民培训的发展方向。

农民培训;高等农业院校;发展方向

近些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凸显,国家及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农民培训,农民渴望通过培训提高生存本领,提高生活水平。高等农业院校在实践中,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通过就地培训、依托农业科技园区、依托科技项目推广、与企业及政府部门联合、开辟特色网站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工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民培训工作中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数以万计的农业科技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乡村事务管理人才,但是在广大农民中,依然存在着学历层次较低,所从事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突出矛盾。特别是随着大量的农民涌入城镇,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弱,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数量逐渐减少。如何做好留乡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能力,确保农业生产满足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需要,高等农业院校责任重大。高等农业院校具有广泛的人才及教育资源优势,特别是地方农业高校,更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情感优势。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多为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不仅设有专门的农学、园艺、植保等传统的涉农专业,还设有城镇规划、农村经济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等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类专业。丰富的专业设置,使高等农业院校具有广泛的师资来源,为开展农民培训提供了师资保障。同时高等农业院校也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基地,高等农业院校紧密结合当地的农业、农村生产实际,不断推出新的科技成果,并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有效地实现新技术、新成果的广泛推广应用,对推动地方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农民培训的主要方式及成效

(一)就地培训

就地培训是指高等农业院校根据农事时间和特点,组织林果、蔬菜、养殖、植保、农技推广等方面的专家,赴县、乡(镇)、村开展科技宣讲和技术培训活动。在科技大集、“三下乡”活动中,通过现场咨询、展板展示、发放资料等形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宣讲,派出专家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分析、现场示范、现场解答。

如河北农业大学每年都要按照农事需求,分批次组织各个学科的农业专家深入河北省丰宁县、张北县、万全县、涞水县等对口科教帮扶县、乡、村,开展科技巡回培训与指导工作。仅2010年春季,河北农业大学就先后派出专家100多人次,到20多个县市指导春季农业生产,举办培训班50多期,培训农民3 000多人次,开展科技咨询活动10多次,咨询农民1 000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万多份。在科技宣传活动中,河北农业大学专门印制了图文并茂的挂历,内容分为苹果篇、葡萄篇、桃篇三类,主要宣传科学种田和实用农技知识,特别是按月份标明了苹果、葡萄和桃树实施管理的关键作业,既有各种病虫害发作时间及防治方法,也有剪枝、灌溉、喷药、施肥等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有河北农大众多植保专家的照片和热线服务电话。许多农民称之为“科技挂历”。

就地培训活动,免去了农民四处奔波,让农民通过实实在在地解决自家生产中存在的棘手问题而提高农技水平。这种直观、"手把手"的培训活动可以提高农民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农民容易理解、记忆、掌握。培训专家还可以根据农民自身特点,因人施教,适当调整培训难易程度,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农民的需求。

(二)以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开展农民培训

农业科技园区指在一定区域内,以“三高”农业为目标,以调整农业结构为突破口,以先进适用技术为依托,以政府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手段,对区域农业与农村经济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或现代农业科技企业的密集区。高等农业院校依托农业科技园区,搭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树立本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的典型,吸引广大农民到园区进行学习、创业。如在园区建立动物改良品种养殖、繁殖基地,提供优质种苗;引进林果、蔬菜、棉花新品种、提供商品种苗快繁及生产技术;提供施肥污染农田土壤环境恢复技术;提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等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2002年在杨凌建立各类示范园2600亩、设施大棚1200个,畜禽养殖示范区小区15个,以园区为场地,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目的,共开展各类培训355场次,培训农民2.3万人次,培养各类专业示范户100多户;引进、指导涉农企业14户,指导建立农民专业协会5个,使杨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达到400元的较高水平,为周边地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示范和指导作用[1]。沈阳农业大学科学园依托其技术和人才优势,逐渐成为辽宁省农业高新技术及适用技术的培训基地。园内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达100余期,发放技术资料12万份,受训1万人次[2]。山东农业大学“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引进、应用名新特蔬菜品种,推广无土栽培、滴灌、一氧化碳气肥、反光无滴膜、组织培养、脱毒快反、工厂化育苗等农业先进技术,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3]。

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培训活动,树立区域农业科技发展的典型,让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一目了然,有形的技术成果使农民看得见、学得好、用得上,增强了农民自觉自愿地参与生产、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三)依托项目推广开展农民培训

高等农业院校依据当地生产实际,结合当地特色支柱产业,选择具有开发价值和推广潜力的农业科技项目,以项目为载体,通过现场指导、课堂讲授、参观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培训,并且为农民提供产、供、销配套综合服务。

河北农业大学以科技项目为依托,在河北省张北县广泛推广节水蔬菜种植技术,引导当地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指导农民开展农业生产,结合项目推广开展农民培训,对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特别是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张北县蔬菜产业的形成与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北县每年的科技培训都要找农大的老师,教授直接给农民讲课,大学办到了家门口。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入户项目有玉米青黄贮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增加遗传潜力和提高繁殖力技术的应用;奶牛疾病综合防治措施;性控精液及胚胎移植技术在双城市扩大优质奶牛上的应用;扶持五家镇奶业协会发展;青贮专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等涉及农业生产领域的多个项目[4]。

依托项目推广开展农民培训,能够引导高校在项目选择上紧密结合本地区的产业发展特色,选择具有开发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农业产品和农业实用技术。在农民培训过程中,提供农民最急需的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此外,在培训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帮助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调整生产经营项目与种植规模,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四)与农资企业联合,开展农民培训

高等农业院校依托雄厚的师资力量,农业科技企业依托先进的产品共同开展以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培训活动,也是当前农民培训的方式之一。

如华南农业大学与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通过举办“大耕户农艺技能培训班”开展农民培训,重点开展“沙糖桔科学施肥和合理用药”以及“蔬菜的科学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学习。安徽农业大学联合民营企业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组成“农大.隆平‘万村千乡’农业科技服务团”对安徽省7000个行政村,30多万农民进行免费农业技术培训。山东农业大学为来自泰安、菏泽两地的190多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小型动植物养殖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举办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

高等农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构建了农资企业+农业高校+农民的培训新形式。高等农业院校通过企业组织农民进入高校课堂,学习实用技术,缓解了高校资金紧缺,不能完全到田间地头对农民开展培训的矛盾,为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农民提供了平台;企业依托高校师资力量开展农民培训,丰富了农民获取新的生产技术信息渠道,便于企业有效地推广新的技术产品。

(五)依托政府部门,开展农民培训

在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财政、教育、共青团、妇联等多部门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托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力量广泛开展农民培训活动。

河北农业大学依托“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全国妇女培训基地”,多次组织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农村妇女生产经营能手到校学习,并被授予“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河北省委统战部组织的“河北省党外专家服务‘三农’科技行动项目对接活动”中,河北农大为河北省藁城宜安村等19个对接村提供园艺、畜牧、村镇规划、大田作物、生态建设、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及农民培训工作,并被授予“河北省统一战线服务‘三农’科教基地”。

依托政府部门开展的农民培训活动,免去了高校组织生源的压力,政府的适当补贴也提高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这种培训活动的生源往往集中在某一地域或相同、相近职业范围,生源相对素质较高,便于组织管理。

(六)创建特色农业服务网络,开展农民培训

高等农业院校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创建符合农民需求的农业专题科技网站开展远程农民培训是近些年来逐步兴起的新型农民培训形式。如河北农业大学创建了太行之路网站、中国枣专家智能系统、中国苹果病虫害防控信息网、国家蛋鸡北方体系、河北省粮食丰产科技信息网、河北省奶业科技信息网、植保信息交流网、喷灌信息网等系列专题网站。华中农业大学开办了华中蔬菜网、华中柿网、采茶网等。

利用网络开展农民培训,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上网,既省时、省事,又节约开支。此外,农民还可以通过网络,联系专家,及时解决问题。

(七)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开展农民培训

高等农业院校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大学生积极参与各村文明生态建设活动、开展农村政策法律宣传活动、科技服务活动、企业帮扶活动和文化宣传活动等,通过实践活动开展农民培训。这种农民培训方式,也是大学生了解农村社会生活、丰富社会阅历、增长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

此外,高等农业院校还依托当地乡镇成人学校,开放高校图书馆资源等形式开展农民培训活动。

三、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农民培训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地方政府与高等农业院校共同谋划当地农民培训规划。农民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与高校的通力合作。政府部门应主动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因地制宜,共同规划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期的农民培训计划,确立符合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评估手段、跟踪服务措施等,建立高校为某一区域或某一产业技术培训与服务的长效机制。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建立专门的三农服务机构,如河北农业大学建立的科教兴农中心,承担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选派稳定的专家队伍,开展长期的培训指导工作。多年来,河北农业大学与河北省临漳县、文安县、张北县等地方政府建立起了校县合作模式,结合地方主导型产业发展特点,确定农民培训目标,培养大批核心示范农户,效果显著。

(二)高等农业院校在农民培训工作中,应建立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工作与农民培训工作紧密结合的主导培训形式。高等农业院校是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主要研发地,是农业技术推广和传播的辐射点[5]。在农民培训工作中,高校可以依托农业科技园区、新技术新成果示范产业区、与企业合作等多种途径,将新的技术成果展示给农民,并通过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实现成果推广、转化与农民增收的双赢。华中农业大学以农业部“948”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引进与中国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为载体,在湖北省黄冈市建立了多个优质油菜丰产示范片;在鄂西山区和大别山区建立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示范基地,结合项目推广开展技术普及和农民培训,为当地农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6]。

(三)加强农民培训的分类指导研究工作。随着农村社会活动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农民培训需求日益多样化。高等农业院校要不断加强研究,可根据培训特点把农民分为一般劳动力、农业产业大户、回乡大学生或创业人员、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其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骨干、乡镇管理干部等多个群体,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制定不同的培训规划。培训重点要由单纯的科技指导、注入式培训向培养创业型农民倾斜,探索和建立培训-扶持-创业-联合经营相结合的农民教育新模式[7]。

[1] 郭满玲.高等农林院校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中的作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6):36-38.

[2] 李东,张树林,孟凡博.创办农业高校科学园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3):204-207.

[3] 马俊玉.“农业科技示范园”在普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5(9):116-117.

[4] 张贵学,高越山,刘兴国,等.校(市)县科技共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5-7.

[5] 王文凯,孙文学,高等农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对策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6):7-9.

[6] 沈振锋,胡紫玲,赵静.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15 -217.

[7] 李水山.我国农民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8(9):6-10.

On the training of peasants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AN Jiang-yan,TIAN Lan-xiang,AN Jun-ch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

The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p lay an impo rtant ro le in the training of peasant.Good results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training of peasant through training on the spot,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 logy park,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 logy projects,associated with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special network.It was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training of peasant. Fo r examp le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advanced university make training program in common together;universities build the leading training form through popularizing new technology and new research results and energize research about different guide in training.

the training of peasant;agricultural university;development

G 646

A

1008-6927(2011)01-0035-04

2010-11-18

河北省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高等农业院校开展农民培训的新思路”(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902060)。

安江燕(1974-),女,硕士,高级政工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

(编辑:刘雪春)

猜你喜欢

河北农业大学农业院校农民
河北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公告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卓越“三农”法治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地方农业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策略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