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性”设计与应用能力培养

2011-04-07吴丹绮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活性高职语言

吴丹绮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湖南常德,415000)

高职英语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等三大特征构成了从教学目的、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高职英语的有机内在体系,显示出高职英语既独立于普通中等英语教育,又不同于大学英语教育的独特性。高职英语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运用英语处理日常活动的能力。这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摆在高职英语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与分析

(一)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和热情

1.基础不牢、热情不高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心已转为“大众化教育”,生源水平较之以前有所下降。本科院校如此,高职院校亦然。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在后批录取,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而进入高职院后很多课程是以中学知识为基础,在知识衔接上出现断层,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和热情。

2.自信不足、能力欠缺

很多高职生在遭受高考挫折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出现了自卑心理,对自我认识比较“灰暗”,表现在课堂上就是不活跃、不投入,害怕答错问题而不敢开口,这种心态使他们难以面对新的学习生活,恐惧心理、焦虑现象普遍存在。

3.态度不正、动机不纯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校时就已选好专业,在他们眼中英语不过是他们的公共课而已,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大多是应试、拿文凭,这样被动的结果导致英语课堂上无论内容是浅还是深,问题是易还是难,学生们常常是“三缄其口”、“沉默寡言”。

(二)教师:教学热情不高,方法陈旧

从外因来看,高职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不受重视,使得部分教师心理上存在轻视本职工作的阴影,导致教学热情不高,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不力。再加之,多数高职英语教师平均周学时都在12节以上,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研究,也很少有机会进修和培训。又由于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原因,造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精力投入不足,责任心不强的状况。如此种种原因,教师在平日教学中缺乏爱生之情、激己之情,从而难以调动自身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内因来看,高职英语教师过多地关注教材的知识点,而忽视了课堂信息输入的新鲜性、趣味性、生动性;忽视了教育对象——90后的高职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活泼的互动局面。

一边是沉默的“温水”,一边是低热量的“灶台”,高职英语教学就像一壶烧不开的温水,徘徊在“费时低效”的怪圈里。这种现状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种折磨。“求活求变”成为了师生们共同的心声。

反思现状,我们一线的高职英语教师是否该从教育的本源出发,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增添新颖、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活性”语言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探索出一条真实而有效的教学相长之路。

二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性”设计的有效途径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性”设计的目的就是要使课堂生动化、生活化、形象化、应用化。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从而激活教材,提高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

(一)感官冲击,活化课堂导入

1.影视快递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影视教学,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信息及大量的视听说的课堂活动,把学生从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如:在学习The Dinner Party单元时,可先让学生观看电影The Princess Diaries中的一个片段,并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How do you think Mia’s behavior on the party?学生一致认为:She is impolite in the party.然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思考标题The Dinner Party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

又如:在上The Villain in the Atmosphere时,让学生观看电影The Day After Tomorrow中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的一个片段,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全球变暖的危害,应当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从而导入到新课。

2.图文解说

如:在学习offering help的听说部分时,教师可以先展示出动物之间互助的图片(What are they doing?一只熊猫帮助另一只熊猫爬树),再展出动物帮助人类的图片(What happened?三只小狗扶住一个快倒地的婴儿),最后展出人类之间没有互助的图片(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boy,three boys no boy.三个和尚)。通过这三张图片的对比,学生很容易得出 To help others means to help yourself,从而很自然地引入到offering help的主题上来。

直观的图片展示与解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学生的眼球,传递有效的课堂信息。

(二)师生互动,活化课堂教学模式

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互动,并要根据学生的表现而适时做出调整。

1.提问扩展

如在教Suffering to Be Beautiful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可先向学生提问:Do you want to make yourself more beautiful or handsome?Why?How to make yourself more beautiful or handsome?由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此话题学生们都能畅所欲言。同时教师也可讲讲“如何使自己更美”的方法,如多吃水果青菜,由此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水果、蔬菜的英文名;如通过化妆修饰等,由此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常用词,如 dye hair(染发),have hair- perms(烫发),eyebrow pencil(眉笔),cream(面霜)等。这样一来,学生潜在的对“美”的话题的自然就被激发出来,自然也能带着这种积极的情绪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2.角色扮演

在上《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Unit 2 Text A:Mistaken Identity(by Mark Twain)时,教师可有意将这篇故事性课文改成对话性短文,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逐一登台表演出来,以此使学生真正地融入课文,理解课文,升华课文。教师可将Mistaken Identity改成四大场景:自认名人,遭受打击(Though thinking himself to be well known,Mark Twain failed to get the train tickets he needed.);有人相识,顺利登车(Mark Twain was invited by the conductor to get onto the train.);豪华包间,高兴至极(Mark twain received good service on the train.);探明真相,啼笑皆非(Mark Twain got to know why he was given such nice treatment.)。让学生选择任一场景进行表演,把舞台空间“禅让”给学生,讲台变成舞台,让学生演绎得有声有色。

3.虚拟议会辩论

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教师在介绍辩论主题的同时,可配以极富渲染力的背景音乐,仿佛将全班学生带入到一个真实的美国议会大厅,学生即紧张又兴奋。在辩论时,我们可以采取虚拟会议的形式,一切程序基本按照真实议会的简单模式。这种形式比较新颖,而且可以全班参与。“各州议员代表们”在会上为了制定或废除某项法律条文唇枪舌战,其余“议员们”也都积极投入,发挥自己的批判投票功能,整个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在教学中涉及Environment Protection,No Smoking,Job Finding等社会热点的课文都可以采取这一活动模式。当然,在实践中可以灵活处理,每一次稍作改变,以保持活动的新鲜感。

4.开心竞赛

把全班分成几个组,每组为自己组命名,如“spice girl”,“angle”,“princess”,“power”,然后每组选出一名啦啦队长,并设计出一句口号(如:Nothing is impossible.),把往日沉闷的课堂气氛渲染得既活泼又紧张。这种竞赛式活动改变了课堂上学生的精神面貌,学生们乐并学习着,学并竞争着。

开心竞赛不但对学生产生一种教学魅力,能把学生牢牢吸引在教学磁场里,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及喜欢竞赛的心理,达到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让课堂都活起来的目的,而且还在活动中训练了学生听、说、写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三)因材施教,活化课堂教学内容

1.从标志和形象中感知文化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最能反映目标语文化的标志和形象,如:对比中国的 The Great Wall、英国的 Tower Bridge、美国的 Statue of Liberty 等;对比国旗、地图、邮票、明信片、建筑物、知名人士、地理风光、传统特色等。

如:在《实用英语(第三册)》中Unit 7 Culture Tips:A-bout Dragon中,教师可以自然而然地导入到中西双方对于“Dragon(龙)”这一形象的不同理解及缘由。汉语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威武、威严”的象征,而且自称为“龙的传人”。而在英语文化中,“龙”是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凶残肆虐,是“邪恶”的象征。与上帝作对的恶魔Satan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英国人传说中的英雄贝奥伍夫就是在与“a fire dragon”的搏斗中受伤而死去的。所以我们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必须将“龙”转换成“虎”,译为“Four Small Tigers of Asian”,这样翻译就是为了让西方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教师通过对比,可让学生在恍然大悟中熟悉中西文化中的形象和标志,并深切感知双方文化色彩,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从语境中领会词义

对于大多数高职生来说,词汇量不足是制约其英语学习的瓶颈。因此,词汇教学就成为高职英语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教师在教授新词的过程中,只是使用简单、单调的教学方法,直接“告知”,没有语境,没有思维过程,长此以往,学生英语思维的主动性就得不到锻炼,很容易产生依赖思想,思维活动过程就会依赖“汉译”的转换过程。如:

Mr.Brown is a very white(白色—忠实可靠)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绿色—脸色不好)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蓝色—闷闷不乐)lately.

When I saw him,he was in a brown(褐色—心事重重)

study.I hope he’ll soon be in the pink(粉色—振作)again.

这是一段包含五种颜色并有具体情境的英文,可先让学生自由地想象,并试图翻译出他们自认为合乎逻辑的语句来。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颜色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

因此,单词没有上下文的语境,只有认知意义,是生硬的、呆板的,而一旦将其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就有了鲜活的生命,有了深刻的内涵,有了丰富的情感。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学习和运用词汇就会感到放松并乐于接受,效率会更高,也才能真正使词汇教学成为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3.从故事中体悟修辞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有选择地引导学生们赏析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使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有更透彻的了解,也能指导他们正确地选择和应用词汇、结构,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修养。

如:委婉语可以使人类的语言妙趣横生、诙谐幽默,把残酷的事实寓于幽默中。曾有个不幸的人说过如下一段话:At first I was poor,then I became needy,later I was underprivileged,now I’m disadvantaged.I still don’t have a cent to my name,but I have a great vocabulary.(起初我“窘困”,过后我“拮据”,后来我“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现在我“机遇不佳”,我虽不名一文,但词汇却学了一大堆)。这段话是一个没受过多少教育的穷人说的,其中“poor”、“needy”、“underprivileged”、“disadvantaged”实际上都是“贫困”、“穷困”、“贫穷”的不同说法,但一次比一次委婉,这里不难看出穷人的幽默、自嘲之意。

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若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出并探析修辞的语言效果,使学生掌握修辞的精辟,长此这样,势必会提高学生的修辞意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并能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作为高职英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并结合高职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活性”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以激情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实现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性和实用性的根本目标。

猜你喜欢

活性高职语言
阳桃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语言是刀
简述活性包装的分类及应用(一)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金丝草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HBV 活性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PTEN通过下调自噬活性抑制登革病毒2型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