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1-04-04吴先满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

吴先满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财贸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3)

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吴先满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财贸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3)

2010年江苏省出台了6大类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但目前江苏新兴产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层次偏低,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突出,存在着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的问题。从评价基准的重要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角度,本文分别运用自主技术基准、市场需求基准和产业关联基准,对江苏省既定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评估,得出结论:江苏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强,部分产品和技术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也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由此我们认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不同发展时期应明确不同发展重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初步成果与现状分析

2008年下半年以来,江苏经受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难影响。一些不掌握核心技术、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传统产业,受危机冲击尤为明显。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国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江苏积极发挥技术创新作用,把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结合起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2010年,江苏出台了6大类 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

(一)初步成果与现状

1.产业迅速成长,门类不断增多

从产业总量看,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重点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新兴产业,2009年销售收入1.52万亿元,增幅 26%,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20%,增加值占 GDP的10%,经初步测算,江苏6大新兴产业总量处全国第一①资料来源于江苏省发改委调研资料。。

2.出口不断增加

2010年1-2月,江苏进出口规模保持全国第二,增幅也领跑全国沿海主要省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回升势头迅猛,出口增幅 57.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4.3%。省商务厅重点监测的八大行业和 30种商品中,新兴产业表现不俗:IT行业出口表现平稳,但是笔记本电脑行业增长很快;光伏行业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太阳能电池增长3.3倍①。

3.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09年江苏全社会 680亿元研发投入中,投入新兴产业超过50%以上,企业专利申请数7.9万件中,涉及6大新兴产业专利数超过20%。2009年江苏组织实施135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15项,争取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210个,争取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49个,共争取到各类国家支持资金超过60亿元。光伏晶硅电池、基因芯片、抗体诊断等处于国际先进地位①。

4.部分产业规模优势明显,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009年,江苏光伏太阳能电池实际产量占全国60%以上、全球15%左右;风力发电装备生产骨干企业100多家,高速齿轮箱、叶片、轮毂和回转支承等关键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80%;节能环保产业拥有2000多生产厂家,占据全国五分之一;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年产值近 2000亿元,医药产业总量规模占全国11.5%,制剂、抗肿瘤药、抗肝炎药、医疗器械等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①。

5.产业集聚度较高、产业链不断完善

2009年江苏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园区集中了4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60%的新兴产业产值。光伏产业拥有近300家配套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医药及生物技术产业形成了以泰州医药城研发创新为主体,南京、连云港等为产业支撑的格局,风电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传感网等产业也形成了较好的基础。

6.龙头企业不断增多,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6大新兴产业中,处于全国同行业前3位的企业超过60家,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50多家,无锡尚德太阳能电池产量约700兆瓦,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组件产量为世界首位;新能源和新医药领域分别有9家和11家企业在境外上市;全球500强的13家制药企业已有8家在江苏设立企业或研发机构;在全国20家上市的集成电路企业中,江苏有6家。

7.苏南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集聚优势和先发优势

2009年,苏南五市新兴产业总量占全省80%以上,南京、苏州、无锡三个国家级创新城市新兴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占全省的68%以上。南京提出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软件及服务外包、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自动化与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苏州重点发展纳米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平板显示、软件及服务外包、新能源等5个新兴产业。无锡力争形成传感网、新能源、服务外包、环保四个世界级特色新兴产业基地。

(二)主要制约因素和问题

江苏新兴产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层次偏低,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突出,存在着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的问题。

1.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创新面临不确定性、技术基本创新少、市场化能力弱以及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等都对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成一定制约。一定要防止产业形成产能之后,陷入低层次竞争,不是靠技术赢得市场,仍然是靠价格占据市场,比如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平板显示器、半导体照明、电子信息、现代医疗等基本上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昆山是江苏重要的平板显示器生产基地之一,但是关键的部件和材料还是靠进口,我国在平板显示器领域几乎没有什么专利技术,主要属于美国、德国。在技术突破方面,新兴产业要有韧性,走的是十年磨一剑的路线。

2.高新技术产业化有待进一步加快

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方面要求非常苛刻,技术出现以后,要快速产业化,有些技术起点不低,但产业化上出现困难,造成站在技术的领跑线上,却输在产业化的起点上,这在电动汽车上最为典型。

3.部分新产业生产成本高,产品难以进入消费市场

加快培育市场,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政府补贴是一个措施,但大规模的产业化还是以企业为主。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都能生产出来,但是没有经济性,市场必须由政府强力启动,给企业补贴才行。如何培育市场,壮大市场,这是目前很大的一个难题。

4.在产业化的各个环节,缺乏资金支持

在宏观层面上,资本市场规模不足,特别是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资本市场体系还没有建立,缺乏风险投资的支持;表现在微观层面上,企业资本实力较小,难以达到创新产业所要求的最低生存规模的资本量。江苏风险投资发展滞后,目前全省注册的创业投资企业106家,注册资本不到200亿元,基金总量相当于目前工业贷款的 4%、2009年全省新增贷款的2%,创业投资更少,主要集中在苏南,境外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总量不高,基金仍以国有资本为主。

5.缺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在人才资源方面,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经济规则的企业家团队、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和全球竞争力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团队。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先顺序选择

(一)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估

评估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遵循一定的基准。一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估基准主要有:(1)市场需求基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有长期稳定、发展前景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2)自主技术基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掌握本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3)经济效益基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4)产业关联基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备很强的产业前后向关联能力,能够带动一批相关产业快速发展;(5)资源环境基准。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

从评价基准的重要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角度,本课题拟分别运用自主技术基准、市场需求基准和产业关联基准,对江苏省既定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评估。

以自主技术基准进行评估:(1)在江苏省新能源产业中,生物质直燃锅炉、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核关键阀门等一批高新技术和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涌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重点骨干企业。(2)在江苏省新材料产业中,全省拥有 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个国家和省属研究院所、8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个纳米材料行业共性技术中心;建立了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研究所、东南大学江阴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南大的微结构材料、中电科技集团55所的信息功能材料等研发实力居国内前列。(3)在江苏省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中,生物催化转化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转基因育种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基因芯片、抗体诊断等生物信息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统计,2009年,全省医药产业新产品产值达166.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3.7%。(4)在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中,通过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科技支撑行动,重点攻克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并实现转化应用。(5)在江苏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中,围绕系统软件、文字处理软件、中间件、信息安全软件、ERP软件、嵌入式软件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6)在江苏省物联网产业中,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单位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推广等工作,在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强,部分产品和技术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也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以市场需求基准进行评估:(1)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8年,江苏省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近 900亿元;(2) 2008年,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4881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为 24.03%;(3)2008年,江苏省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 1797.8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的比重为2%,其中,医药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1.5%,居全国第二,发酵工业规模占全国的1/6;(4)2008年,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50亿元,位列全国第一。分行业来看,节能装备产品550亿元,环保装备产品630亿元(其中,水污染防治装备178亿元、约占全国的1/3,大气污染防治装备90亿元、约占全国的1/5),资源循环利用 900亿元,节能服务和环保服务70亿元;(5)2008年,江苏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201.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 15.9%,位列全国第三位。软件业出口25.14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 17.6%,位列全国第二位。服务外包接包合同签约金额24.42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41.8%;执行金额18.61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39.7%。其中,离岸外包接包合同签约金额13亿美元,执行金额9.37亿美元;(6)2008年,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为300亿元。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江苏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的市场需求按由大到小顺序进行排列,依次为: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及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新能源>物联网。其中,前5个产业市场规模相对较大,而全省物联网销售收入仅为300亿元,其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进行划分,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产业主要以国内需求为主,而软件和服务外包、新能源产业更多的是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以产业关联基准进行评估:根据一般经验判断,新材料、节能环保、物联网三大产业关联度高,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强;而软件和服务外包、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关联度相对较低,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全部满足三个评估基准的产业是:新材料产业。从江苏发展实际来看,新材料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因其应用领域广阔,新材料产业同时也具有非常高的产业关联度。(2)满足其中两个评估基准的产业有:节能环保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其中,对于江苏节能环保产业而言,其国内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关联度高。但是节能环保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多数企业科研、设计力量薄弱,技术开发投入不足,自主开发能力差,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部分关键技术与装备尚需依赖进口。对于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而言,其国内市场前景广阔,自主创新能力强,但是因其行业独特属性决定了其产业关联度不高,对其他行业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而言,其市场前景广阔,自主创新能力强是其突出特点。但是江苏新能源产业也存在着对其他产业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国内市场尚处起步阶段,新能源产业主要用于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因而,新能源产业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3)只满足一个评估基准的产业是:物联网。就江苏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物联网产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是,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江苏物联网产业具有一定先发优势,势必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先顺序

我们认为,对于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不同发展时期应明确不同发展重点,唯有如此,才能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真正发挥引领江苏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作用。如果不分重点地进行“撒胡椒面”式的扶持,在理论和实践上显然是不可取的。对于需要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应该适当倾斜。根据前述评估结果,我们大体可以确定近期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先顺序:

(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新材料产业。这一梯队的产业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较广阔的市场前景,对多数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可作为近1-2年内江苏省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产业进行优先扶持。

(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第二梯队:节能环保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对于这一梯队的产业,其发展的优先顺序稍逊于第一梯队而优于第三梯队,可以作为未来3-5年内江苏省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产业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其中,新能源产业因其主要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较易受国际经济波动而出现较大调整,而节能环保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则主要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因此,节能环保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两个产业应适当优先于新能源产业进行培育和扶持。

(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第三梯队: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物联网产业。对于这一梯队的产业,其发展的优先顺序要劣于第一和第二梯队,可以作为未来5-10年内的战略性产业进行培育和扶持。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其迅速成长壮大,需要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这里我们拟从投资、金融、财税方面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一)投资政策

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型企业,投资政策既要突出对具有一定优势的科技型企业大力支持,更要有利于面广量大的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发展。

1.大力发展创业投资

江苏各类新兴产业发展虽然形成一定规模,但规模大、竞争力较强的领军企业还是少,公开上市的科技型公司还比较缺乏;而数千家中小科技企业亟待克服“融资难”瓶颈加速发展,对创业投资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应当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建设完善的科技资本市场,提升科技投融资功能,促进中小科技企业成长,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围绕新兴产业,设立若干只创业投资基金。引进境内外知名的创业投资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设立基金。委托战略投资者成立基金管理公司,组建专家型管理团队,开展市场化投资运营,重点扶持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科技企业,培育上市科技公司。

二是发展天使投资。天使投资也是创业投资的一种形式,对于促进种子期、初创期的孵化企业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依托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孵化器,成立一批天使投资公司,将政府对孵化项目的无偿资助转变为股权投资,实现财政资金的市场化运作,提高投资效益和孵化效率。

三是从制度上安排好创投公司的股权结构。创投公司和基金要有较大的规模,以社会资金为主,控制好各级政府的出资比例。

2.拓宽多元化信贷融资渠道

一是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企业征信体系建设,推行中小科技企业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设立企业互保基金或互助型担保公司;政府加大担保资金投入,实行担保风险补偿政策,提高贷款担保能力;建立放大贷款、共担风险的贷款担保体系,发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扩大科技企业担保贷款。

二是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支持高新区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展信用贷款试点,向高信用科技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科技保险贷款试点,盘活科技企业存量资产,扩大保险贷款;对优秀科技企业建立“贷款绿色通道”,扩大信用贷款和保险贷款,并给予贴息和保险费补贴;深化科技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统一高效的科技投融资平台,开展科技银行试点。

3.推动有实力的科技企业到境内境外上市

推动科技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开展创业板上市企业培训工作,选择一批主要财务指标达到上市标准的科技企业,帮助其策划改制上市方案,实施资产重组和企业改制,尽快向证监会申报上市。培育上市后备企业,选择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科技企业,帮助其加快产业化发展,提高财务指标水平,策划和落实改制上市方案,逐步向证监会申报上市。

推动科技企业在境外上市。选择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帮助其策划和落实境外上市方案,争取尽快在纳斯达克或其他境外创业板上市。

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创投公司自身健康发展

一是鼓励发展创业投资。对境内外创业投资机构在江苏注册并开展投资经营给予一次性奖励和房租补贴;允许创业投资机构以全部资本对外投资;创业投资机构对科技企业投资额占净资产 50%以上,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创业投资机构对科技企业投资持股满2年以上,可按其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允许创业投资机构按总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

二是鼓励发展科技贷款担保。对境内外担保机构在江苏注册并开展科技贷款担保经营,给予一次性奖励和房租补贴,实行地方税收留成先征后返政策,并按累计担保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风险补贴。对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科技贷款经营,实行地方税收留成先征后返政策,并按累计贷款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风险补贴。

(二)金融政策

实施融资政策的基本方针是,为发展新兴产业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筹集资金的金融运作方式、渠道和操作工具,实施有力的融资政策。基本思路是,发挥我省在银行业、资本市场、民间资本和开放性经济上的比较优势,适应我省重点产业的特点,以发展重点产业倒逼金融改革创新;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并举,同时通过金融创新进一步发挥政府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作用,通过扶持天使基金和私募基金等形式扩大民间融资。

1.鼓励银行业创新间接融资方式,进一步扩大信贷融资的作用

目前各地银行已创新出多种融资方式,包括综合授信,信用担保贷款,买方贷款,异地联合协作贷款,项目开发贷款,出口创汇贷款,自然人担保贷款,个人委托贷款,无形资产担保贷款,票据贴现融资等。发展新兴产业要充分运用好这些形式和工具,进一步扩大间接融资渠道、开发融资工具。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再担保公司,扩大信贷规模。科技风险投资担保公司,要探索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

为解决新兴产业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建议人民银行和银监局完善现有金融政策,出台指导意见和政策措施,提高大中型银行对新兴产业中小科技企业信贷比重,创新信贷产品,并制定专门的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发放中小科技企业贷款。落实中小科技企业贷款税前全额拨备损失准备金政策,简化中小金融机构呆账核销审核程序。完善担保体系,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科技信用担保公司,完善信用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组织企业实现联合融资。

2.鼓励创新股票融资方式,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和用好现有的政府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促使新兴产业企业尽快进入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融资平台。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好我省的民间资本资源,积极发展扶持新兴产业的天使基金和私募基金。天使基金,是自由投资者或非正式风险投资机构对原创项目构思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的一次性的前期投资,是一种非专业、非组织的风险创业投资形式,资金大多来源于民间资本,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出台鼓励政策,创新股份公司融资方式,吸引上市公司、民间资本、保险行业资本和开发区投资平台投入重点产业。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平台和制度,培育这些企业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

3.尽快使民间资本投资成为新兴产业融资的重要来源

根据最近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我省首先要尽快建立健全民间投融资服务体系,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融资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清理整合涉及民间投融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创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加强服务和指导创造良好环境。

其次,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投资新兴产业项目和企业,参与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企业改制重组,推动民营新兴产业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

第三,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面向新兴产业中小科技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放宽对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支持民间科技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和改制工作。放宽小额贷款公司单一投资者持股比例限制。同时,努力降低民间科技投资金融服务机构的成本和风险。

要大力发展公司债市场,扩大中小科技企业集合发债,推出符合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同时,用好商业票据这一种短期融资工具,为科技创新企业服务。

同时,要进一步做好海外融资工作,新兴产业企业利用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企业在海外各主要资本市场上的债券、股票融资业务。

4.建立省市新兴产业引导资金、补偿专项资金

各省和有条件的省辖市,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资金,以引导社会的天使基金和创业投资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投资,组成资金支撑链。

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补偿专项资金,按投资项目和资金多少给予风险补助,以吸引社会各种类型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

促进城市的投资平台衔接和投入,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按投入比从企业或项目新增利润中分红,然后根据企业需要择机退出。

5.以发展新兴产业的需要倒逼金融产品的创新

目前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创新远不能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要从国情和省情出发,按照金融创新与市场接受程度相匹配、与投资者的承受能力相协调、与监管能力相适应的原则,以发展新兴产业的需要倒逼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出符合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

(三)财税政策

财税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和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利用财税政策手段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加大财政投入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财政资金的集中投入、竞争择优配置为形式,突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1.加大财政投入,引导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前,我省财政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分散在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大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平台)专项引导资金、省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专项引导资金等专项资金中。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原则上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的增幅应不低于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幅,力争五年投入超过100亿元,集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而实现对其他产业和领域的带动提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扶持范围上,支持省定的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就不同产业发展的技术突破的可能性,近期优先支持其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支持率先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着力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掌握一批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转化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大力提升龙头骨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战略性产品研制和技术成果转化,支持新兴产业规模化、集聚式发展。

可将扶持对象分为两类,一是以单个企业为主体的项目;二是以主体企业或主体产品为主的产业集群项目。支持企业个数或产品种类不求多,但求其质量与发展的潜力。另外,对在项目遴选及评审过程中发现的特别优秀的项目,还将在省政府批准后另行安排资金给予特殊支持。

2.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扩大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制度改革

在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制度方面,应加大引入竞争机制的力度,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建立项目优选机制,实现“多中选好、好中选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力争以百亿财政资金引导,拉动千亿社会资金投入至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强化金融支持。利用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投入;兑现金融创新政策,引导银行、担保、创投、私募等各类金融机构增强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建立领军人才创业企业投融资平台和服务体系,对在产业化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的,给予一定额度内的融资担保,并给予担保机构一定额度的担保奖励和一定额度风险代偿补贴。

3.全面落实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

发挥政府采购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引领社会消费的导向作用。自 2010年起,将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新型替代产品、新产品与服务纳入各级政府采购目录,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购买新型替代产品、新产品与服务,在采购定编和资金方面优先安排,优先支持省重点扶持企业的新产品和服务。各地政府要逐年加大新型替代产品、新产品与服务所占比例,力争达到省级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防止采购政策的滥用,避免资源浪费。

4.全面落实国家高新科技发展、节能减排等的税收减免政策

(1)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2)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3)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允许一般纳税人企业抵扣其购进或自制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款;(4)落实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免税和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免税等政策;(5)落实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税收政策,对企业从事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实行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6)对企业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实行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政策;对企业购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实行税额抵免的企业所得税政策;(7)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或属于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扶持产业的纳税人,纳税确有困难的,可申请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1] 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1).

[2] 沈杰.新兴产业与新产业分类法——兼评《信息化与产业融合》[J].上海经济研究,2004(11).

[3] 许肖瑜,周德群.基于进化博弈的新兴产业进入问题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6).

[4] 庄亚明,李金生.基于区域核心能力的新兴产业孵化模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

[5] 吴先满,肖平.促进自主创新的江苏风险投资发展与创新研究[J].江苏经济学通讯,2007,1-2.

[6] 骆祖春.透视深圳自主创新发展背后的创业投资业[J].江苏经济学通讯,2007,1-2.

[7] 方维慰.信息产业空间集聚的机理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8] 宋林飞,吴先满.江苏改革开放30年[J].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4).

F127

A

1671-511X(2011)03-0037-06

2011-02-18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2010年重点课题“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期工程重点研究”(院重201005号)阶段性成果。

吴先满(1957-),男,安徽枞阳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与金融。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科技在线
回望“十二五”:中国的战略性转换与评估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