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与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2011-04-04张天明
● 张天明
有效教学与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 张天明
虽然,开展有效教学的最终指向是学生的发展,但由于教学本身对教师素质提高的应有诉求和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历史教师在有效教学中获得怎样的发展,也理应受到重视。有效教学对历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为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发展动力和良好平台。在开展有效教学的探索过程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理念、教学心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都将获得一定的发展。
一、养成历史教学的“有效”意识与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行动反过来促进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效教学的实施呼唤着教师具有有效教学的观念。但该观念并非与生俱来,而是教师在长期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历史教师首先需要学习和了解什么是有效教学,初步懂得怎样开展有效教学,然后将这些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不断运用于实践中。在这样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原有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渐渐发生改变,教学的“有效”意识和观念逐步养成。历史教师从有效教学中所习得的“有效”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时间——效率”意识:减少学与教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历史课堂教学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在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内能够取得最大的收获。历史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并坚决贯彻这一理念。一方面以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减少单位知识所需要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减少无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素材。
第二,“目标——效果”意识:明确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追求和基本特征。学习效果是指学生经过历史学习后取得的学习结果与课程目标要求的吻合程度。历史课程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作了宏观上的总体规定,而课堂教学目标则对学生某节课应该取得怎样的进步和成绩作了富有弹性的要求。历史教师在有效教学中应该明确课程和教学目标,使教学有针对性地紧紧围绕目标而开展。当然,就某一节课堂教学而言,历史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适当生成一些新的教学目标,但它不可过分偏离原有的教学目标,且属于大的课程目标范畴。
第三,“体验——长效”意识:关注学生学习体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有效教学不仅关注当前的教学效果,也应该追求教学的长远效益。学习体验是指学生的学习感受,它是学习有效性的灵魂。只有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才能使教学获得可持续性发展。众所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前进的基础。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和情绪体验,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有信心和兴趣继续历史的学习。
历史教学“有效”意识是“时间——效率”意识、“目标——效果”意识、“体验——长效”意识的有机统一。这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历史有效教学中,历史教师只有意识到教学三效合一的重要性,并将之自觉地运用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取舍、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中,历史教学才能真正“有效”。
二、掌握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有效”意识在观念和心理层面上为有效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宏观指导,明确了行动方向。但是,如何去落实这一理念,历史教师必须懂得从实际操作层面去考虑这一问题。由此,在开展历史有效教学的过程中,历史教师不仅能够习得“有效”意识,而且可以从中了解和掌握一些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为追求历史教学的高效率,历史教师将会运用角色扮演法、兴趣教学法、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幽默风趣的讲解和历史影片的播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巨大的情感和情绪动力。历史教师对某个历史问题深入浅出的分析,对学生困惑时给予的点拨和指导,等等,都能让学生避开很多由自我盲目探索而极有可能会走的弯路。此外,历史教师讲谈不能漫无边际,展示历史音像素材不能时间过长,不能留太多时间让学生自习,不能选取太多或与主题关联不大的史料等。
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历史教师应为每一节课确立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该要牢固确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意识,应当处理好目标预设与目标生成的关系。历史教师可采取目标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为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历史教师应该尽量创造平等、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环境,展示历史的魅力、个人风采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运用自主演练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讨论法、对话教学等,尽可能减少学生的畏惧、厌烦等消极情绪,使之在课堂上兴高采烈,热情洋溢,主动学习,轻松学习。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不仅收获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其学习历史的信心和兴趣也得到了一定培养。长期下去,学生将乐于学习,学会学习。教师自己也会由于教学的成功而获得能力和情意的双重发展。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历史教师在选择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时,必须遵循教学最优化原则,即教学策略方法的选择必须根据历史教学目标、历史教学内容、学生知识准备和心理发展、教师素质和个性、学校教学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三、形成历史教学反思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课堂教学的本身具有复杂性,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不一,历史教师的教学风格各异,这些因素导致了历史有效教学的开展并非坦途,一定会遇到诸多问题。而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有效教学的应有之意。如何解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1]正是在这样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也逐步形成。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培植教师“反思”的意识,使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2]历史教师在追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将面对各种新的教育观念、历史资源、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教学中的生成,因而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自觉地在情感、思想、意识上不断调适,而且要具备能够判断、分析、重构其教学思想观念与教学实践行为的能力。历史教师将不断反思“为什么教”的问题,从社会进步、人的发展、史学功能等多重角度思量历史课堂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反思历史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反思历史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史学素养、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等培养;历史教师将会不断反思“怎样教”的问题,思考选择怎样的历史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取得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和长期效益。
要真正开展历史教学反思,历史教师必须养成反思的意识,懂得教学反思的策略。历史教师可以摄下自己的教学过程,根据录像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教师可采用教学日记的形式,把历史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详细记录下来;历史教师可以咨询学生的感受,从学生的反馈中获取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信息;历史教师可以将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想法与同行进行交流,从其他教师的视野来思考自己的教学;历史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对照所学的教学理论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找出自己的优缺点。这些策略在有效教学过程中将被历史教师逐步掌握。
[1]肖质红、洪群欢.在教学反思的路上行走[J].教学与管理,2007(5).
[2]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
*该文为四川省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高师历史教学论课程改革研究”(编号:SCGJ06-511-170)、绵阳师范学院创新教育课题:“历史教学法实践教学创新研究”(编号Mnu-cxj0907)的成果之一。
张天明/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