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谍战影视剧媒体热议集萃

2011-04-04

军营文化天地 2011年1期
关键词:谍战剧谍战信仰

主题篇

推重自我牺牲精神

导演姜伟认为,时代在变,对英雄的评价标准也在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化,我们不能仅仅关注获得者和成功者,而忽略自我牺牲精神对于社会的推动意义。

看到信仰的力量

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的结果表明,95.7%的人表示喜欢看《潜伏》;55.1%的人说在里面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为那些无名英雄对自由正义的追求和坚定信仰而深深感动;还有32.4%的人看到了共产党员具有的坚定信念、奉献精神和钢铁纪律。(《中国青年报》5月2日)

信仰,谍战剧的精神内核

“我注定就是一根钉子,烂也得烂死在这块木头里。”《黎明之前》的这句台词,是对信仰的一个注脚。从《潜伏》那句“信仰是无底的深海”开始,信仰成为谍战剧的精神内核,讲述的故事千差万别,但信仰的大旗始终高扬。

著名影视研究学者、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认为:“影视回归信仰,一是现实中的种种丑恶现象有其深刻的信仰危机原因,二是我们开始了中国式大片的人间正道——用一个感人的故事去演绎中国精神。我们整体上不差钱时,却需要有信仰、精神、意义来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引领风尚。而在这其中,影视产品所起到的作用独到而独特。”(王宏伟)

不是追星,是追信仰

吴秀波接受采访时这样说:“有人说谍战员是刀尖上的舞者。那么刘新杰其实是悬崖边的舞者,更准确地说,他其实是在悬崖边忘情地舞蹈。”强大的精神力量,崇高的信仰,成为该剧打动观众和推动故事的内核。

南京一家民企的老总张先生是个谍战片迷。他说,“从《暗战》开始,我就追看谍战片,比如安在天父子,为了党的事业,在敌人的刀尖上跳舞,每天都处在生死边缘,但他们为了崇高的信仰,放弃了一切唾手可得的利益,拒绝了所有的诱惑,在今天这个逐利的时代,这一切显得格外宝贵。”他说,每次看完一部优秀的谍战片,很长时间都沉浸在剧情中难以自拔,“这不是一个粉丝对明星的迷恋,而是理想缺失的现代人对伟大和崇高精神的敬仰。”(王宏伟)

拒绝“粉饰太平,柔化残酷”

《风声》展现了人类心灵深处的黑暗,表现了人类的某些劣根性,并将之放大呈现在人们面前,观众在观看时一方面宣泄了平日被压抑和隐藏的恐惧感,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观众对人性善恶的思考。刑罚越残酷越表现施刑者的惨无人道和被施者的坚韧以及时代的荒谬。导演之一高群书说:“我不会粉饰太平,柔化残酷。血雨腥风的年代是真实存在的,影片中的残酷和那个时代的残酷相比只是九牛一毛而已。那个时代违反了人类规律和基本道德。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生于现在这个时代,更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命和不甚完美的生活。”(牛刚吕培)

日常生活中的“潜伏”

有人说,《潜伏》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取得很好,它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潜伏》的剧情更好,它给了观众惊心动魄的内心戏,但最好的却是它所传递的生存之道,这种生存之道折射到职场、官场,似乎都可行,但却没有人深究“潜伏”背后的动机和意义,可以想象,当它沦为一种职场权谋方略,它只是一种畸形的“潜伏”。生存于这个世界,人生本就是潜伏的,很多人一辈子只会将本我压抑,戴着虚伪的面具和人交流,待到潜伏结束,摘下面具却发现,无法面对摘下面具后自己的眼睛。若是人人习惯了潜伏,或许潜伏的生存之道倒会反客为主。(冯洁)

谍战剧里的“职场攻略”

《潜伏》除了精彩的谍战剧情外,另一妙笔就是将办公室政治刻画得入木三分。如果拿掉历史背景,国民党军统天津站就是个典型的职场缩影:站长吴敬中老谋深算,空出副站长的职位坐山观虎斗。而余则成巧妙地处理与上司吴敬中、同事马奎、陆桥山和李涯的复杂关系。尽管剧中的官场和现代职场不同,但不少白领将其当成职场教科书,津津乐道。有观众说:“看了《潜伏》后,千万别学马奎好大喜功,别学李涯暗使黑招,别学陆桥山不择手段,要学余则成不惧困难,学余则成不打小报告。”对此,编剧兼导演姜伟坦言,当初在写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影射当今社会。“年轻人对那个时代不认识,对现代有认识,所以联想到现代,这很正常。但是说余则成在搞‘办公室政治’,这看得有点绝对了。”姜伟认为,枪战、暗杀是谍战的一种,但是还有一种谍战是心智上的较量。“可能无意中创造了让白领观众很受用的所谓‘职场攻略’,这纯属意外收获。”(刘哲,《中国日报》环球网)

剧情篇

典范个案

观众评语《黎明之前》是一部“没把观众当白痴”的电视剧,因为必须紧跟剧情,动脑参与,一不留神忽略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很可能不明所以,有点像加长版的 《无间道》+《十月围城》+《福尔摩斯》,30集剧节奏紧凑,没有废话,镜头剪辑也非常干净。导演刘江透露,这是因为编剧黄珂是侦探小说迷,一定要把故事推到绝境,再把自己逼疯想招儿解救,剧本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个不断挑战智慧极限的过程。(金力维,《北京晚报》)

三大俗套

在播的谍战剧,无一不是智勇双全的酷男,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又总是桃花缠身。难怪有观众调侃道:“为什么潜伏者身边总要有假妻子、真情人,还非得要有一个敌方女特务为他牺牲?”

套路1爱情成主题

“美女特务+帅哥卧底”的套路时下已经成为绝大部分谍战剧的专利。在我方潜入敌方执行任务时,敌方势必有聪明美丽的女特务爱上我方潜伏者,且最终将为我方潜伏者作出牺牲。更有甚者,感情戏被推到最前沿,爱情成了主题,谍战成陪衬。 案例:《地下地上》、《东方红1949》

套路2满地假夫妻

《潜伏》中,“余则成+翠平”式的“假夫妻、真革命”的恋爱模式已成经典。如今的多部谍战戏中,全都使用了这样的情节,而且都成固定套路:但凡男主角突然要结婚,对象一定是“组织安插”的;但凡新娘,最初一定是“幼稚不堪”的;但凡发展,二人一定是“日久生情”的。案例:《虎胆雄心》、《剑谍》

套路3更像惊悚剧

特殊的题材要达到震撼的效果,画面和故事的冲击力自然很重要。为了追求悬疑效果,一些电视剧极力渲染惊悚诡异、血腥、暴力,有的谍战剧热衷于拍摄刑讯逼供、尸体横陈等“大场面”;有观众反映在观看《秘密列车》的时候背脊发凉,指其不像悬疑剧更像惊悚剧。在《风声》中,让人不寒而栗的用刑很多,不过,这些并没有喧宾夺主。案例:《秘密列车》、《风声》

《风声》之“漏风”

“小儿科”的悬念设置——跟同类型电影比,我觉得它最大的短处就是剧本比较薄弱。剧本薄弱在它核心悬念的设置,太小儿科了。基本上我看到20到30分钟,我就能猜出来所谓“老鬼”是谁,这个情报员是谁。智力推理的成分太少了,它太强调酷刑、折磨这些场景。

《风声》到处“漏风”——有一些剧情上有漏洞,有一些逻辑上有漏洞。比如说,“老鬼”是用尸体来运情报,她那个情报缝在她的衣服上,日本鬼子不会焚尸灭迹吗?她说什么靠尸体是传递情报的唯一途径,这个说不通的呀,你都死去了,怎么还能掌控你死去以后的事情呢?

还有就是张涵宇扮演的那个“老枪”,他说他通过哼唱唐山的那个曲调,唐山地方戏曲的曲调的微妙变化可以传递情报。那他最后一次,在影片中通过哼唱曲调来传递情报,是被打得半死了,人在那种情况下,还能细微地掌握曲调的变化,不哼走调?这个我觉得不符合医学常识。还有一个就是那个女护士,也是他自己人,照这样说到处都是自己人,你何苦还来这一出呢,早就把情报送出去了。

莫沦为网络游戏

在电视剧早已成为商品的当下,谍战题材和历史题材一样,是否还要去尊重历史,真正去还原那个激情时代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是否一定要紧扣当下观众的审美,和当今观众的生活接轨?这对于制片人来讲是个非常难的问题。很多谍战戏都在人际关系上大做文章,这显然是对应现代观众职场上的感受,应和当今人们困惑的人际关系。但是,这非常容易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把敌我斗争完全变成棋盘上红蓝双方的博弈,是纯粹的谍战技巧的炫耀,而忽略了客观的历史真相,看上去更像没有是非的网络游戏。(陈 刚,《光明日报》)

人物篇

“革命志士不是脑子一热”

经典的谍战片和意识形态的联系常常无法分开。“谍战片大多包含意识形态上的企图,但这些意图其实对观众而言并不重要。因为你什么时候效忠于哪个国家或者政党,其实是一直在转变的。”陈国富说,“革命志士不是脑子一热,尤其是特务工作,那是长时间的。我常常在想,一个人半辈子都在伪装,回家可能对老婆小孩也要伪装,在公司对同事伪装,而且,很有可能这个秘密他是要带着进棺材的。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是怎样的理念在支撑?”(马戎戎,《三联生活周刊》)

突破“高大全”

片子突破了以前主旋律电影中宏大的叙事模式,也突破了人物塑造高大全的艺术形象,有的只有人性的彰显和斗争,尽管有地方做的不足。但起码他接近了观众期望的某种真实——大家都是人。革命志士也不例外。因此,他们受到的折磨和酷刑。才会让人觉得更加触目惊心、感同身受。(王润田,《电影评介》)

观众与间谍心理共鸣

谍战片它一般都会有一个中心人物,就是间谍人物,他有一个身份纠结在里面,很容易引起当代观众的心理共鸣。因为现在的观众,生活在大城市里面、当代社会里面,你总要戴面具生活吧,跟那个间谍是非常像的,很容易引起他的共鸣。《潜伏》基本上被白领解读成一个职场和官场怎么搞人际关系的教科书,所以他有一个心理共鸣。(图宾根木匠)

心理补偿功能

谍战剧都是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的,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是为了理想可以舍生忘死的年代。这样的电视剧很容易激发人们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激情,激发出人们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情结。当前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中可以说波澜不惊。人们普遍觉得生活太平淡,没有新意,没有激情。但是谍战剧恰恰补偿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谍战剧的主人公看似一个个都很普通,但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斗争让我们觉得是那样的崇高和充满激情与热血。余则成们可以为了自己的责任而一次次冒险,置生命于不顾,这种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能激励和唤醒当前很多麻木冷漠的人,从而激发出他们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生命激情。人人都有英雄情结,但是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不能像余则成那样为了理想而舍生忘死。于是,我们只能通过电视剧,在随着剧中的主人公的命运起起伏伏中,我们来满足自己深藏已久的英雄情结,这也就是谍战剧对观众心理的一种补偿功能的体现。谍战剧的大热,是近两年荧屏上的一个突出亮点。但是,随着谍战剧的层出不穷,这些电视剧在情节和人物的设置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雷同的情况。随着谍战剧的不断涌入荧屏,这种雷同情况就越来越突出。看多了类似的电视剧,观众的审美也会疲劳,怎么使这些谍战剧推陈出新,这恐怕是导演们需要深刻考量的一个问题了。(卢海英)

“平民英雄”新形象

谍战剧一方面大力弘扬英雄主义的价值和理念,另一方面在英雄的塑造中结合时代审美品位,勾画“平民英雄”的形象,镌刻在平民叙事结构上的人文内涵和革命信仰,使观众感到亲切可触,产生由衷的认同和敬仰。余则成的信仰。是在“潜伏”中不断成长、成熟的。余则成起初并没有特别明确的信仰,在和左蓝谈起信仰时只是说,“我没有信仰,认识你之后,我只信仰你,信仰生活”。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演绎,谍战剧实现了受众对智慧与力量的崇拜。对冒险的渴望,对革命岁月的向往。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观众潜意识里的英雄情结和心理期待。

制作篇

“投资无上限”

《风声》中重要场景“裘庄”西湖,搬到了大连海边悬崖。剧组不计代价在悬崖搭建空中露台、跨海铁桥,为拍摄千人大场面在天津文物建筑区恢复40年代风貌,裘庄内景中使用价值近500万的古董家具陈设……细节之处流露的逼真质感,数千群众的视觉冲击,耗费人力之多、物力之大,没有华谊“投资无上限”的雄厚资金支持全都难以实现。此外,在镜头方面,《风声》有一场群戏:5位“老鬼”嫌疑人围在一张桌子吃饭,之前武田已经私下把5人的口供笔录发到互咬的对方手里,因此,这顿饭实际上是武田特意布下的一个局。在六七分钟的时间里,通过镜头的高低远近切换,五个人物一一照顾到,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也在整个过程里淋漓尽致。自然娴熟的镜头技巧与《色·戒》开篇那场少奶奶们的麻将戏相比,毫不逊色。相比其他的谍战片,《风声》在画面的色彩处理和音效方面相当出色。不少偏幽默效果的环节,图像的湿润度和质感较为突出;为营造气氛的暗部两面,细节呈现也较为丰富,尤其是审讯室内的光线处理,对比度相当高。音效方面,原声国语音轨配置了DD5.1规格和DD2.0规格,没有DTS似乎有些遗憾,毕竟电影中也不乏枪战戏份,审讯桥段若多一些低频效果,也会更具震撼力。(徐健民,《电影文学》)

抵抗着,并媚俗着

仅2008年年末在广电总局报批的谍战剧高达60部之多。中国电视剧习惯性的一窝蜂“扎堆”原则又一次得到了验证。而其间,文化工业对价值符号的改写和篡夺,更令人忧心忡忡,又深思不已。阿多诺认为,所谓“文化工业”,就是采取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和虚伪的个性化形式,让文化变得高度一致。而市场法则进入到艺术领域中,让文化变成了商品,扭曲了艺术家的人格,损害了受众的审美能力;而文化工业以虚假的承诺、成功的神话来维护着意识形态的统治,以提供娱乐的方式来让人们逃避现实,麻痹着消费者,让人们停止反思,不再反抗,认同于现行的秩序。然而,问题的复杂在于对“余则成式”的消费主体形象的询唤之中,其文化抵抗的意味和文化媚俗同时存在,共同构成了一个矛盾百出、却充满了魅力的形象。这也许就是“后现代”中国的历史境遇给我们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吧。(王岑)

警惕“同质化”倾向

电视剧同质化是有其必然原因的,最重要的便是市场资源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打着为国庆献礼旗号且情节引人入胜谍战剧走红荧屏,那么自然就会有人模仿跟随,而模仿者只求形似不求质量的作品的泛滥便会让观众对谍战剧丧失兴趣。事实上谍战题材作品本身并不让人疲倦,疲倦的是那些高度同质化的电视剧。如同爱情片一样,只要故事情节好,那么就永远不会缺乏观众。因此,对于影视剧制作者来说盲目跟风同一题材电影并非最佳选择,即使选择也应精益求精,制作出内容独特的作品,而不是简单复制。(叶青林,联合早报网)

市场检验的类型元素

谍战剧的发展历程正是所有产品类型的共同之路,即当一种产品没有批量生产类型化时,一定是因为市场风险还未被充分消解。类型是一种模式和规范,是与规模市场同步产生的。当模式和规范蔚为流行时,要获取市场青睐,就必须思考如何在类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较为稳妥的创新方式就是组合经过市场检验的类型元素。(高玉珏,《视听界》杂志)

突破篇

发现谍战新素材

随着近几年谍战小说的批量化生产,影视片狂轰滥炸式的宣传,已经使大众开始出现审美疲劳。再加上小说素材陈旧,必然会导致谍战小说逐渐式微。要想摆脱这种困境,谍战小说作家必须关注当前的社会动向,从新问题中发现有价值的要素。比如最近出现的“力拓案”等商业谍战案件,牵出了国家安全方面的各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保密法》的重新修订。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早已成为国家支柱,关于商业间谍的题材或许将会成为谍战小说未来创作的主要方面。(马小康)

经营信仰,向内突破

近年来有人气和口碑的谍战剧,其最大的魅力正是来自于信仰的经营,它们差不多都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了经营信仰的卓越:第一,着力呈现了战斗中、交锋中信仰形成的真实过程。写出了信仰与主人公行为选择之间的交互关系。第二,写出了为坚守信仰而做出的人性牺牲主人公无不忍受寂寞、忍受孤独,忍受误解、忍受屈辱,无不牺牲爱情、婚姻、天伦之乐等基本人性需求。第三,在写出地下工作者为信仰而牺牲的悲壮之外,还写出了他们为信仰而战过程中收获的生命价值之高峰体验,那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满足,是拥有巨大精神支撑的幸福,是大舍后的大得。这也就从精神层面上打通了过往与当下、特殊职业与普遍人生的关系,让观众从主人公身上感受到信仰之于人生的意义,从而觅得某种人生态度的启发。第四,在“经营信仰”的过程中,遵守了电视剧的创作规律,格外注重叙事结构、叙事技巧、逻辑关系、心理依据、精彩细节对信仰经营的支撑。

《暗算》、《特殊使命》、《潜伏》等优秀作品,均是在遵循谍战剧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向内谋求了突破,它们致力于人物情感和灵魂的深度挖掘,从信仰、智慧上寻找推进故事的依据和力量,让信仰不仅成为人物的灵魂和筋骨,也成为故事最大的内驱力,撬动起整个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关系的建设,也创造出精神上的大格局和情感上的大感动。可以说,向内谋求突破、通过经营信仰来提升作品吸引力和人文价值,正是这些作品提供给谍战剧,以及正在失去活力的某些其他类型剧创作的宝贵经验。(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评论员)

思维方式与制作模式突围

随着大量“跟风”之作的出现,谍战剧渐渐身陷“模式雷同”的泥淖中,多数作品缺乏独特风格与精巧剧情设计,盲目套用美剧模式。失去了革命历史题材所应具备的传统特色与文化品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作为类型剧的谍战剧,多以商业价值为第一诉求,多按照传统经验进行模式化生产。在人物和故事层面开掘不深。缺乏突破和创新,基本上都是人物被动服从故事情节。多为满足娱乐和迎合市场而生。谍战剧要走出当前不正常的同质化竞争,获得长足发展。不应仅盯着收视率和市场需求,要从类型剧的思维方式和制作模式上追求突破和创新。在架构故事时要力避刻意渲染恐怖、暴力、猎奇、惊悚、怪鸷;要致力于“复杂人性的深度开掘,保持观赏性、加强思想性、提升艺术性”。从信仰、智慧上寻找推进故事的依据和力量,撬动整个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关系的建构:要确立高尚的审美格调、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的主题思想和深刻的人文内涵,促进此类题材创作的不断创新和健康发展。(常凌翀)

突破“三招”

题材需要创新。作为一种类型剧,谍战剧在题材上应该进一步细分,而不是一窝蜂地盯住《潜伏》的模式。在这方面,《勇者无敌》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勇者无敌》把军事题材与谍战题材进行了“整合”,结合了两种题材的优点,让观众有新鲜感。如果仅仅是“克隆”一下《潜伏》,很难取得成功。

剧本必须扎实。情节是谍战剧的生命,错综复杂、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是谍战剧的基本要求,《暗算》、《潜伏》、《勇者无敌》等成功的谍战剧,情节都非常出彩。当然,这对编剧来说难度很大。《越狱》等美国电视剧以情节抓人著称,这也导致国内众多编导向美剧“取经”,但应该注意的是,情节必须契合中国的环境,生搬硬套的话,只会适得其反。

应有人文内核。谍战剧应该惊险刺激,但不能只有惊险刺激,必须有深刻的人文情怀与理想高度。没有一部成功的谍战剧是只靠情节取胜的:《潜伏》里余则成信仰的力量,《勇者无敌》里周啸风“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才是它们成功的秘诀。有了这样的一个人文内核,谍战剧才能积淀出历史的厚重感,才能在情节的重重迷雾中不迷失方向,才能走得更远。(《新晚报》)★

猜你喜欢

谍战剧谍战信仰
朱一龙、童瑶主演悬疑谍战剧《叛逆者》
AI谍变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中国梦”背景下谍战电视剧研究与创新
谈谍战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谍战剧偶像化
多重伪装,反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