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料集锦

2011-04-03

地理教学 2011年23期
关键词:宇宙

北极上空首次出现臭氧空洞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2日发表的报告说,他们对今年春天观测到的北极上空臭氧减少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最终确认这次北极臭氧减少幅度打破了观测记录,首次出现了类似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

美国、加拿大、芬兰、丹麦等国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这份报告发表在《自然》杂志网站上。报告说,对今年春天北极上空臭氧观测数据的分析显示,在18到20公里的高空臭氧减少的幅度超过了80%,可谓史无前例。其程度可与南极臭氧空洞相提并论,可以认为北极首次出现了臭氧空洞。

研究人员分析,北极臭氧此次大幅减少的原因是,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北极地区寒冷天气持续时间异乎寻常的长。在寒冷条件下,能破坏臭氧的含氯化合物会更活跃,导致了臭氧空洞的出现。

他们还认为,今后北极完全有可能再次出现臭氧空洞,但具体时间难以预测。

距地表20公里左右高空存在一个臭氧层,可以吸收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释放了大量氯氟烃等破坏臭氧的物质,臭氧层不时出现一些空洞,特别是在南极地区每年冬天都会观测到臭氧空洞。

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在1987年出台《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控制氯氟烃等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但由于已排放的含氯化合物会在大气中存在较长时间,短时期内难以修补对臭氧层的损害。

摘自2011年10月4日《文汇报》

膨胀的宇宙将毁于“火”还是“冰”

“有人说世界将毁灭于火,有人说将毁灭于冰……”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写于90年前的如上诗文,在昨天受到了诺贝尔基金会的垂青。但这与文学奖无关,而是本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公报的开篇引文。

瑞典皇家科学院4日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索尔•珀尔马特、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布赖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因为他们“通过观测遥远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

宇宙——这是对我们所处世界所作的多么宏大的描述。但它可归于三个简单而又极其复杂的本原问题:“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是谁?”哲人、诗人和物理学家都以自己的方式回答。发现“宇宙的加速膨胀”,至少从某种角度接近了答案。

弗罗斯特的这句诗,早已成为宇宙学家的警言妙句。那么,宇宙的结局到底是“火”还是“冰”?

如果打个粗略的比方,宇宙就是桌球台上的一堆球。按照现代宇宙学知识,大爆炸后,“宇宙球堆”就像受撞击而散开。但无论是常识、还是传统模型,这堆球散开的速度会越来越慢——因为受到台面的阻力。同样,星系间则有引力。

这是“宇宙减速膨胀”理论描述的世界。但今年获奖的发现颠覆了它:球居然越滚越快了。

1998年,两个研究团队公布类似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两个团队的核心人物就是索尔•珀尔马特,以及布赖恩•施密特和亚当•里斯。珀尔马特得到今年1/2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施密特和里斯分享另一半。

要认识宇宙膨胀,必须有一把巨尺。物理学家的方法异常巧妙:就像烛光,越远越暗,亮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他们发现,有一类被称为Ⅰa的超新星在爆发时,都发出同等亮度的光,在瞬间爆发出相当于十亿个太阳的峰值光度。这种强光能历时数十亿年,穿越茫茫宇宙而被今人发现。

珀尔马特曾在一次采访中承认,当时他的团队只是为证实宇宙减速膨胀。但观察发现,Ⅰa超新星的实际距离比经典理论得出的结果更远。也就是说,宇宙膨胀在加速。珀尔马特说,当时他们用了9个月来审视数据,最终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类似的结论施密特和里斯也得到了。这两个团队总共分析了近50颗超新星,这一发现入选当年《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这个发现之所以能震惊世界,原因就在于如果只有万有引力的作用,宇宙膨胀本该是减速的,那么,世间究竟还存在什么未知的力量,让“球越滚越快”?

“万有引力实际上是一个翻译错误。”上师大天体物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新洲教授告诉记者。宇宙加速膨胀似乎表明万物间还有斥力。事实上,万有引力的英文“gravity”并没有单向的“吸引力”的意思。

为了解释加速膨胀,科学家设计出许多假说,影响最大的就是“暗能量模型”。暗能量是对未知物质形态的描述。我们熟悉的世界——地球、星辰和身边万物,都是由可见的物质构成的,另一种超然于常规物质的是“暗物质”。物质和暗物质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相互间有引力;但让宇宙加速膨胀的斥力则源自“暗能量”。

理论物理学推算认为,如果用暗能量解释,那么宇宙的74%是由暗能量构成,22%是暗物质,而可通过常人直觉和经典理论描述、印证的物质只占4%——事实上,我们对绝大部分世界懵懂无知;在1998年超新星实验前,根本没人意识到约占3/4的暗能量世界的存在。

复旦大学教授、理论物理学家苏汝铿告诉记者,暗能量并非是宇宙加速膨胀的唯一解释,另外还有数十种模型,其中包括修正广义相对论,但迄今没有任何模型堪称完美:“也许广义相对论只在有限的世界中适用,我们和爱因斯坦一样,都是坐井观天的青蛙。”但无论如何,1998年的发现,改变了对世界的认识。

苏汝铿说,宇宙学已进入黄金时代。过去10年的诺奖,有3次归属该领域。过去20年,人类研究宇宙的能力不断提高,数据也越来越多。李新洲说,1998年超新星的观测结果迄今已至少得到了另三种其他实验的印证。可以说,加速膨胀已是“板上钉钉”,但原因依然百家争鸣。

几十年来的研究公认,宇宙始于大爆炸——或者说“始于火”,那么,它将走向哪里?

按照宇宙学理论,李新洲用科普的语言回顾了宇宙史:大爆炸启动于宇宙创始后的“10的35次方”(1千亿亿亿亿)分之1秒,持续到“10的32次方”分之1秒,其间,宇宙从10的25次方分之1米胀成了柚子大小,之后是持续的减速膨胀,直到星系形成(大约是70-90亿年前)。之后便是如今的“加速膨胀期”。在宇宙137亿年的历程中,算上大爆炸,一共加速膨胀了2次,当中夹着一次减速膨胀。在减速膨胀期,引力是主流,暗能量的斥力几乎可忽略不计;但随着宇宙演变,暗能量逐渐加大。

目前没人知道现在的这次加速膨胀会不会一直持续。物理学家们提出了一些假说:如果持续膨胀,那么宇宙最终将变成无比寒冷的世界,如同弗罗斯特诗句描述的那样“毁灭于冰”。也有人认为,未来某天,宇宙会减慢膨胀,直至重新收缩,回复到最初的状态,新一轮大爆炸又会来临——这就是“毁灭于火”。

还有一些描述更幻灭:宇宙的膨胀目前虽仅限于星系之间,但终有一天,星系本身也会受暗能量影响,于是,万物渐渐被撕裂成最基本的粒子,目前的一切将不复存在。

李新洲告诉记者,一项以美国为首的研究计划正在南美洲部署新一代观测工具,它能更精确地测算宇宙膨胀的速度变化。也许到那个时候,宇宙的走向会更清晰一些。

摘自2011年10月5日《文汇报》

彗星或为地球海水主要来源

地球上的海水到底来自何方,科学界始终未有定论。美国航天局日前发表公报称,天文学家的最新观测显示,彗星可能是地球海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天文学家过去认为,地球海水来自彗星的数量不会超过10%。在新研究中,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利用欧洲航天局“赫歇尔”太空望远镜携带的红外仪器发现,彗星“哈特利2”上的冰与地球海水中氚和氢的比例极为近似,这一发现可能推翻此前有关地球上彗星水数量的估计。

“新发现意味着,海水最多有10%来自彗星的说法不正确,”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天文学家保罗•哈托弗说,“根据新发现,从理论上讲,所有海水都有可能来自彗星。”

“赫歇尔”太空望远镜在2009年5月由欧洲航天局发射升空,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射的体积最大的远红外线望远镜,主要用于研究星体和星系的形成过程。

此次的研究成果已经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

摘自2011年10月8日《文汇报》

“大本钟”成“大本斜钟”

英国土木工程师说,伦敦地标建筑大本钟正加速倾斜,倾斜程度肉眼可辨。

英国《星期日电讯报》9日报道,大本钟顶部最高点如今已朝西北方向偏移大约43.5厘米,与垂直线夹角0.26度。不排除大本钟某一天倾倒的可能。不过,倘使按大本钟如今的侧倾速度,人们大概得等上4000年后才能一睹大本钟像意大利“比萨斜塔”那么斜。比萨斜塔的倾斜角度为4度。

工程师认为,大本钟倾斜可能由多重因素所致。测绘仪器显示,自2003年起,大本钟顶尖偏移速度每年加快0.9毫米。大本钟坐落于英国议会大厦的圣斯蒂芬钟楼上,1859年建成,当年5月31日开始运转,同年7月11日第一次整点报时。

摘自2011年10月10日《文汇报》

太阳黑子活动规律性影响气候

英国研究人员证实,太阳黑子周期活动规律性影响地球气候。在太阳黑子非活跃时期,北美和欧洲部分地区常遭遇极端天气。

研究结果10日刊登于英国《自然-地学》杂志。先前研究发现,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经历黑子数量由极大到极小的活动峰年与谷年,其活跃程度与地球气候存在关联,但证实两者间明确联系存在困难。

帝国理工学院与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借助卫星数据,更为准确地测得地球上空太阳紫外线变化情况,发现数据波动超过先前预计。在他们所分析的2008年至2010年数据中,太阳黑子处于活动谷年。同一时期,美国与欧洲部分地区遭遇严冬。

摘自2011年10月11日《文汇报》

磁山:世界黍、粟起源地

记者16日从在河北省武安市举办的中华磁山文化节上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考古课题组,通过对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新石器遗址内出土的粮食灰化样品进行科学鉴定后认为,磁山遗址不仅是世界粟的发祥地,也是黍的起源地,中国黄河流域黍的栽培历史有可能追溯至约一万年前。

磁山新石器遗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发现于1972年,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76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在磁山遗址进行三个阶段的考古发掘,共发掘灰坑468个,发现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有粮食堆积,层厚为0.1米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度在2米以上,数量之多、堆积之厚,在中国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极为罕见。专家估计,这些粮食的重量有5万多公斤。

通过对磁山遗址5个窖穴46个灰化样品和磁山博物馆藏的1个灰化样品进行植硅体的系统分析和不同实验室9个碳14年代学测定,发现这些窖穴样品中的粮食中,早期农作物是黍,其年代距今约10000~8700年前,粟则在距今约8700~7500年期间少量出现。磁山遗址黍、粟的出土,提供了磁山遗址黍、粟出土年代为目前已知最早的证据。

摘自2011年10月17日《文汇报》

10年后或出现首批太空旅馆

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副主任克留奇科夫18日说,2020年可能出现为普通游客服务的首批在轨太空旅馆。

纪念加加林航天50周年的“航天论坛-2011”当天在莫斯科郊外的宇航员训练中心举行。克留奇科夫在开幕式上说,太空旅游是载人航天富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其旅游方式将不限于乘坐飞船进入太空轨道飞行几圈,2020年至2025年,将出现能容纳数人舒适居住的太空旅馆,随后其游客容量将增至10人左右。克留奇科夫说,太空游客未来将以“包机形式”往返太空旅馆。目前,俄罗斯和美国都已制定发展太空旅馆的相关计划,一些国家正在开发旨在保障普通人太空游的成套工业体系。

俄罗斯航天署于2000年推出了平民太空游业务:只要掏2000万美元购买“船票”,普通人也可圆登天之梦。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太空游客是时年60岁的美国富翁丹尼斯•蒂托。他于2001年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进入太空,在国际空间站停留了8天。

摘自2011年10月20日《文汇报》

今天,世界人口将达到70亿

10月31日将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日子,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的预测,这一天世界人口即将达到70亿。

依据联合国的推测时间,不少国家准备31日这天在自己国家的大小产房内等待“70亿宝宝”,一些国家则准备举行集会活动纪念这一人口标志日。赞比亚正在征集一首写给第70亿个宝宝的歌曲;越南在筹划一场名为“70亿:彼此依存”的音乐会;俄罗斯准备给第70亿个宝宝赠送礼物;科特迪瓦的喜剧演员还在彩排,打算献上人口话题的喜剧演出。

其实,没有人较真第70亿人降生的真正时刻。10月31日,或许只是个“吹响号角”的日子,是思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日子。

如果把人口增长看做滴答作响的时钟,这台钟在20世纪明显走快,每增加10亿人口的间隔越来越短。联合国人口基金的统计显示,世界人口从10亿增长到20亿用了一个多世纪,从20亿增长到30亿用了32年,而从1987年开始,每12年就增长10亿。

人口迅猛增加给世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给各国发展与稳定带来了挑战,这需要全人类妥善应对。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所说,70亿人口这个里程碑“是挑战,是机遇,更是要我们都行动起来的号角”。

在世界人口70亿的大背景下,不同国家面临着各自不同的“人口挑战”。

在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是挑战。最突出的如日本,“少子高龄化”已持续多年,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本国人口已出现0.3%的负增长,为40年来首次。欧洲的社会福利体系也备感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德国柏林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克林霍预言,2020年到2050年欧洲将迎来人口老龄化危机大爆发。

在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庞大、增速过快是挑战,各国粮食安全、教育、医疗、就业等面临很大压力。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非洲大陆目前约有10亿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达20亿。今年“非洲之角”和西北非的旱灾歉收都提醒人们,如果人口过快增长还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越来越多的国家已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规划人类自身繁衍已成为发展所必须。

摘自2011年10月31日《文汇报》

2020年综合抗旱能力明显提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抗旱规划》。

会议指出,目前全国60%以上的县区为易旱地区,658个城市中有110个严重缺水,抗旱减灾任务艰巨繁重。要坚持科学调度管理水资源、加强抗旱工程建设、推行节约用水的生产生活方式三者并举,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加快建设抗旱减灾体系,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抗旱规划》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到2015年,以提高严重受旱县和主要受旱县综合抗旱能力为重点,显著改善因旱人畜饮水困难情况;到2020年,严重受旱县、主要受旱县干旱期间的饮水安全和商品粮基地、基本口粮田的基本用水需求得到较高程度保障,全国综合抗旱能力明显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摘自2011年11月3日《文汇报》

“诺亚方舟”何处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速,建筑师们开始为未来城市构思全新概念的建筑——环境学家预言,海平面上升、大城市人口“爆炸式增长”、水资源短缺以及污染加剧这四项要素,将对50年后人们的居家生活带来难以估量的变化。这并非杞人忧天或是“2012”式的危言耸听,环境剧变和技术进步对人们居住方式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考古学者早就指出,早期人类之所以走出非洲,正是因为当地降雨量的急剧波动,中断了他们的食物链供应。在未来几十年中,一个越来越热的地球,加上急剧膨胀的人口,将迫使人们思考应对之道,建筑师们推出各种版本的“诺亚方舟”,试图在剧变的环境面前,为人类寻找重新构建家园的方式。

海面上涨 应对之道:远离海面的轴状城市

电影《2012》描绘出环境变化下人类即将遭遇的恐怖场景,不过这样的描述未免过于悲观。科学家指出,相对各种对未来的绝望预测,人类最迫在眉睫的危机,或许是沿海大城市很快就将遭遇到的海平面急速上涨——一群来自丹麦、英国以及芬兰的科学家预言说,到本世纪末,受融化的冰层以及空气热量升高的交互影响,全球海平面将升高至少3英尺以上。

尽管现在还没有人能预测出未来会有多少人将被迫居住到更高的地方去,但眼前的数据还是多少能够说明问题——全球目前约有10%的人口住在高于海平面不足30英尺的沿海地区,这些地方未来将随时保持警惕,以预防越来越频繁的暴风雨和洪水袭击,或者像重建中的新奥尔良市那样,在水面上加造一座新城。

来自土耳其的建筑师穆斯塔法•博尔格(MUSTAFA BULGUR)与西那•甘尼(SINANGUNAY)为未来的纽约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建筑方案。他们预计到2080年,纽约将失去约20%的城市土地。为此,这两位初出茅庐的建筑师提议,纽约客们可以在那时的摩天大楼间拉起成行的巨缆,将约60万个活动房舍悬挂在高楼大厦之间,以此补足丧失的住宅。在淹没的街区与大道上空将会出现纵横交错的巨缆——上面是一连串的独立住宅,这些房子可以供250万人安全入住。

在两位年轻设计师的计划中,这些活动房屋的面积大都不会超过800平方英尺,它们将由极轻的钛合金建造,并由更轻的碳微管接合。每一个公寓单元都将以强力电磁石固定在支持巨缆上。2080年天气还会更热,因此北墙和南墙将由光感树脂玻璃所覆盖,它们将根据光照强度调整自己的透明度。其余的墙面将覆盖八英寸厚的尖钉状光感镶板。每个独立公寓都包含自己的“农业单元”——由硅网包裹成长圆柱状的土壤,它将生产出新鲜的果蔬,并且有助于住宅隔热。而水槽将贮存超过5千加仑的淡水,这些淡水来自大海,水槽将使用高效去盐工序,以使城市的“麻烦来源”转换成它的“养料来源”。

其余的建筑师推荐了不同的方法:完全不需要陆地的住宅。加拿大一家设计公司Zigloo构思了一种部分位于水下的摩天大楼,水下的部分超过了帝国大厦的高度。通过收集雨水用作淡水、利用太阳能与风能的方式,它能为2000人提供自给自主的居住空间。

人口爆炸 应对之道:堆叠住宅

2008年,全球城市居民首次超过了地球人口的50%。这对环境来说是个好消息,举例来说,纽约人的碳消耗是郊区及乡村居住者的三分之一。可是这一人口比例的变换,也将引发严峻的挑战。比起当下33亿的城市人口,到了2030年,预期将有约50亿的城市居民——50亿人集中居住在城市是怎样一个概念?想想北京和上海早高峰时拥挤的地铁吧!

新型建筑将有助于缓和一部分拥挤问题,不过建筑师斯蒂芬尼•摩尔卡有别的主意:更好地利用早已存在的建筑。35岁的法国人摩尔卡计划“接管”位于巴黎德拉方斯新区的新凯旋门——它是一座361英尺高的办公大楼,被公认为是展现内充式设计系统的完美建筑。而在摩尔卡的计划中,这座拱门建筑的中空腹腔,将被转换成一个450388平方英尺的活动公寓聚集地。他称这个计划为“自我防御”,依赖于基本模块的集成。住宅单位将以钢铁、玻璃、以及从其它建筑上剥下来的木质外墙来预先建制,接着由卡车装载并运送至新凯旋门。抵达之后,它们将被置入一个结构脚架中,后者本身已经嵌在了巨型拱门的内表面,并以简单的榫锁结构固定。在这座纪念建筑中,活动房屋可以堆叠至25层之多……更重要的是,摩尔卡的设计同样适用于任何建筑的侧面。

从设计图来看,居住者们要进出他们的住宅,可以搭乘拱门两侧办公室之间的电梯——而拱门的两侧将由以缆绳悬吊的空中走道相连接——还可以通过更多的走道在不同住宅间移动,这些走道安装在结构脚架上。

摩尔卡的闭合式堆叠住宅构想并非天马行空的幻想,至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就已经在东京建造过类似的房子(中银大楼)。在此之前,建筑师增沢洵(Makoto Masuzawa)于1952年为政府的保障房计划,建造了538平方英尺的微型房舍样板房。而在2002年,建筑师小泉诚(Makoto Koizumi)重拾增沢洵的灵感,在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造之后,这套老旧的房子可以舒适地住进一家五口。2009年,东京的Boo-Hoo-Woo公司在在小泉诚复兴微型房舍的设计基础上,为狭窄的都市中心区居民设计了一系列15种不同的住宅。而在阿姆斯特丹,一个由海运集装箱改装的高密度宿舍区基特旺尼公寓(Keetwonen),1千个箱型住所住满了附近的大学生。

甚至在地广人稀的洛杉矶,也有人开始尝试“堆叠”这一全新的住宅模式。建筑师休斯敦•德拉姆设计了一座高达1900英尺的复合塔式摩天大楼,它可以容纳80万空中住客,26倍于目前的城市人口密度。

环境污染 应对之道:耐受住宅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控制污染方面取得的进展,也许不足以抵消成倍的人口爆炸与能源消耗造成的空气与水源污染。在20年内,全球汽车数量将升至20亿,而大多数车辆的能源都来自汽油或柴油。到了2100年,南加州的空气质量,每年将比现今多出50天突破联邦空气质量标准。

针对这些挑战,荷兰飞利浦公司的设计师们构想出2020年的“耐受住宅”,这种公寓建筑的设计是为了让人们更健康地生活,哪怕是身处于空气质量最糟的城市环境中。“我们面对的问题很令人沮丧,”菲利普设计部的克莱夫•凡•希尔登说,“在这种都市化速度中,如果悲观主义是对的,你要怎么办?我们要如何着手使建筑物更具耐受性?”

在设计师们的规划中,未来的“耐受住宅”由超过一百个面积为431平方英尺的居住单位组成,它是为亚洲未来城市设计。多功能外墙是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通过点状分布的杯型吸入状“漏斗”,它在户内与户外形成了一层薄膜,以控制光、空气与水的进入。注意——这些漏斗中镶嵌着光能电池与感应器,这些装置追踪着湿气、风向、以及日光的明暗与角度。当感应器察觉到气候条件的变化时,它们将指示漏斗根据即时任务,改变为最有效的形状。比如说,在空气清晰度良好的日子里,漏斗们像花朵一样追随日光,将光线传入户内,并产生足够的太阳能供应建筑中所需的所有电力。(白天贮存能量用于夜晚的照明)下雨的时候,漏斗们改变成收集雨水的杯状——当雨水点滴进入这些锥体时,水就被吸入外墙之后的一个单位小室中,淡水在这里过滤、储存、并被导入一个闭合环状系统,所有的水,甚至包括厕所用水都在这个系统中循环利用。而刮风的时候,漏斗便拉伸成喇叭形——形成一个自然风洞,引导空气经过过滤器后吹进室内(如果天气又晴朗又刮风,漏斗们便进行多项复合工作)。

其他建筑师们也本着相同于2020耐受住宅的核心精神,开始各种项目尝试。美国旧金山一家名为Iwamoto Scott的建筑师事务所,计划在旧金山海湾的金银岛上,为一个退役军人基地设计一种低矮的住宅,它被命名为“水母住宅”。项目发起人称这种房屋有着可渗透的墙体,简直就是一只生物——半透明的外墙细胞可以通过触摸来调整。内墙将像水箱一样工作,净化并储存由公寓外墙的漏斗捕获的雨水。

沙漠化 对应之道:梦想住宅

全球变暖的悖论之一,就是即便它在世界的某些地区引发洪水,它也将在其它地区造成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联合国气候报告宣称,沙漠化将最终影响至少100个国家中的约10亿人口。气候变化很可能会使覆盖全球陆地面积41%的干旱地带减少降雨量,其中包括美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

不过来自匹兹堡的建筑师罗伯特•费利(ROBERT FERRY)对此却并不悲观,他的观点是:沙漠未必是不适合居住的,甚至未必是不舒适的。他的梦想住宅,是一栋单个家庭居住的3200平方英尺的房屋,其设计不仅能为五口之家从环境中获取足够的水与清凉的空气,还将向电网回送能量。

水源是沙漠住宅的核心。在罗伯特•费利的设计中,供应住宅的水将通过大气集水器收集,它类似于现在的商用集水器。这些装置以金属环形管致冷,水蒸气通过它们冷凝,接着注入一个净化贮存箱。(沙漠空气可能比你想像的要更潮湿。好比迪拜,在正月里,一天的特定时段中它有平均80%的相对湿度)两个集水器将收集足够的淡水供饮用及淋浴,淋浴用水将会被循环利用以冲洗厕所以及栽培作物(一个相关的堆肥系统同时将生成生物气体用以烹饪)。

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穿过窗门的自然风将足以使屋内凉爽。不过在最炎热的几个月中,排气装置将把门外炙热的空气抽进一个地下腔室,那里的温度终年在50~60华氏度间,接着将之抽进地下室,由地面通风孔往上排放。当清凉的空气再度从四周吸取热量时,它穿过一个200平方英尺的内部庭院向上逃逸,这个庭院细长的垂直空间将形成一个风洞。

屋顶有24面追踪阳光并聚合光能的电池板,每一面都运用多达2000个的透镜以放大光路,它们能产生屋主每日消耗的所有80千瓦时的电力。而屋顶的风车涡轮将生成另外40千瓦时电力。盈余的能量将满足任何突发状态下对电力的额外需要,不过在正常的日子里,他们将把电力回输入电网,从而获得收入。在美国,一个每天向电网输送40千瓦时电力的房主,一年大概能赚进3千美元外快。

目前这一技术投入小规模应用。一个称作“探雾(FogQuest)”的非盈利组织在埃塞俄比亚的村庄中截获雾气以产生淡水;在津巴布韦,东门商业购物中心使用多孔的烟囱状巨型结构从外部抽取空气入内;而在加利福尼亚的橘郡,地下水重复利用系统使下水道中的水重新适宜饮用。

摘自2011年11月6日《文汇报》

一颗小行星将穿过地月“缝隙”

一颗航空母舰般大小的小行星8日将从地球和月亮间的“缝隙”中穿过。科学家说,这颗小行星不会与地球或月亮发生碰撞,不构成任何危险,提供一个近距离研究的绝佳机会。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2005YU55”,直径大约400米,体积超过一艘航母,由太阳方向飞近地球。按美联社说法,这颗小行星是近35年来类似体积小行星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一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计,这颗小行星将在美国东部时间8日6时25分到达距地球最近点,届时小行星和地球相距不会超过20万英里(约合33万公里)。小行星飞行中与月亮最近距离不会超过15万英里(24万公里)。相比宇宙宽度,地球与月亮间平均38万公里的间隔如同一条缝隙。近些年,一些科学研究发现,在地球形成初期,正是撞向地球的彗星和小行星为地球“送水”、“送碳”,从而给生命起源提供了元素基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近地天体计划主管唐•约曼斯说,这颗小行星近距离“掠过”地球,为天文学家观察、分析小行星星体所含物质提供绝佳机会,“这不仅仅是一颗旋转的石头”。

约曼斯说,如果这颗小行星上有水,在未来的太空探索中,宇航员可以将这些小行星作为补充燃料和水的“补给站”。美国航天局判断,“2005YU55”属C类小行星,含有碳基物质。天文学家将通过位于波多黎各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雷达观测站观测这颗小行星,以确定其是否携带液态水或冰。

按照美联社说法,美国航天局希望宇航员在今后几十年内能够登陆一颗小行星,为登陆火星提供技术基础。美国今年7月全面结束航天飞机项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节约成本,为登陆小行星和火星作全力投资。

摘自2011年11月7日《文汇报》

猜你喜欢

宇宙
元宇宙之战
奇妙的宇宙
宇宙像个甜甜圈
宇宙第一群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这宇宙
众眼看宇宙
众眼看宇宙
众眼看宇宙
众眼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