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活动板块 活化课堂教学

2011-04-03江苏省丹阳市吕城初级中学212351石燕平

地理教学 2011年15期
关键词:大洲像素课文

江苏省丹阳市吕城初级中学(212351) 石燕平

现行人教课标版初中地理实验教材与以前的人教大纲版教材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教材由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两部分组成,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性课文,约占整个教材篇幅的一半。

在具体做法上,根据教学实践及活动内容,对活动性课文的使用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巧用活动课文,构建课堂教学主线

以“大洋和大洲”教学为例,七年级上册课本P31根据图2.9所示的大洋洲南极洲轮廓,在图中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并且注出大洋和大洲的名称。由此,我将整节课的构思都围绕此图展开。让学生活动围绕“看图-说图-画图-剪图-摆图-定位图-贴图”等过程进行。

1.看图说图。展示七大洲轮廓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说说各大洲的轮廓像什么,同学们大胆猜想(如亚洲像狼、南极洲像展开翅膀的鸟、北美洲像狐狸等等。)猜想结果会五花八门,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画图。根据七年级地理图册上册P15页,找到“一笔画世界”活动。按照图册上箭头,试画一幅简单的世界地图。学生通过画图可以对世界海陆分布大势进行整体感知,对各大洲的几何形状有个大致了解。

3.剪图。通过画图,学生知道各大洲的形状大多呈三角形。准备几张颜色不同的纸板,大致按照大小比例,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临摹,剪出各大洲轮廓图并标注名称。学生通过描图和剪图,对七大洲形状和位置的认识更加形象、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同时是也为后面的摆图、贴图作了铺垫。

4.摆图。参照“世界地形图”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合作摆放给大洲的相对位置,看哪一小组的摆放速度最快,图形摆得最优。通过摆图活动,深化了对各大洲相对地理位置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小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定位图。以“非洲”为例探讨确定大洲位置的方法。

连通域指的是图像被二值化之后的若干像素的集合,假设前景像素为1,背景像素为0的前提下,连通域具有以下两个属性:一是只有前景像素的集合,二是在同一个连通域中的两个像素间总能找到一条路径由这个集合中的像素组成,也就是说像素之间两两互通。连通域算法在数字图像处理中进行目标跟踪、目标识别、多目标分割等方面都有应用,在这里进行颗粒状农产品的分选也可以采用连通域算法,先将灰度图像采用阈值分割得到二值图像,这个二值图像中包含了对图像分割后的多个连通域,然后采用连通域算法给出其属性,进而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识别、跟踪以及判断[7]。在这里采用种子填充法实现。

①哪条特殊的纬线从非洲北部穿过?

②哪条特殊的纬线从非洲南部穿过?

③赤道从非洲什么部位穿过?哪条特殊的经线穿过非洲大陆,穿过非洲大陆的什么部位。

④我们主要依据什么来确定非洲的位置的?有谁能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将非洲准确的在黑板上经纬网底图上画出来。

⑤模仿以上方法来确定其他大洲的位置。

通过这个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了跟多的自学机会,把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强化知识技能的迁移运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6.定时贴图。分组贴图要求:

①在经纬网底图上,准确粘贴各大洲并填写出四大洋的名称。

②填写大洲之间的界线。

③从速度、准确度和贴图的美观程度等方面评比小组优胜奖。

通过这个活动,要求学生明确贴图规则,让学生能够在紧张有序的活动中团结协作,发挥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合作竞争理念。

整节课完全利用“图”为线索展开,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积极做好引导者。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学生学得轻松,乐在其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活动课文,深化知识内涵

以七年级上册课本P4活动为例:参照图1.6 按照以下步骤制作地球仪。

初一新生立体空间思维比较薄弱,要想学好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由形象思维上升到立体思维。学生制作地球仪的实验,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一难点。

1.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可以深刻领悟地球在转动过程中是倾斜的,而不是直立的。

2.通过寻找小孔到赤道上各点的距离相等,认识到赤道位于地球的中部,同时可以比较感性认识到赤道是个圆形。

3.再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地球围绕转动的轴线与赤道面垂直。

4.在自制的地球仪,根据经纬线的定义,自己动手画经纬线,这样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纬线都是圆且与地轴垂直,而且长度不等,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经线是半圆且与纬线垂直,而且长度相等。可以更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

这些知识的获得通过老师的解释,收效甚微。但是通过小实验学生可以自主发现并获得经验认识,而且可以发现一些隐性潜在的规律,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提升。此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创作能力,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

三、巧用活动课文,创设教学情境

1.设计为课题引入。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中的东西干湿的差异,可以用课本P37活动,比较图2.18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利用此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思考。再如:讲“地球的运动”这一节内容时,可借助教材P10活动3作为课题引入,通过畅畅和姨妈对话中的时间矛盾,提出问题“为什么畅畅和姨妈的时间不一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争先恐后地发言。

2.设计为课堂思维训练。 新教材的最大变化就是将知识内容隐藏在“活动”内容中, 教师在利用新教材时,“活动”中很多设问就是分析过程很好的思维训练。如学习“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在图3.17中找出20℃、10℃、0℃、-10℃等温线,总结出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分布规律;再找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分布的主要纬度范围,得出影响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变化,让学生得出“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的结论,通过陆地和海洋的气温差异找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教师要善于发掘这样的“活动”内容,并充分应用,学生就能真正学会思考、分析、培养其地理思维能力。

3.设计为课堂小结反馈。新教材安排了很多巩固和拓展思维训练,如八年级教材中“请你补充温度带、干湿区”,从而了解气候复杂多样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天气与气候概念的判断。再如“世界人口的增长”学习中,通过P65页“活动2”的完成,学生可以加深对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的理解,并能够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在世界上的分布特点。

4.设计综合训练和调查研究报告。这部分活动设计一般题目覆盖面广,需求时间较长,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如调查日常生活中节约和保护资源的倡议;收集近期国际热点问题,并用地理思维去解析这些问题。

猜你喜欢

大洲像素课文
像素前线之“幻影”2000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动物“萌主”在澳洲
“像素”仙人掌
大洲与大洋
地球七巧板
ÉVOLUTIONDIGAE Style de vie tactile
背课文
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