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与服务: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研究
2011-04-03范艳芬
范艳芬
(辽宁大学,沈阳 110036)
变革与服务: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研究
范艳芬
(辽宁大学,沈阳 110036)
学习共享空间是大学图书馆在信息共享空间基础上,为适应大学教育体制改革,满足大学生交互式学习需求而营造的新型协作式学习环境。借鉴国外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经验,构建国内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构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协作与交互式学习环境,实现图书馆服务向整个校园的拓展,以实现图书馆的发展与服务创新。
学习共享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协作式学习环境
近年来,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及学生学习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协作式和探究式学习理论在大学教学中盛行,原来以教师为主的传授知识模式向以学生为主的创造知识模式转变。[1]面对如此巨大的变革,大学图书馆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图书馆在支持终身学习和学术研究中的角色,以全新的理念和模式重新确定图书馆的功能和责任,以适应大学教育发展需要[2],变革与服务成为数字信息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简称LC)”恰恰适应了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以信息共享空间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它将数字技术、现代化设备及各种信息资源相融合,提供学习帮助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技能等信息素养,是一种新型的创新服务模式。
1 从信息共享空间到学习共享空间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起源于1992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图书馆对大学生开放的“信息拱廊(Information Arcade,简称IA)”,并逐渐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学图书馆发展起来,为大学生提供协作式学习环境以及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备受欢迎。2004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Beagle以信息共享空间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观点: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与服务需要学校其它相关服务部门共同参与,而不能仅仅依靠图书馆,将这些机构的空间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学习资源、设备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加以整合,通过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协作,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没有时空限制、以学习和学术研究为主要目的的无缝空间环境。Beagle把这个无缝空间环境命名为学习共享空间[3]。学习共享空间强调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促进学习协作,是一个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协作与交互式学习环境,是一个充满活力并极具吸引力的、配备有丰富信息资源及现代化设施的学习空间,它整合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以促进个人及小组学习和研究[4]。
2 学习共享空间的主要理论依据
支持学习共享空间的理论基础很多,卢志国和马国栋两位学者认为:影响学习共享空间构建服务的理论主要有现象图式学理论、知识构建理论和学科差异理论[5]。笔者认为,前两者对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影响更为直接,现象图式学将学习分为表层式学习和深层式学习,表层式学习行为停留在记忆层面,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而深层式学习是理解事物和构建新知。学习共享空间正是构建了适合深层式学习的理想环境,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图书馆馆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支持深层次学习行为。知识构建理论认为:学习不能脱离它的社会背景,它是一个社会过程,是一个把学习者融入到知识社区的过程[6]。学习共享空间正是构建协作与交互式学习环境以支持学生协作学习,现象图式学理论和知识构建理论为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和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国外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建设
学习共享空间在国外大学图书馆开展迅速。1999年为实现学校内部多个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加拿大Guelph大学Mclaughin图书馆创建了学习共享空间。主要集成了以下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学习服务、残障服务、研究帮助、信息素养提高服务、小组学习支持服务和写作服务等,并在图书馆的格局与功能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与革新。学习共享空间一经使用,就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据统计,2004—2005年间入馆大学生人数与馆藏利用率均有30%左右的增长;使用学习共享空间服务的学生逐年增加,新生利用率达到50%;学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服务水平也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美国Dartmouth大学图书馆把写作中心、参考咨询服务、信息技术支持等学习共享空间服务安排在同一区域以方便大学生学习,并协作开展项目,培养学生服务小组,为其他学生提供帮助[7]。加拿大皇后大学Staffer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提供学习策划室、学生指导室、写作工作室、计算机指导室和残障服务中心等不同形式的小组活动室。
4 构建我国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
大学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信息中心。目前,我国多数大学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主要有:藏、借、阅、查、参一体的文献信息服务;电子阅览室的网络数字资源服务以及学生教师自修服务。藏、借、阅、查、参一体的文献信息服务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共性需求,缺乏个性化,因此缺少吸引力;电子阅览室是为用户提供各种数字化资源的场所,然而普遍存在上座率不高,实际用途与其主要职能相背离等诸多问题[8];自修室的功能单一,却占据了图书馆大量空间,造成大学图书馆信息资源及建筑资源的双重浪费。
国外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符合现代大学生学习模式需求,因而备受欢迎,成功案例值得国内大学图书馆借鉴,并加以尝试。首先,就学习共享空间的总体架构而言,学习共享空间与信息共享空间一样由实体环境、虚拟环境和支持环境三大部分组成,但其构成元素及其功能则更侧重于对协作学习的支持[9]。学习共享空间构建必须以这三部分为中心加以有效地配置,但要特别注重规划,实事求是,如目前国内的大学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普遍具备一定规模,可在此基础上,增加设备、人力和各种数字资源配置,形成个性化服务格局,向学习共享空间服务模式靠拢;另外,借助图书馆文献借阅室文献资源学科化分布的优势,建设专业学科学习室等。其次,学习共享空间更强调对大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支持,因此,构建学习共享空间首要的定位是以大学生为主,老师可以和大学生一起进行小组活动。学习共享空间构建要注重满足学生交互式学习需要,帮助培养大学生学习技能,这也是大学生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由于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相对复杂,因此要特别注意其实体环境的构建要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和以人为本,这是学习共享空间构建的基础;其虚拟协同环境的构建要具有社区生态特征,这是学习共享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将跨部门、跨学科协同的人力资源组织和管理作为学习共享空间构建的关键[10]。
5 结束语
学习共享空间将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及环境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图书馆与校内其它部门合作,在图书馆员及其他教师的帮助下,指导大学生利用学术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指导、技术咨询等服务,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并引导大学生交流思想和分享智慧,促进学习研究和知识创造。图书馆在学习共享空间理念指导下变革,使其服务向整个校园拓展,构建学习共享空间对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图书馆的发展与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1]尹 雪,任树怀.学习共享空间:图书馆构建新的协作式学习环境[J].图书馆,2009,(1):46-48.
[2]宋惠兰.空间:为学习而变——加拿大皇后大学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5):121-124.
[3]Beagle,D.InformationCommonstoLearningCommons[EB/OL].http://www.usc.edu/libraries/locations/leavey/nesws/confereces/preasentations_9-16/Beagle_Information_Commons_to_Lear ning.pdf.2009-01-12.
[4][5]卢志国.大学图书馆虚拟学习共享空间构建分析——以加拿大Manitoba大学图书馆虚拟学习共享空间为例[J].情报杂志,2008,(10):96-99.
[6] McMahon,M.SocialconstructivismandtheWorldWideWeb—A paradigm for learning[EB/OL].http://www.ascilite.org.au/conferences/perth97/papers/Mcmahon/Mcmahon.html.2009-01-18.
[7]宋 怡.基于二级学院图书馆现实困境的服务模式创新——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模式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9,(8):25-28.
[8]朱永武,蒋仁营,梁 芳,黎思雯.改变电子阅览室服务模式,构建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J].现代情报,2009,(9):148-150.
[9][10]任树怀,盛兴军.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20-26.
Reform and service: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shared spac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FAN Yan-fen
(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China)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interactive study of broad students,and to conform to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system,learning shared space is a new type learning environment derived from information jointly shared in university libraries.The author believes it necessary to construct learning shared environment in university libraries,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innov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to expand the reader service from school to society.
learning shared space;information shared environment;interactive learning
G250
A
1006-1525(2011)01-0018-02
2010-09-13
范艳芬,女,副研究馆员,副馆长。
(编辑:朱爱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