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纠结”语境下的大学生心态解析

2011-04-03◎甘

当代青年研究 2011年8期
关键词:职业大学生

◎甘 诺

近来,“纠结”这个静默、深沉、暗淡而又略带小资情调的雅致小词,在大学校园颇为流行,而翻阅报纸、浏览网络、点击微博,“纠结”更是扑面而来。旧瓶装新酒的“纠结”大致于2003年始见诸报端,2006年以后其新义新用法逐渐传播开来,至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网民和主流媒体所接受和使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语言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风格都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不断发展,在今天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语言往往成为一种共识性的具有流行色彩的社会符号,这种社会符号的创始者往往是青年并通过青年同辈群体传播,形成与时代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①《现代汉语词典》对“纠结”的释义是:“[动]互相缠绕:藤蔓~,交相~。”词典的义项显然不能恰当地解释流行于大学生群体中的“纠结”,这表明“纠结”一词已经发展出了新义新用法。当前,“纠结”的新义新用法有以下三种:1.内心矛盾、犹豫不决;2.复杂、困惑、烦闷、令人无语;3.执著于某事而无法释怀。②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指出:当人们创造语言并用语言包裹起自己的时候,人们就在为生活定位;当人们透视语言,并解析语言意义的时候,人们就在探究社会。那么,当“纠结”成为大学生这个群体具有代表性的心理状态之时,就可以解析与探究大学生“纠结”背后的精神世界。

一、“纠结”的实质

任何一种语言的新词,都是由原有的语料构成的,不论是旧词新意,还是创制新词,都无法脱离原来的语言要素。③因此,“纠结”的新意无论如何发展,其核心义素都是“缠绕”。在具体语境中,缠绕的主体可以是具体的(如,恋爱中的大学生朝朝暮暮地纠结在一起),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大学生争当掏粪工:命运与尊严的纠结);可以是相近相关的(如,大学生就业:忧患与焦虑的纠结),也可以是相反相对的(如,传统与反传统的纠结)。整体而言,缠绕的主体以抽象的、性质上相反相对的居多。如果是对立的想法缠绕在一起,分不出高低,其结果势必造成人的矛盾、犹豫不决(如,天长地久还是曾经拥有的纠结)。如果是多种相关的因素或复杂的情绪纠缠成一团,通常会使当事人陷入苦恼、困惑的境地乃至无语的状态;(如,大三前途纠结症、令大学生纠结的“零月薪”)。

当今时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确实给予世人更大的选择空间,但由此带来的未必是自由选择的快意,相反,却很可能是难于决断的苦恼——备选项越多,考虑的就越多,选择也就越难。这种普遍存在的状态原本也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就好比反过来很多大学生不知如何确切解释“纠结”的新义一样。故而当有人用“纠结”来描述人的这种处境或状态时,就很容易引起他人的情感认同———“真传神!如同雷、被、囧这类形容词一样深深地说明某种莫可名状的状态。”(网易某博客语)。如果说早几年大学校园流行的“郁闷”主要反映了大学生的一种模糊的焦虑状况,是没有明确目标、忧愁、烦乱和无出路感的混合状态,那么“纠结”一词则形象而传神地描绘了当代大学生在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或各有利弊的选择时那种患得患失、无法释怀的心理状态,④它是烦乱、矛盾和犹豫的混合体。

二、大学生纠结的表现

(一)大三“前途”纠结症:对前途的纠结

1999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等院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2010年,普通高校全国招生657万人,是1998年尚未实行扩招政策时招生人数的6倍多。高校的扩招,满足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人才,也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正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青年才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扩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扩招政策实行初期,相关部门尚未出台相应的政策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于是 “郁闷”就是前几年高校毕业生心态的真实写照。近些年,针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如研究生扩招、考公务员、支援西部计划、国防生、村官、自主创业,等等。本是协助大学生就业、为其提供更多出路的政策,却“乱花渐欲迷人眼”——“是继续求学还是直接就业还是创业?”“到底应该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要去当兵还是做村官?”“究竟是孔雀东南飞还是响应国家号召到西部去?”“是在一线城市蜗居还是到二线城市过小康生活?”面对如此之多关于未来的选择,处于职业定位与职业决策关键期的大三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换上了“前途纠结症”。

(二)学得好≠工作好:对学习的纠结

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明确而唯一——考大学,但是到了大学时期,学习的目标与动力在逐渐模糊。虽然说大学努力学习是为了将来能找一份好的工作,但事实证明,好工作和学习好的关联似乎并不是十分显著的相关,即,大学里成绩优异并不能保证大学生就一定能找到一份惬意的工作。现在的用人单位都需求“能力”强的学生,宣称不要“高分低能”的员工。这让当代的大学生迷惑了,既然学习好不一定找到好工作,那么是不是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践上,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在“为了什么而学习?”“应不应该好好学习?”的问题上纠结了。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冷门专业的大学生是被调剂过来的,他们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很不乐观,更不喜欢自己所读的专业,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大学生,对于为何要学好自己的专业则更加纠结。

(三)“恋爱”还是“练爱”:对于情感的纠结

爱情与学业双丰收,这是大学生活的理想状态。但事实上,又有几多学子能够双喜临门?潘绥铭教授的著作《性爱十年》一书中,对大学生的性态度和性行为的实际情况做了调查,事实证明大学生有过性行为的比例不容忽视。大学生既渴望现代文化当中性的刺激,又摆脱不了传统教育的掣肘,他们的行为受着双重价值系统的支配。

大学生渴望拥有爱人,享受性的愉悦,但见证了找寻爱情的辛苦,爱情进行时的相互折磨乃至失恋后的“为伊消得人憔悴”。再加上师长、父母的谆谆教诲要以学业为重,那些艳羡爱情的学子也有些对“炼爱”望而却步了。所以,他们纠结于“到底要不要选爱情这门选修课?”接受儒家文化与传统道德教育的大学生,一方面秉承根深蒂固的白头偕老的爱情观,另一方面又仅把爱情看作是行动至上的体验,把恋爱看作是一种经历,恋爱已然变成了 “练爱”。于是,又纠结于“天长地久还是曾经拥有?”夹在传统与现代裂缝中的大学生不得不用“纠结”来表达他们对青春、对爱情、对性的欲说还羞,左右为难的困境。

对于准毕业生来说,他们的情绪则更为复杂——对未来迷茫、对象牙塔留恋、求职路坎坷……准毕业生们在选择“爱情”还是选择“面包”问题上落入了两难困境。总体情况看,“面包还没烤熟,爱情先黄了”成为当代“准毕业生”普遍尴尬与纠结所在。

三、大学生“纠结”心态的成因

(一)人性中存在“纠结”的本质

“纠结”在实质上是一种冲突和矛盾,而矛盾正是个体存在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当上述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略有冲突时,人格则表现出一种“亚健康”状态;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对立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心理疾病。“纠结”中的个体,人格的三个构成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存在轻微的冲突,所以此时的人格为处于“亚健康”状态。例如,有的大学生因为是否要去上课而纠结,实质上则是本我、自我和超我在发生冲突。因为懒惰而旷课,是追求快乐原则的本我在作祟;但自我又担心被任课教师抓住,因违反考勤规定而被扣分;而来自遵守道德准则的超我则在心灵深处低声吟唱“只怕先生骂我懒哟,没有学问喽,无颜见爹娘……”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生命是由出生到死亡八个阶段所组成:1.信任对不信任(出生~1 岁);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 岁);3.主动对内疚(4 岁~6 岁);4.勤奋对自卑(6 岁~11岁);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 岁~20 岁);6.亲密对孤立(20 岁~24 岁);7.繁殖对停滞(25 岁~65岁);8.自我整合对绝望(65岁~死亡)。个体在每一个阶段都会面临一种矛盾与危机,积极解决了危机则会形成特定的美德并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没有能够解决本阶段的危机,人格的发展就会存在障碍。大学生处在第五和第六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分别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亲密能力。自我同一性是指“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⑤”而处于“纠结”状态的大学生,正是自我同一性混乱的表现,不知道自己的需求、目标、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以至于在面临抉择的时候犹豫不决。

(二)价值观多元化

当代大学生许多人总是试图同时拥有事物对立面两个方面的利益,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明显的钟摆现象。比如有些青年厌倦政治,并对权威意识深为不满,但又由衷地流露出强烈的从政需求。2010年有135万人参加国家公务员职位考试,平均录取比例为87:1,中央党群机关职位的报考比例为200:1,其中过半考生青睐经济效益好的海关国税部门,而气象、地震方面比较艰苦的岗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岗位却罕有人问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热门岗位公务员的待遇好、地位高、权力大、工作稳定。又如有的青年对社会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行为厌恶,又信奉社会上的关系取向,在需要的时候也不择手段利用这些社会关系,成为新腐败现象的制造者。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既催生了一些诸如效率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人才观念、利益观念等正向价值观念,也带来了一些诸如金钱至上、惟利是图、贪图享乐、个人主义等负向价值观念,加上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的个人迷信、因循守旧、官本位、血缘论等思想观念的影响,当今社会出现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价值观念之网,出现了价值失衡、价值失范乃至价值危机等现象,导致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多重性和部分大学生价值感的相对缺失。⑥价值观多元了,思想观念多元了,利益追求多元了,大学生的心态自然也就随之多元了。伴随着心理的多元与丰富,心理冲突凸显,“纠结”也仅是大学生群体中当前较为走红的一元。因此,“纠结”表征的不是心理的丰富,而是一种根本上的精神缺失或混乱。

(三)决策乏能:当代大学生的通病

外界选择的纷杂与价值观多元化无疑是促使大学生“纠结”首当其冲的原因,但大学生主观方面决策能力的不足,实际上是其“纠结”的本质所在。

林志红在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特点的研究中发现,我国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结构有别于西方国家。⑦中西方教育方式存在诸多差异,这是受到各自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传统教育强调人与社会的协调,从教育目的来说比较侧重于社会和学科本位,即受教育者是作为社会所需和文化传承的载体而存在,在教育内容上注重知识和传统伦理道德的灌输,相对忽视个性的培养及发展。在这种模式下,受教育者“唯书、唯上、唯师”,而“自我”则被标签以“个人主义”所批判,因此,与“自我”紧密相关的决策能力则越来越微弱。西方的教育重视个性独立,强调个人本位。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推出了“儿童中心说”。主张“力图使教育与人及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使个人在活动中了解文化并成为掌握自身经验构建的主体”。⑧20世纪中期,美国又开始对中小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协助其形成“知己、知彼、抉择”的能力。

弗洛姆说过:“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是通过自己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我国当前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溺爱型、权威—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四种类型,其中权威—民主型是最为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校园中的大学生基本属于“90前后”,是计划生育人口政策实施后享受“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的独生子女,这种教养方式重智力开发,生活上过度保护,轻个性、情感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导致子女自理能力和自主性较低。当其离开父母需要独立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时,由于其固有的“依赖”惯性,缺乏自主决策的能力,于是不由得“纠结”起来。

(四)自我意识欠清晰

自我意识就是指一个人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以及自己对他人关系的认识。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会经历一个分化—冲突—整合的过程。这时,原来儿童、少年时期“笼统的我”被打破了,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处于观察地位的我,即主体的“我”(I),它是根据主观的自我和主观感受的社会现实所希望的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达成的自我状态,也就是 “理想我”;另一个是处于被观察地位的“我”,即客体的我(Me),它指实际所达成的自我状态,也就是“现实我”。这种 “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分化标志着大学生自我意识已开始走向成熟。正是这种分化过程,促进了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主体性的形成,从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合理地调节自己的言行奠定了基础。但是,大学生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自我意识发展还很不稳定。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容易忽略周围的客观环境,他们用过于自我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然而真实的世界又并非如此,这样的结果则使自我意识容易产生冲突。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冲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观我”与“客观我”的冲突,具体表现为“主我”对“客我”认识的模糊性。一位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困惑——“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还是直接就业,那就先考些证书吧。可是,我到底应该考哪方面的证书呢?真是纠结!”这位学生的纠结,原因在于不知道自己的目标,而目标正是自我意识中“心理我”的内容。二是“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这可以说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也是最令其感到“纠结”的源头。

(五)流行语——“纠结”的催化剂

当今追求时尚的潮流已在大学校园成为普遍趋势,流行语这种语言时尚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精神的缩影,是大学生认识社会,表达思想,与社会沟通交流的手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和生活趣味的动态展示,对当代的大学生产生了较强的渗透力,正悄无声息地塑造着大学生,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审美等各个方面。大学生有他们不同于成年人的话语系统,使用某个词汇不仅是表达某种思想内容,它还传达了一种潜在身份认同的信息,后者对个体存在的意义往往大于前者,也更加吸引人。

四、走出“纠结”心态的路径思考

“纠结”一词经常被大学生挂在嘴边,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口头禅,似乎不说“纠结”两个字,就不像正统的大学生。久而久之,“纠结”被泛化了,它被大学生用来诠释所有不适的感觉。这样发展的结果,会使“纠结”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的情绪,不管是愤怒、悲伤、还是烦恼,他们统统用“纠结”表达,这不利于他们找到自己问题的真实原因,更不利于他们对自己不良情绪的调节。

(一)大学生应正确认识“纠结”一词

纠结的实质是“矛盾”与“冲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从这个意义上看,纠结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因为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把纠结理解为“慎重考虑”,但是纠结过了头就会变成负担。当陷入了“纠结”这种困境时,可以在理性的思考中走出“纠结”从而获得成长,但也可以在“纠结”中继续“纠结”,乃至如不吕丹的驴子那样纠结而亡。因此,重要的是要正确把握纠结的“度”,遇到多重选择的时候,纠结一下也并无坏处,但是一定要纠结出一个“结果”,即,综合各种利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最终能够科学决策并从纠结中走出。因此,大学生“适度”纠结未尝不可。

(二)确立稳定的价值观导向

大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播知识和教会技能的地方,还必须是一个培养具有稳定价值观念的地方。《大学》一书开章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说,大学的宗旨是通过教育使人明白道理,使民众自我革新,使人到达最高的道德境界。所以,当今的大学应当引领和创造人类社会稳定、正确的价值导向,创造人类社会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出现价值标准模糊,就是因为许多不良的社会现象在高校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表征,大学生们看不到高校创造的主流文化到底先进在哪里、肯定和稳定的价值观到底在何处,从而对人生产生了迷惘。因此,高校应该对社会文化进行正确引导,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提炼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流文化,形成稳定的价值导向,并以这种稳定的价值观教育学生,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⑨

(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大学生的决策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个人的职业倾向和职业能力,并结合客观环境,确定职业奋斗目标,并且为这一奋斗目标实行具体规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用更加客观,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身边的各种纠结的机会,并从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走出“纠结”的状态。职业生涯规划其主要内容有:1.自我评估,即对自我兴趣、爱好、能力、个性特征等一系列关于“我”的评估;2.职业生涯机会评估,即对周围各种影响职业生涯规划因素的评估;3.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即在结合自身情况和客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4.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计划与措施,指对如何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具体规划,这也是生涯规划中最主要的内容;5.评估与反馈,即在施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经常进行评估与反馈,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和方案。简言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知己、知彼、决策”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助于协助大学生了解自我,进而建立清晰的自我意识,又培养了他们分析社会及职业环境的能力,同时还会使用科学而且容易操作的方法直接地培养大学生的决策能力,如“决策平衡单”的使用。

大学生的心态是时代的晴雨表,社会的发展变迁必然会在语境中留下反映时代特征的词汇。当90后大学生的视线从家国天下日益转向其自身时,他们依然背负着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鱼和熊掌所带来的茫然与不知所措。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当主流文化难以为其指明前进的方向时,当代大学生在应对社会和环境的不确定尝试中派生出“纠结”一词,并将其作为群体身份认同的标签,这必须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注:

①杨林香.大学生“郁闷”心态解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2):80-82.

②黄云峰.“纠结”新用[J].语文建设,2009(4):67-68.

③陈原.语言学论著(卷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36-137.

④李馨.“纠结”新说[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8):48-50.

⑤埃里克森.对同一性的描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59:118-119.

⑥莫飞平.当代青年价值观的二重性及引导机制[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96-98.

⑦林志红.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与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2):103-105.

⑧冯建军.现代教育学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6-127.

⑨章国平.试论大学生“郁闷”心态的疏导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8(7):136-137.

猜你喜欢

职业大学生
PHONEY WAR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职业尊严从何而来?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