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中教育的整体性思考(笔谈)
2011-04-03
■魏哲峰
SNS(社交网站)以及博客、微博等“类SNS”网络服务作为新兴的网络媒体,受到了大学生的热捧。大学生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参与网络活动:拓展好友,游戏娱乐,转贴发贴,浏览评论。但由于SNS网络内容真伪混杂,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不足,多元的网络行为对自身发展产生了正负影响。分析大学生SNS网络行为特点,研究其行为利害,探讨建立科学合理的引导机制,趋利避害,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和谐发展,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
■赵蕾蕾 胡 斌
Web2.0网络环境相较于web1.0有很大的不同,其自主交互的特点尤为明显,客观上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导致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某些瓶颈,需要加以突破。因此,大学思政工作者需要把握新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特点,丰富自身的网络知识,加强网络载体建设,打造集约化的网络育人平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王 艳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却不明显,分析其原因虽然有多个方面,但根本原因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民的网络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因此,探讨和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模式,对于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曾 骊
爱是道德的基石,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对社会需求的积极回应,是克服工作机制弊端的有效途径。本文指出,实行“爱的教育”主要有理念、理论和现实方面的依据。
■张俊 蒋丽 张红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弄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现状是加强教育针对性、提高育人实效性的现实需要。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调查问卷”,从大学生认知、认同、践行情况,学校开展教育状况、影响教育的因素及建议等三个方面开展调研。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较高的认同度,总体追求健康向上,但认同与认知存在出入,认知与践行存在反差,对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满意度偏低。为此,必须以大学生利益诉求为教育切入点,开展多样性的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凸显家庭道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消除腐败净化风气以全面优化育人环境。
■刘俊
高校学生会作为大学生自治性群众组织,是大学生参与学校学生事务管理,响应学生多元需求,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组织依托,理应在推进大学民主治理进程,实现大学功能中发挥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但是在当下由于定位的偏差,高校学生会的存在处于权利与权力博弈的边缘,其价值和功能未充分得以实现。本文从检视高校学生会的发展困境出发,探寻学生会价值回归的目标模式和路径选择。
■陈君芳 胡昱东 章贝贝
本文以浙江省在杭高校辅导员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分析,指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建设的滞后是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并提出高校应通过构建自我管理和组织管理相结合的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以生涯为导向的选拔、考核、培训机制,多维立体的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体系,以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