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青少年教育与就业相关性分析

2011-04-03史铁杰马家安

当代青年研究 2011年12期
关键词:师资青少年农村

◎史铁杰 马家安

农村青少年教育与就业相关性分析

◎史铁杰 马家安

当前农村青少年教育与就业方面存在着教育目标定位不准、教育结构失衡、教育与就业缺乏密切相关性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文化层面、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及教育层面等多种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安徽省为例进行分析,提出重新定位农村教育目标,完善农村教育体系,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以政策保障为支持,从而促进农村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农村青少年就业的高效性的建议。*本文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安徽省农村青少年教育与就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项目批准号:HSK07-08D99)阶段性研究成果。

农村教育 教育与就业 青少年

一、农村青少年教育与就业的问题

(一)农村教育目标定位不准

首先对于农村教育的认识人们表现出不同的观点,但都强调了一点就是它与普通教育是有区别的,而区别或者说特殊之处就在于“农”字。当前对于教育较为普遍的观点有两种:一种从内容上,认为农村教育包括识字的扫盲教育、针对农民文化常识的普及教育、针对农民生产技术的知识教育。另一种从形式上,认为农村教育是包括普通、职业与成人三种教育形式的统一。然而从现实来看,农村教育目前定位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其目标表现出单一的应试性、唯城市性。对于安徽农村的多数青少年来说,当前接受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考上大学到城市去。而据统计,农村青年读大专和本科的机会不到城里孩子的1/3,有5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上高中和职业学校。①而那些没能考上大学甚至没能就读高中、初中就辍学留在农村的,由于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没能掌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多数人只能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帮家里挣钱谋生。

(二)农村教育保障条件不足

经费与师资无疑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两个硬性保障条件,而这两个方面在安徽农村教育中都显现出明显的不足。从经费保障来看,国家对农村学校教育投入不足。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亿元,其中用于城市的占77%,用在农村的只占23%。②由于地方政府是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主体,而众所周知安徽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有限的经费投入到被边缘化的农村学校显然更是不足。对于学校来说,没有其他的教育经费获取渠道,因而一个普遍现象是农村校舍、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落后,许多农村学校无法开齐、开全所有课程,有些学校只开设了语文、数学,像音乐、体育、英语、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没有开设,或是形式上开设而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功能。从师资情况来看,首先城乡间无论是师资队伍的质量、数量、收入水平等差距都比较大,再加上当前农村实施撤点并校,使得优质师资进一步向好学校和城镇学校集中,越是偏远的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越是薄弱,使得大量学生涌向相对好的学校。当前许多保留的村级小学基本上也都只剩些“留守教师”了。教育保障条件的不足造成了当前农村教育普通教育水平较差,职业化教育能力不足,农技性教育根本缺失。

(三)农村教育结构严重失衡

农村教育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在农村职业教育边缘化,成人教育形式化。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可以说是在困境中挣扎求存,无论是在数量、生源、师资力量方面与普通中学相比都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应当说农村职业教育也曾经辉煌过,有人评说:80年代末是中国农村职业教育模式、典型辈出的时候。③但今天,“招生难,就业难”,使得农村职业教育进一步边缘化。在当前农村,青少年多首选普通教育,即便是无可奈何地选择了职业学校,在专业选择上也是选择能够脱离农村的专业,面向农村、农业的职校和专业总是处于边缘状态。当然越是这样职业教育的师资结构、质量越是陷入恶性循环,职业教育也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对于农村成人教育来说,当前基本上也只是一个形式,纵观安徽省农村,有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任何形式的成人教育,有的地方也就是一纸空文,或是将偶尔的几个讲座归结为成人教育,真正有体系、有保障的成人教育寥寥无几。

(四)农村青少年教育与就业间的关联性不足

从青少年的受教育意愿来看: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取向明显。2009年5—9月,笔者分别针对安徽省各县市农村学生家长、农村学生、农村学校的教师三类不同的群体进行了不同的自制问卷的调查,其中发放学生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71份;发放家长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30份;发放教师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6份,总体回收有效问卷率为93.2%。从调查和相关研究者的类似研究结论来看,当前农村青少年受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取向明显,强调的就是应试。简单地说,上学是为什么,答案是为了过上“幸福”生活。那么何为“幸福”生活,大部分农村学生表示不知道,或者用朴素的表达方式就是离开农村过城里人的生活,如果不能脱离农村的话,教育也就成为一种“浪费”。

从家庭经济收益来看,教育与经济收益无明显相关。从人力资本理论来说,教育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教育具有其经济功能。而从农村的现状来看,在笔者的调查中,外出打工现在是农村家庭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占家庭经济来源的39.7%。而当前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村青年表示其收入水平与所受教育程度并无太大关系,或是到了某一程度后就无多大关系。从教育支出情况来看,农村家庭的教育投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近2/3的人表示教育花费超过了家庭经济收入的一半,5%左右的家庭表示教育花费超出了其家庭的经济收入。从农村家庭对于孩子上学的教育投入意愿来看,对于通过孩子受教育而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并没有明确的意愿,大部分只表示了模糊的意向,仅有16.7%的家长表示能够改变家庭经济状况,有26.2%的家长明确表示不指望。可以看出,当前农村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投入可以说是不计成本,也没有明显的追求经济回报的意愿。也就是说,教育与经济收益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从教育与就业间的承接来看:教育内容与就业需求相脱节。对于农村教育来说,将教育的育人功能异化为培养应试能力的功能,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成就的大小,或者说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所培养的学生在考试中考出了怎样的分数。然而,能够在选拔性考试中胜出的只是少数,对于大部分农村学生来说,当不能通过选拔时,只有回家务农或是出门打工。他们面临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况:一方面,他们是受过教育的人,不愿从事(也不能胜任)农业劳作,另一方面,他们所学的东西并不能对他们所从事的或是农业生产、或是外出打工有任何帮助。也就是说,走上社会后他们才发现,在社会上生存所需要的东西教育没有给他们,教育所给他们的在自己的就业中用不上,正所谓“种田不如老子,喂猪不如嫂子”。让人所忧心的是:“农村青年,未入学校以前,尚能帮助他的父母,可是一旦入了学校,受了一些城市文明的教育,他简直变成一个在乡村不安、到城市无能、不文不武的无业游民。”④正是因为教育内容与就业需求的脱节,对于真正走上社会的青少年来说教育对于他们不过是一个失败的游戏,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他们来说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无论是作为踏板还是作为支柱,教育都不能满足他们的现实需要。

二、农村青少年教育与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

文化层面。由于安徽农村欠发达、欠开放,所以仍处于一种较为传统的状态,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甚至是教师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成功”的理解就是要“出人头地”、“考取功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算是实现了教育的应有理想。因而,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念支撑下,农村的孩子义无反顾地参与到城市化取向的教育“游戏”中去。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考上大学是当前大多数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目标的第一选择,对于希望自己孩子考上大学的原因,79.2%的家长选择是为了光宗耀祖。正是这种文化观念的影响,农村青少年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被允许不参与农村生活与劳动,因而“离农”的教育,“远农”的就业意愿与选择,使得当前的农村教育造就了农村的“城市人”。

制度层面。对于农村学子来说,改变身份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教育走出农村,进入上流社会,所谓“学而优则仕”,这也是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现实体现。当前,城乡差异仍然存在:城市的富裕与农村的贫穷,城市的安逸与农村的辛劳,城市生活的丰富与农村生活的单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所以,农村孩子读书的最大动力就是能改变自己可能重复的父辈的命运,“跳出农门”是他们最直接的愿望。一旦真的考上大学,就再也不愿回到农村。在许多研究者的农村大学生就业意愿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如有关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中78.3%的择业呈现明显的大中型城市化,50%选择在大城市工作,43.2%选择中型城市,5.3%选择了小城市,只有1.1%选择农村。⑤农村大学生择业时考虑的前三位要素分别为工作地点、福利薪酬和工作单位性质。也就是说几乎没有学生希望自己重新回到农村去就业,宁愿再次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参与到进入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作竞争中去。

经济层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对于教育的制约作用也是无法忽视的。首先,农村的经济不发达,使得农村教育成为脱农致富的唯一光明之路。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农村的贫穷,通过受教育而摆脱贫困就成为受教育的一种直接的动机,而摆脱贫困的最为现实的选择就是脱离农村。所以可以说从受教育者主观意愿来说不愿意教育与农村、农业再发生直接的关系,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从主观上来说迎合了人们的意愿。其次,农村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使得农村教育无法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对当前农村来说,还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还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而从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素养来看,教育无法提供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内容。教育能够提供的除应试之外的内容在农村很难用得上,所以农村教育与直接的在农村就业相脱节。

教育层面。从系统内部来看,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教育与就业的距离。一是农村教育缺乏特色化、地方化,与当地的文化不能合理地结合,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但对安徽的农村学校来说还很难落实到行动上;二是农村教育沿袭单一的升学制度,造成学生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被迫进入在农村办城市化教育的模式。而作为另外一种选择的职业教育由于缺乏应有的规模、师资、设施,也难以吸引家长及学生的目光;三是当前的师资培养模式及体制难以应对农村教育的现实需要。安徽目前早已由三级师范转为二级师范的培养模式,而最能够胜任与适应农村学校的师资往往是由中等师范所培养的,而师范专科、本科所培养的师资很难在农村教育中达成“城市化”以外的目标,也无法适应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需求。

三、促进农村青少年教育与就业有效性的思考

(一)更新观念,准确定位农村教育

首先农村教育要准确定位,农村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者将其概括为“为了农村,面向农村,改造农村”。不能将农村教育与普通基础教育完全等同,在强调农村教育普通性的同时应当充分体现特殊性。具体来说在制度上农村的基础教育管理应当给予地方更多自主权,允许学生选择是升学还是学习农业相关内容,并同等给予学历承认;在教育内容上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载体,体现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内容。其次,要改变农村家长及学生的认识,改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受教育的首要追求。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与前景,树立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坚定信念。在此前提下,教育与就业围绕着服务农村而统一。

(二)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经费投入

从相关研究中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农村第一产业现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部门,农村第二产业当前吸收了大量劳动力,但并没有合理吸收,所以就业人数的比重虽然有所增加,但与产值比重的增加幅度极不相称。⑥所以当前要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使得教育能够培养为其所用的人。首先是提高农村第一产业的工作效率,强化农业科技;其次是增加第二产业中的技能比重,使得教育与第二产业岗位需求密切相关;再者将优化农村第三产业结构作为调整农村就业结构的重点,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运输、保鲜等项目,同时也要抓住某些农村的地域特色,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旅游观光农业、旅游休闲等产业,还可发展诸如信息服务等信息产业。当然,不论是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还是农村教育的配套服务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加大对农村的经费投入,大力支持农村的第二、第三产业的经费扶持,加大对农村教育体系的教育经费投入。这样一来,教育与农村需要、教育与就业的联系就更加密切。

(三)三教统筹,完善农村教育的服务功能

除农村普通基础教育外,农村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甚或是其他非正规的教育开展都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要补充。从比较的角度来看,各国的农村现代化历程,都是伴随着农村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实现的。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国农村职教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到既培养农业也培养非农业技术人员、由培养传统农业技术人员到培养现代农民的转移过程。也就是说,普通教育可提高农村青少年的基本素养,而农村的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农业科技或是特殊产业的专门人才,而农村的成人教育又可以不断为农村的有志青年提高、充电,及时更新知识,获得新的技能服务。同时作为教育为农村服务来说,除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外,还要为农村的管理工作、农村的法制工作输送人才,提高农村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从而也为农村青年拓宽就业的渠道。

(四)政策保障,培养稳定农村人才与师资

首先是给予农村建设与农村教育更多的优惠政策,努力消除城乡差距。具体来说,要给予地方更多自主权,使其可以办特色农业,发展特色产业。对于农村教育来说同样也是,允许地方合理的布局,创造性地展现自己的教育特色。其次是落实和完善农村人才政策。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还较为迷惘,对是否去农村发展顾虑重重、徘徊不定。⑦须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给予他们成功,给予他们希望”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工作载体,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拓宽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成才的渠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⑧当前就安徽省来说,除“三支一扶”计划、“村官”计划外,还需要大量的毕业生从事管理、信息建设、科技服务工作。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有利于人们转变就业观念,可以更好地进行农村教育内容与体制的改革。再次是强化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师资政策。从目前来说,可以在“特岗计划”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专门的学校设定特定的专业,给予优惠的政策,从而确保所培养的师资能够符合农村教育的需求。从职后来说,保障农村教育师资的待遇,使其乐意扎根农村,并加强对教师的职后培训,使其胜任农村教育的多级培养目标。

注:

①②徐小霞.农村青年权利缺失现象的理性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6(3):43-46.

③刘海,于志晶,陈衍著.回眸:中国职业教育历史报告[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8-60.

④马秋帆,熊明安.晏阳初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65.

⑤拓维文化.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82.

⑥郭丹等.基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1):18-24.

⑦张卫.大学生对“新农村”的认知现状[J].当代青年研究,2010(7):44-48.

⑧闫淼.促进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的对策[J].当代青年研究,2010(11):74-77.

C913.5

A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有 明

猜你喜欢

师资青少年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青少年发明家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