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历史考察

2011-04-03陶思亮

当代青年研究 2011年12期
关键词:领导力大学生教育

◎陶思亮

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历史考察

◎陶思亮

大学生职业环境的深刻变化及美国所面临的领导力危机催生了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项目的开展。通过近30年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已经实现了从领导力开发、领导力教育向领导力学习的历史转向,从而实现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从精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改变。在美国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对领导力及领导力教育的滥用或误用,甚至出现了部分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存在“贴标签”的现象。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实践对于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系2011年度上海青年工作研究课题《中美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比较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大学生 领导力 教育

一、时代呼唤青年领导力:美国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历史动因

美国高校自20世纪80年代开启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项目已经从最初的由高校学生事务中心开展的领导力开发项目发展成为大学生领导力证书项目、领导力学士学位课程、硕士学位课程和领导力博士学位课程的多维系统的领导力教育体系。现在美国已经有近1000所高校开展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项目,包括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内的近100所高校开设了相关领导力硕士专业,马里兰大学在内的近70所高校开设了相关领导力博士专业。

在对美国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项目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后,我们发现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时代呼唤具有引领积极改变的青年领导力,而对于青年领导力的培养,高等院校在此过程中应当扮演,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美国面临的领导力危机,催生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项目的开展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公众和学者认为美国正面临着严重的领导力危机,这样的危机发生在政治、商业、金融、教育等诸多领域。大多数的公共和私人机构在处理社会和经济等问题上显得无能为力,而公众对于政府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愤世嫉俗了。因此,在他们看来,在20世纪末虽然不可能描绘出美国在21世纪的宏伟蓝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包括社会、技术、人口、环境、经济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当时人们所不知晓的知识和行动。同时,有一点也是肯定的,美国的繁荣发展和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培养新一代的青年领导者,他们的积极领导力能在处理社区、国家乃至国际事务的过程中带来积极改变。①②③因此,为了应对美国所面临的领导力危机,为了美国21世纪的繁荣发展,需要培养新一代的青年领导者,而高等院校在此过程中应当扮演,也能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凯洛格基金会(W.K.Kellogg Foundation)在1990—1998年间在包括西北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等在内的高校资助了31个聚焦青年大学生领导力开发的项目。

(二)职业环境的深刻变化,催生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项目的开展

在美国众多高校反思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时,他们看到的现实是大学生的职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往的公司组织形式往往是金字塔式的自上而下的科层管理方式;这些命令控制式的组织形式只需要处在金字塔顶端的管理者来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对于处在金字塔底端的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几乎不需要作出任何决策,也不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只需要按照管理者的要求去工作就可以了,而大多数是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同时,大多数人可以在同一个公司工作10年,甚至是数十年,直至退休。但是,今天的公司发生了急剧变化,每天都在诞生新的公司,每天都有很多公司被收购或破产。当下的公司不仅仅需要知识型员工,而且更需要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他们需要不断低变换工作岗位,不断地变换新的公司;他们较以往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更多的发挥才能的空间;他们需要参与决策,也需要和更多的不同层次的人进行交往;这些由公司的组织形式和公司的性质所来带的职业环境的变革,使大学生以往的职业发展阶梯被打破了,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巨大的职业挑战。④

大学生毕业后他们大多会从事不同的工作岗位,甚至是不同的职业。这样的变化对于某些大学生来说,可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仅仅限于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要培养大学生更多的柔性技能(非认知性的技能),这些技能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等等,而这些柔性技能就是积极领导力的体现。⑤

因此,各高等院校纷纷自觉地进行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项目的开发和实践,以期高校的人才培养能满足青年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满足市场对于拥有积极领导力人才的需求。

二、从领导力开发到领导力学习:美国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历史转换

从美国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实践来看,经历了从大学生领导力开发、领导力教育到领导力学习的历史转换。领导力开发强调高校在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中的主体性,并把领导力教育的对象限制在少数大学生群体;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则使接受领导力教育的群体扩展到了普通学生,确立了高校和大学生在领导力教育中的双重主体性;大学生领导力学习则使大学生主动学习领导力,实践领导力,更加强调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并使领导力成为需要个体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大学生领导力开发,精英教育之维

从美国高校80年代到90年代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现实来看,高校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往往以大学生领导力开发项目的形式出现,其呈现如下特征:领导力开发项目的实施主体多为高校学生事务中心,而非从事专业教育的学院或系;领导力开发的对象往往是学生精英,如学生联合会、社团等学生自组织的学生负责人;领导力开发项目的内容主要聚焦于决策、沟通等核心领导力素质;领导力开发项目的实施往往以短期培训班、工作坊、论坛、讲座等形式举行,周期较短,时间的安排也较为灵活。

从对美国高校早期开展的大学生领导力开发项目的历史考察来看,其领导力开发的对象被限制在少数学生领袖群体,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领导力的限制性理解,以及领导力教育乃精英教育的目标定位。正如美国领导力教育者协会于2002年创刊的《领导力教育》杂志在其发刊词中所描述的一样,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是领导力是先天的,领导力只属于少数群体,因此在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是极其困难的,常常也是无效的,这也就是大学校园缺乏领导力课程的原因。而这样的“社会共识”无疑也影响和制约了美国高校早期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精英化倾向,因此也把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重点放在“开发”上,即只对具有领导力潜质或已经展现出领导才能的学生领袖进行针对性的开发。

(二)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通识教育之维

随着大学生领导力开发项目在美国高校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加入到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21世纪初,美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已从最初的由学生事务中心主导发展为由从事专业教育的管理学院、商学院等院系主导,而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对象也从最初的学生领袖扩展为所有大学生,使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成为高校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从领导力开发到领导力教育的历史转化。

大学生领导力开发之精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历史转换,得益于人们对领导力的广泛理解。首先,成为领导者不再是少数人的权利,领导力也不再是先天的素质,而人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拥有领导力;其次,通过早期领导力开发项目的实践表明,领导力是可以培养的,是可以通过教育、学习而获得的;同时,由于美国当下社会的需求,特别是大学生职业环境的变化,使得领导力素质对于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等等因素,使得在普通大学生中开展领导力教育成为大学师生共同体的共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应当成为大学生通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领导力开发和领导力教育的区分来看,领导力开发的逻辑前提是个体具有“潜在的领导力”,否则无从“开发”领导力。正如我们进行矿物质的开发(开采)一样,如果矿物质不存在,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开发(开采)出矿物质来。因此,领导力开发从逻辑上就把其开发的对象进行了“限制”,“限制”在极少数具有领导特质的人群,或者是极少数已经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领导者身上。领导力的开发还是少数领导者的事情。另一方面,“开发”领导力,正如矿藏的“开发”一样,主体是开发者,被开发者则处在“被动”的状态,不具有主体性,而是消极等待别人来开发!领导力教育的逻辑前提则不然,通常情况下,个体只要身心健康,具备正常的智力水平,就可以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力教育的对象并不“限制”于某些极为少数的群体,而是更为广泛的个体,即普通的人。另一方面,当讲教育的时候,往往是双主体,即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是教育的主体,而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同作为主体的教育者和学习者实现良性互动的情况下,教育才可能。因此,领导力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而不是等待“被开发”!

因此,随着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从领导力开发向领导力教育的转化,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历史转化。

(三)大学生领导力学习,终身教育之维

值得关注的是,从最近几年美国高校对于大学生领导力的研究和实践来看,领导力开发在向领导力教育的转向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并不满足于领导力教育的现状,或看到了领导力教育的某种局限性,而提出了领导力学习的概念和主张。从某种程度说,领导力开发正从领导力教育向领导力学习的转向。

一方面,高校所开展的领导力教育虽然使得受教育的群体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但依然存在时空的限制。比如,某一群体在大学期间接受了领导力的教育,但是在毕业后,在踏上工作岗位后,是否应当继续接受相关的教育,回答是肯定的。因此,这就需要领导力教育转向领导力学习。

另一方面,领导力教育向领导力学习的转向,还在于人们对于领导力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关于领导力的本质的探讨中,人们形成了这样的普遍共识,领导是过程、行为,而非职位,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引领改变的能力。领导力是人的本质属性,任何人都具有领导力,领导力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家庭、学校、社区、企业等我们都可以看到领导力的存在。而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卓越的领导力!是否发挥了自己的领导力!把领导力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时候,领导力的学习就成为个体的内在需求,领导力学习是终身学习。

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从领导力开发到领导力教育,从领导力教育向领导力学习的历史转换,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领导力和领导力教育的历史向度。

三、领导力的滥用与误用,美国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历史反思

从对美国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历史来看,在强调领导力教育之于大学教育的重要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展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对于领导力及领导力教育的滥用或误用。部分高校出现了重开展领导力教育之名,而不重开展领导力教育之实,甚至也有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形式主义的出现。

《领导力教育杂志》主编Barry Boyd(2011)就对美国部分高校所开展的领导力教育项目给予了质疑,认为“领导力”这一概念被滥用,甚至是误用。其中一个倾向就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项目的行列中来,但是这些项目只不过是贴了“领导力”的标签而已。 比如From The Top’s Arts Leadership Program based in Boston、Tending the Fire leadership program等领导力教育项目。在Boyd看来,这些项目只不过是为了促进参与者的成长及其潜能的开发,它们很少在开发参与者的领导力上下功夫,仅仅是贴了“领导力”的标签而已。⑥

当然,导致领导力的滥用与误用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大家对于领导力没有一个较为清晰或统一的理解。德鲁大学的研究生院院长Richard Greenwald(2010)认为,领导力是一个“无定形”的概念。在Richard Greenwald看来,一方面,书店里卖的众多关于领导力的书籍大多在讲述作者的自我经历,他们中有行政长官、政治家、经理人和棒球运动管理者,而这些书给人的概念就是真正的领导者是天生的,而不是培养的,其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对领导力进行学术研究是没有必要的,也是没有价值的。另一方面,有的高校把领导力项目当作一种荣誉项目来做,领导力项目似乎更具有功利的目的,这些项目只不过是为了给参与者提供一个荣誉证书,或者把一些荣誉证书项目转换成为了领导力项目,而这些都项目都远离了真实的领导力教育。⑦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也开展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因此,在借鉴美国高校开展领导力教育经验的过程中,如何实现本土化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如何避免“贴标签”现象的产生,避免对于领导力的滥用甚至是误用,对此,我们认为,首要的是对领导力本身做一个较为系统的思考和界定,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应当建立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之上。只有对领导力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对大学生的领导力现状及其需求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才可能开发出有针对性的项目和课程,才可能避免“贴标签”现象的发生。

①Zimmerman-Oster.K.&Burkhardt.J.C.(1999)Leadership in the Making:Impact and Insights From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s in U.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K.Kellogg Foundation.

②Brungardt,C.,Greenleaf,J.,Brungardt,C.,&Arensforf,J.(2006).Majoring in leadership:A review of undergraduate leadership degree programs.Journal of Leadership Education Volume 5,Issue 1-Summer 2006.

③Brungardt,C.(2011).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Soft Skill Development and Leadership Education.Journal of Leadership Education,Volume 10,Issue 1-Winter 2011.

④⑦Greenwald,R.(2010).Today's Students Need Leadership Training Like Never Before.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Retrieved from http://chronicle.com/article/Todays-Students-Need/125604/.

⑤Dwyer,C.A.,Millett,C.M.,&Payne,D.G.(2006).A Culture of Evidence:Postsecondary Assessment and Learning Outcomes.Recommendations to Policymakers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Community.Princeton,NJ:Education Testing Service(ETS).

⑥Boyd,B.(2011).All Leadership Programs are Not Created Equal.Journal of Leadership Education,Volume 10,Issue 1-Winter 2011,viii-ix.

D432.7

A

作者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责任编辑 纪 峰

猜你喜欢

领导力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领导力愿望清单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