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层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
2011-04-03吴立云马建青
◎吴立云 马建青
社会分层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
◎吴立云 马建青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分层状况愈加突出,这对来自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消费支出、择业标准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本文在着重探讨社会分层对大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的同时,也探讨了如何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减少社会分层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路。①
社会分层 大学生 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
一、我国社会分层的现状
社会分层,指的是社会成员由于占有不同数量和质量的具有社会价值的资源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源)而分为不同的层级,并由此而在社会地位、居住空间、生活方式、消费水平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社会分层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能够为人们所感知。
改革开放后,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原先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恢复和持续发展,从而使与之相伴而生的私有阶层不断地发展壮大,这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一方面使得原先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不断分化并重新组合,同时也促生出一些新的利益群体,如乡镇企业职工、个体劳动者、个体工商业者、私营企业主等,这其中有些目前还只是以一种特殊的利益群体形式存在,而有些则是已形成相当规模,具备了阶层的基本特征。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②不同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利益需求,使得他们也形成了不同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价值取向。
社会分层本质上是由于社会成员占有的资源不同造成的,因而可以依据这些资源的性质来界定不同的分层标准,其中,生产资料、政治权力、受教育程度、知识技能、职业、社会声望、社会关系等相对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资源。目前,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作了不同的划分,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以陆学艺为首的“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提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经济和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根据,将其划分为10个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等。③
阶层结构的变化不仅表现为层级化的阶层序列的形成,而且还表现在不同层级之间的差异扩大。各社会阶层在组织、经济、文化资源占有上的差异决定着各种社会群体在阶层结构中的位置以及个人的综合社会经济地位。以收入为例,私营企业主阶层、经理人员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在经济地位上分别居于前1—3位④。而一些边缘阶层、弱势群体(如从产业工人基层中分化出的城乡无业半失业人群,从农业劳动者阶层中分化的进城务工人员等)在社会分层中的出现更是凸显了较高阶层与较低阶层之间在财产、身份、地位等方面的分化。
社会分层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在其过程中,必然会造成某些阶层利益受损,容易使各阶层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并且,当前我国社会分层还存在以下三个显著的问题:第一,社会分层不甚合理,阶层分化明显。从全球视域看,比较稳定与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应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而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则是底层较大、中间和高层较小的“金字塔”型。第二,社会阶层之间贫富差距拉大,矛盾上升。国际上通用的是用基尼系数来测量和判断一国贫富差距的状况,基尼系数为0.3—0.4表示相对合理,而0.4则作为警戒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基尼系数都在0.3以下,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贫富差距的拉大会让低收入阶层产生相对剥夺感,心理失衡严重的情况下还易导致仇富心理以及报复社会的行为,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第三,社会分层过程中有失规范。在新社会阶层结构形成过程中,一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在市场中谋求利益,通过权力、社会关系网络等资源而成为处于“金字塔”上端阶层的人群。某些社会阶层、成员为了获取自身的利益,不惜采取权钱交易、损公肥私、贪污受贿、偷税漏税、假冒伪劣、走私贩私等手段,这越发拉大了与正当、守法成员的差距,也恶化了社会风气。
二、社会分层对大学生的影响
当前,我国社会分层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来自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由于长期在其父母和家庭成员所属阶层的经济状况、社会需求及思想方式等直接、间接作用下,必然也深受社会分层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积极方面,如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使得人的主体价值和个性特点得到更多的尊重,新社会阶层中的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大多正是通过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探索创新,才得以在各行各业中取得成功的,这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观念的更新,增强其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及开放意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但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重点分析社会分层对大学生已经带来和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受教育状况阶层差异明显
个人受教育程度与个人在社会阶层中地位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不同家庭所拥有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和学业成就会产生明显和深远的影响。家庭和父母所占有的资本存量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教育机会与成就。⑤不同阶层家庭的经济资本决定了其教育支付能力,社会资本则决定了其子女在分数之外的竞争能力,而文化资本对其子女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更为长期与隐性,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对子女进入大学后的学业状况等产生影响。
厦门大学谢作栩、王伟宜对福建、广东、浙江等50所高校进行的高校学生家庭所处阶层比例与辈出率(就是该阶层在校生的比例与该阶层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之比,以此来表示不同阶层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差距,若二者比值为1,是较为公平的状态)的调查显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等优势阶层家庭的辈出率为2.30—5.81,为平均数的2—6倍,而商业服务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等家庭的辈出率则为0.11—0.78,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这一结果充分表明出身于较高阶层的子女拥有比出身较低阶层的子女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各阶层子女进入高校的类别也是有差别的,在部属重点高校中,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公办普通本科院校高低阶层的辈出率有所降低,约为8倍,而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各阶层的辈出率中,私营企业主阶层、经理人员和个体工商户阶层较高,较低的则是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高阶层辈出率分别是低阶层辈出率的160倍、70倍。⑥在各类院校中,农业劳动者阶层与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子女的辈出率都较低,连温家宝总理也不禁感叹: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了,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多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这有多方面原因,要认真分析研究,关键是要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统筹。⑦
不仅就读高校的种类不同,而且在专业选择等方面也呈现出明显的阶层差异。较高阶层子女在就学成本较高或热门专业中拥有更多的机会,而中下阶层子女则在较冷门的专业、收费较低的师范类专业或基础理论专业中所占比重更大,这主要是因为较高社会阶层子女由于拥有较多的入学机会,所以在选择专业时考虑更多的是该专业的预期收益和社会声誉,而中下阶层子女在选择专业时,一方面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考虑更多的则是如何降低入学风险、完成学业的成本。
总之,社会分层使得分属不同阶层的大学生受教育代际传承日益明显,而受教育的程度又是导致人们在社会分层中所处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消费水平阶层差异显著
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取决于其家庭的经济情况,因而来自于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其消费水平差异也较显著。李志英教授对北京10所高校2887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显示:大学生每月的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01—500元、501—1000元这两个水平段上。来自工人、农民家庭和下岗职工等失业人员家庭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的最大百分比集中在301—500元这一水平段上,而来自国家和社会管理人员、教师和科技人员、一般干部和办事人员、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等五种家庭的大学生的最大百分比则集中在501—1000元这一水平段上。每月消费1000元以上者,来自私营企业主家庭的被调查者比例最高,为35.1%,其次分别来自自由职业和国家、社会管理人员家庭的被调查者;每月消费支出300元以下的被调查者,以来自农民家庭的最高,其次分别是来自下岗职工等失业人员和工人家庭的被调查者。⑧
显然,来自不同阶层家庭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分化现象凸显,对比显著,这种差距一方面更强化了来自较低阶层家庭大学生对贫富差距的感受,有的还容易引起心理失衡,甚至产生“仇富心理”,另一方面也易引发来自不同阶层大学生在消费上的盲目攀比心理,甚至一些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不惜“打肿脸充胖子”。
(三)冲击正常的学习生活
来自较富裕层次家庭的大学生由于衣食无忧,考虑更多的是在其既得利益基础上获得更好的生活享受及发展,没有生活的压力。由于其父母在经济、社会、文化资源占有上的优势,一部分学生对未来有较好的规划,因而学习目标比较明确,早早开始为出国等事情做准备;也有一部分学生因家庭条件的优越,从小备受呵护,缺乏忧患意识,学习目的并不明确。而来自中下层尤其是来自下层的大学生很希望通过读大学实现其向社会上层的流动,但因家庭所属阶层在经济、社会、文化资源占有的劣势地位,因此他们在生活、就业方面将比家庭经济、社会阶层较高的大学生承受更多的压力,这部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主要呈现出:一部分学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力求取得好的成绩,希望用知识来改变命运,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学习上,而其目的也多是找个比较满意的工作;也有一部分学生出于减轻父母负担等的考虑,过早步入社会,从事兼职工作,有的甚至为了兼职不惜找借口请假或直接旷课,而未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与提升自身的素养上。正如有调查显示的:“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通过看到新社会阶层的成长过程,则更加关注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有42.7%的学生愿意‘努力学习,摆脱贫困,实现自我的价值’。”⑨
(四)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和人际交往
当前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加大了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一些人产生了诸如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的会影响到学习、交往、健康等。来自家庭背景比较优越的大学生有意无意间会流露出优越感,反之比较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则较多地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自卑感。有资料显示⑩,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在评价贫困家庭的学生时,大多使用“自卑”、“孤僻”、“内向”等字眼,认为“他们的终极目的太低,太庸俗化,只是挣钱、报父母恩之类,没有挖掘自我潜能与无私奉献社会”。而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大多这样评价富裕家庭的学生:“个人生活大方,但自私,高高在上”;“上网,购物,乱花钱,生活浪费,学习不努力,高傲自大”;“富裕生追求品牌效应,在吃穿用上较为奢侈,不能对贫困者以鼓励,反而嘲笑那些为生活而奔波打工的同学”。两类学生之间有时还会产生彼此反感、鄙视乃至对立的情绪。这种来自不同阶层的学生因阶层分化带来的经济等方面的差距而形成的认知、心理偏差,不利于各阶层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也不利于彼此的健康成长。
(五)影响价值判断与理想追求
不同阶层之间经济、社会地位的差距正在对当代大学生造成深刻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理想追求,容易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功利化,过多关注自身的利益得失,缺少了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另外,由于现实中确有一部分人是通过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实现自己向较高社会阶层流动的,也有一部分优势阶层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不惜偷税漏税、贪污腐败,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些行为都给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以巨大的不良刺激。大学生虽然已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但还是很容易在纷杂的现实面前感到迷茫困惑,是非界限模糊。尤其是耳闻目睹一些优势阶层的成员违法乱纪没有受到制裁,极可能形成对社会的某些偏见,对社会产生抱怨甚至怨恨情绪,少数人甚至在现实生活中效仿某些不当行为。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
(六)影响择业就业
大学生就业的严峻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来自较高阶层的大学生一方面由于从小家庭条件较好,综合素质较高,积累了在就业中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家庭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占有更多的优势资源,因而在就业时有更多的机会与支持。比较起来,来自较低阶层的大学生一方面从小就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组织、领导能力的锻炼,加之家庭在经济、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这使得较低阶层的大学生容易在就业时缺乏社会资本的支持,就业择业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研究报告表明: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优势的阶层,其子女职业继承性增强,干部子女的机会比常人高12倍。高社会地位的家庭可以更为成功地把子女所获得的高等教育转换为高的职业地位。⑪
与此同时,较低阶层的大学生即使留在了城市,但城市的高生活成本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也使他们感受到了更多的贫富差距。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社会分层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远,尤其是面对这其中存在着的诸多负面影响,社会各界有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弱化社会分层可能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这里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做一简要的探讨。
第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分层及贫富差距的现状。学校和社会要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分层。所有制结构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结构更是大致呈现出“金字塔”型,处于“金字塔”上端的阶层与处于中下端阶层之间在声望、财产、地位等的差距较大,这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所经历的一个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状况会不断得到调整,中间阶层的比例将不断加大,整个社会结构将不断向比较理想的“橄榄”型迈进,各阶层之间的差距也将不断得到缩小。同时,我国已为缩小各阶层的贫富差距,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初次与再次分配中都更为注重公平,提高个税的起征点,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帮助农民工讨要拖欠工资等。
第二,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加强正面宣传力度。加强媒体对新社会阶层的正面宣传与引导。在网络等新兴媒体和大学生关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依靠课堂讲授、学校电视广播、宣传橱窗、讲座交流等传统宣传教育形式,还应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如结合QQ空间、微博等大学生易于接受、便于接受的新形式,从而将正面教育与侧面教育、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另外,应积极选择正面的新社会阶层先进代表人物进行宣传,乃至进入校园开展主题讲座和座谈,这样既可以让大学生更多地感受到新社会阶层的积极影响,又有利于给大学生树立正面学习的榜样,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并引导其形成健康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求实、进取、敬业精神。
第三,加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认真研究教育对象所属的阶层,把握教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如来自家庭所属阶层较好的大学生由于从小所处的环境比较优越,有意无意中会显露出其固有的优越感,而家庭所属阶层较低的大学生则更易表现出自卑等情绪,思政教育在针对这两个群体时,一方面要引导“优越层”懂得勤劳、节俭的珍贵,另一方面要引导“自卑层”更多地发现自身优点,自信乐观。思政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更应关心学生,尤其要做好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援助、经济资助工作,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有生活困难的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加强各阶层大学生的共识教育,增进相互理解。来自不同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往往缺乏对其他阶层的了解,甚至会产生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从而不利于因家庭因素而分属不同阶层大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往。这就需要广大老师特别是思想教育工作者有意识地在教育、管理、服务过程中,用正确的阶层意识和观点来引导各阶层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来自不同阶层的大学生,从而推动不同阶层大学生形成共识,增进其相互了解。在此过程中,还应帮助各阶层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化解“炫富”、“仇富”等不良情绪。
第五,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其提供就业指导。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已发生改变,许多人热衷于那些经济发达、环境舒适、待遇好的地区、岗位,比较重视眼前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而轻视自身的责任、兴趣、长远发展。高校应强化就业指导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专题讲座等,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社会现实需求,理性择业,从而使人才不流失、不闲置、不浪费。
注:
①本文系国家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建设项目内容,教高函[2010]14号。
②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7-02.
③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6-57.
④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33-134.
⑤包亚明编译.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⑥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
⑦温家宝.充分认识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09-01-05.
⑧李志英.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与大学生思想动向调查(上)[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4).
⑨王玮,顾晓静.新社会阶层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初探[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8).
⑩李志英.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与大学生思想动向调查(上)[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4).
⑪引自蒋菠.试论社会分层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及解决策略[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8).
责任编辑 许 臻
G40
A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