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011-04-02

东方论坛 2011年4期
关键词:陈独秀革命中国共产党

王 令 金

(青岛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山东 青岛 266071)

论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王 令 金

(青岛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山东 青岛 266071)

20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传至中国,使得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次革新。中国先进分子通过对农民阶级平均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反思,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各种社会主义、实用主义、新村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比较,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对革命斗争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

近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革命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被译介传播至中国,进而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对于“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似乎是“人所共知”,不需研究。其实不然,因为对此进行追根究底式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机,作一番探讨,很有必要。

一、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在痛苦反思中无奈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极度贫困,大有不革命就不能生存之势。因此,中国人民被迫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然而,以农民阶级平均主义思想指导的太平天国革命没有取得彻底胜利。相反,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天平天国政权像一叶孤舟沉没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漩涡里——最终使得“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皆姊妹之群”[1](P71)的玄妙宣传成为空文,“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1](P73)的理想追求也化为泡影。这表明,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不能解救中国人民于痛苦之中!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P631)一个也没有解决,所以中国人民还是要革命。至20世纪初,终于爆发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层次更高、影响更远的革命,即辛亥革命。这场革命是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与当时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其民族主义就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其民权主义就是要创立民国,其民生主义,就是要平均地权。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完整的革命纲领。但是,其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诸如,其民族主义只偏重汉族与满族之间的矛盾,而忽视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没有提出反帝主张;其民权主义,只笼统地提出创立民国,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也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其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所设想的“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方案,也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只能陷入落空。辛亥革命,诚然取得了一些胜利,诸如,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传播了民主思想,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等等。然而,这些胜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中国人民继续蒙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赐予的苦难。

严酷的现实,促使中国民主革命的斗士——中国先进分子觉醒,开始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转变,从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切身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勇士们,逐步抛弃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完全或部分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晚清秀才、辛亥革命时期的闯将陈独秀就是典型的一例。1901年,陈独秀赴日留学,曾参加励志社及留学生中最早的革命团体青年会,阅读了大量宣传西方政治学说的书刊,迅速成长为一名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1904年秋,陈独秀到上海参加“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1905年在安徽芜湖发动成立“岳王会”,自任会长,培养革命骨干。1912年安徽光复后,陈独秀任安徽都督府(相当于省政府)秘书长。1913年在“二次革命”的浪潮中陈独秀参加了反袁斗争。1914年,陈独秀在日本《甲寅》杂志上首次用“独秀”笔名发表了《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指出:“今之中国,人心散乱,感情智识,两无可言。惟其无情,故视公共之安危,不关己身之喜戚,是谓之无爱国心。惟其无智,既不知彼,复不知此,是谓之无自觉心。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国人无自觉心者,其国亦殆。二者俱无,国必不国。”[3](P67)显然,陈独秀要求人们既有爱国心,又有自觉心。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新青年的六条标准: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3](P74-78)由此在全国掀起了一场以批判孔教、批判封建宗法制度、争取个人自由权利为中心,以振兴中华为目标的新文化运动。在上述活动里面,已经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利益观以及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因子,这也恰恰是陈独秀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进而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基础。1918年12月,陈独秀与李大钊等人一起创办了直接干预政治的刊物《每周评论》。在其发刊词中陈独秀指出:“我们发行这《每周评论》的宗旨,也就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八个大字。”[3](P304)他还解释了“公理”、“强权”的含义——“简单说起来,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仗依自家强力,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3](P304)在这里,显然,陈独秀宣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1919年4月,陈独秀在《每周评论》第19号上发表《贫民的哭声》一文,列举了北京城里种种贫民的苦难,并指出:“欧、美、日本连政府也都在那里赶紧讲究什么贫民生计、保护劳工、劳工组合、劳工教育、分配公平、遗产归公等等政策,好预防那社会革命。”[3](P385)“我们中国的文武官,还正在那里聚精会神、兴高采烈的弄拿造孽的钱,预备一辈子享用,子孙万代享用。他们那里知道什么社会革命!他们那里听见什么贫民的哭声!就是听了那可怜的哭声,也只笑着说道:这是他们命该如此!”“我想这可怜的哭声,早晚就要叫他们听见,叫他们注意,叫他们头痛,最后还要叫他们发出同样的哭声!”[3](P385-386)当时身任北京大学教授的陈独秀,月收入数百银元,属于社会名流,算是富贵阶层,然而,他能用如此眼光审视贫民,表明他已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是一位朴素的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9月,陈独秀在《新青年》8卷1号上发表《谈政治》一文,指出:“我承认人类不能够脱离政治,但不承认行政及做官、争地盘、攮夺私的权利这等勾当可以冒充政治。”“我承认国家只能做工具,不能做主义,古代以奴隶为财产的市民国家,中世以农奴为财产的封建诸侯国家,近代以劳动者为财产的资本家国家,都是所有者的国家。这种国家底政治、法律,都是掠夺底工具,但我承认这工具有改造进化的可能性,不必根本废弃他,因为所有者的国家固必然造成罪恶,而所有者以外的国家却有成立的可能性。”“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4](P9-10)上述引文分外表明:此时的陈独秀已真诚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成为一名坚定的或比较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晚清进士、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活动家、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北京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也迸发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火花。1918年11月,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庆祝欧战胜利大会上作了《劳工神圣》的讲演。其中指出:“此次世界大战争,协商国竞得最后胜利,可以消灭种种黑暗的主义,发展种种光明的主义。”[5](P30)“此后的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呵!”[5](P31)“我们要自己认识劳工的价值。劳工神圣!”[5](P31)“劳工神圣”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劳动阶级的新认识,也表明蔡元培的阶级立场开始向劳动阶级倾斜。五四运动期间,蔡元培公开地站在爱国学生一边,并积极地营救被捕的爱国学生。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知识界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蔡元培认为,应以“学术自由”的原则去研究马克思主义。1921年11月17日,北京大学“马克斯学说研究会”在《北大日刊》上刊登启事,正式宣布成立,蔡元培表示予以支持,并应邀在会上讲话。当时北京政府到处防范“过激主义”,而北京大学能够允许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成立,表明了蔡元培对马克思主义的倾慕!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蔡元培没有成为一个坚定且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曾经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而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还有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毛泽东、朱德等。董必武,自1905年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加入了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参加湖北军政府工作。“二次革命”失败后,东渡日本留学。不久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回国参加了反袁斗争。1917年参加了护法运动。五四运动后,开始阅读马列著作,选择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志向,领导建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吴玉章,1903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积极参加资产阶级民主运动。1910年回到四川领导反清起义。1913年参加了“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法国留学。1917年回国,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22年在成都与杨闇公等秘密组织了中国青年共产党。1925年冬,与杨闇公领导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委员会,并被选为宣传部长,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林伯渠,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8月加入同盟会,不久回国。1906年春,在长沙振楚学堂任教。1907年受同盟会委派,到东北开展工作。辛亥革命前回湖南开展策反工作。1913年参加了“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1914年在日本加入了中华革命党。后回国继续参加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但屡遭失败。1921年经陈独秀、李大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投笔从戎,在湖南新军当了半年兵。退伍后,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不久退学自修。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阅读了西方民主主义者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代表作,开阔了眼界。1913年春,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次年2月,该校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在这里读了四年书。1918年夏季,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毕业。8月,到北京,经恩师杨昌济(杨开慧之父)介绍供职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在这里,毛泽东广泛接触各种进步思潮,读到一些马克思主义书刊,逐步成为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朱德,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冬,加入同盟会。1911年8月毕业后加入云南新军,任副目(相当于副班长)。武昌起义爆发后,云南新军积极响应。后来,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中,屡立战功,职务不断提升,至1917年任滇军旅长,后被授予少将军衔。1922年,为寻求革命真理,他放弃高官厚禄,离开云南来到上海,拜访了陈独秀,并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因是旧军将领遭拒绝。但他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决定到马克思的故乡德国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同年11月,在柏林经张申府、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表示:“归国后即终身为党服务,作军事运动”。随后,逐步成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在纷呈比较中理智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末以来维新思想的宣传,民智大开。同时,由于清政府废除了科举考试制度,使得读书人不得不另寻它途,以谋生计。于是,国内掀起了东渡日本留学和赴法勤工俭学的热潮。这些身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通过对各种思想学说的比较,理智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当时的日本,已是世界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一。在日本国内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当然是资产阶级的。然而,由于相对宽松的政治制度,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也占有一席之地,这就使得中国留学生能够从日本人那里接受到马克思主义。例如,李大钊,1913年东渡日本留学。1914年9月进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学系学习。在该校一年零四个月里,他学习了国家学原理、帝国宪法以及经济、史学、法律等课程,接触了日本社会民主党创始人、当时知名的社会学家安部矶雄,受到了他的社会主义思想的良好影响,这对于后来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具有重要意义。陈望道,1915年留学日本。在日本期间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追求马克思主义。他根据日文版《共产党宣言》,将其翻译为中文,并参照英文版予以润色,于1920年正式在上海出版。此后,陈望道成为一个坚定地马克思主义者。李达,1913年东渡日本求学。1917年入东京帝国大学采矿冶金系学习。十月革命爆发后,开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1919年6月,李达从日本向国内寄回《什么叫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目的》两篇文章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发表。李达还于1919年秋至1920年初夏间,在日本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3部著作,并寄回国内出版。这3部著作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方面内容。出版后,产生了重大影响。随后,李达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夏回国到上海,同陈独秀等人建立共产主义小组,任小组理论刊物《共产党》月刊主编。随后,逐步成为中共党内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这一时期,受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气候影响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还有蔡和森、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瞿秋白、张闻天、王稼祥等。蔡和森,1919年底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开始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同周恩来、赵世炎等一起筹组中国共产党旅欧的早期组织,并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1921年11月,回到上海,不久,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周恩来,1917年9月,赴日本求学。在日本期间,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开始接触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4月,离开日本回国,5月全力参加领导天津的五四运动,1919年9月,进入南开大学求学。次年11月为实地考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真相,进一步了解国外各种社会的学说和主张,确立自己要走的道路,前往欧洲,12月到达法国。他以法国为基地,奔走于法、德、英三国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和对各种改造社会思潮的比较,将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终生不变的信仰。1921年,经张申府、刘清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逐步成为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刘少奇,1919年初插入长沙育才中学毕业班学习。五四运动后,奔赴北京积极参加爱国学生的请愿示威活动。9月进入河北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的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半工半读,广泛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0年秋返回长沙,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夏初,刘少奇赴苏俄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在这里,刘少奇受到了良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1919年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受五四运动影响,这时他有了朴素的“工业救国”的爱国思想。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到法国后,边学习,边工作,体验到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当时他和一批先进的中国留学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先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走上了革命道路。1922年他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走上了无产阶级职业革命家的道路,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瞿秋白,1916年9月,考入北京政府外交部设立的俄文专修班主修俄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他开始注意阅读有关方面的新书刊,汲取新思想。1919年,他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同年11月,他与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进行改造社会的宣传。1920年春,他参加了李大钊领导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开始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1920年10月,应北京《晨报》馆的聘请,以该报特约记者的身份前往莫斯科。新的生活环境,使瞿秋白的思想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一心追求马克思主义。1922年1月,经张太雷、张国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张闻天,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投身于反帝爱国运动,发表了《社会问题》一文,明确地用“马克思唯物的历史观”论述中国社会问题。全文列举了《共产党宣言》的十条纲领。1920年,张闻天赴日留学半年。1922年赴美国勤工俭学,是年初,张闻天在《中国底乱源及其解决》一文中表示:“自今日起,我希望能够在实践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做一个小卒”。经过一年多的旅美生活,使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坚定了社会主义的信念。1925年6月,张闻天经沈泽民、董亦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王稼祥,1925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积极地为党工作,并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与华夏儿女在海外有比较、理智地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国内思想文化环境的变化使得人们也可以有比较、理智地选择马克思主义。经过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思想界异常活跃,发达国家的许多思想学说竞相传入中国,中国人民有了鉴别选择的机会。

五四前后,传入中国的新学说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实用主义。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他否认世界的客观存在和真理的客观标准,认为世界就像一个顺从的女孩子,可以由人们任意涂抹打扮;真理是人们造出来的,造出来是为了供人们用的。中国留美学生胡适率先接受了其老师美国资产阶级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所宣扬的实用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杜威应北大和其他教育团体的邀请来中国讲学。在中国住了两年,先后到过11个省发表演讲,兜售其实用主义,使得实用主义在中国风行一时。胡适将实用主义称为实验主义或实际主义。1919年5月2日,胡适在上海作了《谈谈实验主义》的演讲,声称:“真理都是工具”,“真理是常常改变的”,“实际主义对于真理的观念,是要养成主动的思想,去批评真理的,不是养成被动的思想,做真理的奴隶。”“我们人类当从事实上求真确的知识,训练自己去利用环境的事务,养成创造的能力,去做真理的主人。”[6](P4)胡适所宣扬的实用主义,在政治上,主张一点一滴的改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论。在当时思想界中,影响了相当一部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怀有青春理想渴望社会改造的青年学生。(2)基尔特社会主义。这是20世纪初产生于英国的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主张在保存现有国家政权的条件下,组织基尔特(英文guild的音译)管理生产、实行生产自治、产业民主,而由国家负责产品的分配和保证全民的消费,从而消灭剥削,实现劳动者的解放。五四时期,梁启超、张东荪为首的研究系是这种思潮的积极宣传者。1920年9月,英国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基尔特社会主义者罗素来中国讲学,在中国停留了10个月,先后到达许多省区,兜售其基尔特社会主义,中国研究系分子附和并宣扬罗素的理论,使得有些不明真假社会主义的人们踊跃追捧。(3)无政府主义。这是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于欧洲的一种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潮,主要代表有法国的蒲鲁东、俄国的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等。宣称一切权利是“屠杀人类智慧与心灵的罪恶”,鼓吹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权利和权威,认为国家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在24小时内废除任何形式的国家,建立所谓“你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你喜欢怎么想,就怎么想”的“无命令、无服从、无制裁、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社会。20世纪初,无政府主义被刘师复等人当作一种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此后,黄凌霜、区声白等成为无政府主义的积极追随者。至1920年,无政府主义团体发展到近50个,所办刊物近70种。他们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反对强权和国家,幻想通过宣传和暗杀等手段建立一个生活平等、工作自由、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互助互爱的无政府共产主义社会。这种思想一度被那些不满于中国社会的黑暗、向往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接受。(4)新村主义。这是20世纪初日本自然主义作家武者小路实笃提出的一种理论,因其1918年创办《新村》杂志,宣扬其思想主张而得名。他主张脱离旧社会的恶势力圈,另辟一块小天地,建立一个与世隔绝的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脑力和体力劳动对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互相友爱的新村。认为一个新村成立了,自然就有人跟着去办第二个、第三个、第几千个、第几万个新村。新村普遍了,旧社会的组织“自然就成为落伍的东西,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新的理想社会也就实现了。最早将这种思潮译介到中国的是中国留日学生周作人。1919年3月,周作人发表了《日本的新村》一文,详细介绍了新村主义的理论与实践。7月,他又到日本九州参观了武者小路实笃创办的新村,归来后予以介绍,并在北京、天津讲演,宣传新村主义。次年2月,周作人在北京设立“新村支部”。当时一些青年知识分子展开了新村主义的宣传活动和实践活动。这种思潮反映了知识分子梦幻般的美妙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除上述所列以外,还有工读主义、合作主义和平民主义,等等。

以上各种思潮的传播,大都是抱着一种良好的愿望,站在忧国忧民的角度,展示自己的胸怀和理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思潮又不同程度的带着副毒作用,危害着社会。所以,马克思主义者同样站在忧国忧民的角度,抱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同这些错误思潮展开了论战,以争取更多的人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改造社会。(1)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1919年7月,胡适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鼓吹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声称:“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要“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主义。[5](P139、140)对此,李大钊撰文予以批驳。同年8月,李大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指出:“问题”与“主义”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解决“问题”离不开“主义”。只埋头于具体问题的研究,不去宣传主义,必然和社会上的多数人不发生联系,结果社会问题“永没有解决的希望”。[7](P32)随后,胡适又写了《三论问题与主义》、《四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章,继续鼓吹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写了《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文章,予以回应,从根本上批判了胡适的错误观点。通过论战,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弘扬了马克思主义。(2)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自1919年下半年开始,张东荪、梁启超等人相继撰文宣传基尔特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诸如,张东荪发表了《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中国之前途:德国乎?俄国乎?》等文章,全面介绍和讨论“社会主义”,宣传社会改良。梁启超写了《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赞同并支持张的观点,而且还作了某些“发明补充”。针对张、梁的言论,马克思主义者撰文反驳。李达发表了《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陈独秀发表了《社会主义批评》,蔡和森发表了《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等等。他们认为,中国只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开发实业,进而彻底解决“穷”的问题。而要实现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必须进行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通过论战,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划清了真假社会主义的界限。(3)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1919—1921年,黄凌霜、区声白等发表文章,宣传无政府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诸如,黄凌霜发表了《马克思学说的批评》,区声白发表了《无政府主义者对同类异派的真正态度》等。对此,马克思主义者予以批驳。陈独秀发表了《谈政治》、《讨论无政府主义——给区声白的三封信》,李达发表了《无政府主义之解剖》,李大钊发表了《自由与秩序》,等等。通过论战,驳斥了无政府主义的谬论,捍卫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学说,大量的知识分子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界限,从而坚定地走上拥护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而且,有些信仰无政府主义的人,也开始放弃错误信仰,而追求马克思主义。通过上述三次论战,错误的“主义”、主张被批判,伸张了马克思主义,同时,有更多的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而壮大了马克思主义队伍,特别是许多青年知识分子涌入马克思主义队伍,为马克思主义队伍增添了活力!

三、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在旗开得胜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经过一番筹备,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共有7个由中国人在国内外建立的地方党组织派出的12名正式代表出席大会,另外,陈独秀秘书包惠僧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列席了大会。会议胜利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中共一大的召开,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8](P1514)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将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由此,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工人运动迅速发展的胜利局面下,有更多的中国先进分子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即使在工人运动遭到军阀残酷镇压的形势下,他们表现的仍然那么坚定。例如,时任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临危之际,坚定地表示:“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中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后,中国共产党注重发动农民运动。特别是国共合作后,由于国民党一度坚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农民运动勃然兴起。对此,毛泽东指出:“很短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速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9](P13)广大农民阶级组织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充当了中国革命的先锋。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彭湃叛逆了封建地主阶级家庭,领导农民革命运动,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农民运动的推动下,工人运动开始恢复。在此环境下,工人出身的林伟民于1924年4月在苏联经罗亦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迅速成长为工人运动的领袖,参与领导了省港大罢工。另外,苏兆征也于1925年3月经朱务善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随着全国工农运动的发展,国共两党发起了北伐战争,并很快铲除了盘踞两湖地区的军阀吴佩孚和东南五省的孙传芳,统一了南半个中国,形成了大革命的高潮。然而,由于国民党右派集团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加之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大革命很快失败了。随后,大批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杀害。诸如,汪寿华、肖楚女、李大钊、熊雄、陈延年、赵世炎、夏明翰、罗亦农、向警予、陈乔年、杨开慧等先后为革命而牺牲。他们在临难之际,从容不迫,并且表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执着。例如,李大钊胸怀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之信念,“首登刑台”,“神色未变,从容就死”。夏明翰在就义前,挥笔写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豪言壮语!郭亮在就义前给爱妻写下绝命书:“望善扶吾儿,以继余志。”邱金辉临难时高呼:“杀死我一个,杀不绝共产党人,革命一定要胜利!”周文雍更是以革命的乐观主义对待生死。他在狱中写道:“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到,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10](P1036)

就当时的处境来看,大革命确实是失败了。但是,对于中国革命的总态势而言,大革命的发动及所取得的成就,却是一种胜利。因为这场大革命是以工农阶级为主体,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前所未有、深入广泛的人民群众革命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北洋军阀在南方的统治,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进一步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同时,大革命也教育并锻炼了各个革命阶级,使得他们在日后革命斗争中发挥了更为突出的作用。

大革命的失败,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失败。相反,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当时没有很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具体表现为,在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领导,没有注重争取共产党在革命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反而“严厉批评和制止共产党员参加政府的做法,强调在国民革命阶段,共产党必须立脚在野党的地位,应该彻头彻尾表示独立的在野党态度。”[11](P199)另外,“陈独秀以及中共中央的多数领导人对建立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武装,同样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11](P200)再则,在国民党右派集团已经向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剑拔弩张、施以开刀的险恶形势下,陈独秀等领导人仍然没有作出积极应对的决策而妥协退让。正是这些与马克思主义原则对立的错误行为,使得大革命旋即失败。也正是基于这些失败,中国共产党才逐步成熟起来,并逐步认识到:“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2](P606)

在总结大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重整旗鼓,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中国革命。令人欣喜的是,即使在革命形势极端险恶的条件下,仍然有些追求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诸如,1927年5月,马日事变发生后,在白色恐怖中年逾半百的徐特立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叶剑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郭沫若随南昌部队转战到瑞金时经周恩来、李一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曾任南昌起义军总指挥的贺龙在起义军南下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等等。上述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相继入党,不仅充实稳定了党的队伍,而且又带动影响一批革命者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使得党的队伍由减少到稳定再到上升——1927年4月,五大召开时,党员人数57900多人;据1927年11月的统计,党员人数减少至1万多人;1928年6月,六大召开时,党员人数上升至4万多人;至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党员人数增至30万多人 。党的队伍的巩固发展,是确保马克思主义旗帜不倒的组织基础。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意味着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因为在入党誓词中,要表明“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在继续开展中国革命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最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既与马列主义一脉相承,又与中国实际更相符合,且更易于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因此,随着中国共产党队伍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阵容的不断扩大,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 ,随着人民群众的不断参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特别是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奔赴抗日战场,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革命的理论,学习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这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民族学院等高等学校,以培养抗日战争所需要的人才。其中,抗大在抗日战争期间共培养了10万余名军政干部;陕公在其前两年的办学中就培养了6000多名学生,并且吸收3000多名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另外,中共中央还在延安成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并在院内成立了马列著作编译部,编译出版马恩列斯著作,这既促进了马列主义的广泛深入传播,同时又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马列主义水平。这一时期,在延安形成了浓厚的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氛围。其中,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通俗化、大众化、现实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出版的《大众哲学》一书,很受读者喜爱,在 10多年中创下了连续出版32次的奇迹,影响很大。这部著作在我国较早地创造性地全面而系统地传播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给中国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提供了第一部比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无产阶级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称它是“通俗而有价值的著作”。这部著作,为当时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便利条件。总之,在延安这所马列主义大学校,在抗日战争(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这座大熔炉里,许多抗日健儿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这期间,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得到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由此指导的敌后抗战夺取了一个个重大胜利。在1945年4至6月召开的中共七大上,刘少奇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2](P333)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了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时,中共党员已达121万人,广泛地影响着中国人民。在全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特别是在军事原则、战略战术、国家政权建设等方面有了创造性的发展。在1949年5月召开的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提出:“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前进”[13](P331)这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的中国革命已胜利在望,良好的形势发展,吸引着更多的人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随着中国革命深入广泛地开展,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例如,1946年,年仅14岁的刘胡兰参加革命工作,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1月被国民党军队抓捕。在死亡威胁之下,无所畏惧,壮烈地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之下,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杰出的女英雄。再如,1945年,年仅14岁的董存瑞参加八路军。1946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在解放热河隆化的战斗中,舍身炸碉堡,壮烈牺牲。……正是这些惊天地、动鬼神的英雄事迹,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为争取解放而斗争,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同时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的结果。所以,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由中国共产党负责起草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尽管没有载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字样,但是,其总纲中第一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14](P731-732)之内容,实质上蕴涵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共同遵循的准则,在建国初期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这表明: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不仅自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影响中国人民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由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共同信仰。

综上可见,近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盲目顺从,更不是误入歧途,而是一种英明抉择。经过半个世纪的历史激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胜利,并且占据了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被更多的中国人所接受。

[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组.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上册[Z].北京:中华书局,1977.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4]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5]魏宏运.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1)[Z].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6]胡适.容忍与自由——胡适演讲录[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

[7]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12]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3]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4]中共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四册[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

Why Advanced People of Modern China Chose Marxism

WANG Ling-jin
(D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China)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Marxism spread to China.This was not an accidental historical event, but an innovation in the Chinese ideological circles.Advanced Chinese people came to choose Marxism after painful and rational reflection.Marxism became at last China’s mainstream ideology.

modern times; advanced Chinese people; choice; Marxism

K261

A

1005-7110(2011)04-0007-08

2011-05-12

王令金(1958-),男,山东平度市人,青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

侯德彤

猜你喜欢

陈独秀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