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S接骨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1-04-02余颖锋谢文伟姚汉刚李再学
余颖锋 谢文伟 姚汉刚 李再学
胫骨由于位置浅表,软组织包裹少,在运动及交通意外中容易骨折,是我们临床中较常见的长骨骨折。胫骨下段骨折由于血供的原因,常出现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皮肤坏死等常见的并发症。治疗方法主要有钢丝环扎固定、钢板螺钉固定、髓内固定和外固定等。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骨科通过应用LISS接骨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24例,并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胫骨下段骨折患者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21~56岁,平均44.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滑倒摔伤5例,高处坠落伤6例,硬物击伤3例。骨折按AO分型:A型14例(A2型6例,A3型8例)、B型5例、C型5例。Ⅱ°开放性骨折2例为急诊手术治疗,伤后一周内手术14例,一周后手术8例。
1.2 手术方法
入院后肿胀明显者待肿胀消退后手术,未进入肿胀期可尽早手术,Ⅱ°开放骨折2例软组织条件好急诊手术治疗。患者仰卧位,硬膜外麻醉,患肢大腿上端绑止血带,常规消毒后铺巾,如伴有腓骨骨折,先行腓骨复位,接骨板或克氏针固定。于内踝处作横切口约3cm,切开皮肤及深筋膜,钝性分开肌肉,应用骨膜剥离器于肌肉与骨膜间向近端推进,做一接骨板通道,将适合长度的干骺端解剖型LISS接骨板置入通道[1]。以接骨板为依托,在C形臂机透视下手法复位骨折,并应用髌骨钳钳夹固定。于皮肤开小孔安装瞄准器经皮螺钉固定。于骨折近端和远端分别拧入4~5枚 AO自攻型锁定螺钉。术后放置引流条,术后第2或第3天拔除,拔出引流条后锻炼膝、踝关节[2]。
2 结果
24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月~18个月,平均12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骨折愈合时间为2~6月,平均愈合时间4月。踝关节功能:以优良为满意标准, 本组病例总体满意率为91.7%。
3 讨论
胫骨下段骨折,由于胫骨解剖中的滋养孔位于近端,远端无血管进入胫骨髓腔,当发生骨折时髓腔血运破坏;且胫骨下段表浅,软组织覆盖少,血运差;故常发生愈合不良。局部软组织容易肿胀,血运差,发生术后皮肤坏死几率高。根据这些特点,在胫骨下段骨折手术操作及内固定选择上,更应该减少骨折血运破坏及周围软组织损伤。
LISS接骨板是一种新型固定系统,由一块可以通过微创小切口置入的接骨板;对软组织剥离少,减少局部挫伤肿胀,降低切口皮肤缺血坏死几率。在本组24例中无1例皮肤愈合不良。LISS接骨板是锁定接骨板系统,无需与骨接触加压固定;当螺钉与接骨板锁定后,可起到内固定支架作用;故对外骨膜无需剥离,也无加压破坏骨膜血运,良好的血运是骨折愈合的保证,大大提高胫骨下段骨折愈合率[3]。本组24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月,无愈合不良发生。
LISS接骨板没有辅助复位功能,在术中应注意C臂透视,多角度确认复位良好后再行螺钉拧入,避免残留畸形。不要盲目追求小切口,不能良好复位而反复手法操作,这对软组织及血运损伤比加大切口更大[4]。
因此,对于胫骨下段骨折,运用LISS接骨板行内固定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局部挫伤肿胀,降低切口皮肤缺血坏死几率。保护骨折端血运,提高胫骨下段骨折愈合率。
[1]劳永生,榻翠玲,黄银双.LISS钢板在临床中的应用[J].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2007,4(6):119.
[2]王信能,于海娥,李伟元,等.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09,12(2):203-204.
[3]夏太宝,杨惠林,朱晓宁,等.解剖钢板和Liss钢板置入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43(13):8461-8464.
[4]黄长明,王建雄,沈瑞群,等.AO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12):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