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社与中国近代化学*
2011-04-02汪丰云顾家山丁多彪沐小龙
汪丰云 顾家山 丁多彪 沐小龙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1914年夏,几位留美的中国学生感于中国科学的落后,决定发行《科学》月刊向国人传输科学,遂在康乃尔大学发起成立了科学社。1915年元月,在科学社同仁的精心筹备下,《科学》月刊在上海诞生。1915年10月25日,科学社正式改组为中国科学社,以“联络同志,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为宗旨[1],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学会。1918年,随着科学社社员的大批回国,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内,组织机构日趋完善,既定的各项事业渐渐得以开展。中国科学社历经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3个历史时期,最后于1960年在上海宣告退出历史舞台。作为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民间科学社团,中国科学社促成并参与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生、发展,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又在近代化进程中逐渐成为历史的弃儿。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特别强调它对中国近代化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的奠基性工作,对于理解化学,对于教育今天的化学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中国科学社培养了一大批化学人才
科学社成立不久,就由胡明复、邹秉文、任鸿隽负责起草社章,壮大科学队伍,从1914年的35人,到1950年3月的3793人,中国科学社的社员增加了100多倍。当中有专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者,也有专攻科学后步入其他领域者,其中还包括为数不多的外籍社员。
“进行科学教育,培育科学人才”是科学社的宗旨之一。中国科学社的大多数成员在大学任教,通过教学活动广泛地传播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提高了国人的科学素养。
中国科学社中的学习化学者随社员总数增加而逐年增长,在1914年创办之初的9名发起人中,任鸿隽是化学家,周仁是冶金和陶瓷学家;到1916年第一次年会时,学习化学和化工的人才达20余人;到1932年中国化学会成立之时,化学社员已达221人[2]。他们主要留学于康乃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等名校,如曾昭抡就学于麻省理工学院,导师是著名化学家马利肯(R.S.Mulliken)。赵承嘏获曼彻斯特大学化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导师是有机化学大师珀金(W. H. Perkin),1914 年又在有机化学家皮克台特(Pictet)的指导下获得日内瓦大学博士学位。这些人毕业后大多回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促进了中国化学事业的发展。
中国科学社早期社员中的一大批化学家,如任鸿隽、曾昭抡、吴宪、吴学周、丁绪贤、吴蕴初、傅鹰、王琎、王星拱、杨石先、侯德榜、郑贞文、吴承洛、赵承嘏、孙洪芬、张洪沅、袁翰青、张子高、庄长恭、顾翼东等。这些社员后来又培养了一批批化学家,比如曾昭抡培养了王葆仁、蒋明谦、唐敖庆等。
2 中国科学社对近代化学的传播
中国的近现代化学不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而是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的结果,这种传播在相当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科学社。《科学》杂志是中国科学社进行科学宣传的主要载体, 创刊于1915 年,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旗帜,前后共发行36卷。输入了大量国外的科学知识与科学原理,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在传播科学理念、引进科学技术、翻译与统一科学名词、发掘整理中国古代科学成就等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徐光启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3],因此,早期的《科学》月刊把翻译和介绍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作为自己的工作之一。比如任鸿隽译的《化学于工业上之价值》、孙学悟译的《说盐》、孙洪芬译的《硫酸》、任鸿隽译的《说铝》、张可治译的《钼之功用》、程延庆译的《稀少原子之主要应用》、吴矿译的《说銧》、王琎译的《说钨》等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此外,任鸿隽撰写了《近世化学家列传》,介绍一些国外著名化学家的生平事迹[4],大大开阔了国人眼界。
《科学》不仅传播化学,而且也发表了许多中国科学社社员的化学研究成果。如《科学》第1卷第2期发表了任鸿隽的《化学元素命名说》,这是该刊发表的第1篇化学研究论文。1918年,胡嗣鸿在第4卷上发表了关于有色金属冶炼的论文,题目是《以火蒸法于黄铜中取纯铜纯锌之索引》,揭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学研究的序幕。《科学》还刊载了许枬的《松江某甲服毒身死分析报告》,对中毒者的中毒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药粉的观察试验确定中毒系草酸所致。文章还就草酸的性质、中毒的症状、疗救法予以详尽的论述。对中国化学史的研究,王琎、章鸿钊等较为突出。王琎对中国古代冶炼、酿酒和制陶等工艺史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中国古代金属原质之化学》、《中国古代金属化合物之化学》、《中国古代酒精发酵业之一斑》、《中国古代陶业之科学观》等。1921年,他发表的《中国制钱之定量分析》,是中国学者用实验方法进行化学史研究之始。1923年,他又在《科学》上发表《五铢钱化学成分及古代应用铝、锡、锌、镴考》,通过对中国不同时代古钱的分析化验,寻找到判断五铢钱年代的实验依据。这一工作是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开创性成果。他还阐释了中国用锌的进展情况,得出结论:宋以前古钱之锌,乃无意中加入,之后加入者并非纯锌,一直到明代以后始加入纯锌。此外,章鸿钊发表的《中国用锌的起源》、《再述中国用锌的起源》也考证了中国古代对锌的使用情况。梁津的《周代合金成分考》、曹元宇的《中国古代金丹家的设备和方法》则考证了中国古代的冶铸技术。这些关于中国古代化学史的较早论述,至今仍有价值。
鉴于科学名词翻译混乱的状况,科学社还把统一科学名词作为主要的工作之一[4]。《科学》杂志在创刊一年后便发起关于科学名词讨论的活动。1920年,任鸿隽在《科学》上发表《无机化学命名商榷》一文,在文中阐述了我国化学元素翻译的方法。同年,梁国常又发表《有机化学命名刍议》一文,把翻译化学术语的方法归纳为3种:译音、译意、造字。1929年,陆贯一发表《译几个化学名词之商榷》一文,认为译名应简单,译化学名词应注意两点:“一求笔画简单,以便笔述;二求音韵清晰,以便口讲。”从1919年起,中国科学社参加了第5次至第12次科学名词审查会, 其中王季梁、孙洪芬、曹梁厦参加了第7次化学组的审定工作。
1915年,颁布了《无机化学命名草案》以及由科学名词审查会审定的中文元素名称。同时,随着一批留学生的成长,关于元素译名问题的讨论也日渐增多。当时,任鸿隽、郑贞文、梁国常、吴承洛、陆贯一等人都纷纷发表看法和意见,但他们的译名多是对此前元素汉译方案的取舍和综合,并没有多大创见。译名混乱的现象仍未得到解决。
1917年,中国科学社修改社章 ,删去书籍译著部,其责任归属分股委员会。截至1918年8月,中国科学社的化学股曾讨论教育部暂定无机化学命名草案、理科研究会医药学会等审定的化学名词草案以及留欧化学会员李景镐拟订的有机化学命名例等。
1918年年底,中国科学社总部迁回国内。张子高、王琎、程延庆参加了化学组的讨论。到1919年7月12日为止, 完成了化学仪器名词及部分有机化学名词的审定工作。
1921年,中国科学社召开第7次审查会,此次审查会分为病理(总论) 、化学(有机化学) 、物理(磁学、电学) 、生理学4组。其中,化学组讨论开链有机物、环状有机物名词的审定,吴和士、孙洪芬、陈庆尧、王琎、张子高、黄新彦、曹惠群、朱恒璧等参与讨论。
1932年,教育部在上述多次讨论的原则的基础上,颁布了《化学命名原则》,提出了系统命名原则,重新确立了元素名称的音译原则,译名的混乱方告结束。任鸿隽最先对化学元素名称的汉译方法做出概括,后来,梁国常为讨论元素译名的方便,也对之进行了概括。吴承洛、张澔、张子高、吴鲁强、曾昭抡、袁翰青、张青莲、王扬宗等科学社社员对元素的翻译和统一工作也都作出了贡献。
此外, 中国科学社还发行了《科学画报》等刊物,在各地成立了图书馆和研究所,在全国设有分社或支会,举行通俗科学演讲等多途径、多渠道传播化学,从而为中国化学的近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3 中国科学社促进了中国化学会的发展
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科学社团,中国科学社对其他学术社团的成立和发展起着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在其影响下,科学社团在20世纪20~30年代获得了全面发展,对我国科学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截至1932年,在中国科学社社员中,化学专业的社员达221人,占社员总数的19%,高居各学科专业人数之首。这时,一方面中国化学已到了需要宏观整体协调发展的历史阶段,特别是那些熟识近现代化学和化工的留学生,已在全国各种化学化工机构担当起重任;另一方面,中国化学的整体发展刚刚起步,尚缺乏一个权威性的化学社团来统领全国化学家规划和制定中国化学的发展战略,协调中国化学的宏观发展。在此之前,中国科学社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社团,讲究多学科共同发展,同时也建立了分股委员会,但各个分股之间发展不平衡,其中发展比较好的是偏重应用化学方面的化工股,而偏重基础化学的化学股成员大多是一些留学生,并且这些留学生大多以留学地区或国家为中心建立了一些化学学会,这些化学学会不免带有门派之见,影响了中国近代化学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再加上军阀混战和日寇入侵,使得中国化学的整体发展更举步维艰。也正是在中国科学社的影响和帮助下,加速了创建中国化学会的步伐。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祖国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爱国的中国化学家激愤而起, 在王箴、徐善祥、李运华、曾昭抡、周厚枢等化学界前辈的积极推动下,团结国内外化学界人士, 为化学事业在祖国的萌芽、发展, 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他们于1932年8月4日在南京成立全国统一的学会组织, 定名为中国化学会[5],共同为发展我国化学科学、实业和教育事业以及抗日救国贡献力量。
当时的中国化学会会员中,绝大多数是中国科学社社员,其中王琎、曾昭抡、陈裕光等还是领导人。
王琎当时担任中国科学社社长兼编辑部主任。因此,中国化学会一经成立便开始了以中国科学社的组织机构为模式的机构建设。首先确立了以陈裕光为会长、吴承洛为书记、王琎为会计的核心领导机构——理事会,并设立了基金委员会、国防化学委员会及征求会员委员会3个领导机构,从而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中国化学会在具体的运作程序上基本效法中国科学社。在制定会章,规定各类成员的专业标准及其权利与义务,组成理事会或评议会等机构,发行会刊,举行年会进行学术交流等方面也都借鉴了中国科学社的经验。
中国化学会不断发展壮大到今天,有会员5万多人,团体会员60多个,成为国内最具权威的化学学术团体。这与当初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发展以及社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综合性、群众性科学社团,中国科学社在46年的发展史中取得了显赫成就,为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乃至中国现代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奠基性工作,既积聚和培养了一大批科学人才,又带动了包括中国化学会在内的各类专业学会和科研机构的成长。
[1] 任鸿隽.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文史资料选辑.第15辑.北京:中华书局,1961
[2] 范铁权.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3
[3] 温昌斌.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5):86
[4] 何涓.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23(2):155
[5] 袁振东.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28(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