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体态成语中的传统社会文化内涵

2011-04-02顾奕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成语

顾奕

(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汉语成语主要来自于诗文作品、神话、历史故事,还有一部分是由古人口语中的习语简化提炼而成。根据对《新华成语词典》中所收录成语的考察,可以将汉语成语典故的出处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是先秦典籍,多为儒家经典,如《礼记》《诗经》《论语》等;二是史书传记类,如《战国策》《左传》《史记》《汉书》《世说新语》等;三是明清小说,如《警世通言》《孽海花》《三侠五义》以及四大名著等;四是历代诗词曲赋;五是近代文学作品,多为“鲁郭茅巴老曹”几位作家的经典作品。由此可以看出,成语是我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我国社会文化传统的缩影,概而言之,成语“是既成的短语,是历史的产物,是认识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1]。

体态语,又叫态势语,它配合人们的言语交际,传达言语交际之外的附加信息,如指示、说明、表现说话人当时的情感、态度、情绪等。体态成语在汉语成语中占有很特殊的地位,因为它可以直接而形象地反映出成语所涉及对象的形貌、情态,这不仅能使读者或听者从中体会成语使用者对其描述对象的态度,更能透过这一类生动形象的成语洞悉古人的精神风貌,至少部分地还原和印证我国千百年来的社会文化传统。因此,文章拟从社会人际关系、价值伦理取向、情感表达方式角度探讨成语中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的社会文化内涵。

一、尊卑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一直处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中,任何人不可僭越自己所在的等级。汉语中有很多成语体现了这种由森严的等级制度而带来的尊卑对立的两极心态以及由此心态产生的行为习惯—— 顺从听命。

“目指气使”“低眉顺眼”反映出人物地位的尊卑以及因此而带来的心态差异。“目指气使”义为“用眼神和气色指使人”,形容骄横傲慢的样子。出自刘向《说苑·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这里“目指气使”的发出者是至高无上的“王”,对象是“臣”,地位悬殊不可谓不大。这类成语基本是形容地位尊贵者或在上者。从引文可以看出,“目指气使”有很明显的贬义,表明为人君者不应以其尊位妄自尊大,这样谋求招募来的臣子只不过是做杂役的庸才,只有礼贤下士才能求得肱骨大臣。虽说如此,但这个动作的发出者只能是位尊之人,而不可能是地位低下之辈。

在尊卑观念的支配下,地位低下的一方自然会养成服从地位较高的人、尽己所能侍奉其主的行为习惯。“俯首贴耳”“俯首听命”“点头哈腰”“卑躬屈膝” “举案齐眉”反映的就是这种习惯。依照《新华成语词典》的解释,“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但是推究其出处《后汉书·梁鸿传》,描写的是梁鸿的妻子孟光每次给丈夫送饭时“不敢于鸿前仰视”,把端饭的案桌举过双眉,让丈夫享用饭食。这很自然传递出古代女子低贱的地位身份、卑微的心态以及在此心态指引下小心侍奉丈夫的行为举止。这种“敬”其实是单向的,而非双向的、平等的,充分体现了夫为妻纲的封建等级制度。又如“低声下气”,形容人说话小心恭顺的样子,出自朱熹《童蒙须知·语言步趋》:“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闹,浮言戏笑。”这里,朱熹明确规定了学龄孩童对待老师的正确态度,反映出古代尊师重道的传统,正如弘谋按:“为学者定其纲宗,端所祈向。”但这条成语在日后的使用中范围扩大,不仅仅用于师生之间,也用于地位不对等的人物之间,如《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服侍劝慰。”说的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丢失,元妃病重后,贾府忙乱成一团,贾宝玉又呆呆傻傻,丫头袭人苦心伺候照应宝玉的情形。

二、守礼尚节的社会伦理取向

“礼”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核心,其存在从根本来说是维护森严的等级制度。原始意义的“礼”指的是祭祀仪式上的仪态,后范围扩大,内涵深化,逐渐成为我国阶级社会的社会制度,贯穿在统治阶级的法律中,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中和中国人的精神思想和行为举止中。每个人只能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去选择自己的言行范围,这就是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节”,是“贞节”之义。《现代汉语词典》对“贞节”的定义是:(1)坚贞的节操。(2)封建礼教所提倡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2]。这其实是有分别的。对男子(君子)而言,应有坚贞的节操,孟子有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对女子而言,则指不失身或不改嫁,即未婚女子不失身,已婚女子不与丈夫以外的男子有恋情,丧夫女子不改嫁。对“节”的守卫,其最终落脚点仍然是“礼”。成语作为中华文明的结晶,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礼教和贞节对我国人民的约束。

(一)注重贞节约束,男女行止有度

“暗送秋波”“含情脉脉”“流波送盼”多用来形容女性心有所属,暗自传情。用现代的观点看,这无可厚非,但结合成语典故出处及后世的运用考察,不难体会出使用者隐含的贬斥意味,这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紧密相连。“流波送盼”形容女性含情地看别人。出自《东周列国志》五十二回:“饮酒中间,灵公目不转睛,夏姬亦流波送盼。” “暗送秋波”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回,描写貂蝉运用美人计离间吕布、董卓之事,文中有“吕布欣喜无限,频以目视貂蝉。貂蝉亦以秋波送情”一句,后被概括为“暗送秋波”这个成语,它不仅指男女暗中传情,也指暗中讨好别人或与人勾搭。又如“眉来眼去”,也是双向的动作。明代冯梦龙《挂枝儿·私窥》:“是谁人把奴的窗来舔破,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俺怎肯把你的恩情负!欲要搂抱你,只为人眼多。我看我的乖亲也,乖亲又看着我。”这阙词写的是男女之间偷情,这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遭人诟病的。与此类似的“眉目传情”是指男女之间互相以眉目私下传情,如《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况知与贾蓉、贾珍等素有聚麀之诮,因此乘机百般撩拨,眉目传情。”说的是贾琏借贾敬停灵柩在家之时试图勾搭尤二姐和尤三姐,尤三姐只“淡淡相对”,唯尤二姐“十分在意”。这里,在守丧期间男女“眉目传情”是不合礼教的。

中国古代女子素受“三从四德”之约束。“三从”不必赘言,“四德”的阐述可见《周礼·天官》,起初是针对宫廷女子的行为道德规范,后被班昭概括为“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后来这种规范逐步普及至民间妇女。其中妇德是“四德”的核心,要求女子“贞顺”(郑玄言)。“贞”即贞洁如玉;“顺”即温婉和顺,要“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由此看来,与男性眉来眼去,私自传情,实属女子的犯戒逾规之举,与此相关的成语自然含有不同程度的贬义。

(二)崇尚正义气节,行事洁身自好

正义,即符合道义;气节,是保持人格独立、精神之自由。中国人向来讲求道义, “仁、义、礼、智、信”乃封建社会之“五常”。汉语的很多体态成语反映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如“拍案而起”“怀瑾握瑜”“管宁割席”等。

“拍案而起”义为“拍着桌子,猛地站了起来”,形容人物愤怒的心情,这种愤怒之情多半是由不合正义之事引起。例如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这则成语凝结的是中国文人“不平则鸣”的风骨和文化传统。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的说法:“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然也亦然,由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3]进而演化为初唐“古文运动”的一则文论和口号,要文人继承《诗经》的“诗可以怨”的传统,提倡文学创作的讽喻功能。后世知识分子秉承了这一传统并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人格追求,直面强权,为世间不平之事奔走呼号。正是这种“不平则鸣”的使命感才使得闻一多面对美帝国主义支持下蒋家王朝的独裁,敢于将生死置之度外,“拍案而起”,直斥特务枪杀民主人士李公朴的残暴行径。

“怀瑾握瑜”中的“瑾”和“瑜”都是美玉。从屈原的《离骚》起,美玉、香草、美人等意象暗指高尚品格、高远志向。 “怀瑾握瑜”出自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穷不知所示”,意思是“我怀揣手握着美玉(品德高洁,才华出众),却处境困窘不知向谁献上我的宝物”,充分展现了屈原高洁的人格境界和救国无门的苦闷抑郁。又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一段屈原自沉汨罗江前渔父与他的对话。渔父问屈原:“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答曰:“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尘埃乎?”几千年来屈原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自律受到中国人民的激赏爱戴,直至今日,这种舍身成仁、近于精神洁癖的自律仍然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人格境界。君子和美玉的关联自《论语》、《诗经》、《楚辞》已定格成中国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风·秦风·小戎》里就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一句。

“管宁割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管宁的朋友华歆锄地拾金,企图占为己有,学习时奔出门外看经过门前的权贵车马,管宁通过这两件事看出华歆贪图钱财、渴望荣华富贵,遂割断和华歆共同的坐席,以示绝交。从这则典故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体系中“君子”的价值取向,不在谋富贵,而在守仁义、求道德。就算谋财,也是讲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反之,孟子有言,“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类似的例子还有“拔刀相助”“程门立雪”“攻苦食淡”等。

三、谦恭内敛的精神特质与含蓄持重的情感表达

中国人素来讲求礼让他人,谦虚恭敬,其出发点在于减少冲突,保持和谐。中华文化是农耕文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低下的生产效率和“看天吃饭”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国人民历来是以集体劳作的方式生存的,这就让人们更重视维系与他人的关系,保持和谐,以求集体的团结和力量。于是人们收敛自己的性情,礼让他人,不恃才傲物。这和现代语用学上提出的“得体原则”下的“礼貌准则”有着不谋而合之处。

体态成语“负荆请罪”就明显地体现出中国人谦恭的心态和对“和”的维护、珍视。“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自高自大,也妒忌丞相蔺相如的才能,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之计较。“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遂将相和,强秦败,弱赵存,后世将此概括为“负荆请罪”这条成语,用以形容极其真诚的道歉、谢罪。如《水浒传》第四十六回:“我今特来寻贤弟,负荆请罪。” 《中庸》有言“知耻而后勇”,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自我反省的意识、勇于承认错误的勇气、见贤思齐的气度以及对“和”的自觉维护。

同样体现谦恭尚和的文化心理的,还有成语 “彬彬有礼”“洗耳恭听”“毕恭毕敬”等。《礼记·曲礼上》疏“在貌为恭,在心为敬”,也就是说内心尊敬别人,这种尊敬反映到面部表情,就是恭顺。与这种内敛谦逊相反的,是通过诸如“得意忘形”“顾盼自雄”“自鸣得意”反映出来的过分的自信和情绪(尤其是积极情绪)的外露,这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心理取向上是不被认可的。中国人历来崇尚损己利人、贬己尊人,这从中国沿袭下来的诸多谦辞敬称便可窥得一二,如称自家儿子为“犬子”,称对方儿子为“令郎”。

谦恭的心态外化为行为,就表现在中国人含蓄克制的情感表达方式。中国人表达情绪、态度时,一般不会直言其事,直抒其情,不会过分夸张自己的感情。这往往不同于西方人的直接、热烈。或者说中国人的情感本身就不是热烈的,而是有分寸的。孔子言“过犹不及”,又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在体态成语中也有所反映。中国人对一个人持有鄙夷否定态度,一般用比较含蓄、不明显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嗤之以鼻”(用鼻子发出笑声,表示轻蔑,属于“声气息”类的举动)。相比之下,欧美人就直接许多,他们有一个俗语“thumb one′s nose at”,这是个很明显的动作:用大拇指抵住鼻子,翘起小拇指。这个动作会毫不掩饰地传递出某人心中的鄙夷之情,这种直接的、夸张的情感表达方式依照中国人的传统,是不可思议的。“半推半就”这个成语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害羞等心理特质。它形容表面上假意拒绝,实际心里乐意。这也不是西方人的行为方式,他们一般比较直接,不会有这种“表里不如一”的行为,在西方人的眼里,“半推半就”显得颇有几分虚伪和捉摸不透。

又如“指手画脚”,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说话时用手指指指戳戳或者乱比划是对别人极大的不礼貌。《新华成语词典》的解释是: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放肆得意忘形的神态[4]。可见,中国人对“指手画脚”这个动作是排斥反感的。但是 “在西班牙和拉美民族中,人们说话时常常加上手、头的动作,尤其喜欢以手指点自己身旁的物体”[5],这在他们的言语交际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体态语,并不会造成别人的反感。再如“大呼小叫”这样的举止,在中国人看来,也是不妥当的,多用在贬斥的场合,如《西游记》第二回:“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个修行的体段!”这是教授孙悟空真传的道长训斥喧闹的弟子的话。当然中国人对于一些负面情绪也不排除用极端方式表现出来的可能,如“暴跳如雷”“怒发冲冠”“捶胸顿足”“瞠目结舌”等。

四、结语

汉语的体态成语比其他类型的成语更直接生动地体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社会文化,具体可归纳为:第一,社会关系地位方面的等级制度;第二,情感意念表达方式的含蓄内敛;第三,价值伦理方面的尚和、重义、崇仁、守洁。成语是一种语言词汇系统里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滋养成语,成语传承文化。只有了解这些成语的典故出处才能正确使用这些成语,深入理解我国灿烂的文化传统。

鸣谢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南通大学文学院聂莉娜教授的悉心指导,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莫彭龄.汉语成语与汉文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 728.

[3](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M].长沙:岳麓书社,1988:557.

[4]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成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55.

[5]聂莉娜.汉语成语里的副语言习俗[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1-74.

猜你喜欢

成语
看图猜成语
成语对对碰
十二生肖填成语
看图猜成语
看图猜成语
拼成语
猜成语
看图猜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