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构知识库群联盟的建设
2011-04-02郑立新
郑立新,肖 强
(1.怀化学院图书馆,湖南 怀化 418008;2.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机构知识库又称机构库、机构仓储、机构典藏库、机构资料库,是基于开放存取理念,在网络环境下,收集、存储、加工、整理一个机构所产生的数字化学术成果,并向用户提供免费利用的具有长期服务功能的数字资料仓库。学术性期刊的价格飞涨,传统出版方式的时间过长,促成了机构知识库的产生和发展。
1 机构知识库
1.1 机构知识库的价值作用
机构原生数字化资料的急剧增长,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单一机构知识库逐渐出现。机构知识库通过收集、整理本单位的知识产出,纵深、完整地揭示本单位的科研成果,不仅有利于科研人员快速、全面地获取所需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提高本单位的知名度,降低文章的发布成本,提高文章的被引率。
1.2 机构知识库的资源保存类型
1.2.1 机构知识库保存大量的链接资源
机构知识库保存大量的链接地址[1],方便用户查找有用的资源。机构知识库链接的对象有以下几种:(1)在线出版物(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政府文档、手册);(2)在线参考工具(目录、索引、字典、百科全书、名录);(3)在线信息服务(学者门户、毕业生门户、聊天咨询、在线指导、技术帮助中心);(4)在线开放存取资源。如开放存取知识库名录(OpenDOAR)、开放存取学术资源专用搜索引擎、日本在线机构知识库等。因知识产权和网址变换等因素的影响,机构知识库维护人员应经常维护、更新机构知识库的资源。
1.2.2 机构知识库保存大量的全文资源
收藏全文资源最多的机构知识库既有学术性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也有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料、课件、计算机软件、灰色文献等。在这些文献中,博士论文、博士研究的原始数据文件以及硕士论文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些实验数据和分析报告也占了一定的比重。
1.3 机构知识库的“知识效应”
1.3.1 灰色文献带来的“知识效应”
机构知识库不仅保存正式出版物,还保存大量灰色文献 (预印本、数据集、多媒体学习对象等)。这些灰色文献是科研或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中的真实记录。机构知识库记录和保存的丰富的灰色文献,为分布式科研协同环境中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数字资源。科学研究可以不再从“源头”开始,科研人员只要通过对已有数据的重新认识、组织、解析、分析和利用,就能产生新的研究成果[2]。
1.3.2 隐性知识带来的“知识效应”
机构知识库保存的不仅是本单位的显性知识,还收录入了大量科研人员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集成在机构知识库中,为研究者进行科研提供了方便。研究者通过对机构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能够进行知识创新。从纵向看,这种知识创新会引起知识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从横向看,会引起知识不断耦合,从而通过知识融合促进学科的发展。
2 国内外机构知识库建设现状
2.1 国外机构知识库建设情况
机构知识库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Open-DOAR收录的知识库已达1700个 (截至2010年10 月 20 日)[3],美国现有 375 个知识库,是知识库数量最多的国家。
英国有100多个机构知识库。荷兰和挪威的高等学校100%使用了机构知识库,并且很多学术机构不止建立一个机构知识库。机构知识库在欧洲已经逐渐发展到了一个很大的规模[4]。
截至2010年10月20日,OpenDOAR上收录的日本机构知识库已有120个,居世界第四位。日本机构知识库的发展与国立情报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简称 NII)的支援密不可分。2003年3月,NII首先和千叶大学图书馆开始了试验性研究。2004年6月至2005年3月,NII和东京大学、千叶大学等六所国立大学图书馆合作实施 “学术机构知识库构筑软件实装实验项目”,开始了机构知识库软件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日本的机构知识库建设在NII的支持下一步一步发展起来[5]。
2.2 国内机构知识库开展情况
表1 Open DOAR收录的我国机构知识库名单
目前,我国机构知识库建设基本还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虽然有的机构已建设了机构知识库,但这些知识库收集的数据量较少。根据Open-DOAR检索,发现登记的仅有10个机构知识库(截至2010年10月20日),见表1。除表1列出了我国内地和港澳地区已建立的10个知识库以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论文预印本项目、arXiv中国镜像、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力学研究所和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等机构知识库已经建立(没有在OpenDOAR登记)。与国外相比,我国机构知识库数量少、过于分散,对用户来说作用不大。
3 建立机构知识库群联盟必要性分析
综观国外机构知识库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我国建立机构知识库群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十分必要。联盟是指几个机构联合构建知识库,通过合作的方式,将各自的知识库资源整合起来,统一提供数字化服务。建设联盟可以避免技术设施的重复投入,也可以使机构知识库资源得到广泛利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为成员机构之间在科研上的合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建设联盟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对这些信息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组织,可以使各个库里的信息有效集成,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在统一的检索平台上得到一站式的无缝聚集结果集,实现信息有效共享。
4 联盟建设的建议
4.1 要对机构知识库群进行详细论证和规划
在呼唤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时代,单独的机构知识库发挥的作用远不如一个联盟整体发挥的作用。在对联盟布局时,要充分考虑机构知识库的地域分布、院校类型等因素,注重区域规划与整体发展。
在联盟建设中,我们要借鉴国内外机构知识库的建设经验,首先选择成熟软件创建单个的机构知识库,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再逐渐推广,形成一大批具有相同软件平台的机构知识库群。在整体掌握各机构知识库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制订严密科学的联盟建设规划。
国内具有现存的案例可供借鉴,如OAPS计划[6]。OAPS计划是香港城市大学、台湾逢甲大学、清华大学三校图书馆为了收录三校学生优秀作品(Out-standing Academic Papers by Students, 简称OAPS)而采取的合作项目。三校分别收录英文、繁体中文、简体中文数据,同时为三校师生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目前,加盟的成员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逢甲大学等。
4.2 要设立联盟中心管理部门
在构建联盟前,首要的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建设管理团队——机构知识库协调与中心管理部门。该部门负责全面指导联合知识库建设工作。联盟中心管理部门应成立机构知识库协调小组、用户培训小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小组。
机构知识库协调小组负责单个机构知识库建设项目的推进以及任务的合理分配工作,防止重复建设同一项目的内容,促进内容的合理布局。同时,负责经费争取和经费的统筹安排,制定统一的激励机制,评估建设工作效果和进度。
用户培训小组负责与用户的沟通和给予用户技术支持,指导用户提交和使用机构知识库内容,对所涉及的一些计算机技术、管理规则给予详细讲解,使其能了解各出版机构的版权协议,熟悉机构知识库的管理流程,并能熟练地运用相关软件工具。
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小组负责跟踪出版商的开放获取实践进展,了解其期刊版权转让协议变化动态,适时解决知识库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小组也可适当参与用户培训小组工作,为资源提交者讲解机构存储许可使用协议,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此规避各种潜在问题。
总之,联盟的建设只有各小组协同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进展。
4.3 要用开放获取的理念指导联盟建设
机构知识库既然是在开放获取运动的背景下而产生的一种数字学术交流方式,那么在建设机构知识库群时也理应禀持“开放获取的理念”。
开放获取可以扩大机构知识库的影响力和提高文献被引率。如有学者将机构知识库的文章引用情况与传统期刊中的文章的引用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机构知识库的文章的引用周期比传统期刊中的文章的引用周期提前了6个月[7]。既然开放获取要求各个机构知识库支持元数据自动生成,那么各机构知识库在创立伊始就要遵循OAI-PHM协议,允许其他搜索软件(如搜索引擎、知识库专用搜索工具如OAIster)采集本机构知识库的元数据,向外开放本机构知识库的资源目录、全部的资源原文。只有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时,才实施分级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8]。
4.4 要对联盟的内容进行质量控制
第一,用软件对提交内容进行规范统一。各机构知识库统一采用同一类软件,在内容提交后,可以得到系统软件的自动校正及提示,使得内容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得到保证。第二,学科馆员要对提交内容进行审核。各机构知识库应建立学科馆员制度,让他们负责提交内容的审核。第三,采取专家评审团的同行评审方式。各机构知识库群的中心管理部门,应建立质量监督控制队伍,集中各机构知识库的精干力量,组成专家评审团,对提交的内容进行严格的同行评审。第四,制定严格的激励制度。根据资源的点击、浏览、下载次数、首发文献的被引次数等给予作者相应的奖励,以起到示范作用。
建立机构知识库将成为数字时代学术研究的一项关键性的基础设施。用开放获取的理念指导机构知识库群建设,推行质量控制机制,促成机构知识库群集约化发展,是联盟的可行之道。
[1] BRANI J J.Core Competencies for Subject Librarians in the 21st Century Research Library[J].图书情报知识.2009(2):8-11.
[2] 郎庆华.机构知识库长期保存的策略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5):47-51,62.
[3] 开放存取知识库名录(The Direct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 简称 OpenDOAR)[EB/OL].[2010-06-28].http://www.opendoar.org/.
[4] 何琳.OpenDOAR和机构知识库发展现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2):30-33.
[5] 陈枝清,徐婷.日本机构知识库发展与现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8):108-111.
[6] 孙振良.高校机构知识库建设现状及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0(3):354-360.
[7] 郎庆华.机构知识库自存储资源的获取策略研究[J].情报杂志,2009(7):166-169,184.
[8] 于佳亮,吴新年,贾彦龙.机构知识库资源建设中的产权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35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