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汤虹:大俗大雅结绳艺

2011-04-01危若

市场周刊 2011年1期
关键词:绳结孔雀

危若

一根平淡无奇的绳子能有什么看头?在绳结艺术家汤虹手中,一根简单的绳子却蕴含着千变万化,代表着无限可能。所谓胸中有丘壑,下手有气象,只见她妙手翻飞,一个精致繁复的中国结便初具雏形。汤虹把编中国结比喻成是“一根绳子的神奇之旅”,也正是这份“神奇”让她编了十几年的绳结,仍然乐此不疲。

中国结不是中国红

说到中国结,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热烈喜庆的中国红。汤虹说这其实是对中国结的一种误读。汤虹介绍,中国结,只是个通俗的叫法,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也叫中国绳结艺术。用色上并不局限于红色,更重要的是颜色搭配和结型的整体效果。

中国结的基本结法有四五十种,例如如意结、同心结、盘长结,双钱结、酢浆草结……如意结就常和瓶子搭配,寓意“平安如意”;如意结与佩玉搭配,则寓意着“称心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民间风俗在新婚帐构上装饰的叫做“盘长结”,意思是祝福新人天长地久。汤虹随手拿起工作台上面一双鞋子造型的中国结向记者介绍,“中国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取谐音来讨个吉祥”。例如,“鞋”就可引申为“辟邪”,“和谐”,“中国结”本身就可与“中国吉”谐音,借以表达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在汤虹看来,中国结不仅有民俗喜庆的一面,更有典雅的一面。她取出的两只“孔雀”让人眼前一亮:这两个中国结作品不是常见的平面作品,而是立体的。一只孔雀是以宝蓝为主调,另一只孔雀是以橙黄为主调,问以杂色,又用珠、穗缀之。如意结、纽扣结、团锦结……汤虹介绍这只孔雀包含了七种中国结结法。然而,对于汤虹来说,编织立体的动物形象中国结,难的不是基本结法,而是它们的选择与组合。相较中国传统的平面结,这是一种勇敢的尝试和创新。

不过让人更为惊讶的是,汤虹把遭受传统审美冷落的黑色也运用到了中国结的编织当中。汤虹告诉记者,除了眼前看到的这两只孔雀,她还编过十来只以黑色为主调的孔雀,都被人买走了。那么,如此“胆大妄为”的想法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几年前汤虹跟随南京对外文化交流代表团到欧洲去,欧洲极冷的冬天和人们极冷的穿着色调给了汤虹启发——用冷色调的绳线来编织温暖感觉的中国结,会是怎样的效果呢?于是在现场表演时,她便用随身带来的为数不多的黑线信手编了几个中国结,没想到却很受欢迎。回国后,汤虹便用黑线编了几只孔雀放在橱窗里,很快便被买走了,还有按图索骥找上门来,表明在别处看到这只黑孔雀,也想找她订做一只。这件事情发生的偶然,却给汤虹带来了持久的冲击。她一直在思考,现在的年轻人都偏爱简洁现代的风格,就像他们偏爱宜家家具,造型简洁,价格实惠。而传统的中国结是以手工繁复见长,是不是应该与时俱进。融入现代感?几次工作室的搬迁,在学校讲课与学生的互动给了她肯定的答案。

三次搬迁时代缩影

汤虹的绳结艺术工作室坐落在俗称“九十九间半”的甘熙故居里。进了院门,外面的车水马龙便再也不相干了,那份清幽雅致颇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味道。这是汤虹从艺15年来工作室第三次搬家了。

汤虹的工作室最早设在南京市工艺美术大楼,当时那是接待外宾的地方;红火了几年后,汤虹的工作室又搬到了热门旅游景点总统府里面。甘熙故居重新修茸后,还被当成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场地。博物馆曾专门辟出一个空间,集中展示南京的民间工艺,有剪纸、雕绒、竹刻……汤虹就是这样来到甘熙故居的。从最早挣外汇的红火,到接受市场考验的洗礼,再到现在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汤虹的工作室搬迁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中国绳结的兴衰是时代发展的缩影。汤虹认为,不单是绳结如此,这大概是传统工艺随着时代发展遭遇的集体困境。

光阴倒转15年,回到1996年。汤虹在国营单位改制的大潮下离开了单位,当时才36岁的她不得不重新考虑生计的问题。好在,上天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往往打开了另一扇门。汤虹想到在职时曾经有台湾访问团赠送给她们一些漂亮的中国结,于是心中便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本就心灵手巧的汤虹随即便把那个中国结找出来,仔细拆开,才发现看似极其复杂的一个结仅仅需要一根线便能完成。有一些手工基础的汤虹便依葫芦画瓢,重新编了个一模一样的中国结。这小小的成功让当时的汤虹欣喜不已。汤虹的婆婆会做中式服装上的盘扣,除了向婆婆请教外,她还到处搜集中国结的文字图片资料,又去博物馆仔细观察古代服饰上运用的结饰。汤虹整个人像上足了发条似的,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常常编结编到夜里两三点,家人笑她是走火入魔了。凭着这股子冲劲和韧劲,汤虹很快便收获了成功的喜悦。“那时候一个月卖的东西,便能把一年的收入挣回来”,汤虹还记得那时候人们工资才两三百块钱一个月,她过年前后卖一个月的中国结就有五六千块。为了年前年后那个把月中国结的足量供应,汤虹在此前就得争分夺秒,用仅有的一双手编出更多的作品来。

尽管现在中国结不像以前那么红火了,但汤虹觉得中国结是有生命力的。汤虹在几所学校代课,她从和学生的互动中感觉到,还是有年轻人喜欢这种东西的。在她看来,只要人们的喜欢不止,中国结的生命便不止。

三分编七分调

创作中国结,汤虹借鉴的事物很多,她从国画的墨色浓淡中受到启发,将颜色渐变运用到中国结的色彩搭配中来,做出雅致的味道来。汤虹说,现在的年轻人跟以前的年轻人差别真的很大。十多年前,来选购中国结的多数都是年轻人,二三十岁的,三四十岁的都有:而现在来选购中国结的多数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人。所以出门时,她又会仔细观察时下年轻人的穿着打扮,看看最近有哪些流行元素,是否也可以运用到中国结的编制中。

汤虹告诉记者,一件的作品从构思到编制完成只需要几天时间,但是较为复杂的或体量较大的作品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十天半月不等。中国结看起来复杂,所用的工具却很简单,有剪刀、钩针、胶棒、软尺,打火机等等。不熟练的人会借助于一块木板,来固定线路。编结所用的线材种类很多,除了棉、麻、丝、尼龙和皮线之外,还可选用金、银等金属材线增强绳结的装饰效果。

汤虹把编中国结比喻成盖房子,首先得搭好结构框架,然后才考虑往里面填充材料。构思好之后,中国结的具体编制方法分为编结、抽型、整理三个步骤。编结是根据各种结的一定程式编出不同结样。大多数的结样都是由一根绳线编织而成,绳线必须按照一定的线路进行挑,压,盘绕。通过基本结的不同组合,可以编出各种造型的结样。

汤虹介绍,编中国结有“三分编七分调”的说法,完成了编结的步骤后,结构仍然是松散的,严格来说,还不能成为结。重头戏是抽型调整。抽型,可以决定结体的成型、松紧、耳翼的长短,线条的流畅与工整。抽型要注意线路的走向,分清里外,均匀用力,否则即使编结正确,但抽型错误,结体也不能成功。汤虹说,简单来讲,抽型调整的秘诀在于要有目的有方向的用力。有的要从起线调到尾线,有的则要从上方调往左右两端,没有耐心细致,前面编得再好也是白费力气。抽型调整之后,中国结就基本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固定,修饰、如缝珠、上浆、装流苏等等。

猜你喜欢

绳结孔雀
奇妙的绳结
活动名称:印加奇普绳结(INCAQUIPU)数字
孔雀
孔雀1
孔雀
绿孔雀保护三部曲
双人脱困
孔雀尾
“解绳操” 防健忘
打绳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