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格教育〔续〕

2011-04-01奥地利布贝尔

成才 2011年8期
关键词:言辞贝尔品格

■〔奥地利〕布贝尔

品格教育〔续〕

■〔奥地利〕布贝尔

当教师第一次遇到一个学生接近他时,这孩子的态度有点傲慢,但双手却战抖着,他显然被一种大胆的希望所启发和激励,他问教师在某种情况下应怎样处理才对——例如,在得知一个朋友把自己告诉他的秘密泄露了时,究竟应该去责问他,还是以后不再把秘密告诉他就此了结呢——教师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认识到这时正是实施品格教育第一个有意识步骤的时机;教师必须作出回答,而且负责地回答,所作的回答也许不是学生所问的那两种处理方式之一,而是指出正确的第三种可能方式。教师的职责并不是对什么是善和恶作一般的指示。他的职责是要解答一个具体问题,即回答在某种情况下怎样才是正确或错误的。正如我所说的,只有在信任的气氛中才能产生这种情形。当然,信任不是强求得来的,只有坦率而真诚地参与所要交往的人的生活(在这里是指自己的学生的生活而言),并担负起因这样地参与生活所引起的责任,才能赢得他的信任。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一个深受人类社会方面和自己物质生活方面种种矛盾痛苦的人,带着一个问题来接近我。我尽量按照我的知识和良心力图加以答复,力求帮助他成为一个能主动克服这些矛盾的品格独特的人。

如果教师对学生持有这样的观点,参与他的生活,并意识到应负的责任,那么师生间所经历的一切事情,各种功课和各项游戏,关于班级中争论或世界大战问题的一次谈话,如果没有任何故意策划的或诡秘的目的,就都足以为品格教育开辟道路了。不过,教师切勿忘记教育的限度;即使在他赢得信任时,他也不能常常期望师生之间协调一致。信任含有打破限制、摧毁那种束缚一个不平静心灵的枷锁的意思。但信任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协调一致。教师决不可忘记,对于种种冲突只要能在一种健康气氛中加以解决,那么冲突也会具有教育价值。与学生所发生的冲突是对教师的最大考验。他必须全力运用他自己的见识;切勿使他的知识锋芒失去冲刺作用,但他必须同时作好准备对于被它所刺伤的心灵敷以刀伤药膏。他一刻也不许运用一种诡辩技巧来替代为真理而进行真正的争辩。但是,如果他是胜利者,他就必须帮助战败者忍受失败;由于征服人心的胜利不是容易取得的,如果他不能征服他所面临的这个执拗的人心,他就必须寻求爱的言辞,只有这种爱的言辞才能有助于摆脱这种艰难的困境。

(节选自《近代教育哲学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11月)

猜你喜欢

言辞贝尔品格
此刻即是新掬之水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贝尔和他的朋友
On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School
我不想感动对方
古柏
忘我的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