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上下功夫“读”中见成效

2011-04-01陆秀敏

成才 2011年12期
关键词:桑娜人教版文本

■陆秀敏

“问”上下功夫“读”中见成效

■陆秀敏

思维的发展能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而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因此,教师的精准提问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问得“巧”,可以让学生思维飞扬,激活学生自主阅读的潜能,实现阅读教学中文本、师生、生生之间的高效对话,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事实上,我们的课堂提问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的提问机械刻板,很难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有的提问简单肤浅,对学生来说没有思考的价值;有的提问指向不明,学生找不到阅读思考的重心;有的提问高深莫测,学生听了望而生畏,找不到思考的起点。这些低效或无效的问题,影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阅读,也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怎样提问才能真正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品质呢?笔者以为提问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问在“题眼处”,把握阅读的精度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有提示主要内容、点明中心等作用,课题的关键词又有表情达意的作用。抓住题目及其关键词即“题眼”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课题入手,围绕题眼设计一些贯穿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去阅读文本,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较快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最后达到解决疑问,理解全文的目的。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抓住题眼“毁灭”提问:圆明园是怎么毁灭的?毁灭前是一座怎样的园林?从“毁灭”入手,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深入文本探究,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时,教师通过提问:围绕全神贯注写了一件什么事?集中笔墨写罗丹全神贯注的是哪个自然段?哪些句子是在写罗丹全神贯注的?引导学生快速找到文眼,提取精要,将复杂文本简单化。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再问:现在你觉得“全神贯注”还仅仅是一个词吗?学生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了。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金钱的魔力》时,教师可以通过“金钱到底有什么魔力”的提问来吸引学生去阅读文本,快速把握文章脉络。

抓住题眼进行质疑提问,往往可以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准确把握文章脉络和中心的能力。

二、问在“动情处”,提升阅读的广度

提问既要重视知识点的落实,达到教学目的,又要注意提问的艺术性、情感性,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每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言为心声”,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一篇文章就像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洞察世态万象。因此,把握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需要教师以“情”来渲染课堂,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当学生被文中的人、事、物、景所感染并产生共鸣时进行提问,学生的思绪会喷涌而出,阅读热情也会被点燃。

如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时,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课件中的图片并进行情境描述:蜡烛被吹灭以后,屋里不但没有变得黑暗,反而清亮起来,这是月光的功劳。月光不但把茅屋变(亮)了,还把茅屋变(白)了,也把茅屋变(美)了。此时此景,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特别是——贝多芬。这时贝多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会融入情境中,真情自然会流淌:“贝多芬会想,月亮是多么无私,多么善解人意呀!它不嫌贫爱富,洒给万物的光芒都是均等的!”“月光如此皎洁,多像盲姑娘那装满音乐的纯洁的心灵啊!”“我如果创作一首新的曲子,也应当如眼前的月光一样,纯洁透明,照亮穷人的心,使她们忘记眼前的贫穷,内心更充实更快乐!”这时,教师再顺势让学生读读课文第9自然段,学生怎么会不沉浸其中?

“情感是智慧的化身,缺乏情感的课堂是没有生命的课堂。”课文中作者的“动情点”往往就是阅读者的共鸣点。教师要善于利用“动情点”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渐入角色佳境,使文本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主观感受,把文中的“此情此景”转化成“我情我景”,学生融入了其中,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想象,探究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表达思想和情感,让他们的心灵动起来,智慧的语言飞扬起来,从而提升了阅读思考和表达的广度。

三、问在“矛盾处”,挖掘阅读的深度

不少课文内容上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这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在这些内容处提问,往往可以使学生思维步步深入,引导学生把课文理解得更深。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养花》中有一段是讲养花的乐趣的,文中写道:“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喜”“笑”当然是乐趣,小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作者说“忧”“泪”也是乐趣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小学生不太容易理解,需要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指定的目标下进行阅读思考。答案可能不是一步就可以获得的,教师可以采用追根究底的方法,注意变换角度,引发学生深思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思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领学生到达“理解”的彼岸。又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课时,学生对诸葛亮是“借箭”还是“骗箭”存在分歧,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讨论,让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学生说:诸葛亮借的箭没有征得曹操同意,所以应该是骗箭。有同学补充说:诸葛亮也没有还箭,我看骗箭更合适……学生们七嘴八舌地争论开了。这时,教师让他们安静一下,希望他们再仔细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写他的什么,为什么写他?然后再来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在细细阅读的基础上,终于有了更清晰的思路:诸葛亮用计从作战的敌人那儿把箭“借”来,又在作战时把箭还给敌人,“借箭”可以更充分地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骗箭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学生在问题的引领和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课堂上这样的讨论尽管答案不一,但学生们根据课文字里行间的意思,反复推敲,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讨论,学生的意见和认识会趋于一致,不必老师“奉送”正确答案。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进行这样的阅读、分析、推理、判断,挖掘了阅读的深度,就会逐渐克服解答问题时的盲目从众的心理和不合逻辑的猜测。

四、问在“空白处”,增强阅读的厚度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掘文本,抓住文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提问,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十分有益的。许多课文往往在末尾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在这些看似“无”的空白之中恰恰渗透着极为丰富的“有”;有些情节写到关键处戛然而止,但意犹未尽,给读者思考和想象创造了极大的空间。教师要抓住引发学生思维的空白处,启发学生想象,充实文章的空白,走进文章的“心灵”,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第12自然段对父亲进行了细节描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36小时,没人来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面对儿子这36小时的漫长等待却留下了空白。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联想到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由此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面临怎样的困境,他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这样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这对父子的不寻常。直面困难、永不言弃的父子形象逐渐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语言,内化了语言,并创造性地运用了语言。又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快要结课时,老师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这两个孩子被桑娜带回家后,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大开,很快设想出好几种方法:两个孩子在桑娜的精心照料下,长大成人,学习很刻苦,还考上了大学,桑娜虽苦,但苦中有甜也有乐,穷人有了出头之日;两个孩子被桑娜抱回家后,整天好吃懒做,和桑娜的孩子不能友好相处,使桑娜更加为难,生活越来越苦……总之,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结尾在学生的脑海中诞生了。这样的训练不仅仅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灵活巧妙地利用文本中的“空白”进行提问,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体会作者的巧妙安排,情节的曲折变化,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浅显中见深刻的能力和积极思考的读书习惯,可以让学生获得“超文本”的阅读效果。

皮亚杰曾说过:“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在“问”上下功夫,深入解读文本,从文本内涵出发,想方设法从关键点找到提问的突破点,投石激浪,让学生思维飞扬,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浙江省海盐县官堂小学)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桑娜人教版文本
穷人
《穷人》梗概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续写《穷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穷人的心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