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与出路(下)

2011-04-01向保秀

成才 2011年12期
关键词:历史课历史课程

■向保秀

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与出路(下)

■向保秀

二、让孩子们学好历史不仅仅是历史教师的责任

如前所述,历史既然肩负着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责任,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历史教师自身都有被边缘化之虞,即使是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非常之高的专业教师,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把浩如烟海的中国史和世界史讲清楚已实属不易,至于要落实培养公民素质的责任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因此,落实培养公民素质的责任还需要有关方面通盘加以考虑。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的国家,2000多年来史书的编写从未中断,连绵不绝,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中国的历史教育也源远流长。进入文明社会,历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万世之师孔子编纂的教材中就有《春秋》,讲述鲁国的历史,可见历史是孔子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很重视历史教育,但独立的历史课程从未出现,历史教育一直与文字教育、道德教育综合在一起。这种情况要到近代才有所改变。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王朝被迫实行“新政”。“新政”中教育改革部分的主要内容为“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壬寅学制”规定在蒙学堂、小学堂、中学堂设置历史课程。但“壬寅学制”因故未及实行即被废止。1904年,张之洞主持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中,规定在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置历史课。由此,历史作为独立课程进入中国学校。1909年,清朝政府将中学分为文科与实科,历史在二科中都有设置。建国之初(1950~1953),全国初高中所有年级都设置历史课程。初高中实行双循环,为螺旋式课程。

上世纪80、90年代以来,历史课程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清末相比,小学已经不设历史课了,虽然初高中还设历史课,但其课时总量从未达到50年代的水平。高中的必修课的课时量还不到50年代的一半。因此,从课时分配来看,无论是与我国历史上重视历史教学的时期相比,还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阶段的历史教学都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缺陷——课时不足。

我国小学不设历史课,新课改以后初中又普遍采用综合课程,且课时总量明显少于西方发达国家,加上高中阶段历史课只面向人数居于少数的文科生开设,而且主要是出于应试的目的,这样的安排既满足不了公民教育要覆盖所有人群的基本要求,又不符合历史教育要从小抓起的现代公民教育理念和国际潮流。因此,如果能从幼儿园和小学就开始开设综合性的历史课,则既可缓解初中教学的压力,也可让孩子们从小就积淀起现代公民素质。

自建国以来,我国中学历史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属于分科类型的。但自20世纪90年代起,历史课程出现了综合化的动向。从课程设置看,当代历史课程设置呈现出两大形式: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美、日两国是综合课程,历史课隶属于社会科;英国历史课则独立开设。综合课程把多门相关联的学科整合在一起,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内容重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分科课程有利于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牢固的学科知识体系。与之相比,综合课程传授的知识就显得零碎不完整了。总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将两种课程设置形式结合起来,分科课程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综合课程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从我国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来考虑,宜在小学阶段采用综合课程,初中阶段采用分科课程。虽然在新课改后,初中已普遍开设综合课程,但由于综合课程在中国开设的历史还不长,远没有分科课程那么成熟,教材和师生精力都跟不上趟,因此许多地方又重新恢复到了分科课程。

尽管新的历史课程的许多理念都是无可厚非的,比如改变原来课程“繁、难、深、旧”的现象,不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等,但是,它忽视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这就意味着相当一部分没有条件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将失去完整学习历史知识的机会,那些进入高中的理科生也是如此。因此,笔者虽然认同初中的历史课程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史学人才的观点,但并不赞同新课程后的初中历史课改变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做法,从而空谈历史课程的功能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而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独立的判断能力等等。因为离开了系统知识的传授,那些美好的愿望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小学和高中未普遍开设历史课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有必要坚持初中的分科课程。

从师资配备方面来看,现有的师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满足不了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从加强公民教育的角度把历史学科从应试教育中弱势的副科地位提升到基础和核心课程的地位,从而确保历史教师的编制到位、学识水平到位、业务培训到位等。

从教材开发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打破了原来全国共用一套教学大纲的局面,国家开始允许地方根据自身具体状况编制自己的课程。同时,各地也有一些地方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编写自己的历史教科书,由此,历史课程呈现出“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局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除上海等少数经济发达地区有实力自己编制课程、编写教材外,全国大部分的地区似乎一夜之间进入了课改,开始使用由课程教材研究所、综合文科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的“历史与社会”。因此,如何使该教材更加成熟,更能适应全国各地学生的需要是新课改后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另外,如果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都考虑开设历史课,如何编制螺旋上升式课程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最后,要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还有一个全社会重视的问题。比如免费向学生开放博物馆、名胜古迹,重大纪念活动免费向学生发放资料,有关人员免费向学生提供辅导等。

三、如何打造历史魅力课堂

虽然让孩子们学好历史不仅仅是历史教师的责任,但历史教师却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换言之,如果从宏观层面解决了历史课时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编写待改进、教师编制不够用、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以及社会支持等一系列问题,剩下的就应该是教师的问题。即使上述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教师也要尽可能地教好历史,毕竟我们不可能等所有条件都成熟了再开展工作,毕竟历史知识的传授、学生素质的培养都要靠教师来落实。因此,打造历史魅力课堂,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让学生学有所得,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是每个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使历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当代。历史本来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历史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也是契合的,因此,历史教学过程应该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时刻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探求历史的兴趣。现在,南海、东海局势紧张,如果我们能摒弃传统的知识教学模式,把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考察从“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方战败,为此中方赔款几何,割地几许?”之类传统的所谓知识点中解救出来,相信学生不仅会兴致盎然,而且会学得更多、更好。这方面日本的经验是颇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日本的教师给中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一道题:日本和中国一百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做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和中国开火,你认为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其中有个学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这样,就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又一定要从那里经过,这时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其他学生的判断,也都是中国跟日本的摩擦,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判断是2015年至2020年之间。

借鉴日本的经验,我们的历史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教科书上那些枯燥的数字和史料上,而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引导他们为解决现实和未来的问题主动从历史中寻求答案,汲取智慧。总之,我们应跳出传统的培养旁征博引的“清谈客”和“应试虫”的历史教育窠臼,不仅要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而且要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出能办实事、能拿出可行方案、能提建设性意见的应用型人才。

(二)把感性的冲击力和细节的感染力融进史实教学。历史本来是由生动的人物和事件构成,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把枯燥的史实还原成生动的历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抢时间、抢进度,存在着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教育的现象,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从而影响了历史教学的效果。因此,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因为历史细节越清楚,留给学生的印象越深刻,甚至终生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件事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三)贯彻新课程理念,在互动探究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学过程本来应该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只有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才能达到共识,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发挥想象,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畅游。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迅速掌握新知识,并因此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生的有意注意,活泼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独立思考、获取新知并作出判断的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当代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梳理已知知识,而且可以纠正他们掌握的不正确的历史信息;还可以激励他们多渠道地获取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四)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学历史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公民素质。初中历史新课标中有70%的内容是要求学生记住的,但新课标同时要求学生:“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的最高目标。然而说教式、教条式、僵化的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例如,大跃进中饿死很多人,有的同学认为控制了中国人口增长。又如,日本大地震后,有的同学认为是日本人的报应。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对人生命权的不尊重,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这就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历史需要记忆,但记忆是在在理解中形成的。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通过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关于历史的知识真真假假的都有。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历史教师正好可以因势利导,比如组织课堂讨论,布置写小论文等,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对历史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在探求活动中增长知识与才干。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05页的活动课: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讨论题目是: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教材还给学生提供了有关资料、参考论文。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意识,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总之,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而不是死记硬背的方式接受相关的课程内容,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武汉市教科院)

责任编辑 常思

猜你喜欢

历史课历史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