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编辑心理常态化与期刊质量

2011-04-01李路丹徐爱良

城市学刊 2011年4期
关键词:刊物心理学常态

李路丹,高 川,徐爱良,杨 瑛

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热点课题。早在20世纪4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言就说:“我深信,心灵的探讨必定会成为未来一门重要的科学,这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科学”。人都有七情六欲,会产生喜、怒、哀、乐各种情绪,情绪的正常宣泄表达不足,引起情绪偏离,这些情绪属常态化范围;当发展成心理疾病,且随着发病率愈来愈高,涉及各个年龄阶段,各个文化层次,应加强干预重视。编辑亦不例外,其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否变相影响工作,直接影响刊物的质量。以下分析造成高校编辑心理难以常态化的原因,对期刊质量的影响,以及保持编辑心理常态化的对策,从而不断提高期刊学术质量。

一、编辑心理学研究发展过程

古代人类的“符号文化”创造,应该算是我国一定意义上最早的编辑活动,但正式研究编辑基础理论、编辑活动规律及编辑实践管理等的编辑学却是近代的事。19世纪后期,德国的威廉冯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距今不过一百多年历史。随着编辑实践的发展,编辑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促成了编辑学学科体系新的进展,[2]如编辑学与心理学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新的学科体系——编辑心理学,不过,综合其研究起步更晚。

王刘纯认为我国高校出版教育应以 1978年的北京印刷学院为起点,其观点得到许多学者的赞同,1989年至1994年以后编辑出版才得到了长足发展。[3]编辑学虽然有些发展,但编辑学的许多基础理论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还没有来得及研究透彻,许多新的问题又纷至沓来,[4]可见,编辑学正处于发展研究阶段,期间关于编辑心理学这方面的研究也还是相对较少,只是得到了一些专门从事编辑工作或编辑出版管理人员的关注,如,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薛鸿瀛编审历时8年编写的《编辑心理学》,第一次对编辑心理学进行了系统完整的论述,对提高编辑人员及作者的心理素质很有意义。新近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编审姬建敏所著的《编辑心理论》,探讨了现代编辑的心理活动,在编辑学、编辑心理学研究领域里有了更全面的创新和突破。

研究课题方面:河南大学姬建敏等的“河南省编辑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高艳华等申报的“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朱佩玲等的“广东省部分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用实例调查统计分析了编辑的心理状况。笔者查阅1979~2011年中国知网,以“编辑心理”为关键词,跨库检索到81篇关于编辑心理学的文献,相对其他学科文献研究,还是偏少的,但至少已引起了同行们的关注,并正在不断加大力度研究。

二、编辑心理难以常态化的原因及对期刊质量的影响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标准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协调;适应环境,轻松人际关系;有幸福感;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反之,则为不良心理。编辑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5]具体理解编辑心理学就是研究编辑主体所从事的包括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版式设计及校对等一系列编辑活动的心理现象及规律,可见编辑活动是一项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的高级脑力劳动。编辑心理常态化顾名思义理解为编辑心理趋于正常化,如上“心理健康标准”内容所描述的。编辑的心理结构与倾向是决定编辑能否完成编辑出版工作重要的因素,因此需要保持编辑心理常态化,方能胜任工作。

由于本身实际工作上要求的如学术质量规范严格性强、工作性质重复艰苦、劳动成果隐匿、外在给予社会性压力等,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编辑心理难以常态化。

(一)学术质量规范严格性强

学术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线”。高校学报为学术专业性很强的刊物,学报大都以不断提高学术质量作为刊物办刊宗旨和奋斗目标,特别自然科学学报,对于每一专业术语的表达,每一实验研究数据、公式、结果,每一词句、标点符号,都要求编辑严格进行编辑加工、修改、校对,一丝不苟地降低差错率,学术质量规范严格。从工作任务分配方式上分析,期刊编辑一般按栏目为工作单位,甚至有的期刊以每期一个编辑作业,且仍存在人员不足情况。以医学期刊为例,理论、临床等栏目来稿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不同的专业,编辑难以各科精通,只有不断加强业务学习,跟进科研前沿,才能把握驾驭稿件,[6]以提高对论文学术质量的鉴别能力。这就要求编辑掌握全科知识,这就无形中增大了编辑压力。特别在现今期刊林立,百花齐放,并且各刊物有其自身的“众生相”情况下,刊物怎样创造自己的特色,保持高质量学术水平,无疑是编辑遇到的最大压力。否则,刊物渐渐失去读者群,失去高质作者群,也就渐渐失去了生命力。

(二)工作重复艰苦

编辑面对如山稿海,成天埋头苦干,长久感觉枯燥,而刊物又需要编辑每期不停地提交稿件,这之前会包括许多的工作,如不停地选题、组稿、编辑加工,再进行不停地校对、发行等。编辑就如同机器一样只能不断循环劳作,才能使期刊如期出刊。这种长期的应激循环性压力,使编辑难以有喘息时段,容易造成编辑的职业倦乏感。2004年中国职业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显示:从职业角度分析,学术期刊编辑、记者职业倦怠率为38.30%,排在所有职业的第九位。[7]编辑一旦有疲乏心情,难以照顾到直接对象——论文的质量,就会错误百出。疲乏感同时使编辑失去工作激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更缺乏,刊物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三)各方外在社会性

随着出版业体制逐渐市场化,先前的铁饭碗制度转变成合同制员工,体制转变引发原来的清高优越感身份改变引起了编辑的焦虑不安。特别是高校学报原先静享单位包揽式的财务经营体制管理模式常规被打破,需要不断走出去自谋生路,这种富有挑战性的自主经营方式无疑难以习惯。隶属各高校的学术期刊一直又被边缘化,[8]高校一般将《学报》划归属为单位的教辅机构,实际编辑从事的是与专业业务相关的工作,其工作地位得不到相应重视,降低了编辑的自信心与积极性。编辑又整天沉浸于反复的编辑活动中,甚至于闭门造车,与外界社会联系接触较少,不谙人情世故,有的还会出现人际交流障碍。但同时,编辑的工作又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要与不同的作者、读者交流沟通(不过这种社会性范围亦仅局限于专业作者、读者群人员之间),要处理来自名望大家的论文,专家自可敬,但也难以字字珠玑,有时编辑发现不足之处,自己难为情与专家沟通,容易陷入尴尬两难境地,给编辑带来用稿上的压力,稿件处理不能及时,疑问亦难及时解决,刊物不能如期出刊。社会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譬如,以往的常式处理稿件的方式逐渐电脑程序自动化,编辑需不断接受新鲜事物。除此,编辑不能单如以前只坐等稿件,只懂怎样编辑刊物,还应知晓版权、著作权、署名权、印刷技术、成本核算等知识,避免落后,这些都对编辑带来了挑战性压力。

(四)劳动隐匿性

一本期刊杂志的社会价值,既要靠作者的努力创造,也要靠编辑的努力,期刊才能发挥最大社会效益。人们普遍认为编辑就是“裁衣匠”,“来料加工者”,稿件来稿即可直接刊登,或只需经编辑修修剪剪就可。其实不然,形容编辑含英咀华、精雕细刻对待每篇稿件不为过。大多编辑特别高校学报编辑除以自身原有的专业进入学报工作外,还需学习系统的编辑知识,因为他们少有正规编辑专业科班出生的,如,医学编辑,需要利用医学专业和编辑知识两重劳动,期间的辛勤如电影幕后制作一样,默默无闻,作者、读者难以见识到编辑工作的庐山真面过程。其劳动成果又直接体现在作者的论文上,但成绩荣誉归于作者,无可厚非。事实上,编辑并不是想和作者一同争取什么荣誉,只是编辑工作确实具很强的隐匿性,且常年累月与他人做嫁衣,难以体现成就感,也就难以激发编辑的积极性,刊物如上所说就会缺乏创新性,期刊质量就会受影响。

三、编辑心理常态化对策

心理活动是人的高级思维活动,人们一般愿意将其处于潜在的内隐之下,但人的外在行为表现是内在心理活动的直接反应,良好的心理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潜力,激发人的创新力,提高工作质量、效率。因此,编辑心理常态化对于编辑活动至关重要。

(一)强化编辑心理调适能力

加强编辑心理调适能力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编辑价值观。这里重点强调编辑价值观。编辑价值是编辑主体对编辑意义的看法和态度,是编辑主体对客体(文稿)作用的结果。编辑主体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对刊物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很大。期刊编辑作为将作者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公布于众的把关者,应坚持科学性原则、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全心为作者、读者服务,热爱编辑工作、忠于编辑事业才能干出成绩,从源头上端正思想,创造最大编辑价值。

如前所述,造成编辑心理难以常态化的原因很多,但其实,做任何事物都会存在一定的压力,要正确认识,适当的压力有助于激发人的动力,增强人的进取心,要积极应对,学会化解释放压力,变压力为动力。编辑工作是细致缜密的,有的编辑可能将工作“较劲”行事的方法带到生活情绪中,要学会宽容待人、理解他人,不断培养乐观豁达心情,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倾诉,这样编辑和谐,工作质量、效率增加,高质量的稿件自然愿意投入,刊物进入良性循环。

(二)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刊物学术质量

高校学报作为能及时反映校内(外)科研学术水平的窗口,是学校对外形象标志性代表,学报更注重学术质量。追求学术质量是期刊生存发展硬道理,勿庸置疑。刊物的学术质量丧失了,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社会效益了。编辑作为传播文明文化的中介,责任重大,自然要不断加强学习。否则,心不知肚难明地处理稿件,漏洞百出,压力反而会更大。因此只要端正学习态度,注意劳逸结合,循序渐进学习专业,利用编辑良好的专业知识能慧眼识文、胸有成竹地慧心加工稿件,肯定把握,压力反而自然减轻。

(三)外在优化编辑的精神与物质环境

自身的心理调试等方法对编辑心理常态化有帮助,外在方式的干预亦有作用,包括优化编辑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优化精神环境,如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创造健康编辑群体,积极和谐的编辑群体即使面对重复艰苦的劳动,也能互相愉悦,避免工作中产生疲倦感。优化物质环境上,如,学校管理者能从硬件方面,改善编辑最基本办公条件,重视、肯定编辑的劳动,编辑人员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甚至晋级等方面应与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等等,这样可以激发编辑投入更大的热情工作。

(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编辑一般文化层次较高,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有一定的理解作用。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因副作用少,方法简单,易于执行倍受青睐,大致包括:中医特有的按摩疗法,中医中许多的穴位,常见的有三阴交、内关穴、足三里、膻中穴、涌泉穴等穴位,按摩后具有调畅气机、宁心安神、镇静等作用,另外还有音乐疗法、运动疗法、怀旧疗法等,这些疗法可以减轻心理不良程度。这点需要正规的心理学专业人员进行专门研究,或是结合编辑人员,系统研究,这里只是简单提及。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以为,由于自身工作性质及许多的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编辑心理难以常态化,这是社会、家庭、环境、遗传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人是最具高级复杂思维的,处于社会大环境下,临床中诊治疾病都是按照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编辑心理难以常态化也应结合生物、社会等因素,加上理想的是心理专业和编辑专业两者的复合型人员,共同承担研究、“诊治”,让编辑心理常态化发挥。编辑心理常态化与否与期刊刊物的质量密切关联,高校学报同样,高校学报的质量又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对外形象,因此,加强高校编辑心里常态化研究可直接提高刊物的质量,提高高校的良好知名度,也为编辑心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1]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66.

[2] 张建坤.心理学的起源与在中国的发展[J].科技信息, 2010(36):398-399.

[3] 李文邦.我国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87-89.

[4] 周国清.编辑研究决策断想[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8(6):93-95.

[5] 何菊玲.论编辑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4):125-127.

[6] 李路丹.论期刊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与治[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1 (2):92-95.

[7] 中国人力资源网.2004年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EB/OL].(2004212205)[2009212215].http:∥www.chi2nahrd.net.

[8] 姬建敏.科技编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编辑学报, 2005(4):300-301.

猜你喜欢

刊物心理学常态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行业刊物介绍(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