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理论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2011-03-31赵玉宝冯晓华
赵玉宝,张 倩,冯晓华
从众理论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赵玉宝1,张 倩1,冯晓华2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当代大学生在其影响下涌现出许多从众现象。大学生从众心理主要体现在消费从众、学习从众、恋爱从众、择业从众和行为从众。理性从众对大学生成长发挥积极作用,而盲目从众则抑制大学生的主体发展。从众理论启示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榜样作用;以奖惩影响趋势;鼓励独立思考和标新立异,辨别是非能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大学生从众心理;积极从众;消极从众;启示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社会冲突越来越复杂。而当代大学生大多已是“90后”,社会的需求、环境的改变让这一代形成了独有的性格特点。他们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热情创新,对新事物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接纳性;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独立性、自制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强,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
一、大学生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
事实证明:在群体压力下,人们都会采取与大多数相一致的意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行为在大学校园里也很常见,以下是较具代表性几方面:
(一)消费从众
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传递效应成为了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阅历尚浅的大学生在消费方面有强烈的从众现象。一些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却向往舒适的物质生活,攀比性的消费日趋明显。身着名牌,吃得高档,玩得够派,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的形象。因此,在一些学生中,攀比消费甚至浪费等现象普遍存在。其所占比例虽不大,但绝对数不小,负面影响较大。
(二)学习从众
学习上的从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盲动地随流学习。别人考证,我也考证;别人都在考研,我也考研。另一种是对消极懒散、急功近利学习的从众。平时不学习,考试靠作弊,认为作弊正常,不作弊反而是“傻瓜”。
(三)恋爱从众
大学生的恋爱观尚未成熟,因此校园恋爱具有传染性。一些大学生以谈恋爱或被异性朋友追求来证明自己有魅力。花前月下的浪漫、奢华的消费、彼此的甜蜜都让那些没有异性朋友的同学形成心理压力。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同学在思想和行为上便急于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四)择业从众
在大学不断扩招的今天,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大学生的择业观却非常盲目,带有比较明显的功利性。他们只单纯地考虑哪个行业更赚钱,哪个职位更能给其带来利益。在没有对自己进行充分剖析之前,便跟随他人寻找可能并不符合自己的职业。
(五)行为从众
现在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想的影响。一方面受到国家、社会的号召,西部支教、争当志愿者,在四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的表现感动了中国;另一方面,也易受某些激进思想的左右,进而做出过激行为,游行、影响交通和安全秩序等。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从众现象,如入党从众、出国从众、思想迷信从众以及对一些浮躁行为的从众等。
二、大学生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群体压力与认可
心理学家M yers认为从众(conformity)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1]。群体能够对成员形成压力,迫使他们的反应趋向一致,人们都渴望成为群体的一员,而不愿与众不同。人们为了不犯错误,力求正确,都希望通过遵守群体的规范以博得其他人的认可和喜爱。由此可见,从众心理是普遍存在的。
(二)获取信息渠道不畅通,缺乏理性判断
日前,在我们对大学生有关获取信息途径的一项调查中,结果显示有92.03%的学生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然而纷繁复杂的网络却也充满了误导性的信息。一些“五毛党”、“公园党”的出现让信息过分一致化,从而导致信息失真,进而出现了“一面倒”情况发生。大学生在所获信息不足且渠道单一条件下,为了免于承担责任,在大多数人意见面前通常会选择“随大流”。
(三)来自于大学生特殊的身心特点
当代在校大学生年龄跨度基本在18—22岁之间,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内心充满了冲突与矛盾,如独立与依赖、情绪与理智等,且迫切需要社会认可。罗杰斯指出:“青年的从众行为很可能是他在自己的需要被接受与保留其个性之间的一种妥协。尽管他们相信个性很重要,但是他们同时也感到为了受欢迎而与同伴保持一致是必要的。”[2]
三、理性从众与盲目从众
从众按类型可分为理性(积极从众)和消极从众。理性是从众的基础,基于理性的从众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其积极作用,而消极从众则相反。
(一)理性从众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1.理性从众有助于促进个体社会化
社会化的目的是个人能够顺利融入到社会大潮中,进而求得个人发展。从众的直接后果是个体与群体的差异性降低,而理性的从众能够将群体的趋势和潮流与个人的发展相融合,使得个人在群体中有更多的发言权。比如大学生在学习上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从众行为,可以诱导良性竞争,并且进一步成为群体性的上进行为。个人的努力和才华,在从众的行为中得到群体的认可和社会的承认,有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2.理性从众有利于道德体制在群体中建立并且普及
在从众的过程中,个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这是理性从众有利于道德体制建立普及的理论基础。在理性的从众行为中,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不会丧失,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势所趋的行为和观念是包含我们所想要建立的道德规范的。如在目前的大学中,由于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乐观上进、拾金不昧、爱护环境等诸多行为是很普遍的,而理性地从众正是眼见此行为的正面积极作用而躬身力行,继而将这种道德规范普及在日常大学生的行为中。
3.理性从众有利于个体人际交往能力提高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理性从众行为下,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在一群行为和心理类似的群体中,从众行为能够增加共同话题,并且为个人设定与群体相一致的共同目标,在此基础上,大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会得到提高。
4.理性从众促进价值观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
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了尊重需求,这证明个体只有被群体中大多数人认可和接纳,才能体会自尊、自信,从而消除焦虑。因而大学生理性从众可以令其价值观更加完善,更有追求,在健康、积极、上进的心态中,心理健康也有所保障。
(二)盲目从众抑制大学生的主体发展
1.盲目从众抑制个性的发展
消极从众中,个人的特征会被忽略甚至泯灭,由于与群体行为和思想不一致,消极的从众心理会促使个体放弃主观看法和意见,从而抑制个性的发展。大学生,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本身就具有年轻的特点,是具有创造力的群体,而消极从众会导致这些特色淡化甚至消失。没有个性的大学生,很可能成为失去创造力的悲剧性的从众产物。
2.盲目从众阻碍创新意识的形成
消极从众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是丢失了冷静判断力和理性分析能力导致的。比如大学生择业的盲目从众,会导致人才集中化,而缺乏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出现。个性发展被抑制,直接后果就是千篇一律的思维方式,那么,创新能力这一本该是大学生最宝贵的财富,也会随之消逝。
四、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从心理学上分析,从众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大众心理特征。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价值观处于形成稳定期,从众心理尤为明显。培养积极从众,能够增进大学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培养积极从众也是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重视榜样教育
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格森曾说:“说社会进步是由于历史某个时期的社会思想条件自然而然产生的,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它实际只是在这个社会已经下定决心进行实验之后才一蹴而就的。即这个社会必须要有自信,无论怎样要允许自己受到震撼,而这种震撼始终是由某个人来赋予的。”在大学生群体中,相似的生活习惯和节奏中,有少数人有着更为优秀的习惯和更为出众的能力。在辅导员工作中,将这些学生树立为榜样,并且推广宣传其优秀之处,能够对其他大学生直到“震撼”的作用,以点带面,进而增进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以奖惩影响趋势
除了树立榜样靠学生自觉向优秀靠拢外,辅导员工作中,宜采用正面的奖励手段刺激积极从众行为,并在榜样基础上,树立更多的积极的代表。而这种奖励的本质,是对其行为的认可与对其品质的表彰,是培养积极从众的有效方法。而对于消极从众,惩罚其“领袖”人物,再配合以教育影响,才能去除这种不良的从众行为,但是要注意必须适度,以引导为主,过分打压只会适得其反。
(三)鼓励独立思考和标新立异,提高学生辨别是非能力
对大学生新思想和新主张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肯定,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积极性。然而,很重要的一点是增强大学生是非判断力,这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思想是否积极,态度是否正确,价值观是否向上。在此基础上,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和行为,都能够向积极有利的方面发展。
(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也是从众是否积极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积极健康的心理影响之下,大学生的是非判断力会增强,理性的从众行为会增多,继而对于个人的生活、学习、各方面发展产生正面的作用[3]。辅导员工作中,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就是工作重点之一,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根据从众心理的特点,培养学生理性从众的习惯。
作为辅导员,认识到从众的不可避免性,是十分重要的,进而能够区分理性和非理性从众行为。正确利用理性从众来引导学生进步,避免消极从众对学生产生不良作用,是辅导员应该重视的工作重点之一。能够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1][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153.
[2][美]多尔·罗杰斯.青年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1:292.
[3]田慧.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8-50.
(作者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2.长春特殊教育师范学校)
G41
A
]1001-6201(2011)04-0277-03
2011-01-29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科研项目
[责任编辑:何宏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