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地仙丸对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
2011-03-31,,
, ,
(1.深圳市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033;2.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冠心病指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供应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为其主要特征的心脏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这种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促进内皮细胞激活,并向间质腔移行、增值,基底膜增生,从而形成新生的血管[1]。近年来通过对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细胞核平滑肌细胞的增值的研究,血管新生越来越引人注目,可能会开辟一条防治冠心病的新途径。本文就通脉地仙丸制剂对促进心肌血管再生作一综述。
1 通脉地仙丸对缺血性心肌病的作用机制
通脉地仙丸是由黄芪、杜仲、何首乌、川牛膝、川芎、丹参、地龙等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大量研究表明方中单味药中的活性成分对心肌缺血均具有保护作用。
1.1 黄芪[2-4]黄芪为补气药,其主要成分为黄芪总黄酮、黄芪总多糖、黄芪总皂苷和氨基酸等,具有增加钠排出量,利尿降压、降低肺动脉压及右心前负荷,扩张周围阻力血管,降低动脉压,从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同时对冠状动脉有直接扩张作用。冠心病患者体内的血管舒张和收缩因子的合成释放紊乱,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后患者体内血管活性因子的失衡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总黄酮和总皂苷具有良好的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总多糖对氧自由基有部分清除作用。黄芪的强心功效与其补气作用有关。中医认为气血同源,“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即气血可以互相影响,补气能生血,而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对缺血性心脏病,中医认为血脉瘀滞仅是其标,气阳不足才是根本。用黄芪可补气养血,祛瘀散结,即“温阳益气以补阳气不足之虚,活血通脉以泻血脉瘀滞之实”,使血脉得以温通,气血得以畅行,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血液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扩张血管、抗缺氧、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小板黏附等作用。
1.2 杜仲[5-6]杜仲对心血管的作用因炮制、剂量、动物以及杜仲不同部位、不同单体等而异。杜仲的乙醇提取物可使离体大鼠心脏心率加快,缩力增加,提示杜仲具有强心作用。但也有报道指出杜仲煎剂对离体、在体蛙心跳均有抑制作用;杜仲的水煎液和醇提物能使麻醉的犬、猫、兔出现血压下降。同时杜仲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继而可以改善微循环,这可能是其能促进血管新生的机制。
1.3 首乌丹参方[7]首乌丹参方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减少心肌缺血程度及范围的功效,从而改善心肌缺血。能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使血液易从心外膜向心外膜下区域流动,从而可使冠状动脉血流量进行重新分配;心肌酶是心肌损伤标志物,其值的高低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首乌丹参方具有抑制心肌酶升高、减少心肌损伤的作用并通过心肌梗死区面积的减少以进一步得到证明。
1.4 丹参[8-10]丹参制剂能提高SOD的活性,明显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浓度,具有很好的氧自由基清除功能。通过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中可见,在缺血再灌注组,细胞凋亡增加,用丹参注射液后,细胞凋亡数减少,表明丹参注射液具有减少细胞凋亡,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通过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发现丹参有改变血流动力学作用,伍以黄芪后效果更明显。两者合用则作用更强。同时二者合用时可达益气活血之功效,使气血充沛,血脉充盈,瘀血祛而心血生,心脉得以濡养,脉道通利,气血流畅,则诸症得以改善。另外,丹参还可通过抑制蛋白激酶C的激活,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凋亡,从而减轻心肌损伤,起到心肌血管重塑后对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5 川牛膝[11-15]川牛膝含有牛膝醇类提取物对实验小动物心脏有抑制作用,煎剂对麻醉犬心肌亦有抑制作用。煎剂和醇提液有短暂的降压和轻度利尿作用,并伴有呼吸兴奋。牛膝含有皂苷,生用破瘀血,熟制补肝肾,同时证明有降压作用。通过观察川牛膝水煎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发现,川牛膝有持续稳定的降压作用,并能改善和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左心室肥厚。
1.6 川芎[16-18]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可诱导终末分化的心肌细胞高表达FOS蛋白及发生细胞凋亡,应用川芎,其主要成分是川芎嗪(TMPZ),可使缺血心肌细胞c-fos基本表达减弱及凋亡减轻,表明TMPZ对MIR诱导的缺血心肌FOS蛋白的表达及MIR导致的细胞凋亡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缺血时,心肌细胞外钙离子得以经过诸如钠-钙交换、受损的L-型钙通道等途径进入细胞,使得心肌细胞出现“钙超载”现象。
1.7 水蛭、地龙[19-20]水蛭、地龙提取液不仅能够明显延长大鼠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而且也发现水蛭、地龙提取液能明显增加D-二聚体(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的含量,具有明显的促纤溶作用。这一点主要起到了血栓阻塞性心肌缺血后的溶栓作用,同时,地龙乙醇浸液静脉注射(0.1 mL/kg)对正常麻醉家兔以及大白鼠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而且降压最高峰出现在给药后90 min,一般维持2~3 h。该浸液对肾型高血压大鼠有非常明显的降压作用。从地龙脂质分离得到的类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物质是地龙中重要的降压成分。
2 结语
综上所述,中药复方制剂有别于传统的单一中药和西药的单一症状的对症治疗,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疾病不仅仅是呈现出单一的致病因素和单一的症状,而呈现出多致病因素和多症状的态势,此时中药复方制剂以其功效发挥全面的优点越来越受关注,通脉地仙制剂通过探索对冠心病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从而为治疗冠心病提供实验依据。使新的抗心肌缺血重要中药复方的研究更牢固的建立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展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1]Schumacher B,Pecher P,Von Sprecht B U.et al.Induction of neoangiogenesis in ischemic muocardium bu human growth factors:frist clinical results of a new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Circulation,1998,97:645-650.
[2]陈耀光,张秀霞,汤国成.益气活血汤治疗缺血性心脏病38例[J].新中医,2002,34(2):54.
[3]石刚刚,陈锦香,李长潮,等.黄芪注射液对冠状动脉直接作用的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1999,10(1):38.
[4]朱海燕.黄芪多糖对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再灌注损伤黏附分子表达及调控的研究及调控[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集,2008:2.
[5]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686-690.
[6]蔡永敏,任玉让,王黎,等.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61.
[7]高晟,高秀梅.首乌丹参对麻醉犬心肌缺血及血流动力学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4(1):28.
[8]王晓霞,陈志强,方胜,等.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在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18(8):387-388.
[9]敖新宇.黄芪加丹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1(3):92.
[10]李艳荣,王默研,赵金凤.黄芪注射液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6):546-547.
[11]罗陆一,杨焕斌,邱仁斌.通脉地仙丸治疗冠心病160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药临床杂志,2002,14(4):140-141.
[12]李宝同,张庆宏,石磊.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75-76.
[13]汤峰,岳丽军,姜丽红.化瘀心痛胶囊治疗胸痹心痛气滞血瘀3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46-47.
[14]伍世林,余义麟.活血通络汤治疗冠心病52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41.
[15]徐婷,王薇.川牛膝水煎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4):367.
[16]李源,段红,王天成,等.川芎嗪对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c-fos基因表达及凋亡的影响[J].心脏杂志,2000(12):213-215.
[17]古小明,何明.川芎嗪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保护作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2):183-185.
[18]曾秋棠,黄恺,祝武强,等.颅痛定对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缺氧后复氧早期L-Ca电流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17(5):215-216.
[19]徐建华,张璇.水蛭地龙提取液对抗大鼠心肌缺血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07,5(2):136-137.
[20]李淑兰,谢桂芹,弭晓菊,等.地龙降压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信息,1995(3):221.